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回 元天子续娶正宫 郦兵部耀升右相
且说梁相和女婿回府,正在合堂说起封官事情,只见女婢手执察帖报曰:“武宪王父子率领征番男女将官来见。”明堂穿上公服,来到后堂大令速备酒席,请武宪王父子、华亭侯父子叫平江侯、赤、王二总兵相见,其二女及众将请回。家人传出话来,二女相邀径到尹府,众将回到馆驿。家丁开门迎接,老王即从中门步行而进,少王从东角门步入,郦明掌降阶迎接,老王爷、众将一齐跪下曰:“老夫等怎劳大人迎接。”郦明堂伤心,自思想受公公下拜,忙下跪曰:“老大人父子并众年兄如此厚礼,岂不折尽下官阳寿。”老王爷曰:“蒙老大人提拔,老夫满门并众将富贵,理当百拜。”众将拜毕,老王曰:“愿请梁太师受拜。”郦相曰:“家岳父外世末回,多蒙厚爱。”即让老王爷上坐,老王至死不从,只得分宾主坐下,众坐在下边。茶罢,众将俱谢提拔之恩,明堂谦恭不敢。席备,众人称谢入席,明堂甚是殷懃相敬。酒过数巡,众将离席,郦明堂苦留不住,老王父子回到尹府,夫人埋怨少王曰:“自前年我在吹台山,即对你说耍娶卫氏为媳,今蒙圣上赐婚,你却摧让与熊友鹤结婚,故意违逆母命。如此不孝,真是可恨。”少王曰:“母亲息怒。弦儿感念孟氏节烈,只娶一妾,传接后嗣。卫氏有恩于我,又是母亲义女,孩儿怎敢屈他为侍妾?今配熊友鹤,与我乃是嫂弟,更为合理。”老王曰:“孩儿意见却亦不差,不须埋怨。”少王曰:“孩儿要往拜孟岳父。”老王爷应允。少王爷上马,来到孟府。家丁通报入内,孟士元遣儿子孟嘉龄时已升翰林院侍讲学士开大门到滴水檐前迎接。忠孝王下马,拱手同到后堂,拜见孟士元,尊其上座,自己与孟嘉龄对坐。茶罢,忠孝王间曰:“未知小姐葬在何处?小婿欲往祭奠。生不能同牀,死亦欲与令媛同穴,方得瞑目。”孟士元伤感曰:“小姐当日行刺,投水身死,尸首漂出大江无踪,哪有坟墓。”忠孝王泣曰:“小婿命苦,在世不能与令媛见面,死后无坟墓可拜,真是令人可伤?“孟士元劝曰:“贤婿不必悲伤,要见小女,却亦不难。小女在日极精丹青,闲时自画小影一橱,极其相似。我已寄书回家,搬取家眷进京,大约在十一月间拙内便可到京,那时看图形如看小女一般。”忠孝王曰:“此乃极妙,但恐岳母忘记带来。今当寄书与岳母,嘱其速带前来,切勿忘记。”孟士元曰:“小女乃拙内钟爱之女,此图长挂在房中,老妻时刻观看,一定带来,不须过虑。”忠孝士大喜。孟士元吩咐备酒,忠孝王辞曰:“另日领情。”随上马回尹府。
卫勇娥就在尹府安身,与长华、兰台甚是相得。次早,太后宣梁相、孟士元入宫、渝其往见武宪王,通知俺家欲娶其女皇甫长华以为正宫皇后,侯择吉日行聘完亲,就烦二位先生执柯。二臣欢喜,领旨起身。当下二臣来到尹府,武宪王父子迎接,来到堂上,分宾主坐下。茶毕,二臣传出太后言语,令武宪王速备妆查,不日完亲,以便来年十月庆视太后六旬大寿,侯择日下官再来通知。老王父子大喜曰:“小女痴拙,怎敢当正宫之选?又烦二仿宪驾,更难消受。”二臣说些闲语辞别,武宪王入内对尹夫人说明,满门大悦。老王令女婢进内报知小姐,恰遇皇甫长华与尹、卫二人闲谈,女婢就把二大臣说立皇后之事禀明。尹兰台笑道:“今既为皇后,理当朝见“。”言罢跪下曰:“臣妾朝见,愿娘娘千秋。”长华羞得满面通红,向前双手扶起道:“贤妹休要取笑。”卫勇娥亦笑白:,君臣名份,合当朝见。”
