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八回 交匪類韓廢訪名姬 獻神威碧霄擒巨盜

作者: 邹弢

 上章所述秋鶴到申以後,無所事事,有時一個人在馬路上走走。一日聽得棧中人說起,玉仙茶園新來一個旦角,高媚雲,面孔極好,他費了一百數十元,訂做一件宮衣,專演貴妃醉酒。秋鶴本來無事,吃了晚飯,獨自一個人到那園裡去看戲。果然媚雲生得玉貌風流,色藝雙絕。媚雲演畢,以後的戲,都是些山西粗俗的唱口,秋鶴也不看了,方要出來,只見一個人在樓上招呼作揖,說道:「秋兄!」秋鶴抬頭一望,原來是福建麥子嘉,數年前曾在日本會過的,便也還了一個揖。子嘉便匆匆的走下樓來。秋鶴已到扶梯邊,彼此碰頭,重新見禮。子嘉笑道:「巧極了!聞得老兄到美洲去遊歷,幾時回來的?」說著已出了戲園門。秋鶴笑道:「說來話長。」子嘉道:「久別重逢,我們去敘一杯談談罷。」秋鶴道:「弟方才吃飯,也不用了,我們立談幾句罷。」子嘉道:「數載離情,非立談所能盡,就到小館子裡去也好。」秋鶴不能再卻,說道:「也好。」便跟了子嘉走進一個廣東宵夜館子裡,揀一個座頭坐了。走堂小二走來,笑道:「麥二老爺發財,今年沒有來過呢。去年臘底幾次來找你老人家不見。」子嘉道:「不用我說,你去到壺中天叫他送二斤花雕竹葉青來,這裡只要一客夠了。」小二笑道:「兩位一客不好看,多費半客,喚客半罷。」子嘉道:「我們通吃子夜飯了,只要一客,不夠再添。」小二只得喚下去。少頃上來,一盆燒鴨,一盆香腸,居然也是一小盆魚生片,一個小火鍋。兩人對酌,秋鶴就把以前的蹤跡略略告訴一遍,又問子嘉近況。

  子嘉笑道:「不瞞老哥說,那年同你在日本別後,弟即回來到家叔那裡,謀著一個船局館地,■束又少,公事又忙,同事的還算是我優缺,將我妒嫉得了不得,鬧了亂子出來。弟也不貪這個館,索性辭了,就托家叔寫了一封薦書薦在輪船局裡。幸虧派著出官司事,到認得了許多官場。今日是禮拜,不辦公事,一早出門到道台衙門看一位朋友,是這裡的候補知縣,現在極紅,有兩個差使,補缺已快了,豈知他到錢觀察那裡去了。這錢觀察榜名可通,弟也認識的,因路遠,弟也不去尋了,就到楊司馬局裡去吃了飯,同他這位大少爺出來聽書,他又要看戲,兩個人吃了點心,就到這裡來。方才他走了,幸遇老哥,真是意外。」秋鶴同子嘉本是初交,也不知道他的脾氣,今看他言語舉止,卑陋鄙吝,實不耐煩,只因客裡初適,不得不與他敷衍。於是問問上海風景如何,人物如何,然後問到煙花。子嘉道:「這裡人物盡多,就是貴友、介侯、友梅、知三幾個,也算是一種人物。惟有些狂,人家背後總有些議論他不是。現在是好了,令親停子虛觀察就要到任了,吾兄又與芝兄同盟,這是必有照應的,將來還當照拂呢。至於煙花風月,弟於此道久已吐棄。一則公事甚煩,二則到了此中,實是揮金如土,我們這些進款,那裡能供他需索?」秋鶴道:「寒士算計不得不爾,若是遇著好的,要與他聯絡,不忍不為解囊,遇著不知己的,徒費無益,不如不逛為是。」子嘉道:「饒這麼著,還有免不得的應酬。若過於一定不易,又恐得罪了人。」秋鶴道:「聞得這裡綺香園一位蘇姑娘,別開生面,現今園裡頭姊妹,業已擠滿,聞說通是數一數二的幾個人。」子嘉道:「這位蘇姑娘究竟不知是那裡人,想出來的主意倒也別緻,可惜人家都說他是假的,他故意做出這個聲價來哄人,未見面先要錢,誰願意呢?至於愛接文人墨客,也不能要人做詩。弟去年曾去試過,這時候園裡不過是他一個人,弟做了一首拿進去,丫頭重新送還,說姑娘實在有病,不能見客,請改日請來罷。弟氣得手足冰冷,至今還沒去過。」秋鶴道:「倘然進去以後,他們怎樣局面呢?」子嘉道:「這個倒不知道。