第三回 舒素志笆壁言怀 应招贤华堂抵掌
诗曰:
五陵年少爱横戈,仇复当年锐不磨。
扣角有时歌慷慨,闻鸡忽起舞婆娑。
乘风破浪雄心在,勒石图形盛遇多。
往辙未遥堪继武,终军弱冠事如何。
话说李绩集众将收复之策,张达陈说一番,其意在招募贤豪,晓谕贼众,传檄江淮各路,然后进兵。李绩闻言,沉吟不语。只见阶下一人高叫道:“张将军所言不差,老爷可从其计。”李绩视之,乃是中军官柳俊。李绩道:“汝有何见?”柳俊道:“方才张将军所言,正合行兵之要。古人曾有此事:昔曹操兵攻黎阳,袁谭、袁尚合军拒守,曹操便欲急攻。郭奉孝但言缓战,谓我兵若欲速进成功,敌见事急,必背城一战,则胜负有所未知;若整兵以待其动静,彼一勇无谋之夫,静则事生,争端必起,自相鱼肉,我可收渔人之利,获胜必矣。此事足为今日之鉴。虽说贼非世守,我非初创,以天下之大,攻弹丸之地,不难克胜;然于行兵之机未可稍失,贼人乌合,急则连结,缓则相离。〔贼人初起,贵乎抚循有法,久则必当严诛,又不可不知也。〕今且暂缓进兵,一面传檄江淮各路,重兵严守,以扼其前;于贼境张挂榜文,明言大义,晓谕贼众,必有认义来归者;再于四路招募英豪,以分贼势。方才张将军之见,正与卑职相合。”李绩听罢,矍然起身,道:“二位将军所言,不独卓异一时,可以垂经万世。”便令书记连夜缮写檄文,移檄江淮,再写招贤榜文及谕贼告示,差人四路张挂不表。
且说石珮珩那日与魏义撞见乱军,意回马趋避,喊叫魏义可往西北上走,听得魏义答应一声,因走了数里,到一树林边,回头却不见魏义。等兵马过尽了,方走出林外。逃窜的民人还众,便在人丛中喊叫寻觅,并无踪影。天色又渐渐夜将起来,只得跑到一个村庄里面,下马牵着,向一个人家借宿。
那村庄上也晓得有土贼窃发,围了城池,见珮珩下马进村,在先只认做军兵,见身边别无器械,问知,乃是遇了乱军失散了同伴来借宿的,方放了心。便有一个姓王的出来招架,留珮珩住歇。〔驾山借宿便难,珮珩借宿便易,何也?盖珮珩久惯出门,熟知世务,驾山则从未与人上下惯也。〕珮珩随到他家里,放下行囊,解卸鞍搢。这人家是磨面卖的,家里有几头驴儿,有槽有料,珮珩便把料喂了马,到客房里安置。检看行李,却见盘费银两都在身边,尽可度日,但思念魏义身无钱钞,又无铺盖,叫他一路饮食宿歇从何措办?想了半夜,竟难安寝。
明日天明,起来梳洗,记挂着魏义,便到近村打听。都传说兖州一带都有贼兵,商旅甚难行走。乃想道:“既如此兵荒马乱,不好行路,且安心住在此地,探听路上太平了,方好起行,兼可寻觅魏义。他今并无盘缠,贼兵拥塞,决难前往,料也只在此地寻我。”算计定了,竟作久居。吃早饭时,主人家走来攀说,这主人家叫做王老二,年纪只好四十来岁,最是一个贪财爱小的人。珮珩与他说了长住数天,总算与他房钱饭食,王老二喜欢不了。珮珩又问:“此地离城多远?可有贼兵到来?”王老二道:“此地离城四十余里,贼兵未必远来。”珮珩也略安些心。
吃罢早饭,便骑马往邻近村庄打探消息,及找寻魏义,却并无踪影。及询知昨日所遇乱军,乃是济宁城中官兵,被贼人杀败,往汶上县借救兵去的。自后每日吃过饭,便出门前后左右四下找寻,或骑马或步行,各随自便。珮珩是个豪杰人品,举动落落托托,不十分与人周旋,且看着这班龌龊细人,有甚的与他招接?这村坊上人便向王老二说道:“老二,你家下的客人,那就这般大模大样的,小小年纪,却是恁地放肆。”〔处处有此等人。〕王老二道:“我也看来竟有些呆的。只是他住了数天也便去了,你们管他做甚。”
