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联诗句各显奇才 留遗书暂回古洞
小姐看了心中暗道:他这分明是规劝我的意思,暗用女子无才便是福的寓意。急忙用笔写出对句,是:“务实自不务名”。
屈生看罢称赞道:“真不愧才女,何减道韫班姬?但此对未尽说长,还乞再对一联。”小姐闻言又连写两对,是:“能孝自然能忠,乐道渐知乐天”。
屈生看罢说道:“愈对愈工,令人钦佩。”
小姐道:“妾意欲与郎君联句成诗一首,幸勿吝惜珠玉。”
屈生喜道:“妙极的了,就请小姐先起韵,学生愿步后尘。”
小姐道:“如此有僭了。”遂命侍女铺上花笺,放下两支斑管。小姐坐下先写题目,是联句五言古,遂起句云:“人生七尺躯,所重在纲常。”写罢请屈生续之。
屈生接写云:“修名宜早立,难驻白驹光。寸阴古人惜。”
小姐续云:“圣贤戒怠荒。事亲须养志。”
屈生续云:“报国矢忠良。岂羡陶朱富。”
小姐续云:“还羞阮籍狂。和平柳下介。”
屈生续云:“清洁伯夷刚。礼乐节文著。”
小姐续云:“诗书滋味长。葆此赤子心。”
屈生续云:“取譬仁者方。惟勤艰可任。”
小姐续云:“知足贫不妨。孝弟与廉让。”
屈生续云:“坦易化矜张。幸际升平世,物阜更民康。”
小姐续云:“感念造物恩,清夜**香。愿肖康衢颂。”
屈生续云:“民歌帝力忘。”
小姐云:“诗至此可以止矣。君家诗才敏捷,妾身退避三舍。”
屈生道:“小姐之诗字字珠玑,学生万不及一。联句中有甚不妥处,还要改正,务乞指示,以开茅塞。”
小姐道:“君何太谦?”
二人在房中联诗,那些侍女仆妇一旁观之,俱各暗笑道:“好一对道学先生,不是出对就是作诗。”
有一乳媪颇知趣,上前向二人道:“常言说诗酒风流,佳人才子,你二人真不愧此称。有诗不可无酒。”忙摆了果子碟,放下杯箸,斟上两杯酒,请屈生小姐对坐饮酒。
二人只得归坐略饮数杯,吩咐收去。于是侍女们铺好了床,备下茶水,大家散出,将门带上,那房中二人不用说,不过同入罗帐,成就了百年夫妇。
次早起来梳洗已毕,一同到吴公夫妇前请安。吴公即同屈生至书房中用点心,小姐在夫人房中坐下叙谈,慢表。
且说屈生正与丈人说话,忽见家人手持一封书信走进书房,口称:“姑老爷,这是青阳宫送来给姑爷的信。送信人道不要回信,他已去了。”说罢将信递与屈生。屈生接过信来,忙拆开,才知是夏老先生的信,书云:
慕曾贤契足下:自春间不期而遇,遂成莫逆,承君不弃,以我为师,数月以来,聚首谈心,前日又承厚赠,足见交情日厚,相知愈深。仆现倦鸟思归,恰好咋日途遇山中故友,约与同行,今早动身,暂回峨眉去矣。明春拟南游吴越,一开眼界,凡山明水秀之区,即仆栖止勾留之处也。足下天性诚实,才学淹通,明春联捷,必入词垣,此后当迁居秦中,三年之后,西方戎首将有蠢动,足下将奉命专征,不知者将以为祸,岂料五等之贵即在此时。仆彼时当遣弟子来营,助君一臂,半路为难之际,正仆书到之辰。一览信函,即知原委,守口如瓶,足下其有意乎?然而此中数定,消息终通,不如此不为奇,不能显矣。努力自爱,相见有期,临别留此,藉代面言。分袂匆匆,不无怅惘,顺候侍祺,友生夏六奇顿首。
屈生看罢了书,不觉惊异,回思受恩未报,临别并未见面,此后何日重逢?想到其间,不禁垂泪。
吴公一见,忙问道:“此是何人书信,贤婿为何垂泪?”