弟有一位鎮江朋友叫朱獻之,與陳秀蘭極算要好的,這位秀蘭姑娘生得標緻,倒還罷了。他的一種性情學問,真是仕女的班頭。《紅樓夢》極熟,同獻之談起情來,終日不倦,又是喜近文人,弟同獻之見過一回,秀蘭與弟也相熟的,他上月搬進園中,帶了一個信來,請我拉獻之同去,適值我告假返舍,及至來了,把積下來的公事排日就理,便也沒得工夫,幾次要去,力不從心,現下獻之已經回去。我上禮拜一個人走過園門,要想進去,因一個人不好,今日打諒要找個朋友同去訪訪。吾兄來了,倒是極好,陳姑娘是我認得的,也不似姓蘇的自裝幌子,我就說獻之托寄口信,看看他的地方,究竟怎樣。倘秀蘭可以替我設法就去見見蘇姑娘,閣下以為如何?」秋鶴笑道:「我不過問問罷了,何必去呢?就去也未必見的,見了也未必有什麼談,不去罷。」子嘉道:「兄請放心,弟去了,陳姑娘是必見的。閣下就同陳姑娘談,便知道他好處,真是又風雅又纏綿,其一種靜默之氣令人相對忘言呢。」
  秋鶴聽他說得天花亂墜,想道:「天下難道還有翠梧這樣的人麼?他既然說認識,必定要我去,我且去見識,他們是物以類聚,看了這姓陳的,便知道姓蘇的了。」因笑道:「老兄恐怕不甚熟悉,若果熟人,就去見見何妨?但我是已經矢志青樓中不再交結了。」子嘉道:「這個自然,見秀蘭是極容易的。」秋鶴道:「既如此,就去罷。」子嘉便把壺裡一看,還有餘酒,因道:「這個酒剩下也是白送他,我們大家一杯喝了去。」秋鶴道:「我不喝了。」子嘉道:「我來喝。」於是一起斟了兩杯酒,壺方竭,便一氣飲盡,喚小二上來說:「這個東寫在我賬上。」小二道:「剛才掌櫃的說二老爺上年有一元幾角賬未蒙賜下,請自己同掌櫃說去。」子嘉把桌子一拍道:「放屁,我難道要賴你不成?」秋鶴連忙勸道:「子嘉兄,不必與他小人計較,我有現錢在這裡,不必記賬了。」因問小二多少錢,小二道:「連小賬三百二十六。」秋鶴便付了三個角子,說道:「這可抵得過麼?」小二笑道:「角子作不了一百零九,請叨光再加幾個。」秋鶴又給十幾個錢,說道:「現在好了。」子嘉道:「秋兄不用你破鈔,我偏要他記賬,我預備好了,他們不來收,倒說我不還。」只見掌櫃走了來,笑道:「麥二老爺,不要動氣,小二不懂說話。小店實在本小利微,不能久欠,你也是明白人,去年的賬我差伙計到府三次,均不曾遇著,現在二老爺身邊倘便在這裡,就請賞賜了罷。如實在不便,請示下了一個日期,好叫伙計到府來領。」子嘉■目道:「你們小二這麼放肆,要久久來,沒得日期!」掌櫃笑道:「請勿動氣,小店實在吃不了這個虧。」子嘉方欲申斥,秋鶴道:「子嘉兄,不要同他計較了,通共一千餘文,弟來替老兄代了罷,將來我們好算的。」因便在身邊取出一元付給掌櫃,說道:「你勾了賬罷,以後吩咐小二說話總要圓轉些,就是付銀錢,也不能見了人就問的。」掌櫃笑著答應了幾個是,就去了。
  這裡子嘉還在發怒,秋鶴勸著,拉了出門。子嘉道:「今日沒得老兄破鈔的理,真是不安,這個一元改日就差人送來。」秋鶴道:「客裡相逢大家要好,何必計較呢?不過這綺香園還是不去罷。」子嘉道:「豈有此理?既然說定了,且去玩一趟,看看局面。況且秀蘭這個人,弟並非不熟的,時候還早呢。」秋鶴只得相從。子嘉道:「坐東洋車去罷。」便叫道:「兩乘東洋車到脫空橋,每輛十二個大錢。」車夫聚了攏來,說道:「到彼處足有一里半路,再加二十文。子嘉道:「我們走罷。」正在說著,有個老媽子領著一個姑娘從背後走來,把子嘉的帽子一搶,笑說道:「麥卵胞你好!一去十幾天不撞得來,現在要撞到那裡去?」子嘉回頭一看,笑道:「阿呀,原來是你,不要如此,你還了我!我要同一個朋友去幹一件公事,回來就到那裡來。」一面說,一面便去取帽子,姑娘笑道:「你去了可來不來?」子嘉道:「必定來的,快還我!給人看見像什麼!」