一日,珮珩寻了一回魏义,进屋坐下。王老二来坐下闲话,问道:“小客人,你贵处那里?同伴可寻得有些消息么?”珮珩道:“我是山西人,同伴却总没有消息。”王老二见好的道:“我们山东人最直,最好相与,我们这些邻居,吃软不吃硬的,客人若看见,须与他们打个和局儿。”珮珩心下寻思:“我又不久居在此,要与他们打恁的和局?但是此人来说这话,也是好意。”乃笑着道:“多承老哥指教。”王老二这一次讨了好,便不时来讲讲说说。
是日,珮珩晚间在他磨屋里看驴子推磨,磨完了麦,要挽磨扫面,两个后生用力挽磨,王老二也在那里相帮,还像吃力光景。珮珩道:“怎么这些小磨儿,你们却怎般张智?”一个后生向着珮珩瞅着眼道:“好自在话儿,看得恁般容易?你有本事你来拿拿看。”珮珩便道:“你们走开,待我来拿。”两个后生真个走开道:“你拿,你拿。”〔如闻其声。〕珮珩便把暑衣袖捋一捋起,走向前双手拿那磨儿,好似拿块方砖的光景,毫不着意。众人发声喊,都叫:“天神,怎么有恁般气力!真是眼中罕见!”王老二早吓出一身汗来。正是:
秦王举鼎称神力,乌获千钧不易求。
虽说有谋方是将,还须大勇佐良谋。珮珩等他扫完了面,依旧将磨子安好。后生们便在村庄上夸张小客人有气力,个个惊奇。王老二也惊诧不已。
珮珩食量素大,不常要买肉吃,开了银包,付王老二买肉———原是大脱落心性,不像小家子会遮遮掩掩———王老二见了那一包银子,约有十来两,又贪财起意了,〔小人情态。〕便向飒珩借银作本。珮珩心下想,原要与他房租饭钱,便不推辞,称三两银子付他;王老二还嫌不够,还要借几两,便又称付二两。此时飒珩才住得数天,一日的房几饭钱与喂马草料,总共算来不要得一二钱银子,今却趸付了五两,王老二的喜欢不消说得,他却绝无感激之念,反生出歹意来,把那飒珩的供给及喂马的草料,只管克减。珮珩见得供待都不像着已前,虽则疑诧,却也不在心上。
这王老二却有一个好妻子,〔好马常驮村汉走。〕便对着丈夫说道:“这小客人自到我家,你便分付说须好好供餐,昨日却又借了他五两银子,虽说将来除算饭钱,也是他的慷慨好处,若是个悭吝馊酸的人,那肯像这般预先一趸付出!〔宋时吴履斋出宿钱三文,或曰:“太少。”吴曰:“多与便是暴殄天物。”〕该应感他的情,供给加厚才是;怎么反待得他懒慢了。这是何故?”王老二道:“你们妇道家,不晓得我的算计。这个人年轻,竟有些呆的,不晓得铜钱银子的烦难,便一趸付了我五两银子。因此想个好计较,假意冷淡了他,他自然要与我争嘴头子,我便说前日的银两却被债主家逼了去,依旧乏本,日给都难。说得十分苦楚,他一定再肯借些。我看他银包里还有五六两银子,我有本事说发他的,不怕不一总归我。我少不得还有一个好算计撵他出去,不是这几两银子白归于我了!”〔王老二如此,世上龌龊细人便曰: “有思算,会生发。”若珮珩不以钱财为性命,辄骂为“呆”,此却与坐井观天曰“天小”者无异,反不足怪。〕妻子平素晓得丈夫做人不好,每每劝阻;今见他又使出这般歹意,便苦口相劝道:“鸟来投林,人来投人,他失了同伴,遇了荒乱,也算做一时有难的,不可如此待他。他若是呆子,一发该照顾他才是,怎么反去骗他?如今既骗了他银子,就该照常相待,不好再去算计他了。恩将仇报,于心何忍!”
