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金遇奇弃邪归正
诗曰:
取义成仁姓字香,匣中剑气转苍凉。
书生未食天朝禄,敢把丹心并日光。
且按下史廷伟去会试。这回该说钟倬然了。但既为金遇奇,则亦当以遇奇称之。话说遇奇在吕人表家为西席,当时屈渊先已辞回。他假主仆二人,在吕家倏忽三年,宾主相得,竟成莫逆之交。遇奇亦吐出实情,说明真姓名了。人表见遇奇胞襟磊落,言行真诚,所以肺腑之事,无不为之商议。因此时,宁王宸濠,阴蓄不臣之心,每怀窥鼎之伺,招集亡命,训练甲兵。不想与刘瑾近来微有嫌隙,欲假诛瑾为名,实效靖难之举。人表常常苦谏,那知逆濠立意成城,谏之不听,人表忧心如焚。忽一日,至遇奇房中,屏退左右,悄然叹道:“所恨食人之禄,而不能挽回人之祸,从之既不可,弃之则不义。始悔当时昧然,不拆人而事,竟成)目之徒。”遇奇道:“此言何谓也?”人表遂将宁王之事说知。遇奇道:“这怎么行得!目今圣主在上,海宇奠安、人乐平治之化,路闻鼓腹之歌,尺地莫非其有,一民莫非其臣,若妄行逆举,势必朝发夕擒。吾无为王府所推心置腹者,还该疼陈苦谏,以利害说之。否则立见其败,而身亦随之,悔之晚矣!”人表道:“已曾疼哭流涕,反复开谏,奈左右邪奸林立,蛊惑已深,所以弟言难入也。目今沿江要害之地,处处声气相通,唯有赣汀巡抚王守仁势居上游,虑有扼吭之患,故不敢速动。但守仁外貌似和顺,此中实难测度。久欲觅一能言之士,往说探其动静,奈急切未得其人。”正说间,宁王差人相传,人表即起身进去。去不多时,就来了。遇奇道:“为何事?”人表道:“昨日九江道,送了一架美人图来,王爷甚得意,叫相公们每幅做诗一首,题在上,做了几十首,俱嫌不好。为此,要我请一个会做诗的进去。弟想能诗者,未必能写,二者不可得兼。想来无如吾兄,诗字俱佳,故斗胆相荐了。原说是弟之西席,敢请一行。”遇奇道:“做诗写字,亦为快事,然弟嫌其不端之人,不欲近他耳。”人表道:“士各有志,见亦何妨!完了诗,即可出来了,何必过虑。他在那里等候,倒求速些罢!”
遇奇遂换了衣冠,即同人表进王府去,因人表同去,不用报门。宁王坐在堂上,遇奇过去,叩拜了。宁王见他恂恂儒雅,知是书生,忙叫赐坐。因人表先已说明,更不问起姓名、籍贯。只说:“吕先生道及是下大才,故欲借重。”遇奇道:“生员樗栎菲林,何敢在殿下之前轻肆笔墨!本不敢应召,又恐违殿下金旨,只得勉强趋谒。实恐俚鄙之句,难免涂鸦之罪,望殿下谅之!”宁王道:“吕先生与足下是宾主,自然所荐不虚。”叫伺候的:“抬过那架屏来!”展开一看,是十二幅美人。每幅要按景,却是:
春睡秋夜月下花下倚栏灯下焚香拍蝶照镜采莲抚琴修简
果然画得韵致入神,临风欲舞,洵名笔也。家人们摆上笔砚、花笺,遇奇细看一番,略想片时,遂各图咏绝句一首,即书上画图。
春睡美人:
猩红双侧小莲斜,玉臂微弯护鬓鸦,
罗帐轻寒垂不上,一池碧水浸桃花。
秋夜美人:
箫瑟秋风动地凉,一庭花露湿衣香,
只因良夜多成梦,鸳枕空陈翡翠床。
抚琴美人:
焦尾惊从爨下残,卷帘细向月中看,
人间端的知音少,几度临凤不忍弹!