姑娘方把帽子還了,笑道:「你若不來,你不要再給我看見。」說罷去了。秋鶴笑道:「這就算是野雞麼?」子嘉道:「他是住家么二,我也是被一個朋友拉去的,實在沒意思。」那車夫還在那裡催道:「你們到底去不去?叫了車又不坐。」秋鶴道:「每兩十六個大錢罷。」車夫道:「十八文何如?」秋鶴就上車,子嘉也只得上車。不多一回,已到橋堍,子嘉跳下來,付車錢。秋鶴道:「已給他了。」子嘉道:「這麼要緊。」便同秋鶴過橋到園門口,見門前點著一盞大電燈,望進裡面去,列著幾許煤氣燈,園門內空地上排著十幾乘轎子,十幾乘馬車,還有東洋包車,二人走到門房。子嘉搶上前去,同一個傭人說到陳秀蘭那裡去的,那人道傳事的人都在會客廳上,爺們自己去招呼。
  子嘉遂引了秋鶴到會客廳,看裡邊坐著六七個人,因問道:「誰是陳秀蘭處傳事的?」只見一個人走過來說道:「爺尊姓?」子嘉道:「你不要問,你進去說朱獻之老爺請一個朋友來見,有話說。」那人道:「請爺裡面坐等等。」說著去了。子嘉同秋鶴到客座,但見一統三間,上頭一張大榻牀,紅呢墊枕,當中十二張大八仙椅,分擺兩面,中隔茶几吐盂,椅上一律紅呢椅墊,靠牆兩邊十幾張小單靠,四只桌子,壁上也有書畫,地下水磨方磚,當中兩枝煤氣燈。地方還好,已有四五個人坐在那裡談論,忽見一個十六七歲的丫頭走進來,笑嘻嘻的道:「那裡兩位爺來見陳秀蘭姑娘的,姑娘說請進去了。」子嘉笑著便拉了秋鶴立起來。丫頭把子嘉一看,子嘉笑道:「你認得我麼?」丫頭笑道:「好像見過似的,進去罷。」於是跟了就走。過一個內園門,便是向西一條長廊了。丫頭道:「打浮玉橋從延秋榭謝姑娘那裡廊下走過去近些,過了彩春橋,只得一條短廊便是。」子嘉道:「你領著走便是了。」三人向北走曲折長廊,一路都有煤氣燈照如白晝。轉過廊門,裡面也是長廊,忽見一片平湖,水光蕩漾,但聽裡邊幾派音樂之聲。果然有一條白石橋,過橋走到廊下,秋鶴道:「這是何人所居?地方甚好!」丫頭道:「是謝姑娘地方。」秋鶴道:「他叫什麼名字?」丫頭道:「叫珊寶。」秋鶴道:「多少年紀?」丫頭道:「大約二十歲光景。」子嘉道:「姑娘的房子在那裡?」丫頭指著北首道:「對過湖花牆裡面有電氣燈光的地方便是。」說著,已走盡沿河的北廊,又上了屋角的一條白石橋,又過了一小廊,上了一條橋,係南北橫界的。子嘉問道:「這是什麼橋?」丫頭道:「叫寒碧橋,那西首花障子裡邊的花牆,便是我姑娘的寒碧莊了。」三人一路過去走進莊門,有一個約二十來歲的丫頭出來說:「小碧妹妹,姑娘在綠冰壺裡,領他們進去罷。」秋鶴方知道這個丫頭叫小碧。
  到了門口,小碧揭了門簾,二人走進去。只見秀蘭穿著古銅色春風富貴寧綢珠皮襖,紫醬摹本人大方勝寧綢褲,元縐百摺裙,一色家常打扮。笑著迎了出來,讓坐,向子嘉認了一認,笑道:「原來是麥爺。」子嘉笑道:「不是麥芽,麥芽是好做糖的,我只好做酸梅醬。」秀蘭笑著又問秋鶴尊姓,子嘉道:「這位韓老爺,是道台裡的師爺,也與貴相好極熟。」秀蘭便不復請教秋鶴的號,因又問子嘉道:「麥爺好似同獻之來過,大號恰已忘了。」子嘉笑道:「小字夫子之子,嘉慶之嘉。」一時丫頭送上熱手巾同茶來,秀蘭道:「適聞麥爺說獻之有什麼話,現在他在家中調理,這個病大約好些。」子嘉道:「全愈了,不日還想要來呢。」秀蘭道:「可有信帶來?」子嘉道:「這倒沒得,他說請姑娘身體保重些,倘有意中人要從良,須等他來了再說。因他現在要同一個朋友商量借一宗款項替姑娘贖身,他要想娶姑娘呢。」秀蘭笑道:「麥爺,恐怕聽差了獻之的話了,我是前年春裡贖身的。」子嘉道:「姑娘已經贖了身了?恐怕我是聽差的。」秀蘭笑道:「麥爺在鎮江是幾時遇著他?」子嘉被這一問,倒問住了,假意把指頭輪了幾輪說道:「今日是十八,我是十四回來的,好似十一二的日子會見他的。」