自古说:“家有贤妻,夫不遭横祸。”只为夫妻是最亲信之人,比不得兄弟朋友;因他朝说暮说,男子心肠虽硬,被他劝阻,也要回心。所以说个“贤妻免祸”。若不贤的妻子,却是朝说暮说都是不贤的话,男子心肠虽软,也要被他浸润肤愬,潜更暗变,便做出不好事来,招灾惹祸,不可救药。可见得耳边之言语易倾听,〔枕边言虽明理,人亦不能免。〕贤晓的便为内助,不贤晓的便为恶妇破家。正是:
妇人识见从来陋,全在刑于好丈夫。
若使丈夫无主意,妇言是听便糊涂。
这王老二的妻子却是贤晓之人,亏他谏阻,王老二便也依了他说话,早晚供给石珮珩,乃能照常如旧。珮珩却也不在心上。
一日,又在外边打探,有人传说百姓恨知州不过,杀了他家丁,贼众已乘衅入城踞住,乃不敢近城行走。只好在村庄左右跟寻,总不见魏义分毫影响。忽然谣言贼兵下乡打粮,〔破了城,故下远村打粮。〕吓得合村居民东逃西窜,珮珩也随着躲避。乱了两日,幸喜贼兵没有到这村来。明日又有消息传闻,说巡抚李绩在兖州杀退了贼兵,已星夜起兵来收复济宁了;那巡抚标下有一个小年纪的将官,才得二十来岁,有一身奢遮本事,勇猛无比,凭你老练的将军,也不是他的对手,因此把贼人杀败,前来恢复。珮珩听了,暗自叹惜:“我今年二十多岁,正是做事业的时候,虽没有什么抱负,却比那一班庸碌之辈也是不同。只恨生不逢时,不得显名当世。若官府有辟举之日,我决不穷处布衣。况目今贼人猖獗,兵戈扰乱,正英雄奋臂之秋,若得用我疆场,怕不会图功立业!”思量到此,不胜愤愤。
归来坐在房里,愈思愈不称意,无处发泄,便将几钱银子付与王老二,叫他买酒买菜。〔酒能浇块磊。〕这山东路上那有南酒?总是些枣烧、茹茹烧、麦烧等酒,王老二买了三二斤,又买些鸡肉果菜之类,却也落了好些银子。不一时整治得来,送进客房。珮珩自斟自酌,思量所说小将:“他何以便得遭际,有人提拔;我却无人知遇,今日还做个失路之人,在穷村陋室之下吃这几杯烧刀子?却不可羞可愧!”又思:“小将虽勇,料不是什么三头六臂的天神,我若与他比较起来,也未见得便能胜我;但他今日已是口碑传颂,我却蓬茅阨塞,不见不闻,天地生人,何以这般不等!”〔天地待人,狠不等。〕一连吃了几大杯酒,一时愤气直冒起来,便扼腕大呼,走出客房,取了主人家记帐笔砚,在房里纸糊芦笆壁上写上四句道:
浪开万里驾长风,震物轰雷意气中。
尽是眼前谋肉食,不思岩壑有英雄。
写完,掷笔于地,叹气如雷,一时酒醉,便和衣倒床而睡。
吓得老二慌忙对妻子道:“这呆子发起呆性来了,这般大呼小叫,他的气力又大,不要撒泼打将起来,却如何当抵?”妻子道:“我又不曾得罪于他,他为什么便好打起来?你不要胡说。我看这人不是呆的,他或者有甚心事不遂意处,故此大呼小叫;或者是吃醉了,且是由他。”王老二捏着两把汗,摇着头道:“只是不妙。”〔总为拿磨子时吓坏了。〕少停,不见做声,妻子道:“可是安静了,我同你去瞧瞧看,便知端的。”夫妻两人便悄悄走到客房门首,却见房门半掩着,听得床上鼾呼响亮,不敢进他的房,大家在窗眼里偷瞧。妻子低低说道:“这笆壁上字,向来不曾见有,想是他适才写的了,你看他写些什么在上?”王老二道:“这字我也有些不识,但有什么‘肉’字在上边,必定是嫌肉少了,〔妙。〕要争嘴头子哩。”妻子道:“这也何难,明日吃饭,就多买了四两肉与他吃,就是了。”王老二道:“你看碗里肉菜都存着,只怕酒壶里还有酒哩,待我去拿他出来,不要被鼠虫吃了去。”妻子道:“这是他自己买的,拿他做甚。他睡醒时自然还要吃的,也便好算做夜消。”王老二点头道:“有理,有理。”便也各自走开了。珮珩一觉醒来,已是将夜时候,把存的酒菜吃完,方脱衣而睡。正是:
世间悭吝十人九,每扯眉皮盖脚跟。
一顿晚餐堪省得,有余酒肉且姑存。
珮珩一日吃饱早饭,走到前村打探,只见人纷纷传说:“巡抚用了那小将之计,烧死贼兵,贼主连夜逃去了。”石珮珩听了,半信半疑。再走过几个村庄,到一镇市,果然个个皆如此说,便想道:“既然贼退,我为何不到城中闲步,看兵燹之后,人民还是如何?”便一路问了路径,直走到南门大街。只见兵火之后,人家寥落不堪,乃走进城门。却见门旁城墙上挂着一张大告示,墨迹未干,心下寻思道:“这告示自然是新出张挂的,不知写何条约在上?”乃立近前一看,却不是恁么条约,乃是一幅收录贤豪的榜文。因而从头看去,其榜文略云:
昔者鱼盐版筑,钓渭耕莘,此数人者,天生圣贤,间出以治世者也。方其穷处之时,未尝一日忘天下。然不挟策干禄求闻诸侯者,岂矫强哉?盖其持身之道也重,故于出处之际则严。设非高宗汤文,卑辞枉躬,重之以三征九聘之礼,则亦终守岩壑,老死而无闻。然则为人上者,思天下之大,不能以一人之虑而任天下之劳,必有赖于辅弼百工,布泽导化,然后天下可得而治也。故宵衣旰食,勤觅贤才,征访闾阎,旁搜草野;名世之士,亦应时而动,致君泽民,行非常之事,建非常之功。
今也圣人垂拱于上,百僚宣教于下,设科举,兴学校,责郡县,旁搜贤士以待选用。夫其责郡县贡贤士,岂欲齐伊吕周傅之俦哉!苟如是,虽万世亦不得再睹也。盖其旁搜岩穴之意,非必求上圣之质,全备之才;亦以为人各有所长,舍短取长,成其一德而已。而有司于奉行科举之外,一切不问,兴学校则视为具文,搜岩穴则以为多事,岂所以仰体求贤之意哉?夫科举,诚取士之一术。盖居官在乎明理,明理在乎读书;科举者,取读书明理之人,以为国家之用也。然其中瑰奇之士,命世之英,文足安邦,武堪定国者,固不乏人。而雕文刻镂、徒托空言、毫无实际者,亦复不少;即武科,固常得将材,亦多有略习弓马、不娴娴韬略者,一时并进。以此辈任国家之事,无怪乎文则空疏无具,武则巽懦无能也。
且夫朝廷所以责有司者,于孝悌则举而旌之,于节义则表而彰之,以为一世劝;独不欲其得一二行诣超卓、经济宏裕者贡之于上,以为股肱桢幹之良耶!况今多事之秋,如贼寇马述远等,虽属小丑跳梁,未免大为民害。尤急须奇材异敏、晓畅军事者,以效疆场之用;若不亟为延揽,坐使天生豪俊寸长莫展,没没终身,与草木同朽,良可悲夫!
本部院奉命讨贼,自愧庸愚,欲思得奇杰之士,同赞机宜,灭此朝食。古人有云: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岂以河北之大,曾无一义士耶?如隐伏待时者,见此募文,不妨躬赴本部院,面陈才艺,毋有所隐。若建伟业,即当题请圣恩,分茅锡爵。尔等毋自暴弃,甘效隐沦。本部院虚席设帷,以临珠玉。
石珮珩看罢,大喜道:“不意今日果有此举,真是三生有幸。”言未毕,只见立过两个军校来,你道此军校是谁?原来是李绩差来看榜的,曾受李绩分付:“若有人看榜,形动举止言语间有些奇异,即便引来见我。”今日却遇石珮珩,英气不凡。又见他出言自负,便向前道:“你看了这张告示,为何说‘三生有幸’?”珮珩道:“你有所不知,这不是告示,是招募豪杰的榜文。我素欲效力朝廷,因不习举业八股,无由可入,今既开贤路,便可进身,不觉自喜,因此上说个‘三生有幸’。”那军校道:“既然是巡抚老爷挂榜招贤,你喜适逢其会,便该去辕门献策。”石珮珩道:“这何消说。”军校道:“既然要去,我们两人原是抚标军官,便同你去。”石珮珩大喜道:“若蒙引领,自然相谢。”便随他过了几条街巷,方到部院公署。