次早。帝临朝,传旨发银,着户部官将刘侯旧府收理,赐武宪王白银八十万两,建首家器。钦天监奏称,定七月二十二日纳聘,二十六日完亲。帝准奏,传旨礼部,照迎皇后礼,奎驾仪仗遵照常例。只见午门官奏曰:“左丞相祁盛德有表奏称病重,请旨键夺。”成宗笑对众官曰:“朕念祁相辅助先帝,开国功大,不忍其辞官。今屡报病,且已年近七旬,朕若不准其辞官,只道朕不恤老臣辛苦。”传旨,祁盛德准其带职回乡,加赠太师,赐金五万;每月朔望,着该地方官往候请安,遇有重情,仍许章奏闻。六部官奏曰:“祁相卸事,余下左相要缺,难以空悬,请立贤臣。”帝令右相梁鉴升迁左相,加封兵部尚书郦明堂为右相之职。郦明堂俯伏辞曰:“臣无才无学,且又年轻,怎敢居百官之上;况翁婿为相,涉人嫌疑,臣不敢领旨。”帝笑曰:“满朝谁不知卿翁婿不爱馈送,若道年轻,却不闻学无先后,达者为尊,论卿才学办事,满朝谁人可及?理当为相。但婿不强翁,今使卿为右相,已是有屈,何必推辞。”翁婿只得叩头谢恩。百官知二相清廉正直,俱皆欢喜。二人归班,帝笑对郦相曰:“朕二十为君,已是年少,先生年方十八拜相,可谓君臣俱是少年。”文武散朝,早有家人报入相府,称翁婿为相,满门称贺。郦相回房,素华贺曰:“难得小姐年轻拜相,古今罕有。”哪相曰:“此乃逢场作戏,一番春梦。但朝廷这等隆重,愈难改装,真是羊触藩□耳。”
且说家人劝荣发曰:“堂官如此富裕,该娶一个娇妻。”荣发曰:“我常见少年娶妻,多损精神。我立愿三旬方才娶妻。”众人俱笑堂官诚实不知趣。且说行聘吉日已到,大备聘礼,真是玉树珠宝缎绸。梁,孟押送起身,音乐喧天,炮响震地,来到尹府,老王父子、尹上卿接进花厅,备酒款待。回聘亦是珠宝等物,进入皇宫,太后赐宴,男女各送媒礼。到了三月二十六日,百官庆贺,尹太君送女上荤,嘱其为后须谦恭宽柔。二大臣翅接,全副鸾驾。花炮震天。来到东华门,风攀直到昭阳宫下擎,官娥内监扶上大殿。赞礼官唱礼,先朝太后,后朝天子,随后帝下座与皇后参拜天地,送入宫房,同饮合□筵席。金雾殿大宴群臣,日晚散席。是夜帝后成亲,金童玉女聚会,自然恩深。
到了次日,各宫妃嫔朝见皇后。此时帝因国政有郦相才学敏捷,大小俱是他批发,毋庸忧虑、帝闲暇无事,一连贪恋耕至婚,亦不临朝别宫,六日不朝。皇后奏曰:“宫中妃嫔,须当均沾。妻妾轮流临幸,方无怨言。主上当日日坐朝,国政方无进蔽。如陛下不肯幸别宫,又不临大殿;外臣必道臣妻绝妒迷惑天子。妾伏罪不小。”帝大喜曰:“卿如此贤,朕当听从。”自此日日临朝议事,妃嫔分幸。太后闻知大喜,皇后却又恭俭敬谨,待下以宽,恭敬大臣,凛遵天子,上下人等,齐颂贤后,不表。
且说老王差老仆吕忠带四名家人回乡向九天玄女宫住僧取讨前年所寄田园屋业。住持已是发迹,又见武宪王父子为王,女为皇后,立即交卸。吕忠拨下四名家将取收租税银,扫状元府,改为王府。旧日家人来报,吕忠俱收下管理家业。会见二子吕福、吕德并妻蒋氏,悲喜交集。二子各生两个孩儿,备酒庆贺i各事定当,吕忠即搬家眷进京。民人称□武宪王澈门气概,合当荣显,不表。且说华亭侯卫振宗,就在武宪王新造王府旁置一大宅,同女婿熊友鹤同居。武宪王嫌尹府窄小,暂移卫侯新宅住着。勇娥及寄母尹太郡求尹上卿之女尹兰台与兄弟卫勇彪为妻,上卿夫妇许允。武宪王满门移入卫府,百官亦有庆贺。择定月间迎接尹氏;武宪王为媒。光阴似箭,单是八月二十八日乡试,及揭榜,崔攀风中第十三名举人。报知刘捷,刘捷大喜。郦相次早率副主考并考官入朝缴旨。帝令将榜收入库,主考官各升一级,郦相另挝记功。