秀蘭笑道:「麥爺是十四回來的嗎?坐什麼船?」子嘉道:「十四這日恰遇著野雞輪船,就坐了回來。」秀蘭笑道:「麥爺恐怕又記差了。」於是立起身來說:「二位請坐,我還有一個客人在裡面,要來說幾句話兒,恐怕還要出局去。」說罷,掀著簾子出去了,走到外間,密告紉芳、小碧道:「這個姓麥的本來綽號叫麥卵胞,不是好人。朱獻之老爺很不歡喜他,兩次尋了來,總給他遇著。本來叫我不要理他,你不記得上年失落一個表麼?我疑心是他偷的。這回他言語通通不對,朱老爺一向願我嫁人,說家中已有如夫人,萬萬不能娶我,姓麥的又這麼說,可見是誑。朱老爺是十四夜裡走的,他十四從鎮江回來已經遇著了,這些話通是不合。他真同這個人要白逛來的,你去找個老媽子陪他。不要給他好臉,也不要得罪他,待他走了,就是問起我來,說出局去了,我到幼青姑娘那裡看他做生日去。」說著進自己房裡換了衣去了。
  小碧就去叫谷家媽吩咐幾句話,叫他坐在房裡。子嘉還不知道他們看輕,有一答沒一答的問。谷媽或答或不答。秋鶴因問道:「這裡一位姓蘇的姑娘說是很好,究竟比你們姑娘如何?」谷媽道:「不知道。」子嘉道:「這位姓韓的師爺,要想見見,煩你們去說一聲兒。」谷媽道:「他近來不甚見客呢!」秋鶴道:「無論肯見不肯見,你們打發個人去問問,肯呢,我們去,不肯便罷。」子嘉道:「好極!」谷媽道:「我們沒人。」子嘉怒道:「豈有此理!我們來開發下腳,你們就有多少人來討賞了,一定要去的。」谷媽被逼不過,只得叫道:「紉芳來!」只見剛才一個大丫頭來說道:「可是麥老爺要走麼?姑娘出局去了。」谷媽道:「他們要想見蘇姑娘,叫我差人去問一聲見不見。」紉芳道:「得罪兩位爺,我們兩個傭人抬轎去了。」子嘉道:「你不好去麼?」紉芳怔了一怔道:「我就去。」便走了。秋鶴看這光景,大有冷淡之意,實在沒趣。子嘉還要叫倒茶,谷媽只得去倒來,都是不熱的,一回子紉芳來回說蘇姑娘因前三日有兩位姑娘進園,幫了忙,身子乏了,不大自在,已經兩日不見客丁,連熟客也通不見。秋鶴道:「我們走罷,老兄要在這裡,弟只好先走。」紉芳便道:「二位得罪,慢請。」子嘉也只得走了。紉芳便命谷媽引出內園門,秋鶴在路上氣極,明知子嘉不應說謊,也不便埋怨子嘉,但深悔自己一時游移不該同到這裡,看他們這等勢利,把我們冷淡得有趣,越想越懊悔起來,便向子嘉道:「弟還有別事,請與兄分路罷。」子嘉也知秋鶴乏趣,只得假慇懃了一會,說緩日再來奉請,說著,也坐車去了。
  秋鶴回到寓中,想子嘉這個人,本來我看他是個小人,這回咎由自取,但我亦當決決烈烈的回絕,不應與他周旋,致受此侮,我在勾欄中從沒受此冷面,一時心軟,竟遭慢侮,從今倒又多一件閱歷了。又想道:耳聞不如見見,向在家中聽得綺香園的校書,都是有色有藝有情,名下風流,一時無兩,本來打算倘有機會,要見他一見,今日看起來,仍是虛名。就是方才的冷面冰心,已是夠受了。他們本來心肥眼大,不名一錢,要去親他,他那裡看得起,恐怕就是揮霍的人,他們見了,也視若平常,眼高於頂呢。前日介侯、友梅要我去,我幸虧沒去,他們幾個人說蘇姑娘怎樣好怎樣好,想蘇姑娘要哄幾個錢,待他們自然好的。他們都是有家的人,肯使錢。我若和在裡頭,不能使錢,必然另有一種面孔待我了。可見花天酒地,都是重銀錢不重情意,得一可以談談的人,已是萬不可求。這樣看起來,環姑這個人,真是我秋鶴的知己了。再想要尋一尋環姑,何處去尋呢?想著不覺歎氣。又想道:環姑出了家,至今並無一音,大抵死的份兒居多,或者看破了人情,前事不復著想,但閨閣中環姑這樣知己,至今尚且不復想我,再有何人肯憐我這樣末路書生呢?從前還有一個畹根這種慧眼,可以識人,也不知去向,未識煢煢弱質,苦到何如,又未識尚在人間否?我先前曾有信給他,無論地老天荒,今世還須一見。乃東風無恙,猶吹芳草之魂;而碧玉難逢,徒重落花之怨,長埋孽海,水謝情緣,蒼昊無憑,朱顏已改,蘭香仙去,排碧馭以騰空。瓊玉煙消,委黃塵而化骨。蒼天蒼天,何以把我秋鶴的知己剝削得一個不留呢?遂又鳴嗚的痛哭,傷感了一回,無可發洩,因口占一律云:
