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五回 报父仇黄让献策 感皇恩逢玉兴师

作者: 花溪逸士

第二十五回 报父仇黄让献策 感皇恩逢玉兴师
  诗曰:
  海国风霜旧,军中号令新。枕弓头即月,卧甲臂生鳞。
  慷慨酬明主,艰危报二人。洗兵看有日,归贺太平春。
  不说吴桂芳奉命至广,训卒练兵徐图灭贼。且说琴江都,中镇社有个孝子,姓黄名让,号逊斋,生二子,长曰启愚,次曰启鲁。那黄让生来极孝,年才十六,父母相继告终,黄让哭得水浆不入,形同鹄立,亲负土为坟,庐墓三载,备极孺慕。与兄黄谦极相友爱,三都贼起,黄谦被蓝能将叶千掳到寨中,勒金来赎。黄让闻之,尽出私橐得金三百余两,亲负至贼寨,赎兄而回。
  蓝能见他金子来得容易,必定是个财主,又闻得其亲死庐墓,必定是个孝子,若掘了他父母骸骨作了质当,不怕他不拿出雪堆般银子来赎哩。遂使叶千带了贼徒,把黄让父母骸骨双双掘去,使人谓黄让道:“必备千金来,方准取赎。”黄让闻得这个凶信,忙走至坟所,见空棺两副,泥土狼藉,黄让大叫一声,气绝于地。二子启愚、启鲁闻祖骸被劫,亦忙来看,见父死在地下,急忙扶起,乱呼乱叫了一回,方才悠悠苏醒,呜咽不能成声,二子抱住大哭。扶了回来,终日号泣,滴水不入,倾筐倒箧,办出银子五百两,使人送至蓝能处赎亲骸骨。路过凤凰山,却被陈铁牛劫去,欲再办银子,其实家事平常,连赎黄谦已办两次,莫说千金,就三百金也办不出了。只得瞒了妻子径到贼寨见蓝能道:“先父母骸骨,只有黄让一人痛切,黄让不来赎,更无一人来赎。黄让一身,则子女妻妾皆痛切,这个不来赎,那个也要来赎。黄让愿以身换父母骸骨回去。”蓝能见他说得有理,遂将骸骨付让从人怀归,将黄让枷锁寨中。从人归至家中,与启鲁说知其事,启鲁呼天大恸,遍走亲朋处借贷银子,却合着俗语两句道:“说着钱,就冒缘。”到得亲朋处,才一开口,这个说穷,那里说苦,推的干干净净。这说穷说苦的,又还算是有人情的,更有一样,闻着个借字,连人儿也不肯一见,茶儿也没得一杯吃,乌龟般缩在壳里,只使着老婆在门缝里传出言来道:“当家的不在家,大叔别处去借罢。”启鲁空空走了十多日,丝毫不曾借得到手。回至家中,大哭一夜,瞒着母亲、哥子,径到贼壁大呼道:“吾家中并无余银,只有田园数顷,欲卖田园,非家长写契人不肯买,愿以身换我父回去,卖出金子来赎我。”蓝能道:“尔也说得是。”遂把启鲁拘执了,放黄让回去,黄让回至半途,却被黄允执去。蓝能望了许久,不见黄让送银子来,乃以索贯启鲁鼻,又贯其踵倒悬梁上,启鲁死而复苏者数次。叶千喝道:“尔若不速着人到家中取办银子来赎,明日把尔手足尽皆断去。”启鲁笑道:“银子实在办不来了,只是蒙尔等肯放吾父回去,身虽惨痛心却甚安,死不尔怨也!”叶千见他有如此孝思,也说放宽了些,不十分来酷勒了。启鲁闻得父弟皆被拘囚,受尽惨毒,放声大哭,欲走贼壁与父弟同死,却又想徒死无益,想到此处,惟有呼天号泣,昼夜不绝声,泪尽继之以血。诸贼闻之,感其一门孝友,方才放了黄让并启鲁回来。后人有过中镇者,题其故宅云:
