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九回 开吟社探春赏花 忤亲庭贾环逃杖

作者: 郭则沄

  话说贾兰赴试春闱,王夫人、李纨未免悬念。探春因为替王夫人解闷,便向周琼说明了,回来暂祝此时,李纹、李绮虽已许字,尚未出阁,李婶娘怕李纨烦闷,也叫他们姐妹来此作伴。一时顿觉热闹。
  探春本爱园居,此来正值春暖花开,韶光绮丽,便回了王夫人,带同侍书、翠墨和跟来的婆子们,搬至秋爽斋住下。又撺掇李纨和纹绮姐妹,都移住稻香村,李纨久有此意,自然乐从。王夫人因园中久荒,先吩咐贾琏传知管事们,多派人役打扫房屋、修整花树,有些坍坏破损的都重修了。只消旬月工夫,便觉气象一新,荒埃尽扫。
  宝钗又对探春说起替湘云一番打算,探春与湘云素来相得,也觉得这们安顿最为妥当。趁便和惜春商量定了,便去回王夫人。王夫人道:“云丫头寡妇失业的,没有投奔怪可怜的!咱们平常白养着许多闲人,他又是在这里住惯了的,难道还多着他么?若来了,只管同在家里一样,不要生分才好。”探春道:“史妹妹那人是没有心眼的,和四妹妹也说得来,太太不用张罗他,只交给四妹妹就得啦。”当下说定了,就告知宝钗打发人去接。
  刚好有南边新来的京官,要寻找住宅。湘云把那房子赁给他,连粗家具也作了价,只带着衣箱和几只书箱,搬至栊翠庵和惜春同住,仍是翠缕贴身服侍。白天寻姐妹们谈笑,有时逛逛园景;夜里自去参阅道书,比在家里倒舒服了。
  那天早上,探春从王夫人处请安回来,走过沁芳桥畔,见两棵杏花开得似云蒸霞蔚,许多蜜蜂围绕花枝上飞来飞去,嗡嗡不绝,想到唐人“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诗句,这个“闹”字真形容得妙。那稻香村一带杏林,不知更开得如何繁盛!便想寻惜春、湘云同去玩赏。又觉着身上微凉,走到岔路,吩咐侍书回去取衣服,独自向栊翠庵而来。
  此时,庵畔梅林已是绿阴青子的时候,净炉清磬,分外幽静。探春见门内无人,径自进去。刚进前廊,廊上挂着一架白鹦鹉,陡然念了一声“南无观世音菩萨!”冷不防吓了一跳,笑道:“四姑娘这里连鹦哥都通禅了!”湘云在惜春屋里坐着说话,听见了,忙迎了出来,说道:“三姐姐真起得早。”探春道:“你们不是都有早课么?怎么今儿这们清闲!”湘云道:“四妹妹天没亮就起来,忙了一早起,刚念完了。我可有什么早课呢?说是修道,也不过是一句话,只算当栊翠庵的香婆罢了!”
  惜春问道:“大嫂子搬到园子里没有?”探春道:“你真是世外之人,一切不闻不问。大嫂子搬来好几天,连纹妹妹、绮妹妹也一起住下了呢。”湘云道:“这都是三姐姐要重兴诗社,鬼使神差的把他们都送了来啦!”探春笑道:“我正为这个来找你们。刚才我瞧见杏花盛开,想和大嫂子商量开个‘杏花社’。他那里杏花最多,想必更盛。咱们同去看看何如?”