屈生闻言,只得将夏老先生之德,又治好母病,平素教他做人的道理,真是言如金石,令人感激一说,单瞒过改写八字一节。吴公随要过原书细阅,未能全解,对屈生道:“据此人信中,俨然未卜先知,可惜已去,不然大可以请来为我算命。可惜早不曾知呢,如今想要再会,只怕难了。”
屈生道:“那人行踪无定,到处勾留,他日遇着亦未可知。如日后相遇,婿必延致而来。”吴公道:“如此甚妙。”
正说话间,内室夫人请吴公进内有话说。翁婿二人于是入上房。
书要剪绝为妙,夫人请吴公,是为三朝小姐谒见婆婆,须配礼物,因此与吴公商议。夫妇议定,到了三朝,屈生夫妇乘轿,下人肩挑礼物来租寓,小姐出轿进内,与屈生双双参拜老母。那徐老安人见了吴小姐,真是喜从天降,梦想不到今竟果然,只喜的话都说不出来,拉了小姐的手看了又看,小姐长小姐短十分亲热。是日早已备下酒筵,夫妇与老母同饮,天晚方告归。
不知不觉已过了半月,吴公早已替屈生择定入都吉期,早派了得力妥当的家人护送。那家人一王升一李贵,李贵是马夫出身,孔武有力,途中可以御侮。吴公又写了几封书信,交屈生带京投递,凡给信之人多半显者,信中托其照应女婿。
行期已定,于冬月十九日动身,先期吴公设筵替女婿饯行。屈生那几日搬回家中相依老母。十八日小姐体己与屈生饯行,屈生向吴小姐道:“此行毫无内顾之忧,老母在家有小姐代我侍奉,必能养志承欢,学生先此拜谢。”说罢忙深深作揖。
小姐忙还礼万福道:“此妾分内之事,君家放心,无须多嘱。但此去正值三冬,一路风霜雨雪,衣食寒暖,诸望珍重。抵京后速寄平安家书,以慰老母。”命婢女取出四封银子,小姐道:“这是白金二百两,此项银两君家带在身边,以备缓急。至家中用度,旅费盘缠,家君早已代筹,君家不必挂念。”
正说话间,吴夫人来到,夫妇二人忙迎接进房,夫人也就入席,斟了三杯酒,命乳媪递与屈生。夫人道:“愿贤婿连中三元。”屈生饮干了酒,称了谢,夫人于袖中出一红纸包云:“内系赤金三十两,贤婿可藏于身边,各有要需。小女数日后,当择一吉期搬往租寓,侍奉令堂老夫人。老身时常到府照应,贤婿放心。”
屈生闻言,连忙叩谢,收受赤金,心中无限感激。是夜回家辞别老母,那老安人叮嘱了一番路上保重,早寄平安家信的话。
次早拜别了老母,复进衙叩辞岳父母,揖别小姐,用了点心,伺候已齐,屈生乃在大堂上升舆起行。行李等件自有人押着同走,出了四川省城北门,竟奔京师大道而来。吴公遣人送至首栈新都县,次日方回。当日还有饶老师与抚院署中几位幕友送行至城外,不必细表也。
且说屈生进京会试,到底吴公给了多少盘费?原来吴公交给王升纹银三百,是作路费,外有汇票一纸,计银千两,在京中兑换,以备会试后使用。列公,屈生本是一个寒士,一朝交运,既得美妇,又中举人,更兼泰山助以川资,丈母妻子复赠以赤金白银,此所谓平地升天了。闲言少叙。
再说屈生一路晓行夜宿,赶栈而行,方到十二月初,已抵陕西省城。王升来禀道:“此系主人故乡,城中有旧宅,现有本家二老爷居住,主人有信,姑爷须亲自去拜二老爷。”
屈生应允,住店后换了衣冠,命王升领道,屈生写了侄婿名帖,拜见那吴二老爷。彼此见了面,叙了亲谊,那吴二老爷年三十余,夫人程氏同庚,有二子,见了屈生,一定要留住一日,屈生辞不获命,次日吴二招饮,盘桓了一日,当即辞行。吴公亲至店中送行,又送了路菜,
屈生收下,谢别上路,往京师而来。几时入都,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14卷 俊红颜阵上动芳心 侠谷楼军中投片札·徐述夔 第十七回 八两杀二命 一雷诛七凶·梦觉道人 第五十六回 舞彩衣瑛珠乍归省 集金钗柳燕共超凡· 第二回 陷忠良李公成仁 遭凶变小姐落难·东鲁落落平生 第九十四回 感年华落梅比身世 忒潦草娇啐贺生辰·天虚我生 第54回 澳门交兵英将逃遁 定海失守林公见疑· 第十回 夫共妇百年偕老 弟与兄一榜联登·古吴金木散人 第二十回 万柳庄恶奴欺主 会仙桥老舅遭拳·顾太清 第四回 大强盗劫夺算越奸越拙 小儿女飞花咏愈出...· 第九回 老堪舆惊报状元 郎众乡绅喜建叔清院· 第十五回 美书生暗进兰房 俏佳人私行方便· 第十六回 登金榜双成合卺 庆齐眉各受皇恩·松云氏 第三回 浪蜂淫蝶三元会 新桨幽湖姑侄戏·慈溪居士 序·西泠野樵 第十九回 廉县令因公留壮士 贤操江为国举英才·陈朗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