  永安有孝子,至德少同情。易骨身斯质,呼天血并倾。
  鼻穿心不痛,家破恨能平。代更临中镇,犹留死后名。
  再说黄让父子回至家中,深恨蓝能辱及先人,每日图谋报仇之计。及闻缩朒来征,散家财,募死士,结乡勇,专候大军到来,从中内应。不料缩朒只两阵,被贼兵杀得大败而走,大失所望,伏在父母坟前放声大哭。后闻吴督府奉旨复任,大喜。拜别父坟,来至军门,献策道:“永安之贼,罪恶滔天,亟当剿灭,为民除害,自不待说。其有不易剿灭者,则官与兵半为贼党,而大人不可不知者也。盖其为盗也,大屯小伙皆有大猾主之,贼以大猾为资,大猾又以贪官为援。其人耳目甚广,爪牙甚多,上自藩臬,下及县之令史、乡之巡检,悉受其贿,表里为奸。当事欲发官兵而剿,官兵或即其党;欲募士兵而征,士兵或即其人。即有一二守法奉公不受其贿之官,又皆怯懦畏缩,驱与贼战,望风奔溃。虽有忠诚任事之将帅,而卒无忠诚任事之士卒为之用。故比年来,剿捕虽行,未能芟除其一二也。大人有志安民,当求乃心王室、与贼无交、敢战无前之将卒而用之,则贼虽奸猾,不足除也。”桂芳忙举手道:“贤契之言深得其弊,但今之可任者,实难其人,奈何?”
  黄让道:“嘉桂李公主忠贞素著,天马梅英兵强将勇。程乡童生黄琼,素为二寨所钦服。前破火带,兵不血刃,一举而灭,为当事所忌,挠其计而没其功,遗祸至今。大人若以恩结之,招之使来,贼可计日平也!”桂芳闻言,鼓掌大笑道:“非贤契所言吾几忘却!”即命诸司查明逢玉前后功绩,将降天马、征火带尽推在逢玉身上,并声明李公主忠贞、梅英顺他等情,乞旨勅二寨剿杀贼寇,写成表章,飞递上奏。神宗大喜,即下诏封逢玉为侍郎,佩灭寇印征进。诏到,吴总督以黄让为巡方,赍诏往嘉桂山而来。但见:
  丹诏乍传嘉桂去,金戈齐向磜头来。
  且说逢玉,自火带回来,与梅、李二妾每日必往候张秋谷夫妇一次。见了秋谷回来,辄挥泪不胜,李公主劝道:“郎勿过为悲伤,待妾遣人往梅花村探听贵姐信息,或者还躲在亲戚处,也来可知。”逢玉允诺,李公主即差个精细裨将去,探了回来禀道:“末将到梅花村,遍处挨访,并无下落。”逢玉闻言,放声大哭,遂为贵儿设灵制服,招魂祭奠,延请僧众诵经超度。直诵了七七四十九日,把那唐三藏西天取来十多担经书都诵遍了,方才停住,逢玉方才把忆念贵儿愁肠渐渐放下。梅、李二小姐又或弹琴或赋诗,或走马舞剑,多寻乐事与逢玉排遣,逢玉心怀渐渐宽爽。一日,正在房中看李公主与梅小姐抹牌,忽一个女兵进来报道:“梅大王差陈将军送玉箫姐,并姑爷行李到来。”原来玉箫因检视梅小姐衣箱并逢玉行李,不觉触动他的忆念,呜呜的在房中啼泣。适邓小姐月娥同着钱姑娘,姐妹两个到轩中看梅,听见了问道:“尔哭是么?”玉箫跪下道:“婢子忆念小姐情不自禁,不知夫人到来,乞望恕罪。”月娥道:“原来如此,尔且起来,我叫大王着人送尔到嘉桂山去服侍小姐好么?”玉箫叩谢。其夜,月娥对梅英道:“姑娘处久不着人问候,奴欲使人送玉箫去服侍,并发还姑爷行李,就便问候家父母一番,不知大王意下如何?”
