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七回 辨秋审连升三级  过沂岭绝处逢生

作者: 讷音居士

  第三十七回 辨秋审连升三级  过沂岭绝处逢生
  却说西门孝省亲加任,走了数日。这日到了本府交界,早有本县带领四衙衙役三班迎接。西门孝下了马,大家见礼,换了大轿,全副的执事进了城。穿街过巷,喝道鸣锣,进了衙门。
  众官参见已毕,掩了门,甘小姐带着青鸾、丹凤接入里面,叙了些远别的离情。在后堂摆酒,与小官人接风。又有本道知县来送礼物,全行收入。整吃了一日酒。至晚,夫妻入房,青鸾、丹凤伺候上床,放下帐子。久别胜似新婚,不免鱼水和谐,相亲相爱,不必细说。
  到了次日,坐了堂,办了公事,又出衙拜了本道大小官员,至晚回衙。
  有本道姓徐名继祖是个四海人,久闻西门庆的大名,未能见面。今见西门孝本府同寅,十分爱慕。意欲换帖,差人送了一台戏,四个家人。门上的回了西门孝,叫戏子外边等候,将四个人带进来与小官人磕了头。举目一看,见是两个小童,两个长随。西门孝问道:“小的多大了,叫什么名字?”二人答应:一个叫侍书,十五岁了;一个叫待砚,十六岁了。又问道:“那两个大的呢?”二人答应:一个说小的叫吕有,三十七岁;一个说小的叫崔成,三十五岁了。又问:“有家小无有?”吕有说:“小的女人二十五岁。”崔成说:“小的女人二十三岁。都愿投主人讨碗饭吃。”西门孝大喜。又看小的,眉清目秀,伶俐聪明。再看大的,年力精壮,善相老诚。西门孝说:“好,正无人使,都留下罢。先拿帖致谢,明日会酒面见再谢。叫戏子在戏台上预备,客厅上摆席,游廊上挂灯,各门上都要挂彩绸。须聂先行写了请帖,备下南北筵席。”
  到了是日,先是徐道台来了,西门孝道了谢,后是本县教官、参府、守府、千户、百户都到齐。新来的待书、待砚上了茶。茶罢入席,把酒来斟。开了大戏,徐道说:“久仰大名,幸得同府一见如故,可见有缘多矣!欲讨脸,若不弃嫌,你我何不做个兄弟,岂不亲近?”西门孝大喜说:“既蒙抬爱,求之不得。”于是二人叙了年齿:徐继祖长五岁,称为年兄;西门孝是世弟,二人换了帖,又拜了揖才看戏饮酒。小戏唱完,上了热吃点心,跳了加官,放了赏,开了胄子,吃了饭,大家品茶。天晚了,煞了台。众官站起道了谢,一齐散去。
  话不可重叙。光阴似箭,不觉到了中秋。是年是大考之期,本府各县都来考试。西门孝出了题,也是搜检入场。沂州府十分热闹。各行买卖,园馆居楼,是人山人海。送场的,应役的,不记其数。完了篇,交了卷子,出了场,西门孝与聂雨湖批点了,拟了次序。出了榜,大家观看,中了的欢天喜地,落第的无精打采,不在话下。
  且说西门庆打发西门孝回任去后,四月二十五日是春梅的生日。官人说:“今年同不得往年,她是有功之臣,必须好好的办一办。”叫人定下对子戏与四个家乐合唱,在木香亭摆酒。