  惜春道:“去一趟也好。他们来了,我还没有见着呢。”
  正说着,侍书取了一件春罗薄棉袄来。探春一面换衣服,说道:“杏花都开透了,天气还这们凉!也是少有的。”侍书道:“听他们说,前两天西山还下雪呢!”惜春看他换了衣服,说道:“三姐姐要到稻香村去,这就去罢。”正要走,湘云忙道:“等我拿件东西带了去。”大家等他回来,却仍旧空手,探春笑问:“你拿东西呢?”湘云笑而不答。
  一路走着,正值春阴天气,只见远近各处重楼叠榭,夹着许多花树;绿濛濛的便是一堆烟柳;淡红淡白、如烟似雾的,便是一片开乏了的山桃;又有翠槛藏花,红亭枕水,处处赏心怡目。将近稻香村,便见前面一带绿畴围绕,高高下下,千万枝杏花通红如火;紧接着土垣茅舍,一带竹篱。篱门外站着一班人,正是李纨和纹绮姐妹,带着丫环们在那里看花。
  李纨见了他们三人,笑道:“我算定你们要来,预先在这里迎接。”探春笑道:“我也是听耳报神报道:大嫂子高兴赏花,来凑趣的。”纹绮姐妹都和他们久别初逢,不免寒喧问候。
  李纹道:“那回,在这园子里钓鱼玩,还在眼前似的。我在家里做的梦,一半都在这里,想不到真又来了。”湘云道:“这几年里头,不但三姐姐去过南边,连咱们在城里的,也没得见面,叫我好想!”李绮道:“真是的,姐夫的事,我们姐妹总也没得去瞧你。头一件,先不知道住址;第二件,除掉来这里,我妈也不放我们出去应酬,只在家里闷着。”李纹道:“可惜琴姐姐不在这里,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来呢?”李纨道:“我听宝妹妹说:那梅家不久也要起复来京了。”探春道:“提起钓鱼来,我还想起二哥哥装姜太公的样儿,未免可笑。那回,我们都得了彩头,只他没得着,到底不大好。”大家想起宝玉,各自叹息了一回。
  李纹道:“我听说这园子荒废久了,又常闹鬼。到了这儿,看着还没改样;住着也很安顿。可见那些话都靠不祝”惜春道:“那些话本来是造出来的,倒是荒废是真的。新近小修理了,才有这个样儿。”
  李纨又引众人步至花下玩赏。此时,杏花只开了三四成,恰到好处。湘云道:“这杏花的枝干很像梅花,只没有那种清香。”探春道:“南方的梅花还不如杏花呢!那年,我从海门路过永嘉,见着观察使陆公的夫人。他约我茶山去探梅,那花全是单瓣儿,又开透了,白稀稀的没什么看头。他们说邓尉的香雪海也是如此,不过花多罢了。”李纹道:“我逛过虎丘的寒香院,有百十棵梅花,倒都是双瓣儿,也有朱砂、绿萼。走近了就闻见一股幽香,那品格当然在杏花之上。”湘云道:“杏花也有绿萼的,我叔叔听太常寺老爷们说起,社稷坛后面有一棵白杏花,开了花就同绿萼梅一样。花了钱找着老公,去偷看过一趟,果然不错。可惜,那地方咱们走不到的。”
  众人在花林里徘徊了许久。李纨道:“今儿阴天,春寒很重,你们屋里坐罢。”湘云等也觉微寒,就一同进屋坐定。素云沏了新茶送上,大家喝着,仍旧说笑。
  探春笑道:“这可该说到正文了。今儿专诚拜谒,请稻香老农做个社主。这样好杏花,还不该开个‘杏花社’么?”湘云道:“今年杏花开得比往年都盛,好像知道我们来了似的,不可辜负了他。”李纨道:“从前做了许多诗,总没咏过杏花。唐宋人的诗,单咏杏花的也不多,倒是个好题目。就是今儿太仓猝,这里地方又窄,笔砚也不齐,怎么起诗社呢?”
  探春道:“改日子又得重约,就是今儿罢。只要说定了,到我那里去也是一样的。”李纨道:“咱们先点点人数。除我不算,蕉下客、枕霞、藕榭和我两个妹子,也有五个人,不算很少了。”惜春忙道:“我是只会看花不会做诗的,不要算上我。”李纨道:“还是照旧推藕榭誊录监场罢。我另想起一个人来,咱们把邢大妹妹也约了来好不好呢?”探春道:“他住得远,今儿来不及了。”李纨道:“你不知道么?姨妈家又搬到梨香院前边,打这里便门过去,很近便的。”湘云道:“蘅芜君是咱们社里的台柱子,岂可短了他。”李纨道:“他眼看就要恭喜,就是满心要来,太太也不许的。我们把题目送了去,做不做由他罢。”探春忙着打发人去请邢岫烟,一面同众人回秋爽斋来。
  湘云见斋中陈设已备,每人一个檀几,几上各色旧磁花瓶都插着杏花,笔砚诗笺,位置妥贴。便笑对探春道:“三姐姐真是善用兵法,你什么时候交代的呢?”原来探春商定在秋爽斋集社,暗地里递个眼色与侍书,令他回来布置。众人正在说得热闹,那里理会。当下,见湘云笑他,便也笑道:“我们还会做贼呢!你不信,只问王善保家的就知道了。”
  李纨瞅了探春一眼,又拿话岔他道:“三妹妹,你把题目先议定了。还是稻香村赏杏花,还是专咏红杏?”探春道:“若提出稻香村来,便要替你们颂圣。兰哥儿不是要曲江簪杏么?那们着倒俗了,还是专咏红杏的好。”
  李纨取过一幅砑红窄花笺,写了“赋得红杏”四个字,便要限韵。探春道:“那回咏红梅,二哥哥再三央及不要限韵。我看限韵也太拘束,随各人做去罢。”湘云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签筒,只有二寸多高,象牙制成,雕刻精巧。说道:“我有个玩意儿。这是韵筒,按着诗韵配的签,各人抽着什么签,就用什么韵。各凭天断。”探春笑道:“怪不得你刚才去了半天,巴巴的把这捞什子带了来,我还当什么要紧的关防匣子呢?”