但见官员伺候,军士趋跄,甚是闹热。军官道:“你且在此站着,待我进去禀知。”不移时,那军官同一个官长出来道:“老爷分付,开门进见。”只见鼓吹一番,吆喝开门。石珮珩便把衣帽整顿整顿,随着军官过了头门、二门,遥见堂上巡抚高坐,四边站着几个衙役,阶下摆列许多武士。珮珩从旁边小路正欲上前,却被武士吆喝一声,叫“站住”。飒珩端立不动。只听得上面传说:“上堂拜见。”珮珩方趋至檐下,不疾不徐,拜毕,乃跪禀道:“山西太原府阳曲县民人石琼,在济宁经过,闻老爷收罗豪杰,琼敢以马骨先投。”
李绩在堂上一见石珮珩走来,神采英发,气宇轩昂,已识他是一个豪杰人品;又见他举止端详,出言不俗,先有喜意,便叫:“站起来,上堂讲话。”石飒珩便走上堂来,柱旁立着。李绩道:“山西、济宁,千里之隔,你为何事来此?”珮珩道:“祖父为客江淮,也就暂籍扬州;今因入京少图事业,故从济宁经过。”李绩道:“若欲入京为谋干事业,必是抱负奇才,胸藏经济。本部院正在求贤,只不知你所长何事?”石珮珩道:“除八股诗赋之外,唯老爷所试。”李绩道:“八股系腐烂时文,诗赋乃雕虫小技,都是无用之学,并非经济,试他何用!”乃命左右备一张桌子,放在一壁,摆上纸墨笔砚,李绩自己取了一幅纸,写了一会,令军官递与石珮珩,道:“着他做来。”军官依言,付与石珮珩。珮珩走到桌子边立着,接来一看,但见上面写着道:
马述远,一盐徒也,何以遂至拥重兵,据郡县?郡县各有武备,何以略无守御便没于贼;遂使邳州、邹、峄三处皆为贼有;宿迁被围,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亦在不保?今本部院奉行天讨,或以剿,或以抚,二者必有一;得宜剿乎,抑宜抚乎?如剿之道,其计安在?幸熟筹之。”
珮珩看毕,略停一会,即舒纸砚墨,援笔而写。不一刻写完,亲自至公案边献上策稿,便有军官前来接去,到李绩公案上展开放着。李绩见他写得敏捷,已是欢喜,今见写得济楚,更加钦羡,便从头细观道:
“古语云:‘治则事文,乱则事武。’方今寇烽燎炽,淮北动摇,执事擐甲行间,自必谋维剿弭,虽草窃乌合,不难平灭。然运筹决胜,亦赖其人,故执事有收罗豪杰之举,愚即敢以管见上渎。
夫贼人相聚,不过因旱涝不均,民无所赖,以致相率为盗,劫掠乡村;其初,止为求食而已,夫求食,亦何事不可为,乃不思勤力营生,竟敢于聚徒肆横?亦知群丑窃发,自然万死难逃,因欲残喘之苟延,遂敢多方以抗拒。此马述等所以窃据州县,有如螳臂之挡车也。今执事奉行天讨,料蕞尔小寇,岂能当此大兵?一鼓之下,立见俘馘。
然体上天好生之仁,还宜兼剿兼抚。方今贼势猖狂,据有郡县,宿迁被围,内外无救,朝不保夕,诚足忧虞。第宿迁为江淮喉舌,宿迁破,则江淮震骇。宜先檄江淮,拥兵固守,以遏其锋,使不得前;执事统重兵,先攻邳州,以摇其本;再分兵攻邹、峄,以分其势,使贼首尾受敌,不能两顾,擒之必矣。然后推其魁首,枭示天下;余无辜可原者,仍令归农,使卖剑买牛,卖刀买犊。兴利除害,教以礼节,则民皆知自惜,不蹈邪回。此既事之后,可以使之改恶从善,若欲于未事之先,安其俗业,则在赈赡茕独,问视疾苦,则下皆爱戴其上,焉敢为乱一隅!