  到了是日,月娘差天香儿请了春娘众姊妹都来了。春娘说:“姐姐又多礼,年年做什么?”说着摆上席,开了大戏。丫环仆妇拜了寿。春娘斟了盅,大家畅饮。春娘说:“我的扇子忘了,叫玉香取了来。”丫环将走到仪门,遇见了胡秀。这小优儿想起了心事,拉住玉香往学房里跑,说:“今日可等着你了。”玉香不知是哪一葫芦药。胡秀说:“完了事告诉你。”不容分说,巫山交会。玉香要喊,被胡秀握住嘴,软语温存,百般哀告。玉香无法,只得依从。
  正在难解难分,不想官人解手,募地走来,见屋内有人。进房一看,见二人正在拉拉扯扯。官人大怒,说:“你们做什么呢?”胡秀跪下哭着说:“爹别生气,小的实说:玉香未来时原许了我,不想主人把他卖到爹家。小的投来,一为报爹的恩,二来实是不舍玉香。”说罢,只是磕头。官人也笑了,说:“既如此,何不早说?若是别人断乎不依。不必哭,明日把他给了你就是了。”胡秀磕了头,官人仍回木香亭吃了饭。听完了戏,天晚了,点上灯,又坐了一会,大家安歇,不题。
  再说西门孝到任一年。这日办理秋审有两件人命重案,看着不符,即调出口供案件,经细细查访,始知前任贪赃枉法,屈打成招,定了死罪。西门孝禀明本道,重新会审,才将恶棍并歹徒拿究,翻了案。又审出诬良为盗,借剑杀人的无头公案一件,洗明冤枉,释放良民,将凶犯入于情实,收监候旨。徐道台大喜说:“若非老弟秉公勤政,险些儿屈杀了人命,可嘉之至。”于是详报臬宪,回明按院,亦甚夸奖。将此事奏明天子高宗皇帝,龙心甚喜:先嘉奖保官蓝壁;后降旨西门孝秉公办事,慎重秋审大典,着即补山东泰安府兵备道,查访杂犯。使地方清静,钦此。钦命到部,用了印文,按站飞递沂州府。西门孝接旨,不免一愣,说:“我有何能,才到任年半又,调了泰安府兵备。道皇恩太重了!西门孝以何报答?”即排了香案,谢了恩,阖城都来贺喜,把甘小姐喜的无可不可。西门孝说:“好在泰安府离此不远,容易上任。”甘小姐说:“几时起身?”西门孝说:“新官到了任交待了,就得收拾起程。”说罢,即修书一封,差人上清河县禀知父母。
  甘小姐摆酒与小官人贺喜,夫妻痛饮,满面春风。叫青鸾、丹凤弹唱歌舞。原来这两个丫环是自幼有师傅教授,故而排演的有板有眼,幽雅动听,真有绕梁之音。饮至二更,酒够了,撤去残席,上床安歇。
  次日,各衙门贺喜会酒,不必细说。
  过了三日,甘小姐打点细软,叫裁缝做了道台的袍衬,银匠钉了一条蓝鞋玉带,帽匠做下三品乌纱,靴匠做了方头朝靴。诸事已毕,等候上任。过了半月,新官只不见来。
  这日,西门孝在书房闷坐。衙役报道:新官离此不远,接到何处?西门孝说:“预备全副执事,接到官厅。我在衙门里等候。”差役答应,接待去了。
  衙门内结彩悬花,堂上贴了“上任大吉”。不多时,新官到来。西门孝接至仪门,大堂上交待了印信,叙了礼。新官告辞暂回公馆。
  这里,小官人收拾行李。住了三天,大摆酒席,与新知府、徐道台、阖城官员吃酒话别,不忍分离。
  次早起程。前呼后拥出了城,来到十里亭。众客都在那里送行。西门孝下了马,各领了三杯酒,告别上马,带着家眷上任去了。在路行程,正遇阳和天气,看了些青山绿水,住的是公馆驿站。
