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一回 谢金莲哭诉衷肠 张贵儿感剖心腹

作者: 花溪逸士

第二十一回 谢金莲哭诉衷肠 张贵儿感剖心腹
  词曰: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愁难遣。悲来生怕说缇萦,闹惹心情赧。
  回首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飞时,黄昏庭院。  右调《忆故人》
  话说蓝能闻贵儿说出绿林两字,不觉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拔刀要杀贵儿。金莲在帘内听见大惊,忙使侍女出来抱住道:“大王息怒,小姐有话与大王说。”蓝能骂道:“我杀尔,直杀个猪狗般!“恨恨而入。金莲接住道:“爹爹息怒,此子虽出言不谨,可怜他年少有此才学,杀之可惜。”蓝能道:“正惟其有些才学,而敢恃才傲物,不杀之,被将眼中无人!”金莲道:“昔曹操能容祢衡,而爹爹独不容一黄贵儿耶?”蓝能道:“他既不肯顺从,我留之何益!”金莲道:“爹爹用人与孩儿大不相同,爹爹用人要那脂韦洁楹、阿意顺从的人。孩儿取人,则要那廉洁正直、落落难合的人,盖阿意顺从的人,全无气骨,随风转舵,可以共安乐,不可以共忧患。落落难合的人,纯是仁义,常变不移,可以共安乐,亦可以共患难。今黄贵儿,所谓落落难合者也,孩儿正喜欢这样人,得之可为后日之靠。”蓝能道:“尔言虽似有理,但我已反面,叫我怎好又去求他?”金莲道:“不须爹爹自去求他,只把他送至花园,假说禁锢,孩儿自有个方法,不但要他顺从婚事,且他要死心塌地辅佐爹爹成王霸之业。”原来蓝能平日极爱这个女儿,亦最信这个女儿,听金莲说了,就叫进一个将来,吩咐将贵儿押至花园,把门反锁了自去。可怜贵儿:
  才凭舌剑断拘绳,又入空园锁暮云。
  再说贵儿走进园中,见依山傍崖筑成一所花园,崖下小小一个亭阁,阁外环植花木。左边一个石笋,光滑如玉,石下引泉为池,澄泓如镜。由石笋绕转一径,夹以竹桃。由径行不数武,有个角门,紧紧闭着。从门缝中看去,似另有一所园亭般,花木掩映,看不甚分晓。贵儿看了,转至阁中坐下,抱膝呆想道:“奴说的话,不曾有甚冲撞他处,可奈蓝贼便要杀起奴来?可见贼心贼肝,捉摸不定。那使人来救奴者,必是他女儿。”因叹道:“小姐,尔只道奴是个男子,岂知奴却与尔一般,枉费尔一点爱才热肠。”正思想间,斗然忆着公姑不知如何,不觉两泪交流道:“奴一意说动蓝贼得个职事,便可设计救公姑下山,岂意又生出这节事来!今蓝贼已变了面,叫奴如何用计呢?”想到此处,抚胸大哭道:“天乎!张贵儿死何足惜,却不该活活害公姑到此受苦!”愈哭愈想,愈想愈哭,准准哭了一日。天已昏黄,立起身来走进阁后一看,见个小小房子,绮窗微明,右边设一张现成床铺,揭开纱幔,绵被绣褥极其齐整。中间案上,放着一个古炉,香烟犹缭不绝。贵儿心中大疑,不敢就寝,依旧走出阁来,扯张醉翁椅对着石笋而坐。夜将二鼓,忽闻隔墙似人声,渐渐近来。少顷,笛声飘起,吹得凄凄切切,万籁无声,忽又闻有人倚笛悲歇,而和者哀声激切,体若飞仙。细听其歌曰:
  梨花院落风初定,月明深夜中庭。仇深入骨梦难成,逡巡坐起,挥泪湿衣襟。
  无数云山排似戟,江乡何处追寻?子规叫断月黄昏,不堪回首,亲血化青磷。  《临江仙》
  引得贵儿凄然长叹,泪如泉涌。歌完,悲音缥缈,人声寂然。贵儿惊疑道:“人耶?鬼耶?”不觉心中疑畏,毛骨悚然。忍耐至天明,肚中饥馁,见池边许多桃子,来至桃下,才伸手去摘,忽闻角门呀声的响,贵儿缩转手来,倚桃而立。偷眼看去,见一美人手捻一枝同心兰,翩然而来。见了贵儿,急把扇子掩了面,侧转身来敛步而立,低低问道:“君其刘郎耶?抑阮郎耶?地非天台,胡为至此?”贵儿忙施礼道:“小生触怒蓝大王,蒙着人送至此地拘囚,不知美人降临,有失回避,望乞恕罪。”美人道:“然则是黄郎也!”因以手中花示贵儿道:“闻郎席上赋诗如同宿构,此花生得殊堪爱惜,今幸相遇,乞赐一咏。”贵儿道:“小生因蓝大王之命,勉强塞责,原不成诗。今在美人之前,安敢乱道。”美人道:“佳章已承蓝小姐赐教,何必太谦!”贯儿见他求得恳切,只得咏一绝道:
  八瓣分张锁小园,皱眉无语暗消魂。
  玉人不解心中恨,笑指挛胎索句论。
  美人微笑道:“闻蓝大王极爱郎才,暂虽被禁,终当重用,何必便生怨恨?奴闻诗贵哀而不伤,今郎触物抒怀,虽极工贴,未免悱怨之情太过。待奴呈一和平之音,以解郎忧可否?”贵儿忙揖道:“美人药石之言,小生当书绅,更蒙不吝珠玉,恳即赐教。”美人新莺般,娇滴滴念道:
  兰兄蕙妹总堪怜,携手双双缔宿缘。
  借问同心谁得似?玉阑干外并头莲。
  贵儿听完,喟然道:“比兴复工,意深词蓄,洵非美人不能道也!小生不如远甚。”美人道:“不鄙足矣,何敢当郎过誉!”因复指贵儿身旁一花道:“此花名胡蝶花,生来亦甚可怜,乞郎再赐一章。”贵儿看那花,其叶似萱而扁,花色黄中有一大红点,中抽一心,心外有黄须,三茎绕之,绝似胡蝶。贵儿道:“美人白雪之词在前,使小生辱吻俱燥,奈何?”美人道:“名花不再,错过可惜,郎勿只管推辞。”贵儿只得复吟一绝道:
  山云镇日锁山楼,胡蝶花开不胜愁。
  怪杀天公如有意,一心抽出碧梢头。
  美人听了,掩着口斜在一旁,嫣然而笑。贵儿惶愧道:“小生原说不会诗,美人苦苦迫着要做,今何得相笑?”美人道:“奴非笑郎之诗,直笑郎食言恁速耳!”贵儿大惊道:“小生曾食甚言?”美人道:“前奴戒郎勿过为悲怨,而郎道:愿当书绅。今此诗比前悲伤更甚,岂非食言?”贵儿谢道:“小生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故触景伤情,言皆隐痛,今当力戒之矣!”美人复道:“此题,郎单单做个花字,全然抹却胡蝶,虽弹精竭虑也未必便出得头来,何不与胡蝶合成一体,又有照应,又不碍手,做出来还要使人惊破胆哩,岂止出头而已!”贵儿大为钦服道:“美人之言,所谓确乎其不拔也,愿乞赐教。”美人吟道:
  花变胡蝶蝶变花,花蝶难分莫要差。
  愿得蝶花成一体,双双飞出野人家!