  说得大家都笑了。
  正笑着,人回“薛二奶奶来了。”众人忙起立招呼。岫烟一一见过,又和纹绮姐妹说了一回话。李纨先替宝钗拈韵,抄了题目,打发老婆子送去。然后,众人各自抽签定韵。最后是湘云拿着牙筒,似拜佛求签的样子,高举频摇,口中念道:“南无大陈芳国主菩萨,给我一个好签。”少时,掉下了一根,湘云拈起看了,向桌上一摔,道:“偏又碰着他,真是该死十三元了。”众人又复大笑,翠墨点起一根龙涎香来,这才各自凝神构思。
  探春靠着栏干看庭外的梧桐,口中不住吟哦。一时,得了六句,先要去写,见湘云坐在树阴下一块太湖石上,手拈着一枝杏花在那里出神;叫了两声“史妹妹”也没有听见。便回身进屋,就檀几花笺写了出来。李纨看是:赋得红杏拈得东韵九万春花占早红,裁成艳锦仗天工。
  凝脂影蘸村帘雨,散绮香兜牧笛风。
  簪向上林吟鬓湿,宴回曲苑醉颜融。
  寻芳试过长安陌,十里轻尘一色中。
  诗后写着“蕉下客”三字,不免吟哦赞赏。探春笑道:“我说不颂圣,还是颂圣。‘簪向上林’‘宴回曲苑’都是预贺兰哥儿的,社主应该特别奖励才是。”李纨笑道:“你没听见新近一个翰林,因为全篇颂圣,倒把馆元丢了么?”
  此时,邢岫烟正在座上凭几支颐;纹绮二人出去,在花林中散步。一直至沁芳桥畔,看那两棵杏花,好一会子才回来。
  陆续吟就,交与惜春,誊在一幅冰纹长笺。第一首就是探春的,底下依交卷先后为序,挨次看去,是:赋得红杏拈得侵韵李绮如烧花光破嫩阴,奉诚园近惬凭临。
  妆浓恐被啼鹃染,香暗重教语燕寻。
  歌板楼台春雨湿,酒旗城郭夕阳沉。
  倚云此日芳韶好,何况听莺近上林。
  赋得红杏拈得麻韵李纹
  如向花前见丽华,水边林下亦横斜。
  光分彩管吟香榭,影界青帘贳酒家。
  洗淡风光防有雨,堆来春色看成霞。
  不须更按燕山曲,自拣繁枝伴绛纱。
  赋得红杏拈得庚韵邢岫烟
  桃李东园一笑轻,风前斗艳见盈盈。
  影扶晴旭分琼苑,梦逐飞霞过赤城。
  宝炬烘春花似冁,锦细沾雨酒微酲。
  繁华付与闲莺燕,浓淡看渠总有情。
  李纨念一句,称赞一句。众人也都赶来同看,邢岫烟道:“纹妹妹‘洗淡风光’‘堆来春色’两句,不着烘托,全用正面写法,真见工力。”探春道:“我倒爱绮妹妹‘妆浓’‘香暗’两句,有底有面,不同泛作。”李绮道:“你看邢大姐姐那首句句扣题,句句都有新意,那才是有底有面呢。”
  邢岫烟正要谦逊几句,李纨道:“香都点完了,史妹妹到那里去了?怎么还没交卷?”探春便拉着邢岫烟去寻。寻到院外,见湘云尚坐在太湖石上寂然不动,只是入定的样子,手中还拿着杏花。探春道:“我看他坐在这里已经大半天了,别是坐化了罢!”