  梅英道:“夫人正该如此。”次日,即着人备礼五副,逢玉、苻夫人、邓彪夫妇、秋谷夫妇、李公主,人各一副,另备一副与姐梅映雪。钱姑娘、月娥亦各有私礼,备一安车载了玉萧,差千里驹陈龙送去。到得嘉桂,女兵报进房来,逢玉大喜,忙携李公主、梅小姐手出来。玉箫向各人叩头毕,梅小姐执着玉箫手道:“我正在这里思想尔,今来了极好。”陈龙上前拜见,互相问候毕,陈龙将礼逐一献上。李公主设宴款待。次日,陈龙要回,众人皆不肯,留住了半月,诸将又各各来邀去游山一日,逢玉陪陈龙游了玉蕊山回来。见李公主与梅小姐在逢玉行李中检出个织锦程茧,在那里细玩,逢玉道:“尔两个看是么?”梅小姐笑道:“姐妹两个偷视郎行李,见这个手巾织得甚好,郎在那里得来?”逢玉不觉涕泣道:“此吾母手织,嘱小生送与姑娘的,一共两条。前在梅花村,借一条与张氏作聘,此条仍留箱中,欲俟访着姑娘申达母命,事出多故,竟尔不果,犹忆吾母临别时,垂泪嘱小生云:‘早些回来,毋使老娘盼望。’小生谓多则三月,少则两月,于今三年尚尔淹滞,使二人陟岵兴嵯,倚门愁望。言念及此,情何以堪!”不觉泪流满面,呜咽不已。
  李公主道:“前使盘为连奉候公姑,奴叫他只住在公姑处,俟郎往大绀回来,一同迎接公姑到山供养。盘为连至今不回,必定还住在公姑处,公姑有了郎与奴信,必料郎在奴处,何至咨嗟愁望?请郎放心。”逢玉泣道:“小生忆念父母,寸心如割,明日准要辞贤妻暂一归省,望贤妻勿沮。”说毕,歔欷不胜。公主道:“奴非不欲郎急一归省,前则缩朒作祟,近又报称官军大败,妖徒四出。两江之间,钯筅如林;龙川一带,行人断绝。郎以一身孑然孤往,万一有失悔将何及?愿郎少安毋躁,待烽烟稍息,当即送郎荣归。”逢玉道:“小生双剑尚在,谅此乌合之徒,也未必近得我,望贤妻放心。”梅小姐道:“既郎君决意欲归,待妾送郎家去何如?”李公主道:“贤妹肯与郎同行,奴复何虑。待明日再选精悍女将数员与贤妹,尽改男妆前进,方为万全。”正说间,忽报马飞报将来道:“吴大人复任广督,差官奉旨封拜姑爷,提兵灭寇,已到朝天关,请姑爷快快接旨。”三人闻得大喜,忙摆香案,迎接至顺正堂,俯伏听诏。诏曰:
  勅黄琼:卿以一书生降积寇于罗旁,破强徒于火带,不烦诛夷,坐清妖沴,厥功懋哉,朕甚嘉焉。
  永安蓝能尚率丑类肆虐生灵,今授卿兵部侍郎,佩灭寇将军印,董率忠勇,竭力扑灭,以舒朕忧。
  将士有功,卿可列状上奏,一体推升。钦哉!尚期一乃心力,无废朕命。此勅。
  宣毕,逢玉舞蹈谢恩,与差官叙礼,设宴款待。次日,黄让辞逢玉下山,先自回去。逢玉送了回来,急忙与李公主、梅小姐商议,各备回礼,写成书札,即差陈龙回至天马,叫梅英发精兵五万,大将数员来助战。梅英接书大喜,月娥闻得,亦欲到嘉桂一看父母,钱夫人亦忆姑娘梅映雪,欲同到嘉桂一叙。梅英道:“既两位夫人皆欲到嘉桂,孤也同往一贺姐夫。”二人大喜。