  咏毕,贵儿正要称赞,忽隔墙叫小姐甚急,美人仓皇回去。贵儿闻叫,大为惊异道:“此女是谁?如何叫小姐?”正在思疑,忽见一小婢手提花篮,披花拂柳而至。见了贵儿,以手招呼道:“相公这里来,小姐叫奴送盒与相公。”说毕,直进阁中,把食盒摆在案上。贵儿近前视之,见一碗荷花饭,一簋禾虫菜,一个小小水晶壶满贮罗浮春,异香扑鼻。贵儿道:“吾闻男女非受币,不交不亲。小生安可受小姐之赐?”小婢笑道:“唱和犹可,而独不可受其赐乎?”贵儿亦笑道:“虽然,小姐高姓大名?乞姐说明,我方受此。”小婢道:“相公吃了,奴就说。”贵儿肚中饥甚,真个坐下,把饭来吃了。小婢收起盘盏要去,贵儿扯住道:“姐姐道吃了就说,为何避去?”小婢笑道:“待奴取了茶来。”贵儿依他。少顷,提着一个宜兴罐儿,来至阁前,将罐置于地下,叫道:“相公,荼在此!”说毕,如飞去了。至夜小婢又送盒来,贵儿苦苦求他说,小婢道:“相公久久自明,不要性急。”推个事故先自去了。贵儿只得把来食了,想道:“此女大有情于奴,闻他说蓝小姐送诗与他,必与蓝小姐有交,莫若待他再来,求他转求蓝小姐,放奴下山,岂不甚好?”想了一会,身子觉倦极,就卧在醉翁椅上。听更鼓已打了二更,半轮明月向高山上闪将出来,照得花阴披离,拥满一阁。真个:
  高竹清无暑,孤松翠欲流。
  贵儿朦胧欲睡,忽听得角门响,扒起看时,见美人手提一盏红灯,独自一个穿花而来。贵儿立起身来,正言问道:“小姐移夜至此,有何事故?”美人忙放下红灯,深深道了万福道:“夜长不寐,愁思如积,欲与郎一叙幽怀耳!”贵儿道:“倘蓝大王知之,不当稳便,有事还当明日说罢。”美人道:“此地幽僻,闲人不敢乱到,请郎放心。”贵儿道:“小姐高姓大名?与蓝小姐有何瓜葛?”美人道:“奴即蓝能女金莲也。”贵儿大惊,拜伏于地道:“小生不知,多有唐突,罪该万死!”金莲忙扶起道:“郎勿惊慌,奴还有事要问郎君,望郎勿隐。”说毕,携着贵儿手进至阁内坐下。金莲道:“郎君既不愿从贼,何不设个法儿逃出山去?”贵儿闻言,只道蓝能叫他来探访他的,也大惊道:“小姐何出此言?小生蒙大王拔之囚虏之中,置之宾僚之上,所谓知己也。士为知已者用,大王若用得小生着时,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如何说不愿的话?”金莲笑道:“郎既肯以死报蓝能,能以女招郎,郎何不许?”贵儿道:“小生身沾暗疾,恐误小姐,故不敢许。”金莲道:“这也罢了。蓝能欲夺郎,奴救之,即许软监此地,亦可谓始终惜郎矣,郎何便怨恨入骨?若比国士报知己,固当如是耶?”贵儿道:“小生何曾敢怨恨大王?”金莲道:“‘玉人不解心中恨’,所恨是谁?‘一心抽出碧梢头。’欲出到那里去?”贵儿闻此,惊得手足无措。停了一会道:“咏物适兴,何曾便有此意!昔宋太后有言:‘摭过于诗,其罪微矣。’小姐何刻责至此!”金莲道:“‘限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蛰龙知’;‘到手青钱转眼空’,可得谓之非讥刺耶?太后特恶揭摘者之非正人,而讥刺恰中时病,故为东坡解释尔!然岂能瞒得识者?”
  贵儿闻言大哭道:“然则小姐必欲以此罪小生乎?”金莲道:“非也,奴有事求郎,因郎见疑,故相难耳!”贵儿道:“小生一身莫庇,还有何能足应小姐之求?”金莲道:“奴有海样深仇,非郎莫报,故不避羞耻,冒夜而来,望郎吐露真情,方好商量做事。”贵儿大惊道:“小姐为蓝大王爱女,有何深仇而资小生去报?”金莲道:“奴自姓谢,蓝能正是仇人!”说毕,哭拜于地道:“奴蒲柳之姿,自知不足以配君子,可怜一门被害,所剩惟奴,不戴之仇在所必报,而奴女流之辈,孤掌难鸣,望郎暂从亲议,助奴杀贼。事成之后,郎若见怜肯收为妾,奴当服犬马之役,以报大德。郎即不见怜,奴亦当披缁空门,祝郎千岁!”说毕恸哭。贵儿扶起道:“请问小姐何处人氏?即有深仇,小生孑然一身,何以便能助小姐杀贼呢?”金莲道:“奴义合人氏,祖谢向,父谢山,一门二十六口,万历十三年被蓝贼惨加屠杀。唯母邓氏,年少有色,贼掳至山,纳之为室。时奴年六岁,贼爱奴母,并得留奴。母谓有奴,尚可为报雪之地,遂含垢忍辱以抚奴身。前年,见奴年长,颇知书史,遂嘱奴讨贼,不食而死。哀哀父母,抱恨若此!望郎大专诸之义,助奴一臂,诛此残贼。非但生者感恩,死者亦当顶祝矣!”