  刚好,地下掉了一朵大玉兰花,便拾起来向湘云扔去。正打在脸上,不禁“嗳哟”一声!瞅着探春、岫烟还在发愣。探春笑道:“云丫头,你怎么啦?有什么不舒服么?”湘云方才觉悟,说道:“你们不好好做诗,瞎闹些什么?”探春道:“我们卷子都交齐了,单等着你呢。你向来催人的,今儿怎么落在大后头了。”湘云也不禁自笑。忙至屋内,一面想着,一面写着。众人围绕争看,写的是:
  裁绮为帷锦作幡,东风昨夜到闲门。
  李纨道“这两句就好,不用杏花的典故,又确是杏花。”
  探春笑道:“他拿着杏花,捉摸了那们半天,把杏花的神都勾了来,焉得不好呢?”湘云掩着诗笺道:“你们再打趣我,我就不写了。”李纨忙道:“让他写罢,不要搅乱他的诗思。”
  于是,众人走开,自去闲谈。等了一会,湘云才写完了。又围着来看接续写的是:
  流霞引入花天梦,飘雨催醒杜宇魂。
  绛阙影回扶彩袂,朱楼春满劝金尊。
  轻烟淡粉休摹拟,梦到江南牧笛村。
  探春看了,笑道:“云妹妹人有仙心,诗也有仙气,真要让他独步了。”邢岫烟道:“此诗妙在一片神行,毫无雕斫痕迹。谁知道他是苦思得来的呢!”纹绮二人也痛赞了一番。
  惜春道:“诗都齐了,还不请社主评定么?”探春便请了李纨过来,将各人所做,从头细阅,笑道:“都是好的,叫我怎么去取呢?必要分给甲乙,当然首推枕霞,邢妹妹次之,再其次是绮妹妹、纹妹妹。只是三妹妹要抱屈了。”探春道:“公允得很。我那首本来不好,预备抛砖引玉的。”李绮道:“我们做的一样是刻画红杏,只不如史邢二首,把红杏的神髓都透写出来。邢姐姐那结句‘浓淡看渠总有情’更见得身分呢!”
  评论末了,翠墨领着莺儿进来,手里捧着一只花篮,用新鲜柳枝编成,篮内插着玉兰、木笔、绣球、鸾枝、金雀各色新花,配着色更见鲜艳。见了探春诸人都请了安,说道:“这花篮是我编的玩意儿,三姑奶奶留下解解闷罢。”探春细看了一回,说道:“这真难为你,我倒不知你有这个手艺!”莺儿笑道:“这还是我小的时候弄着玩的。今儿进园子来,瞧见那堤上的新柳娇黄嫩绿,怪可爱的。一时高兴,掐了些花儿,弄了这们一个。若拿回去,我们姑娘又要说我,只可送到这儿来了。”
  湘云道:“我听说你的手儿巧得很,还会打络子呢。你明儿空的时候,给我打一两件罢。”莺儿道:“我横竖也没多少事,姑奶奶要打什么呢?”湘云道:“明儿再说罢。”
  李纨道:“你们姑娘做什么呢?”莺儿道:“姑娘正做诗呢!姨太太叨叨着不叫用心,也拦不祝刚才太太和平奶奶都去了,说了半天话。等太太走了,姨太太说给平奶奶,平奶奶也说不要用心的好。那知道平奶奶刚走,姨太太在里屋歇着,姑娘又动起笔来了。”李纨笑道:“太太奶奶一大堆,你们听他说得多们利落。若是宝二奶奶当了家,他不是第二个平儿么?只可惜宝二爷没那福气。”探春听了,不觉长叹!
  只见秋纹匆忙走来,手里拿着信笺折叠的方胜儿。一见莺儿,忙道:“二奶奶叫你快回去呢。还说:你这们大了,还这们贪玩,一到园子里,就不想回来了。”莺儿答应了,先自赶回。这里,秋纹见李纨,将方胜儿呈上,说道:“宝二奶奶叫我送来的。还叫我回大奶奶:若是诗社的诗看完了,交给我带回去,宝二奶奶要借看呢。”李纨先展开信笺,与众人同看。
  那上面写的是:
  名园清话,独阻芳尘。吟社重开,欣传盛践。振璇闺之雅绪,知玉尽之总持。韵藻载扬,赓酬有续。溪桃堤柳,顿洗荒寒;莺榭燕窜,复逢韶丽。幸叨分韵,俾遥附于骥尾;爰感求音,聊自鸣其蚓曲。敢惜画脂之陋,请追结轨之欢。譬犹霜钟有例,应以铜山。庶免春宴无诗,罚从金谷。
  众人都道:“很好的一篇尺牍。”再看那诗是:
  骀宕东风正及辰,九光散入绮罗尘。
  乍融绛蜡余妆泪,错认红裙是幻身。
  春色酒痕仙苑梦,雨声灯影小楼人。
  牵丝愁问雕梁燕,明日来看绿叶新。
  湘云道:“不但小启雅隽,这首诗也要数他压卷。只是言外有无限感慨。他向来不肯说衰飒话,如今也未能免俗了。”
  探春道:“这诗只觉凄惋,却很含蓄。究竟是蘅芜君的吐属。”
  李纨道:“说到伤感,也不能怪他,一时有一时的心境。我们设身处地,又当如何呢?”