  走了几日,这日起得早。走至一座大山,是沂州府有名的沂岭。天降一阵大雨,甘小姐的驮轿落在后面。西门孝进入山口,只见道路难行。过了几个弯子,有两条路,不知从那里走。正然寻路,只听的一棒锣鼓,出来了无数的喽罗,拦住去路,说:“往那里去?犯吾境界,留下买路金银,放你过去。牙迸半个不字,叫你目下作鬼!”西门孝一见,掉下马来。骡夫、从人都跑了。吓的浑身打战。李海、杨安跪在地下说:“我们是上任的,这是官夫,那有金银?放我们过去罢。”内中一个头目说:“上任的更走不得,宋朝的官有什么好人?必是赃官污吏!孩子们,与我拿上山去!”喽罗们答应,不容分说,把西门孝、李海、杨安押上山来。
  喽罗们将西门孝、李海、杨安押到剥皮亭,令其朝上跪倒,后告寨主说:“适才巡哨,拿了三只肥羊,乞令定夺。”
  列公:此山叫作沂岭,山下是泰安的大路,山上住着个“草寇”,绰号“黑旋风”,假名李逵,手使两把板斧,身高力大,招聚了上千的喽兵,哨聚山寨。只因此山出了草寇,把沂州进香的都断了。如今坐在剥皮亭上的是个不学好的歹人,自号“李天王”。他闻听来报,满心欢喜,说:“在那里?带进来!”喽罗答应,把西门孝推推搡搡,拿到剥皮亭,朝上跪倒。只吓得:
  魂飞海外三千里,十二重楼唤不回。
  李天王问道:“你是那里来的?”西门孝满眼淌泪说:“启上大王爷爷,小官是泰安府上任的,并无冲撞,望乞饶命!”李天王大怒说:“大宋的官儿那有好的?我们不久要夺他的天下,满朝文武全行杀尽!别说你一个狗官也提在话下?”喝令:“孩儿们,与我把他绑在桩上,用凉水浇头,摘心渗酒!”喽罗们答应,将西门孝剥了衣服,五花大绑,绑在桩橛上。可怜一个文字官,小小年纪,那里受得?只吓得放声大哭,魂不附体。喽罗跪倒说:“请大王几时开刀?”假李逵说:“且住,待我问明来历,再斩不迟。”说罢,下了金交椅,走到桩前说:“那汉子叫什么名字,那里人氏?”西门孝大放悲声说:“小可是沂州府知府,名叫西门孝,东平府人氏。”假李逵又问:“你是上任的,是回任的?从实说来。”西门孝喘了半日说:“只因秋审大典,翻了两条人命重案,天子龙恩,把我补授泰安道上任的是实。”说罢昏将过去。
  李天王闻听,半晌无言。心想昨日我母亲说,表兄因无头案屈打成招,定了死罪,亏新任知府翻了案,释放回家,别是此人?待我再问他一问。想罢,复又问道:“那汉子,果然是沂州府么?有什么凭据?”西门孝苏醒半日才答道:“现有劄符为证,不敢说谎。”假李逵回嗔作喜,叫喽罗快松了绑,拖地一躬,说:“恩官,受惊了!小人不知,多有得罪。”忙叫喽罗穿好衣服,让至剥皮亭叙礼让座。西门孝那敢坐?李天王说明缘故,方才坐下。
  西门孝复又站起说:“谢大王不斩之恩。”李天王笑道:“长官若不说明,险些儿白送了性命。若不是表兄说起,如何得知?喽罗冲撞,小人之过。”西门孝说:“大王大恩感之不尽。既蒙释放,外面还有家眷未知存亡,就此告别。”李天王还要摆酒,西门孝执意不肯。无奈,叫喽罗护送下山。李海、杨安也放出来。
  原来甘小姐的驮轿走至山口,听的锣鸣人喊,就知有了歹人。衙役头儿说:“不好,快些逃命!”与吕有、崔成保着驮轿藏在一丛树林内一座破庙中躲避,把小姐的魂都吓冒了。青鸾、丹凤抱头痛哭。衙役头儿说:“不可高声,听天由命罢!”