  贵儿闻言,低首想了一会,问道:“然则诛贼之计,小姐必有成谋,乞赐指教。”金莲道:“此贼盘据此山,七百余里,峰联嶂叠,穴深巢邃,路如蛇盘,丛杂难辨,故官军至此往往失利。为今之计,只宜与他内外交结逢迎,以悦其心,巧说以固其宠,阴谋以图其柄。兵柄既得,则收其强悍置于平夷,录其怯懦实之险要,离其心腹,剪其羽翼,然后俟官军到来,阴与之通,先诛蓝贼,次铲诸砦,贼虽狡狯,不难平也。但蓝能多疑,非假至亲不易要结,郎其图之!”说毕,又欲哭拜下去,贵儿忙扶住道:“贤妹既以实情相告,奴亦安敢复相隐瞒?奴实亦梅花村张氏女也!”金莲闻言,拭泪谛视,见贵儿眼儿鲜鲜,眉儿曲曲,果似女人。贵儿复解下丝鞋净袜,露出莲藕般足儿,与金莲看。金莲看了惊讶道:“姐姐何为如此妆扮?”贵儿把前后事亦细细述了一遍。金莲太惊道:“如姐姐所说,与奴正自相等。虽然,今将何以教奴呢?”说毕,歔欷而泣。贯儿道:“贤妹不弃,愿结为姐妹,同谋杀贼。事平之后,同到嘉桂,与李公主共事黄郎如何?”金莲方才拭泪道:“如此则妙。”遂携手出至阁前,对星月拜下,齐声矢道:“张贵儿、谢金莲,愿结为姐妹,共事黄郎,同心杀贼,求星月为证,如有异心,神其殛之。”矢毕,复至阁中对拜罢。金莲回至下处,取酒肴来,相对细细而酌,商议报仇之计。话得投机,直至鼓打五更,方才就寝。金莲就陪贵儿歇在阁中,二人心中宽爽,倒头一睡,日上三竿尚不起来,被小婢走进阁内,把手向金莲乱推醒来,道:“小姐,快快起来,大王处不知何事,着人到来,叩门甚急!”二人睡梦里忽闻此语,惊跳起来,相顾错愕,不知所措。正是:
  伤弓惊益木,落箸岂关雷?怕是机先泄,如何胆不摧!
  未知吉凶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张启轩曰:文贵曲而不贵直。此回欲写哭诉,而先写索诗,又先写唱词。唱词露意,纯在空际着想;索诗探情,全在冷处传神。已写到哭诉,仍留而不放,实在好看;贵儿疑神疑鬼一折;蜱呼小姐一折;贵儿惊哭一折。哭诉正文,逢迎以悦其心十六句,直伏下六回在内,真无一闲句之文。
  醉园评:写幽境,万壑千岩;写苦情,声泪进裂。允矣至文。
  西园曰:二女情景,写得逼真。




猜你喜欢
  卷十四 槐西杂志四·纪昀
  第五十四回 骚人鸨妇共载一船 信女善男同登天竺·梦花馆主
  江庙泥神记·李昌祺
  第十九回 当金锁巧合证良缘 梦宝玉因疑生幻相·归锄子
  第119回 于大人怒斩凶徒 审螃蟹巧逢恶盗·牛瑞泉
  第二十五回 花文芳纳采行聘 钱月英认义姊妹·
  逃灾难举目无亲 救无辜挺身代辟·娥川主人
  第十四回 小别兴尤浓依依肘下 遥看情更好款款灯前·张恨水
  第三回 颠之倒之三人做两对夫妻·烟水散人
  第六十一回 见凶兆哭倒番王 赐金银赠送天使·雪樵主人
  第十九回 述婬邪奸谋藏木桶 逞智慧妙语骗金箍·陈森
  卷八 妻妾败纲常 梅香完节操·李渔
  第十回 声色互连初入众香国 贫病交迫闲参半夜钟·张恨水
  第五回 刘绛仙将身代女 钱二衙巧说情人·
  第三回 迂监生赴省求名 老学究临场做梦·绿意轩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