次日,选起精悍瑶兵五万,命万人敌为先锋,带了钱、邓二夫人、军师诸葛同、宋金刚、石春白、陈龙一班将佐,望省城进发,只留铜猫公、闻大刀、钱子干等守寨。到了花县,把人马扎住。只带二夫人、诸葛同、宋金刚来至嘉桂。报马报上山来,逢玉率李公主、梅小姐等离山十里,迎接上山。李公主延钱夫人,邓月娥进内寨拜见苻夫人,使人接了邓彪夫人、张秋谷夫人到来,一同拜见毕,钱夫人向梅小姐致谢道:“奴一家蒙姑娘救护,得有今日。家嫂叫奴多多拜谢姑娘。”梅小姐笑道:“嫂嫂何不便磕下头去!”钱夫人走起身来,真个要跪下磕头,李公主一把拖住道:“尔信这个小油嘴!”梅小姐鼓掌大笑。苻夫人道:“夫人不要怪他,尔姑娘他兴到时,连老身他也要戏耍起来哩!”月娥道:“伯母,奴姑娘下次还敢戏耍伯母,罚他唱个花鼓歌儿听!”众人皆笑。少顷,内外排上宴来,笙簧迭奏,尽欢而散。
  次日,逢玉点起精兵十五万,祭告了都贝大王,离寨而行。梅英与月娥亦愿助战,逢玉大喜,留邓彪、苻雄守寨,尽带诸将望省城而来。一路旌旗蔽空,钲螺震地。但见:
  紫袍日照金鹅斗,红旆风吹画虎狞。
  到了花县,万人敌等出寨迎接,逢玉叫万人敌拔寨都起。吴督府亲率诸司出城迎接,逢玉与李公主忙下马俯伏道旁参谒。桂芳忙扶起逢玉道:“老夫不知贤契年少英妙乃至如此!国家得人,实在可庆。”复笑向李公主道:“公主别来无恙?”公主致谢保奏之恩。逢玉又率梅英来见,桂芳执手大笑道:“天下豪杰都被尔这班少年占尽了!使老夫喜不自胜。”诸将尽来参拜,桂芳一一抚慰,极其恳至。一军皆喜,摩拳擦掌,愿为吴大人杀贼。桂芳出牛酒,大犒士卒。给付船只、粮草,色色齐备。逢玉拜别桂芳,拨马赞、万人敌为先锋,与梅英等统领兵将,临江祭纛,发炮起行。真个:
  暗鸣则山岳崩颓,叱咤则风云变色。
  未知后来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醉园评曰:从边说从边应,遂使数十回文高筋交脉注,毫无渗漏。噫,岂易之哉!




猜你喜欢
  第26回 按察司怒审土豪 大堂上夹打恶棍·牛瑞泉
  第十六回 宣小姐含酸撒泼 吕中书告假还乡·苏同
  第十六回 貔虎师阵败遭擒·陈端生
  第九回 小佳人初次云雨 定贼计一处合欢·江海主人
  卷五争占类 于县丞判争耕牛·余象斗
  第十二章·徐枕亚
  第十一回 弱书生畏人逃生死未知 俏佳人敢独主强梁不怕·
  第九回 开吟社探春赏花 忤亲庭贾环逃杖·郭则沄
  第十四回 雅观楼发毒延高士 王二保拐物归故夫·檀园主人
  卷七 买臣记·吴敬所
  第二十回蛮貊投荒恨吞心影华鬟历劫愁听鸡声·平襟亚
  卷一人命类 张县令辨烧故夫·余象斗
  第十六回 姜殿撰恩荣欣得偶 赵堂官落薄耻为奴·逍遥子
  第三十二回 忠魂历对·长安道人国清
  第二十七段 慕佳人花信求婚 逞绝才雪香拟古·阿阁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