且说通榜举人拜请座主作成;堂官荣发收了门包礼。过了数日;忽一日早饭后,郦相在书房内闲暇无事,偶兑新科取中举人拜谒,礁卷俱放在书架上,自思科运若到,就有神舆满目,文字不通,主考官亦误取中。我等凭文取士,未知果曾被鬼神欺瞒,误取等第否?就在架上顺手取过一承殊卷来看。恰是第十三名举人崔攀风名字,下注娶妻元城侯刘次女,不觉吃了一惊,自思,我只道刘氏燕玉与忠孝王先完亲,传接后嗣,我便可再缓二三年后改装。今乃失节改嫁,不思风化所关,大为可恨!又转念曰:堂堂侯门之女,既有订约,焉肯失节?莫非父母迫嫁,女学我避走,移花接木,亦未可知。又回思他乃私约,怎好说明,便**别嫁,却亦难怪。即将卷带入内房,携了素华上楼,撤退女婢,把卷付与素华观看,曰:“我改装不知何日,刘氏却又别嫁,皇甫郎妻要无望,如何是好?”忽闻女婢楼下叫曰:“忠孝王在外襄诲。”郦相曰:“可教他少待,我即便相会。”女婢领命而去。郦相喜对素华曰:“待我将此卷戏弄皇甫郎若何?“素华曰:“正好,看他有志否?”郦相入书房,把卷放在架上,方到后堂,吩咐开门请进。原来郦相念及夫妻恩情,不是忠孝王来拜谒,便是郦相去拜访,常常饮酒叙谈。近因郦相作主考,故不来拜;今场事已竣,特来拜谒。当下从东角门而进,郦相迎接坐下。忠孝王曰:“老师场事辛苦,门下故不敢惊动,缓日还要借数本得意殊卷,回去讲究。”郦相曰:“今日适遇下官闲暇,可往小斋看卷。”说罢,即引忠孝王同入槐竹轩,郦相请进房中叙坐,荣发向前献茶。原来荣发此时年已及鲜,娇容秀媚;忠孝王寻思:此仆如此美貌,必是老师幸童,故从未见面,藏在书房受用。忙向前问曰:“此位盛介,从未见过,谅是恩师心爱的堂官,极其伶俐俊雅。”郦相徽笑曰:“有此才貌,且随我已久,做事甚称我意,特使为门丁,内外大小事情俱他掌管。”忠孝王亦微笑曰:“有此才貌,怪不得恩师溺爱。”荣发闻言,只是含笑。茶罢,忠孝王曰:“恩师仙才取士,定然无差。”郦相曰:“下官秉公取士,奈诸生功名高低各有定数。方才偶见一卷,理合拔为前茅方妥,前日因取在第十三名,诚然有屈,追悔无及。想是魄神腾目,再诵下官甚是不忍。
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三十一回 杜麻子门房寻乐 慧哥儿膝下追欢·陈少海 红线· 第六十五回 经略拜本进京都 廷芳计害死有怜· 卷九 情中幻·曹绣君 第二十回 兰阳主微服拜佛 郑小姐承旨入宫·金万重 第七十回 一字课大家斗心角 两首诗小妹悟情禅·天虚我生 第二十二回 赏三军元帅辞封爵 归花园春娘传假音·金万重 第一回 绛珠宫黛玉悟天机 太虚境警幻谈因果·秦子忱 第七章·徐枕亚 第五回 奸娘舅邀侄怀鬼胎·江左淮庵 第十一回 三佳人妙语翻新 交婢女戏言受责·陈森 韩晋公人奁两赠·周清原 第07卷 才郎脱难逢故友 奸党冒名赚美姝·李渔 第九回 百花亭撇李寻桃·天花藏主人 第五十五回 感皇恩叶家表双节 奉圣旨秦氏娶三妻·天虚我生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