  侍书来回道:“饭摆齐了。”探春忙将众人诗稿交秋纹带去,一面邀岫烟、湘云、纹、绮等入坐。席间肴馔不丰,却甚精美,连替惜春预备的蔬菜,也非常可口。李纨正在称赞,说道:“三妹妹真会调度。今儿仓卒主人,也预备得如此齐整。”
  忽见彩云走来,向探春悄悄的说了几句话,探春登时变色,连忙催着上菜。众人不便问得。一时饭罢,知探春有事,也就散了。
  原来王夫人寻探春,为的是商量贾环之事。那贾环在东府里随同练习骑射,起先以为珍蓉父子必是借此为名,暗中有些玩耍。数日之后,见那帮都是正经人,弓马以外不过饮酒高淡,他就不愿常去。却要借此出门,寻着贾芸、贾芹那些下流子弟,狂嫖滥赌,无所不为。在外用钱,无非拖借撞骗。有时,从家里偷了出去。贾政只道他在东府习武,那知道这些事呢?
  有一天,在锦香院挑了一个唱曲的,名叫红娇。那红娇另交了一位阔公子,乃是京营谢游击之子谢麟,见谢公子有钱有势,自然倾心于他,那里把贾环看在眼里。贾环心中不忿,暗地里买了一帮地棍,在花街柳巷截住谢麟,饱打了一顿。
  谢麟本来地面熟习,侦知是贾环所为,恨之切齿。却因老辈与贾府世交,又事由歌院而起,回家不敢明说。想来想去,只可暗图报复,尚未下手。贾环只当他甘心吃了哑吧亏,那胆子越发壮了。勾结了许多狐群狗党,在京城内外讹诈铺户、抢劫娼寮,已非一次。
  那天,在西海子茶棚里闲坐,跟着十来个地棍,都是他的打手。刚好遇见一个老头子带着女儿走过,那女儿才十五六岁,油头粉面,也有七八分姿色。见贾环打扮得邪气,无意中瞧他一眼。勾起贾环邪火,立时起个暗号,七八个地棍蜂拥直前,把那女儿抢去。任他啼哭叫喊,也没人理会。那老头子如何肯舍,拼命大喊道:“救命啊!抢人啦!”却被地棍们赶回来,找补了一顿好打。许多看热闹的心中只管未平,却怕吃眼前亏,等到他们走远,才敢去看那老头子。有替他上伤药的;也有替他雇跑海车,送他回去的;还有说几句公道话安慰他的,这已经是仗义的了。
  你道那老翁是谁?等他说出姓名,方知也是贾氏同宗,单名一个沅字。论起辈分比贾政还大两辈,只因家寒系远,又不肯攀附华宗,所以荣宁两府没人认识。回到家里,又是自己恚恨,又是心疼女儿,气得要拼老命。幸亏受伤并不甚重,过几天体伤平复,各处打听,才知道抢他女儿的便是贾环。心想:这真应了“大水冲了龙王庙”的那句俗语。
  当下,便自己做了一张状子,预备向五营衙门及顺天府各处投诉。他本是刀笔秀才,做的状辞十分痛切。又想起告状必得一笔费用,不是空手能进衙门的。此时,身无余钱,亲友中只有贾代儒叙过同宗,又同案进学,向来关切。闻说他近来光景还好,就特地来访代儒,向他商借。
  代儒刚从家塾回来,见他名帖,忙即请进。贾沅气愤未平,一见代儒,不及寒暄款叙,便将那天被抢、被殴的情形都说了。
  又拿出状词和代儒商酌。代儒听见贾环如此纵恶,也非常生气,对贾沅说了许多气话。及至看到那张状词,叙述得淋漓尽致,并涉及贾政纵子。心中忖量:这张状子出去,事情可闹得大了,咱们姓贾的还有什么脸见人?况且,环小子又是及门,教出这样学生来,自己更没有颜面。因对贾沅道:“就事论事,这种办法原不为过。只是状子写得不透切,不能动听;写得太透切了,咱们阖族的脸面还在其次,姑娘将来怎么出门子呢?依我之见:把环小子找来,重重责罚他一顿,勒令他磕头赔罪,将姑娘即日送还。另外,再想个法子给老叔平平气。不比张扬出去好得多么?”贾沅道:“他们府里要面子,我一个穷儒要什么脸面?倒是你说起女孩子的话,不能全割出去。若迫到我没路可走,也就顾不得了!你瞧着办罢,总要底子面子都过得去。光磕几个狗头,当得什么?”代儒也看出他的意思,说道:“这件事交给我,你那状子先不要递,听我的信罢。”