倚栏美人:
绮窗停绣倚朱栏,一曲新词舞袖寒,
伫望彩云天际落,不知今夜共谁看?
修简美人:
征途风景近何如,万缕相思不尽书!
总是只云长别矣,叮咛重写早归欤。
拍蝶美人:
蜂忙蝶乱细端倪,故故花间并翼栖,
怪汝偷香何胆大,从今轻逐过墙西。
月下美人:
银河泻影月微茫,露浥香风上海棠,
夜半闲庭人寂寂,清歌一曲是霓裳。
照镜美人:
绿窗斜傍理新妆,髻挽乌云七尺长,
对影自怜还自惜,苎萝那得有夷光。
花下美人:
春衣新试越罗轻,窄窄金莲花底行,
花底蝶随香气舞,不知香气是谁生!
焚香美人:
紫燕呢喃日正长,博山烧尽水沉香,
箓烟不逐微风散,随着侬身伴玉郎。
灯下美人:
蜡炬争花金层春,帘垂不管月华新,
晚妆初罢三杯后,双颊微红更可人。
采莲美人:
当年留得六郎颜,着水亭亭开并莲,
笑折一枝频顾盼,令人争看说谁妍!
顷刻写完。宁王看了,诗字兼优,赞不住口。道:“清新俊逸,庾开府之流也!才大如此,而使沦落诸生,主司之过耳!”遇奇逊谢不已。宁王相爱之极,吩咐赐宴。谈论间,遇奇词锋侃侃,对答如流,喜得个宁王手舞足蹈。说道:“先生诚当世之异才也。何其高贤咫尺,若非吕生相荐,几乎当面错过!寡人今日,不啻汉高之遇子房,刘备之得孔明也!”当日席散,遇奇辞出,宁王坚留不放,留在府中。每日寸步不离,极相隆重,赐赉甚厚,诸〔事〕凡商之遇奇。遇奇见其言语虚浮,举动往谬,知非端人,但有下问,唯唯而已。欲寻脱身之计,又不能得出来,心中反时刻不宁,因商之人表。人表道:“彼既相留,且住下再处。”遇奇道:“我见其府中上下之人,谄媚成风,言语作为,不循礼法,以王侯之尊不能齐家,焉能治国!不问而可知也。似此光景,将来定有不保之势。”二人正言间,王着人相召,内书房小酌,遂同来人赴内。宁王上坐,二生打横,饮酒之际,宁王忽然道:“有一事与二位计议,目今朝内,奸宦专权,圣聪朦蔽,河山有累卵之危,四海有向隅之泣。寡人忝在宗藩,何忍坐视!欲兴一旅之师,扫除君侧之奸,不识二位以为何如?”吕生默然,金生答道:“从来吊民伐罪之师,必须上顺天道,下洽人心,然后王师所指,箪食壶浆。今朝廷英睿,天下一统,岂宜妄动?殿下还该三思!若云奸臣专权,此系癣疥之疾,殿下分属亲藩,只该开列罪状,上达九重。除之有如几上之肉,亦何必兴师动旅!”人表道:“金生之言甚善,殿下当纳之为是。”宁王道:“孤意已定,无复异议!知我罪我总不顾矣。事成之后,二生富贵共之。但目今归心者甚众。唯有赣汀王守仁处,虽佩服心实难测,欲觅善言之士,往窥动静。一向未得其人,今见金生,可为不辱君命之士,欲请一行,幸勿推辞。”遇奇暗忖:“此人逆谋已露,断难与共,何不借此为脱身计?”便答道:“生员驽骀之林,恐不堪驱策,有负殿下之命。”宁王道:“不必过谦,明日准备礼物,即烦一行。”当日席散之后,无话。次日,即令起身,金生辞出来别人表。人表道:“吾兄此行何如?”遇奇道:“见机而作,弟自有妙用。”人表已揣知其意,执手依依道:“知己远行,弟将奈何!”遇奇道:“相会有日,倘事有可为,弟必不负兄相知之雅。”王府从人催促,不及细谈,遇奇带了尚义,起身而去。