愚不敢以肤辞渎听,若于疆场斩将搴旗,指率军士,愿血膏草野,上报君恩。冒死妄言,求执事释其罪,开其愚,采择左右,以备使令。”
李绩看毕,拍案大叫道:“我只道草茅之内,无经济实学之士,谁知今日见你奇才!观汝所言,使我洗然心亮,何异洛阳封事!”便走下堂来,执着石珮珩手道:“你有如此经济大才,却不从科甲出身,真是豪杰之士,耻为章句之学。本部院言之不谬。”乃令左右设个小凳在檐下,叫珮珩坐下。〔如今居显要的,自己看得尊贵得了不得,那肯如此!〕自己复位坐定,便差军官传各将官到来。众将原在外厢伺候,闻命趋进。李绩乃与众官说知此事,随即退堂。一面令众官与石珮珩相见,一面分付设宴款待,将石珮珩的策稿与众人观看。张达、柳俊二人见此生谋略与己相符,亦觉欢喜。移时酒筵完备,各各序坐。散后,李绩便留石珮珩衙中宿歇,细问材艺,大加称赏。
到了次日,便佥石珮珩做了储将,言养其将材,以待举用。另将一所民房与石珮珩做了寓处,又拨着四个士兵服侍。
珮珩乃差人到乡间寓所取行李马匹。这寓所主人王老二见两个军人到来,说石客人被巡抚老爷收用,做了官了,吓了一跳,寻思:“这人有恁般气力,眼见得有本事的!”〔已前那不见说?如今人总则成败论英雄,何况此等细人。〕急往槽上牵出马来,取了行李,交与军人拿去。想前日还亏没有得罪怠慢他,倘有差池,今日却如何是了?这又亏了妻子劝阻,不然便要弄出事来。〔过后思君子。〕王老二虽幸无事,然为已前借他五两银子,今就除去饭银各项,尚透收他二两有余,倘他差人前来追取,只索要退出还他;但见有人进门,便心头突的一跳,镇日怀着鬼胎。〔小人心事如见。〕直待过了多时,方才放心。
且说李绩又令石珮珩到衙后隙地,面试弓马,件件皆精,李绩不胜大喜。当下便给盔甲刀仗马匹,石珮珩要显露精神,便立刻去打造一副束发紫金冠,一枝画杆方天戟,在寓住下。也有各官到寓拜访贺喜,便只等李绩起兵日期不表。
且说马述远与朱海并十来个头目逃出济宁,不敢停歇,连夜急走,到邹县城下叫门。守城小兵慌忙报知主将。王人杰忙传令开门,率领手下头目飞马到门边迎接。进衙相见过,问询起居,马述远将致败缘由一一细说,王人杰口中不言,肚里寻思:“当日起义之时,何等英雄锐气;今日一遭丧败,便觉气势隳败。看来反叛之人,终非好事。曹明、田慕承俱系响马出身,都有极奢遮本事,尚且一总被杀,我的本事远不及此二人,倘亦被官兵杀了,身名俱丧,有何好处?”便存了改邪归正之心。当下设宴款待过。
明日早晨,马述远升堂坐了,各将参见,乃分付王人杰道:“周晋、胡恩攻打宿迁,未知胜负;我又差吴有功往助,亦无消息报来。我今同朱海前往宿迁。此地当紧要之处,官军一来,首先受敌,我今留下韩威、汤达两个头目,他两人都是骁勇汉子,可与你协守此城,务须谨慎巡逻,不可懈怠;倘有缓急,立即申文知会,便当发兵救援。”又分付韩威、汤达道:“官兵到来,须听王人杰调遣,不可违他号令,从中挠阻;都要计议妥当后行,方无错失。若违吾令,取罪不小。”王人杰等唯唯依命。马述远便分一百军兵,同朱海等统领,望宿迁进发。
话分两头。且说王人杰心下大有投顺官军之意,只等马述远去后,便好斟酌行事。又见留下两个头目碍手绊脚,甚是懊恼。平素也知这两人十分勇猛,在此自然不妙。送了马述远去后,只得拣一所民房,送韩威、汤达在内住下,又拨三四个兵丁服侍,一面差人传送供应并床帐等物,一晚无话。
明日王人杰起来,心事不宁,正在内衙纳闷,忽见有伏路小兵在城外揭了檄文进来,王人杰展开一看,原来是李巡抚招安贼兵的告示,乃从头看道:
“巡抚部院李,为晓谕事:照得马述远以无赖盐徒,素横江海,一旦啸聚流亡,弄兵作乱。譬若居白日之下,量魑魅焉能现形;然睹我赤子遭殃,为民牧焉忍坐视!是用奋扬威武,翦灭么魔。推体好生之仁,不忍尽加诛戮;再念无知之辈,亦有迫于饥寒。为此合行出示,晓谕贼中人等知悉:倘有豪杰英俊,因一时之不悟,便效凶顽,想平旦之良心,自应未泯。或擒魁首以来降,反邪归正;或复疆场而讨贼,慕义抒忱。邀将来爵秩之宠荣,去从前寇氛之蠢恶。〔真道学。〕速宜自省,毋贻后忧。特示。”