  何時鏟盡沫猴冠,
  誤國殃民是此官。
  遼海羽書驚殺伐,
  中年身世聚悲歡。
  金閨知己金荃杳,(謂畹)
  玉軫相思玉佩寒。(翠梧)(能琴)
  安得惜餘春館裡,
  燈前重把小紅看。
  吟畢,時已不早,就解衣偃臥。
  卻說秀蘭見二人敗興出去,心中又是得意,又是懊惱,到綠芭蕉館逛了一回,回去韻蘭忽又薦了兩個客人來,秀蘭只得陪了。一位姓金,一位姓錢。看他衣服豪華,性情粗俗,見了秀蘭,十分得意,便付給英洋五十元,欲排酒席。秀蘭笑道:「二位爺照指,豈有不願?但時候過晚,小園肴饌已空,就是舖子裡也都關閉,如蒙見愛,請明日早來何如?請爺放著個地址在此,明早當打發人來請。」二人聽他宛轉有理,只得答應寫了住居的客棧,坐了一回,也就去了。明日果來,又帶了三四個人來喧擾一天。姓金的還要住宿,秀蘭這個人那裡肯從,千方百計的設法,才把他哄了去,其人終是怏快不樂。
  卻說秀蘭兩日間遇了兩件不得意的事,心中甚悶,來尋韻蘭,恰恰湘君月仙也在那裡。秀蘭坐了,韻蘭叫小丫頭送了茶。秀蘭命小碧在那裡裝煙,湘君笑道:「秀丫頭帶個兜是那裡做的?倒也別緻。」秀蘭道:「是一個客人在別處看見了樣,替我訂做的。」月仙道:「樣式很好。」秀蘭道:「月仙妹妹搬進園來,何以月紅妹妹不來?」月仙道:「學唱不便,故暫住在外邊。」秀蘭道:「你的氣色現在似好看。」月仙道:「十天病五天,有什麼氣色!」此時湘君立起身,看秀蘭帶的圍額,韻蘭也去細看。見這兜把絨底子裡面挖空了蘭葉蘭花蘭莖花樣,裡面用綠綾鑲補成功兩枝小撇蘭,亦舌紅筋,白根黃瓣,維妙維肖。湘君道:「你明兒給我我也要照樣訂做一只,裡面用白緞襯成白蘭花。」韻蘭道:「你去做,我照秀丫頭的色樣也做一只,惟把這舌改為素心。」秀蘭笑道:「你們通不要費心了,我來辦了這個差罷。不知誰家能做不能做,你們去亂碰。」韻蘭笑道:「也好,你這個差辦得好,我就記大功拔委一次,倘有好客人便奉薦。」秀蘭道:「罷了,你昨兒薦來的客人好粗俗得不堪形狀,把這錢浪使,要來壓伏人。他昨兒就要喝酒,你想這個時候還能排酒麼,那裡去找菜來呢?我便回他去了。」湘君笑道:「一到喝酒,是好客人呢。」秀蘭笑道:「你愛這個客,來了我來引進。」韻蘭道:「他去了怎麼呢?」秀蘭道:「他昨兒強丟了五十元在這裡,到今日一早就來,鬧到此刻才去,最可笑這姓金的死也不去,要住在這裡。我只得說今兒有了客了,他還不信,我只得叫陸升假充客人,在裡面叫,他方信了去了,恐怕還要來呢。」湘君道:「你也清高太過,絕人太甚,可知不能堪,必將甘心與你,非獨無益,適足取禍,自今以後,須要隨遇而安些,就是這等也要防他才是。」秀蘭笑道:「通是韻丫頭不好,薦來的。」韻蘭笑道:「昨日兩起來了六七個人,倒送了五十元助妝,我那裡來得及應酬,我也不知道他好不好,把他第一起的兩個人送到你那裡來,你該回絕了他,不該今天教他喝酒,這回子怨誰呢?就是我那裡五個人也不好,給我通冷淡了,他才去。今日就不來了,便是以後再來,也給他個沒趣。然而也要看人呢,暴戾的人不好給他生氣,這也是我們待人的要訣。」秀蘭道:「我何嘗不是這種想,可奈他實在粗蠢。更可笑的,你這兩人未到以前,也來了兩人,一個是姓麥,一個據說姓韓。」韻蘭道:「姓韓的那裡人,號叫什麼?」秀蘭道:「他冷冷的,我也沒問他,我見了姓麥的就嘔氣,他是與獻之認識的,獻之也說他不好。」湘君道:「他送你多少錢?」秀蘭道:「還好容易,他是一毛不拔的。