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九回 悲分散千里寻儿 话团圆断肠问卜

作者: 花溪逸士

第十九回 悲分散千里寻儿 话团圆断肠问卜
  诗曰:
  忽忽乎,余未知生之为乐也,愿脱去而无因,安得长翮大翼,如云生我身,乘风振奋,出六合,绝浮尘。
  死生哀乐两相弃,是非得失付闲人!
  话说贵儿因逢玉不回,心中着急,欲求公姑依着李公主来信,竟到嘉桂山相求,又怕公姑年老,跋涉不易。公姑不往,黄郎不回,挨延日久,又怕父母骸骨不可保。想到此处,就如蚂蚁缘着热锅般,左不是右不是,忧愁伤心,思虑气结,竟生出一个心痛病来。晨起净手,大叫一声,昏倒在地,牙关紧闭,手足逆冷。思斋夫妇急来抱住,乱呼乱叫了一回,方才渐渐苏醒。思斋忙叫沙氏与小青扶回床上,自己如飞到西村,延了个有名的儒医,姓张,单唤一个俊字,到来看视。尔道那儒医生得如何?但见:
  身材短小,体貌清奇。不履不衫,无拘无束。满肚子,都是千子靴妖;一揸把,无非青龙白虎。
  兴到时,拖泥带水,也学做文做诗;赌赢了,抹嘴捋须,便去食酒食肉。
  自是逍遥任意人间士,宁非富贵浑忘地上仙。
  走进房来,小青从云母帐中捧出玉笋般手来,与儒医审了三关六部,问思斋道:“求令媳玉容一观。”思斋令小青揭开纱幔,儒医看了,出至堂上道:“令媳贵恙郁症也。书云:“脉生结促,病成于郁。’郁有五症,而令媳则哀悲忧愁之证也。悲哀者动中,忧愁者气闭塞而不行,发则心系急而上焦不通,必有暴痛暴绝之患。但郁有因病而生郁者,有因郁而生病者。令媳之脉,促结而有力,令媳之容,神消而气索,殆因郁而生病也。治病必求其本,而令媳之病非徒持药饵所能瘳也。必须去其病本方能有济,本去病除,但不可使之再发,再发则成痼疾矣!”思斋喟然道:“先生之言,洞见肺腑,卢扁不及也。”厚谢而去。真个:
  妙理心能契,高名耳不虚。
  话说思斋闻先生之言,心中忧闷,进来与沙氏商量道:“若要媳妇去其病本,除非逢玉儿子回来,带他到嘉桂山请兵,报了亲翁之仇,取回亲翁骸骨,或能去得他的悲忧。只是那畜生不知为着何事,日复一日总不见到,叫我怎生解救媳妇呢?可怜媳妇青年遭祸,侥幸得脱,千里来寻着尔我,今又令他郁郁而死,我心何忍!”说罢泣下,沙氏亦泣道:“不如且哄他,只说尔我两个待逢玉不回,媳妇病好了,要举家同媳妇径到嘉桂山住着,就求李公主发兵报仇,哄得他身子好了,再作商议如何?”思斋点头道:“此亦救急的妙方,尔就去与媳妇说。”沙氏来到房中问道:“媳妇,尔心中这会儿宽些么?”贵儿道:“心中嘈杂得紧。”沙氏道:“尔公公叫尔好生养好身子,他等逢玉不至,要在四月初旬,天气清和,举家同尔到嘉桂山,代尔请兵报仇哩!”贵儿原无甚病,只因逢玉不回,空有此好机会,不能及早请兵报仇,迟恐不及,遂尔忧郁成疾,今闻公公肯挈他到嘉桂请兵,愁肠顿宽,痛苦如失,蹶然起来向沙氏叩谢,沙氏大喜道:“尔今身子虚弱,且过数日,养得平复,就叫尔公公择日起行。”说毕出房,悄悄与思斋说知,思斋暗暗喜欢。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已是四月初旬。贵儿不见公姑提起往嘉桂的事,心中想道:“莫非公公哄我么?”走至房中,取一幅花笺,写诗一首,叫小青悄悄放在思斋案上。思斋回来,见案上有诗一首,字面端楷香美如时花美女,知是媳妇写的,忙取来读道:
  顾复恩多思不禁,暗垂珠泪昼沉沉。
  睡惊燕语频移枕,病起蛛丝半在琴。
  雨径乱花埋宿艳,月轩修竹转凉阴。
  不堪读罢缇萦疏,愁绝妆台拥鼻吟。