王人杰看毕,不胜暗喜道:“我已有心归降,只虑官将不容。今既出示招安,便好乘机投顺。但有这两个祸种在此,当思一良策除去了他,方好做事。”便将告示藏了。才收拾过,只见小兵报说:“韩、汤二头目到门拜见。”王人杰随即出堂,迎入坐下。韩威道:“马大王去了两日,官军不见到来。附近这些地方,将军可该出军攻取,倘若再得了一州一县,也好使豪杰闻风响应;我的兵威一振,官军便不敢小觑于我。方才与汤兄弟计议了,故此来与将军说知,不知可中尊意否?”王人杰不等说完,笑道:“此城单弱,兵马不及一千,大王前日又分了一百兵去,目下官兵即日便到,还敢去出兵攻打旁邑?若二位有这本事,便请领兵出去,我只好在此守城。”韩威顿觉乏趣,道:“我原不知军务,为此要来商议。”坐了一回,同汤达作别去了。
这汤达却有些见识,回到寓中,乃谓韩威道:“老哥,你方才可看得出老王形状有些蹊跷处么?”韩威道:“我不曾看出,你何以知之?”汤达道:“方才初进去时候,看他就像有慌张之状,必是心中有甚事故,像要瞒人耳目的情景;所以见了你我去,似有急遽举动。后来听了老哥说话,把脸向着别处,眼睛斜视出神,不等说完,便冷笑不止,说话里边又有着冷破的声口,大有不耐烦之意,其中必有原故。”韩威道:“我与他说话兜搭,没有留心看他,你旁观者清,自然有见。但想来他是大王起手的人,难道便好改变心肠,敢生出别样原故?”汤达道:“人心那里论得?我与你留心体察,便知分晓。
正在议论,只见王人杰差兵送了供应到来,汤达便叫住问道:“王将军今日可曾发落什么事件?”差兵道:“没有什么事件发落。”汤达又问道:“今日可曾接得那里文书?”差兵道:“也没有什么文书到来,只有城外探子揭了一张告示进来,是有的。”汤达道:“我便要问这告示是那里来的?”差兵道:“是官军李巡抚的告示,来晓谕我们军中,要招安的意思。”韩威道:“你何以知之?”差兵道:“小的识字,告示上字也大,故此看见晓得。”汤达道:“王将军看了,有何说话?”差兵道:“王老爷看了,没有说什么,却好二位老爷到来,便收过了。”差兵伺候二回,见无话回答,便别了去。
汤达对韩威道:“何如?我说老王有些蹊跷,所以我善于鉴貌辨色。他今为这招安告示,便颜色有异,又不与我们说知,必怀二心,再无可疑的了;不可不报与大王知道。”韩威道:“我亦此意。事不宜迟,速差人去报知方可。”当夜二人便写了密书,封好,叫一个服侍兵丁,把好言奖慰一番,又赏了几两银子,分付把书藏好,待明早有打柴火的兵丁出城,可出城去,不必与王将军得知,竟望宿迁进发,献与大王,回来时还有重赏。兵丁依言办事。
且说王人杰为韩、汤二人来议论一番,颇觉不快,心下寻思如何说化心腹,合心协力投顺官军,方好设计除此二贼;又虑此二贼气力雄猛,恐斗时两败俱伤;又想不如明日设宴请他,暗下毒药,不怕他不丧命。算计停当。明日,便传齐心腹,到内衙密商此事。尚未开言,只见监城门的小将来请验放兵人出城打柴,〔关节自然。〕王人杰便带了从人,到南门城楼上坐下,点拨五十个军人,都带了刀斧绳索匾挑之类,验放出城樵采,自己望着城下,再行点数。只见有一个兵丁,不带打柴家伙,空身行走,王人杰看了奇怪,叫人下城追转那空身的兵。不移时,带上城楼,当面跪下。王人杰熟视一刻,知是拨去韩、汤那边服侍之兵,便问道:“汝欲何往?”兵丁道:“韩、汤二头领差小的往宿迁大王处投书。”〔韩、汤二人分付此兵不曾十分遮掩,故兵丁亦便说出;然兵系王人杰所拨,主子问话,自无所瞒。〕王人杰吃惊道:“投什么书?书在那里?”小兵怀中取出呈上,王人杰拆开一看,但见写着道:
“部下头目韩威、汤达奉书大王座前:李巡抚传有招安告示,来到邹县,王将军看了,绝不与闻。恐官军虚张声势,我们军中或有二心之人也不可料。乞即发能干将官,速来协助,庶免他变。为此上书奉闻。”