因說是獻之叫他來,我才見了,豈知並不是獻之差來,他一派說荒。你想獻之在上海十四走的,他說這天在鎮江遇著獻之,又說獻之要借錢娶我,叫我不要嫁別人。獻之在我那裡一向勸我從良,並沒有要我的話,他不是做夢麼?我也冷淡他走了。」韻蘭道:「姓韓的沒話麼?」秀蘭道:「姓麥的朋友有什麼好人?我也沒同他答言,我就出來了。紉芳說姓韓的問蘇姑娘可否請見,這姓麥的一定要差紉芳來問,給紉芳哄他,說去問過了,說蘇姑娘不自在,兩日沒會客了,連熟客也不會,他們知道沒趣也就走了。」湘君笑道:「你不該放了姓韓的,他就是秋鶴呢。」秀蘭笑道:「凡姓韓便是秋鶴,天下姓韓的人,韻丫頭都要搜刮來了。」韻蘭笑道:「他怎樣面龐兒?穿什麼衣服?」秀蘭笑道:「年紀輕得很多,到十七八歲,真是翩翩公子,活似秋鶴,他著實說起你,只是沒得工夫來。」月仙、湘君笑道:「你把韻丫頭心上人放走了,明兒罰你去尋還他。」韻蘭笑道:「你兩個人總是扯淡,人家好好問話,你們說這些玩話。」湘君正色道:「誰同你玩?這真是你的秋鶴呢!」秀蘭笑道:「姓韓的很多,人家說起子,也沒見就問定了是那一個,你真是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了。」韻蘭歎一口氣道:「罷了,等他們一班送親的人回來,再打聽罷;」話落,只見珊寶笑嘻嘻的拉著佩纕的手進來,這幾個人同韻蘭、碧霄是新近換帕,異常知己,所以並沒客氣,也不讓坐,只命丫頭倒茶而已。
  此後書中,但凡韻蘭、碧霄、湘君、秀蘭、珊寶五個人相見,並無別人在內者,凡倒茶讓坐送茶虛文,一概不述,補錄於此,看官須要記牢。當時珊寶同佩纕進來笑說道:「韻丫頭,你把這個人來鬧死我了。自己不要他,叫他來鬧我,也沒見鎮日的跟來跟去。李義山嚇,白樂天嚇,王漁洋嚇,吳梅村嚇,不是一個瘋丫頭麼?問這個,講那個,這等癡貨,將來還有男人要他?」三人大笑起來。秀蘭又笑道:「非但這種癡,他手裡拿著一枝筆在口裡潤發潤發,寫一回,塗一回。你們看他這張嘴上塗得烏黑,人家姑娘唇上點胭脂,他塗了這些墨,而且嘴角上也累著些,小姑娘家出了須了,不是笑話麼?」眾人把佩纕一看,皆哈哈大笑起來。佩纕也臊了,連忙走開去擦臉。韻蘭笑道:「我今日教他去鬧秀丫頭的,為何到你那裡?」珊寶笑道:「我也不知道他怎麼支使來的。」秀蘭笑道:「何嘗不來鬧我,他剛才到了我那裡,看見我陪著客人,不好說話兒,他只坐在那裡呆著想。後來我肚子裡急,到小房間裡解手,坐在馬子上,他就來了,立在面前,臭也不怕了,拿著一本詩學入門,問看見的看字,平仄可是通用麼?黽勉的黽字,為什么二十三梗十一軫十六銑通收的?我說我現在要出恭,你吵了我出不來的。他也沒聽准下句,把出恭纏差了一東,說一東裡沒得這個字。」眾人又大笑起來,韻蘭笑道:「你們沒看見呢,那一天珊丫頭出了一個題,他回來就做起來,拿著稿子踱來踱去,踱到他們洗衣服的桶子裡去,一隻腳通濕了,還不覺得。明珠笑著,挽了他出來,倒把明珠罵小蹄子起來,明珠嘔了氣,走開,不理他,讓他去穿了一只濕鞋。他走到庭心裡,我當他去換鞋去了,豈知他站在那裡對著一枝未開的桃花發怔。恰巧下起雨來了,淋得滿頭,還呆著在那裡搖頭。我看不過,喚他,說雨濕了,他說雨字不及露字,涇字不及壓字,我說了不得,佩纕真個要癡了,叫幾個人強拉進來,給我罵了一頓子,他才醒了,也笑起來,連忙到裡邊去換鞋,我方看他稿上是深巷明朝賣杏花的題,當中有一句『香雨濕春愁』已把雨字改了露字,濕字改了壓字了。」眾人想了,又笑了一陣。珊寶道:「這句詩倒也虧他。」湘君、月仙道:「有志竟成,將來他的詩學,恐怕還在我們之上呢。」正說著,佩纕又笑著走出來,眾人看了他,只是笑。佩纕笑向韻蘭道:「好姑娘,你許把國朝別裁給我看,今兒好翻出來了,在那號書箱裡或者我自己去找。」秀蘭笑道:「真個好學。」韻蘭笑道:「你給我靜一靜,我明兒給你,再不要學賣閬仙了。」佩纕笑嘻嘻的坐著。韻蘭笑道:「你替我來裝一袋煙。」佩纕便去取了水煙管,同他裝煙。幾個人又把佩纕說笑一回,方各散去。