  思斋看毕,叹息道:“媳妇可谓才德并茂矣!彼盖因吾许了他同往嘉桂,吾今许久不提,故为此诗。彼心甚急而词甚含蓄,盖不敢催促我也。有如此贤孝媳妇,老夫不同他一行,便不成人父了!”遂走转后堂,叫沙氏来商议道:“医生谓媳妇的病好了,不可再发,再发便成痼疾。逢玉这畜生,莫想得他回来!我前已许了媳妇同往嘉桂,今若不去,彼必不快,那病就要再发了。且嘉桂山李公主奉来书辞,肫肫恳恳请尔我到到山奉养,我若到去,彼必欢喜,莫若真个同媳妇至嘉桂山走上一遭,就求他发兵,与张亲家一门报仇,也可酬张亲翁与我结亲一场的情谊。只是路途遥远,翁媳两个有许多不便,莫若尔也同去走走好么?”沙氏道:“李公主与吾儿子一结亲,就晓得差人送甘旨求与尔我,也是个贤媳妇,我就同尔到嘉桂去看视他一番也好。”思斋大喜,着人到书房叫回次子黄逢珠来,吩咐道:“我与尔母亲要同嫂嫂到嘉桂山一走,今将家务交付与尔,早晚须小心看管,暇则攻书,毋荒毋嬉,我事毕即回。”逢珠应诺,遂整顿行装,择日起程。贵儿来与沙氏商议道:“公公年老,路途中间须人服侍。媳妇来时是男妆,今欲依旧男妆,庶上船投店不必避忌,便以服侍,不识婆婆以为可否?”沙氏道:“待我与尔公公商议如何?”沙氏来与思斋说了,思斋大喜道:“极好,媳妇容貌非常,触人眼目,我正虑此,改了男妆便不必顾虑了。”贵儿闻命,打扮做童生模样,携了小青,雇三乘轿子抬了,就吩咐盘为连,叫两个军健挑了行李,跟着轿子一同来到松江,雇船长行。但见:
  偏舟新雨后,芳意满沙汀。
  夕树鸟声喜,春畦麦子青。
  看云闲出岫,为客拟飘萍。
  七色奔流地,征帆起一经。
  舟至长沙,听得人纷纷扬扬传说将来:瑶人反了,督府兵败,省城已被围困。思斋闻之大惊,急唤盘为连进来问道:“闻得尔公主已反,我每恐不可前进!”为连道:“广东所属我辈甚多,独公主归附朝廷,其余若连山之八百傈、罗旁之五花贼,皆拥众十数万,不服王化,瑶人虽反,必不是公主,太公勿忧。”思斋闻言,方始放心前进。已至兴宁,又听得人说:瑶人来征火带山贼,龙川一路,兵船充斥,甚不好走。盘为连闻得,来与思斋道:“闻得有兵来征火带,太公可作速赶至龙川一问,就知何处瑶人。”思斋道:“是。”催促梢公趱程,赶至青溪起岸,见许多鸠形鹄面衣衫褴褛的人,三五成群而来,思斋也不以为意。到了岐岭,见许多人,围庄一起,指手划脚的在那里问他,思斋也挨近去听他说什么,只见一个道:“小人自去年十月被掳进去,贼徒勒我写书至家,取千金来赎,小人知贼无义,就与了千金也未必放我,由他拷掠烧钳,我总不写,又把我缚了手足丢在猪圈,继又把索穿了我脚跟倒吊梁上,几不得生,幸瑶王带兵到来,诛灭贼首,方才得释,又蒙给赐盘钱回家。那瑶王真是我等重生父母!”思斋闻言,分开众人,把手一拱道:“列位既是火带山得释难人,可知惠州府梅花村有个舍亲张秋谷一家,可曾得释么?”那人道:“我是被乌禽嶂黄沙贼擒的,与火带山远隔,却不曾闻得。前日,我等在龙川,闻得瑶王班师,齐集在关前送行,约有数千人,令亲不死必然也回家去了。”
  思斋大喜,忙回来与贵儿备细说知,道:“恭喜我儿!难民既有数千,亲翁谅必无恙!今不须到嘉桂山去,竟到梅花村父子团圆便了。”贵儿呜咽道:“据公公所闻,凡所被擒,拷掠烧钳备诸惨毒,儿之父母景衰日暮,莫想得生。但今贼已剿灭,难民已散,恐怕连那根骨头也无人可访问了。”说毕,抚膺大恸。思斋道:“我儿勿悲,这里有文公庙,极其灵应,我每且到庙中问个珓儿,看吉凶若何?”说毕,遂一齐来到文公庙,大家谒拜毕,贵儿取珓,嘿嘿祷告了,把珓向空中一掷,就是一个圣珓。思斋大喜道:“此珓最吉,亲翁必然无事,我儿再求文公赐个圣珓来证一证。”
  贵儿跪下祷毕,把珓向空又掷下去,看时,却变作一个阴珓了,贵儿失色。思斋拾珓在手道:“文公是个正直神人,必无戏耍人处,我儿起来,待为父代尔一掷!”思斋告道:“闻公诚感鳄鱼,义折庭奏,生时如此正直,死后自然神明。今弟子某亲遭贼掳去,如或不死,乞赐圣珓。”说毕一掷,就一个圣珓。思斋道:“圣玫须证,真个不死,再赐一珓。”复掷下去,又一圣珓。思斋大喜道:“既不曾死,我媳妇团圆有日矣!”再掷下去,则又变成阴珓。思斋忙拾起珓来道:“古人云:再三渎,渎则不告。神已告我不死,我原不该掷了。我儿拜谢神罢。”贵儿心上忧疑,拜了起来,见案上有笔,提起来向壁题诗一首道:
  灵宫赫赫似衡岳,瞻拜何殊旧日情。
  雾泄芙蓉千叶暝,云收紫盖众峰晴。
  祝融不吝为公现,杯珓偏悭此日呈。
  正直忽然成梦梦,教人怎不笑先生。
  题完复写绝句一首道:
  女孥未死亲先失,秦岭重来岁已移。
  闻道贼平心转恨,不曾鞭得盗魁尸。
  写毕,不胜伤悲。庙祝走来,与思斋施礼道:“这位相公,似有什么难决的事一般。”思斋道:“正是。”庙祝道:“我这里近来一个仙姑,姓刘,自称是刘三妹后人,能禳星告斗,起人灾疾,又善鸡卜、炷卜、吕仙卜诸术数,能知过去未来之事,太公何不求他起个数来一决?或有甚不吉之处,就求他破个鸡卵,审系何妖作祟,备些酒馔禳除,自然无事。”思斋道:“仙姑有恁样灵验,得他来一问休咎甚好,但不知他住在耶里?”
  庙祝道:“太公若要请他,我就代太公一行何如?”思斋大喜道:“如此极好。”庙祝去不多时,引着一个仙姑进庙来,思斋举眼看那仙姑时:
  桃花面,鹤翎发,青霜袍,玄琼舄。若若灵飞绶,垂凤采之文;峨峨天真冠,顶夜光之赤。
  望而知为异人,即之弥见奇绝。
  思斋忙牵贵儿上前,迎接入庙,叙礼坐下。仙姑一眼看定贵儿道:“这位相公可惜是个男人,便不免阴阳混杂。若是个女儿,怕不是个一品夫人。”思斋道:“何以见之?”仙姑道:“面色端严,皮肤香润,发细背圆,身肥肉重,女则极美,男则稍逊。”思斋暗喜,茶罢,贵儿泣拜仙姑道:“家父母被贼剽掳,未知生死存亡,求仙姑一决休咎。”仙姑道:“这个不难。”起身取香五枝,向天祝曰:“天数五,地数五,大衍之数五。三多凶,五多功,五与五合,人在其中。惟尔有神,尚明告侬。”念毕,把香向空一撤,取最远一枝,以指量长短,折为六节,布成一卦,写出四句道:
  一夜月明,千山风定。破麦见麸,自得真信。
  写毕,付与贵儿道:“此数目下虽吝,久后必吉,不必虑也。但相公明堂微有晦色,不久恐有虚惊。吾再与尔起个数来,看看如何?”如前焚香布卦毕,复写出四句道:
  遇惊勿惊,遇忧勿忧。祸兮福倚,吉向凶求。
  写毕,仙姑道:“此数兑下乾上,于卦为履,有‘履虎尾不咥人’之象。虽有惊恐,可无虑也。”说毕,起身作别。思斋取一封银子相酬,仙姑笑而不受,摇着麈尾飘然而去。思斋叹羡道:“此真仙姑也!其视世之赎魂设鬼,弄骗愚妇人者,大有径庭矣。”送了回来,就把那封银子赏了庙祝,辞别起程,望老泷进发。正是:
  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乌飞不觉长。
  未见贵儿有甚虚惊,且听下回分解。



  醉园评:除却带寻一方,其病更无他药可疗。而问卜问仙,虽点缀路途中景况,实陪起被劫一段文字。
  野隺道人曰:张俊不可使之再发,再发则成痼疾二语,直送贵儿到三都,平其剧盗。如此医生,庶足当医国手三字。




猜你喜欢
  卷二十五 情中正·曹绣君
  第一回 不糊涂醉仙题额 难摆布快婿完姻·李渔
  第七回 借戏文台前辱骂 守节义夫妇偕亡·
  第十一回  范家姑嫂邀妙趣·
  第十四回 单拆单单嫖明受侮 合上合合赌暗通谋·韩邦庆
  卷五·陈球
  第二十六回 分院宇点景铺陈 派丫头更名服役·兰皋主人
  第七回 解叛犯江中遇盗 破阴谋海外逃生·旅生
  第五十二回 感侠肠隔生续鸳偶 播佳话踵武掇蟾香·
  序·徐述夔
  袁姬·
  第七十二回 天子见表心不悦 林公失陷护国寺·
  第二十四回 进香酬愿·长安道人国清
  花影隔帘录(录一)·
  第二十八回 小试端革除恶习 大作用采录名言·绿意轩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