王人杰看了大惊,事急计生,便执过了书,回顾左右心腹,大叫道:“不好了!这韩、汤二贼他竟要夺我将军座位,密送此书与大王处,要拨兵前来害我,连汝等都要诛灭。今既搜获泄露,万难迟缓,汝等作速随我到他寓处,出其不意,奋勇杀进,剿此二贼,不可坐受其害!”说罢,拔刀上马,飞走下城。众心腹共有五六十人,各执器械,蜂拥而来。
到了寓所,王人杰跳下马,奋勇当先,众人一齐随进,直到内室。韩、汤二人正在那里吃早饭,听得门外喊声,还疑是官兵到来,故此城中喧闹。随听得哄进中堂,只见王人杰当先,众军随后,风轮电转,奔上阶来,韩威知非好兆,急起身拔出腰刀,要来招架,早被王人杰一刀剁着肩膊,韩威还待转身抗拒,又被一刀砍中胸膛,血像喷筒,众心腹刀枪齐上,才得倒地。汤达也正拔刀迎敌,被众勇士抢上乱剁,两人话都不曾说得一句,登时一总剁成肉饼。正是:
为人尽命似无辜,若抗王师便可诛。
堪笑愚人不知义,也称报效肯捐躯。
王人杰令拖出尸骸烧化,乃向众人道:“此事不好了,止有投降官军,还有生路!”〔好。〕立即回衙,写了降书,差一能干心腹,藏了书扎,星夜趱行到济宁元帅处投降,立乞拨兵前来,恐马述远闻知未便。心腹受命,飞马而去。王人杰分付四门竖起降旗,专等官军来到。
这心腹顾不得马力,负命奔至济宁,到巡抚行署,投了降书。李绩即遣张达统本部人马前往邹县受降;又恐贼人其中有诈,随令柳俊统军接应。
不一日,张达到了邹县,果见城上降旗高颭,王人杰同偏裨头目卸甲徒步出郭跪接。张达令拨与骑坐,一同入城。军民人等都香花沿途迎接。王人杰请张达到自己署内升座,复行拜见。少刻,柳俊人马也到,王人杰也出城迎接,进衙参拜。张达便同柳俊出榜安民,点视库狱城池。搜寻前日杀主将献城的乱兵,拿下几个,其余也有自尽、预逃的,无从捉拿;被杀主将的家口也有死的、躲的,俱访出葬埋周给,诸被害之家俱遣人存问。料理毕,便着两个牙将,统了五百兵丁守邹县,带了王人杰一干降将,并手下军兵及因的乱军,一总到济宁来。
李绩大摆军容,开了辕门,放炮升旗,然后令王人杰一干降军到阶下叩见。李绩叫王人杰上堂,奖劳了一番,给赏酒食,佥做带衔守备,随在军前听用,有功升补;偏裨牙将给与把哨等官,军士编入队伍,〔井井有条。〕乱军凌迟处死,被害之家俱官给口粮养赡。一面传集大小将官上堂,面谕道:“昨日江淮一带俱有报文前来,已俱练兵固守,可无南顾之忧;今王人杰又认义来降,贼人势散,便须起兵征进。明日五鼓,在教场操演分拨,后日即便起兵。汝等星夜整理军务,不得有误。”众将奉命而退,便都传齐部下,连夜整顿,以便明日教场亲阅。正是:
阃外元戎大纛开,威如风雨疾如雷。
适才一令传将去,顷刻千军唤得来。
因这阅武点兵,有分教:
未知伎俩,两雄角力争先;
既识根由,一霎倾心输服。
未知点兵有何事情,且听下回分解。
为上官者,若肯实心做事,功效比在下司者更速。如李绩肯提拔人才,才有柳俊,随有珮珩,故当有为之势而不能为者,直曰“尸位”。今则坐镇雅俗,粉饰太平,又以不为者为是。
珮珩穷途寥落,一种志趣自豪,故终得功名利达。可见为人志气,不当自隳。
僖负羁盘餐置璧,妻之教也;王老二不慢搢珩,亦若是乎?虽其人不伦,而妻贤则一。世上不乏是辈,但厄塞无人表扬耳。
猜你喜欢 二十五· 第七 东风着力·邺华生 第四十一回 钓鱼台英雄聚义 丹阳县夜劫犯人· 第三十二回 孙绍祖鼎烹转轮府 贾元妃高会赤霞宫·嫏嬛山樵 第十八回聚骨肉衣锦还乡·不睡居士 第八回 建奇功英雄特达 兴疑狱贞妇含冤·西冷散人 第二十一 [题佚]·邺华生 第四回 一乡人共尊万贯 用千金强图藐姑· 第五回俏书生夜赵佳期俊娇娘锦帐重春·风月轩入玄子 审豺狼·省三子 第七回 挥金银美女赎身 受封诰二姬应梦· 第三十回陆珠儿今番输却李文妃临别牵衣·风月轩入玄子 第十三回 两心巧印巨眼深情 一味歪缠婬魔色鬼·陈森 第三十六回 行酒令良朋猜性格 渥被窝小婢占温柔·天虚我生 第七十五回 谭绍闻倒运烧丹灶 夏逢若秘商铸私钱·李海观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