  到了二十四這日,那姓金的又來寒碧莊。秀蘭就知道他不懷好意,只得推托不在家中,到觀音山進香去了。叫紉蘭出來款接,就把這個緣故告訴他。他那裡肯信,說:「那一天你們同我說緩幾天來,所以我幾天不來,今兒才來。他既然要出門,何不當時同我早說,還要約我,這等哄人,誰人肯信?我難道花了錢擔個虛名兒麼?快叫他見我!我要問他。」紉芳笑道:「爺不要生氣,姑娘實在出門去了,不信可出去打聽。」姓金的道:「放屁!我又不是包打聽!你休得同我多話,快叫他來。」紉芳笑道:「我們同爺商量,緩日再來如何?」姓金的把桌一拍,罵道:「搗你媽的娘,還說緩日,上回說緩幾日,今兒又說緩日,不知緩到那一日叫我來,我必定要會會他,他的屁這樣尊貴?我不信,人家怕你園裡,我姓金的不怕。」紉芳也嚇昏了,只得出來,寒碧莊裡有許多人都在外面聽。秀蘭嚇得沒了主意,叫小碧去把他用的數十元取還他。小碧只得去取來,是一封現洋。小碧不敢進去,叫谷媽送還。谷媽送到裡頭,那姓金的歷聲問道:「去叫麼?」谷媽道:「姑娘實不在家,沒得法兒。爺也莫生氣,前日爺賞的五十元,奉還了,請爺到別家姑娘那裡去,改日姑娘回來了,再來領罪。」姓金的聽了大怒,便把谷媽一記耳刮子,打得一白三碧五黃九紫,把這卷洋錢向地上狠命一撒,只聽豁啷一聲,滿地都是英洋。外邊急得魂靈兒出竅,谷媽大哭,負痛出來。秀蘭只得逃到韻蘭那裡,嚇得哭了出來,告訴了他。韻蘭立即一面去叫巡差,一面去報碧霄。不多一回,兩個巡差到寒碧莊,姓金的正在動手,把桌子打破,方要打兩口衣櫥,口中嚷罵:「我姓金的憑你官司不怕的。」兩個巡差協同轎夫陸升、王三進去,罵道:「不知王法的東西,這個地方你敢在此橫行!」紉芳、小碧有了巡差,膽也壯了,同谷媽搶進去拾地下的洋元。守門傳事的人也進來了六七個,要打抱不平。綠冰壺門外庭心裡,傭婦丫頭也站滿,說幫他起來,姓金的看見巡差進去,倒也不懼,連忙取了一隻打破的紅木桌腳,打出來。外邊幾個男傭,一齊動手,那裡擋得住,陸升給他打破了頭,王三打傷了臂。巡差連忙退後,姓金的手中握著桌腳,如生龍活虎打出來。看的眾人連忙逃走,有跌撲的,有失鞋的,有嚇哭的。
  這裡巡差二人,一時不及添來。那姓金的意欲脫身,且罵且走,方欲出寒碧莊,莊外也有看的人,嚷說快逃罷,客人打出來了。正在喧嚷,聽後面有人說馮姑娘來了。韻蘭、珊寶、佩纕及丫頭等都立在莊東花障外柳堤北旁邊聽信。看見碧霄帶著倚虹飛奔而來,說:「怎麼了,不要放他逃走。」韻蘭連忙去阻,說:「妹妹不要去,巡差同多少男人,阻擋不住呢。」碧霄、倚虹一聲不理,那姓金的已打到寒碧橋,向橋上如飛的一般,向外而走。碧霄從柳堤北首飛奔向南。韻蘭等見園中的人通知道了,大半來看。文玉、燕卿等在鬧紅榭花牆北首看,玉田生、馬利根、金幼青、金素雯等立在彩春橋上看,巡差等反在後面,也不敢追來。姓金的走下寒碧橋,方到廊口,碧霄從柳堤過去,正打一個照面,罵道:「潑賊,你要逃麼?到那裡去!」姓金的見是一個柔弱的女子,後邊跟著一個丫頭模樣的人,那裡在他心上,忙把桌腳向胸前點來。碧霄身子一躍,離地四五尺,避了這個一點。姓金的知道,方知他有些武藝,把桌腳狠命一掠,碧霄又是一躍,順把纖足向他臉上一撩,點著他的眼眶,又連忙把玉手在他右肩膀一握,那人著痛,不能支持了,桌腳墮在地上,還想奔出,被碧霄一把將他髮辮扯住,應手而脫,恰是一個和尚。這時倚虹已取了桌腳搶前,向他腳下掃去,打傷他的足脛。碧霄把辮子棄了,又是一把拎著,方把他撲倒。於是巡差等眾人一齊上前,把他拿住了。眾人不知道的,說他主婢二人如花朵樣的女子,怎麼有這等本領,於是無不歎服,傳為奇聞。外邊的人,方知綺香園中不好輕惹的。