  正在危急之间,只见远远从山口里出来了二三十人。丫头说:“不好了,拿咱们来了。”才要跑,只听的西门孝高声叫道:“不要怕,大王是好人,放咱们过去呢!”众人才放了心。虎口逃生,亲人相见,甘小姐复又大哭。西门孝说:“不必哭,走路要紧。”寻着了骡夫,喽罗在前引路。小姐、丫环都上了驮轿,小官人上了马,复入山口,喽罗送下沂岭。西门孝金命、水命,逃出了高山,才上了官塘大道,一气儿走了八十里才敢歇下。
  又走了几日,这日到了碧霞宫驿站打尖,有庙内道士迎接,小官人想起殷天锡之事,不由得咬牙切齿,心中发恨,也不言语,忍耐过了。打了尖,复又赶路。
  一日,离泰安府不远,早有阖城的大小官员在二十里堡迎接,递了手本,摆开全分的执事,红伞大轿,接进城去,惊动军民百姓,齐来观看。三声大炮,喝道鸣锣,到了衙门,在仪门下轿。祭了门,拜了印,众官参见。家眷也到了,一齐进了后堂。边走边看,不由的感叹:好一座衙署!只见前面东西辕门,三间大门,一座牌楼;进了大门,左边是土地祠,右边是狱神庙;进了仪门,东西是六大科房,大堂上有暖阁、公案;过了大堂,是垂花门;门内是二堂,两边都有配房;二堂后是卧房,亦是东西两厢;卧房后五间大楼;楼后是群房环绕,东边是花园,西边是书院,还有戏台、马号,共二百余间。
  从人卸了驮子,搬入里面,各处铺陈已毕。西门孝少歇片时,冠戴出衙。只听的云牌响亮,三声大炮,全副执事。拜了大小官员,至晚回衙,过了一夜。
  次日,泰安府衙会酒。此人姓魏名进爵,是个清官,惜军爱民。西门孝长揖入座,把酒来斟。提起地理情形,只见魏知府愁眉不展。西门孝问:“贵府有何为难,何不面讲?”魏进爵道:“道宪才来,不好便讲,奈民生以要,不得不说。泰安府是个冲要地方,自去岁一年荒旱,军民多不能糊口。下官竭力账济,不过暂济燃眉。现在将近五月,并无见个雨点。今年再遭荒旱,人民逃散,如何是好?”西门孝闻听出犯踌蹰,思想多时说:“贵府所言甚是。为官若不爱民,岂不罔食君禄?先吃酒,在下自有道理。”说着上了南北碗菜,羹汤点心,吃了饭,西门孝说:“不可久坐,早些回去还要料理民情。”魏知府说:“过忙了,吃了茶再去。”内司献了茶,茶罢,西门孝告辞回衙。
  西门孝见了甘小姐说:“今日遇了一件为难的事。”小姐说:“怎么?”小官人说:“我打量此处年景也好,今日才知去岁一年未见雨,田苗都旱坏了,处处都报饥荒,人心离散。你说怎样好?”小姐说:“这可难办,快想方法才好!”西门孝急得搓手,满屋里乱转。到书房与聂先生商议也无个主意。又思想半日说:“有了!”即出了一张告示写本道:“叩天祈雨,斋戒沐浴。自此日起,吃素七日,派了三十名道士、三十名和尚,在龙王庙设坛拜谶,焚香诵经,书符念咒,叩天祈雨。
  西门孝每日步行礼拜,大缸中取水。僧道执着黑旗黑幡,用柳枝乱酒,转咒行香,求了五日不见一块阴云。西门孝急了,升了一通表,把头都碰肿了。也是泰安府有救,虔诚所感,到第七日忽然彤云密布,雷雨交加,下了三日三夜。府界之内,沟满濠平,把西门孝喜的拍手打掌,复到龙王庙叩头谢降甘霖。阖府欢欣,军民人等无不感念。自此之后,人心才定了。这一来毕竟后文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姚伯子至孝受显荣·周清原
  第四回 淡淡春怀读书营好梦 潺潺夜雨煮茗话闲愁·张恨水
  第四十六回 元天子续娶正宫 郦兵部耀升右相·
  第十一回 至诚心登堂晋谒 暗有意且寓陈蕃·天花藏主人
  第十二回 夫贵妻荣新任赴 女淫男盗宿愆偿·临鹤山人
  第十七回 林良玉孝友让家财 贾喜鸾殷勤联怨偶·逍遥子
  第十回 赴秋闱儒生登榜 进京都难女逢仙·松云氏
  第十四回 余侍郎封章荐士 宁主政应诏陈言·旅生
  第十五回 悬彩笔直求淑女·天花藏主人
  第六十八回 贾探春祝府总丧事 王熙凤梦里说前因·陈少海
  审豺狼·省三子
  第三十九回 程嵩淑擎酒评知己 惠人也抱子纳妻言·李海观
  第九十六回 仗权势买盗攀窝主·储仁逊
  第一百一回 遇好汉柳林暂避祸·储仁逊
  卷十 如是我闻四·纪昀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