一路无话,到了赣州,下在馆驿内。着人通报了,王公知宁藩使臣,亲自接进去。见礼毕,分宾主而坐。遇奇先致意了宁府的来意,献上礼物,然后说道:“老先生望倾宇宙,晚生钦仰有素,自憾无缘御李。今以藩府作使,得瞻山斗,喜慰生平。”王公道:“先生贵乡何处,尊姓贵表?”遇奇道:“江左人,姓金,名千里。因友人之荐,暂为王府记室。”说罢,即送上书札。王公看书毕,尚未开言,遇奇道:“乞退左右,有密谈奉告!”王公遂叱退从人。遇奇即将宁藩逆谋细述,又道:“渠令晚生交通老先生,探其趋向,晚生虽一介书生,焉肯以洁素之体,为贼作奸细乎!本不愿行,因久仰老先生乃道学宗匠,心秉忠良,必不肯俯就逆谋,故借此一帆风密陈衷曲。”王公听罢,大惊道:“不意先生乃书生也,反具此丹心。但宁藩不轨之心,学生久已知之,因其形迹未彰,亦只秘之于心,不意今日果然。只是为今之计,当何如?”遇奇道:“不足为虑,此人外若蕴和,内实残刻,兼之作事乖张,语言无信。所以左右之人,个个离心离德,如此局面,必败之道。目今晚生必不回去,明公当婉词以复,只说晚生陡然疾作,暂留署中,打发从人先去,然后暗令各*,谨守斤堠。明公即密疏陈请,只说臣处江西上游,江西连年盗起,当为未雨绸缪,乞假臣提督军务,便宜行事。那时俟其反形一露,不难朝发可以夕擒也!”王公大喜道:“天下有幸,获遇先生,使学生得聆方略。灭贼之后,当为题请以酬大功!”遂留遇奇在署中。隔两日,即备回启,打发宁府从人。遂具密疏,差人兼程进京。
却说疏上,此时大司马是王晋溪,见了此本,明知守仁暗为宁王而发,遂复奏。绪为旗牌,一应大小贼情,悉听便宜剿抚,文武官员,皆听提调。旨意到了江西,王公拜受讫。自此,日夜与金生议论,操演人马,添设武备,又密致书于南京巡抚李充嗣,亦须沿江谨斥烽堠,预增险阻。正是:
张弓设矢擒狼虎,密网稠罗等巨鳌!
评:
钟生受宁藩知遇之恩,而忍发其谋,似乎不义。曰:“否,否!”天下事,当决之以重轻。彼大逆之谋,亦可从之乎!周公大义灭亲,亦不得已也。
又评:
侯门之下,求之而不得入者。观钟生初时不欲赴宁藩之召,已见其人品。彼窦尚书屈膝执政,深有愧矣!
猜你喜欢 第二十八回 急告帮穷员谋卒岁 滥摆阔败子快游春·蘧园 第二十六回 识诈降权留反寇 行中速喜得仙书·吴毓恕 第三十一回 嫖赌张大话下场头 仁慈杨员外大舍手·古吴金木散人 卷三·陈球 第九回 恨前仇纠党雪耻 苦读书独立登科·吴敬所 自序· 二十二· 第27回 帮匪囊空劫渔船 令尹幕客弄玄虚· 第八十三回 王主母慈心怜仆女 程父执侃言谕后生·李海观 第五回 好女色奸淫被杀 爱货财坑害良人· 第四十七回 周婉贞偷闲说命 梅香月见鬼擒人·陈少海 第九章 夤夜扣门·天虚我生 第七十六回吃虚惊祸生眉睫设妙策任用心机·李涵秋 第九章八月·徐枕亚 第09卷 竭心力臣忠感鬼神 焚契券友义动官长·徐述夔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