  閒文少敘,那金和尚被園中拿獲,就被巡差帶回,自然照例審辦。方知是江湖上一個巨盜,同黨數十人,為首三人,一姓楊,在廣東,一姓錢,就是那日同飲之人,現住客寓,及押往捕拿,早已聞風逃去了。金和尚口供既實,遂按律懲辦。那兩名在逃的盜魁,遂結了切齒深仇,常思圖報,後文再表。
  綺香園中自把金盜送交後,這個假辮也給他帶去。韻蘭就命園丁將當夜擊毀的東西收拾起來,一面傳園中長僱的工人,命他次日修補。碧霄領著眾姊妹均到寒碧莊替秀蘭慰藉勸解。秀蘭感謝碧霄,謝了韻蘭、倚虹。韻蘭道:「都是我的不是,怎麼把這個人引到秀姊那裡。」秀蘭道:「妹妹也是要好,那裡知道有這等禍事呢?」湘君道:「也是定數難回,逃也逃不了的,幸虧有碧霄妹妹作個解神星,否則倒白便宜了他。」幼青道:「碧姊姊倒是我們園裡的保駕將軍,我從今以後常要跟碧姊了。他到那裡,我也到那裡。」馬姑娘、玉姑娘笑道:「只有我們在一處,不怕他們打來了。」湘君笑道:「幼青妹子要跟碧丫頭走,倘然碧丫頭到天上去,你怎樣?」幼青笑道:「幾見人好到天上去的呢?」素雯笑道:「這話倒說不定,恐怕要去也容易快了。」幼青道:「姊姊又說謊了!你倒知道麼?」素雯笑道:「你去問問這位馬姑娘。」馬利根笑道:「我不知道。」素雯道:「你自己同我說的。」馬利根道:「可又來,我何嘗說過呢?」素雯道:「不是平空到天上,乘你這氣球去呢。」馬利根笑道:「原來這個。」燕卿、文玉笑道:「你這個氣球倒底幾時可好?」馬利根笑道:「那能一兩個月就好呢,料又不齊。我昨兒已寄信到外國去添配薄橡皮收氣玻璃管去了。」韻蘭道:「我看你這個樣子,還不好,須要想個新法,可以坐三四十個人,帶了幾個月乾糧,可以到天上各處去玩玩才好。」珊寶道:「幾個月沒水喝,怎樣?」馬利根道:「這個法兒,也是我十幾年來想的新法,將來大約可坐三十人,不過幾個月糧難帶,我在化學裡想得一法,合成一種養氣藥水精,並將氫淡氣收些在裡頭,多帶些去,將來每日只要吸少許,就不饑不渴了。」佩纕笑道:「姑娘們去,也帶我去玩玩。」玉田生笑道:「現在圖樣雖畫好,機器尚未配齊呢,怕明年這時候可能趕得好趕不好。」湘君笑道:「不要問他,馬姊姊只管趕緊去做就是了。」說著,只見紉芳送上點心來,韻蘭笑道:「你們受了驚,毀了物,還要請我們吃點心,可是雙出脫了。」碧霄笑道:「他是謝我主婢的,我們是帶你們吃呢。」於是大家用了點心,漱口擦面畢,喝了茶,又安慰秀蘭一回,大家方一齊散去,請秀蘭勿急,就安處罷。秀蘭謝了,送眾人出門,方回房到寢處。未知以後如何,下回再敘。

猜你喜欢
  第二回 葛明霞一笑缔鸾盟·素庵主人
  第三十四种 魂灵带·石成金
  第二十一回快乐度春宵筝繁弦沸诙谐谈影事海阔天空·平襟亚
  第八十二回 参情禅宝珠发奇论 偿孽债香玉起痴心·天虚我生
  第十二回 白丁公子狗洞里思食天鹅 青眼泰山龙座前求婚丹凤·刘璋
  第六十六回 林经略判出奇冤 崔氏妇路遇对头·
  第十回 出金阊画铺得双真·
  翠筠·
  天台匠误招乐趣·周清原
  第七回 朱大成被打控官·
  第一回 看得伦理真 写出奸徒幻·梦觉道人
  第十一回 康老翁问疑省难 螃螗山桃亭饯别·
  第六十六回 勇承差冒死救知府·储仁逊
  第五回 先生羞认梅花扇 翰林泪读杨柳词·南北鹖冠史者
  第八回 紫霞轩赤绳联姻·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