  贾沅走后,代儒本意寻贾环替他了事,好几天总没寻着,没法子方来见贾政。此时,贾政在外书房和詹光下大棋,吃了詹光一块,有二三十子,他又要悔着。正在争持,人回学里儒大太爷来了,忙即请进,放下棋子相见。说道:“太爷轻易不大出来的,有什么事写个字条儿,打发人来就得了。何必亲自劳步呢?”代儒道:“无事我也懒得出门,只因此事曲折甚多,非面谈不可。你听了可不要生气。”贾政急问:“何事?”代儒便将贾环抢及祖姑,贾沅受伤痛女,要具状控告,经自己力劝暂搁,详细备述了一遍。
  贾政没等说完,已气得暴跳如雷,拍着桌子,把棋子丢了一地。喘吁吁的道:“这畜生真..真..真不要活..活着了。若不结实打死,我有何面目上见祖宗!”又叫小厮们:“立刻把那畜生捆了来!”代儒道:“训子是应该的,也要严在平时,既出了事,还是了事要紧。事了之后,任你怎么责罚还不迟呢!”贾政道:“了什么呢?我跟这畜生拚了,不是他死,就是我死。等我打死了他,再到沅太爷那里登门请罪去。”又催问小厮们:“怎么还不给我捆了来?”问了两三遍,小厮们方回道:“三爷好两天没回来了!奴才传老爷的话,叫外头打发人飞马找去。”贾政拍着桌子道:“这畜生好多天不着家,你们也不来回我,这就该死。一找着就给我捆了来,一面先预备大板子伺候,等我带到宗祠里,活活的打死他,以谢我养育禽兽之罪!”又吩咐小厮们道:“你们谁也不许到上房说去,谁说了也一齐打死。”小厮们连忙答应“是,是。”
  歇了一会,代儒又道:“政老,你暂且平平气。在气头上,什么话也不能说。我还有个万全的办法呢!”贾政瞅着代儒道:“我豁出去打死他,还要什么万全?难道还顾全这禽兽不成。天下弑父弑君的大事,都是委曲求全酿出来的。儒太爷若有什么高见,且等我打死这畜生再说。”
  代儒见贾政气到如此,无从进言。悄地出去,唤一个常跟贾政的小厮,叫他快到东院请大老爷来,大家劝解。
  那小厮慌慌张张的跑去,正遇彩云从邢夫人处回来,问他:“何事?”小厮把贾环抢人,贾政生气,代儒命请贾赦劝解,都说个大概。彩云早就跟贾环好,岂有不关心的?回去就悄回了王夫人。王夫人不得主意,又打发彩云寻探春。
  探春听了,又是气,又是恨。气的是贾环不上进,做出此等蔑伦之事;恨的是贾芹、贾芸等引他为恶。又怕气坏了贾政,因此心绪纷乱。勉强陪李纨、湘云等吃了饭,便至王夫人处。
  不知他们母女说得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四十四回 感累叶收录旧庄公 布四邻始即新王位·蔡召华
  第四回 哭怡红冷麝离魂 栖拢翠寒鹃吊梦·
  第57回 势利翁爱富嫌贫 晋安人良言解劝·牛瑞泉
  第二十六章 和议·林纾
  第五回 讯案由公堂饮恨 录实供外界指疵·王冷佛
  第二回 小做作见面酒三杯 大铺排倒身钱十贯·醉竹居士
  第一回 喜豪华起造园亭 三篾骗计哄吕昆·
  笫二回 侯公子游园请柳氏 三篾骗计较唤吕昆·
  第九回挈相思月?s偷泛·岐山左臣
  第十五回 梦影梦幻好事成真·风月轩入玄子
  说明·蘧园
  云游僧·
  第六回 金凤钗引主入室 龙凤上戏妇丢魂·
  序·尹湛纳希
  第三回 风月子无心落套 赛玄坛闯入花园·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