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回 闹街头媒婆争娶 病闺中小姐相思

作者: 吴敬所

 诗曰: 

  瞥见英豪意已娱,几番云雨入南柯;
  芳年肯向闺中老,绿鬓难教镜裹过。
  纵有奇才能炼石,不如素志欲当□;
  咫尺天涯生隔断,断肠回首听啼鸣。 
  当日院子押了安童来到庄上,刘天表竟不知什麽来由,连忙问道:“这安童是夫人著他回去灌园的,闻他在家□办事倒也勤紧,怎麽发他回来?” 
  院子道:“二相公有所不知,这个安童生得胆大。” 
  刘天表道:“敢是他做鼠窃狗偷之事,触了夫人的怒麽?” 
  院子欲把前事细说,因见有几个做工的站在面前,不好明说,便答道:“夫人说:‘这样小□,家中容他不得,还要换个心务实的回去园中使用。’这安童做的事不便细说,明日二相公回家自然知道。” 
  你看刘天表千思万想,决不想出这件事,便对院子道:“我多时不曾回家探望夫人、小姐,今日就同你回去问个详细。” 
  且说这刘天表就是刘状元亲兄弟,性最贪财。若有一毫便宜事,便千方百计决要独得,那状元在日,吃了安□饭,一些事务不理。专一倚仗官势,在外寻是争非,欺负良民。那乡里中,大家小户,无不受其荼毒。若说起“刘二相公”四字,三岁孩童也是心惊。後来状元闻他在外生事惹祸,诈害良民,恐怕玷了自己的官箴,心中不悦,把他大叱一场,遂立刻打发到南庄去交付些租田帐目掌管。他便与状元斗气,从到南左见有两年不回。 
  不料状元逝後,想家中只有嫂嫂侄女,遂回心转意,每隔一月回来探望一次,那夫人也待他不薄。 
  此时院子把安童的事不好明说,天表便走进帐房,把那未弄完的帐目收拾明白,又唤那做工的吩咐一番,仍著牧童牧牛羊,便带一个精细办工的人,与院子同回家来。 
  天表走进中堂见了夫人,把安童的事仔细询问。夫人细说一遍,天表听了心中焦躁,含怒道:“嫂嫂逐出这安童也是,若是这安童暗暗苟合不使人知,岂不把闺门都玷辱了?将来不惟是侄女亲事没了好人家,就是叫我也难做人,你那时把两个活活打死,方□正个家法。” 
  夫人道:“彼时我意欲打死他,只虑女儿未曾许聘,吹到外面去,只说我闺门不谨,做出这件不清不白的事,便招人谈论。今安童既赶回庄上,就是这春梅亦未必可留在家。欲速寻一个媒婆,我并不要分文,白送与人去罢。” 
  天表听说不受分文,又惹起爱便宜的念头来了,想了一想,便应道:“依我愚见,还是侄女婚姻事大。就该把这贱婢登时赶了去罢。” 
  夫人道:“我主意正要如此,因女儿劝我慢慢寻个的当媒婆,配做一夫一妇也是我的阴德。” 
  天表点头道:“只是有一事,近日街上媒婆比往常时甚是奸险了,没有一个不会脱空说谎的,全是那张口舌赚人钱钞。假如贫苦的人家,他说田园房屋甚多,金银车载,珠玉斗量。本是至丑至粗的女子,他说极标致,生性温柔。本是最愚最笨的男子,他说得文章秀丽,诗赋精通。人若听信他花言巧语,往往误了万千大事。他只望人厚礼,不管什麽阴德。当日婶婶在时,结交一个卖花张秋嫂,我去寻他来商量,他作事忠厚。” 
  夫人喜道:“如此甚好,只是这事一时不能就绪,还要二叔在家几时,调停个下落,方可回庄。” 
  天表许允。夫人道:“事不宜迟,倘若贱婢寻些短见,反为不好。今日就与张秋嫂说便好。” 
  天表满口应承。话毕,那小姐打点酒饭出来。 
  天表吃过了饭,暗想道:“我一向要讨别人便宜,难道自家的便宜倒被别人讨去?且去寻张秋嫂打点话儿去,赚他落得拾他一块银子,有何不可?” 
  计较停当,遂出大门。走不数步,恰好张秋嫂同一个卖花的吴婆远远而来。 
  走到跟前,天表叫道:“张妈妈好忙得紧?” 
  那张秋嫂听见有人唤他,忙转头来一看,认得是刘二相公,便笑脸道:“二相公几时娶一位二娘续弦,作成老身吃杯喜酒?” 
  天表道:“喜酒就在口头,今日说过,明日怎麽谢我,便作成你吃。” 
  张婆听见肯作成,恐吴婆在旁听见,忙把他抛开,扯刘天表走过几家门首,微笑道:“二相公,你有何事作成老身?” 
  刘天表道:“你唤吴妈妈来一同商议。” 
  张秋嫂道:“你不晓得,这吴婆前月里到富家去说亲,见没人在面前,窃他几件衣服。过了数日,被富家访出来,吃了一场没趣。如今各处人家晓得他手脚不好,走进门时,人就以贼提防,那个肯作成他。不瞒二相公说,老身做了多年花婆,靠人过了半世,没有一些破绽被人谈论。” 
  刘天表道:“张妈妈你走千家串万户,若不老实,那个肯来照顾。我今有一桩事和你商量,只在两三日就要回覆。” 
  张秋嫂道:“怎麽有这样性急的事?” 
  天表低声道:“我家夫人身边有个使婢,是老爷在时得宠的。只因出言唐突触犯夫人,夫人一时著恼,著人到南庄接我回来商量,要嫁与人去。只是一件,讨著他著实一场富贵,身边都是老爷在时积下的金银首饰,足值二三百金。你去寻个好人家,接他四五十金聘礼,你也有一块赚哩!” 
  张秋嫂道:“果然是真。” 
  想了一会,欣然答道:“这也是老身时运凑巧。府中王监生因断了弦,前日对老身说,要我替他寻一个通房,我明日领他家的人来看一看,果是人物出众,便是五十金也不为多。” 
  刘天表听说有人要看,然後成事,心下又想了想道:“妈妈,我府中出来的比别人颜色不同。若是明日有人来看,只说那丫鬟是老爷亡後,情愿自守不嫁,终日随小姐在绣房做针指。我有一计策,你明日同著人来晋见夫人,不要说我知道,只说来求小姐姻事,那春梅决随小姐出来相,暗暗把他看了。” 
  张秋嫂道:“说得有理,只要夫人心允,难道怕他不肯?” 
  刘天表道:“妈妈又有一件,他家若得遂意就要行礼,不必送到夫人那里去,就送在你宅上,待我悄悄送与夫人,省得那丫头疑虑。若拣定吉时起身,再设一计赚他去便是。” 
  张秋嫂道:“二相公与夫人做主受礼,这样大头脑,怕这丫头不肯嫁麽?” 
  言毕,遂与天表作别。回身不见吴婆,只道他先行。那知吴婆闪在人家窃听两人言语,被他听得明明白白。 
  见张秋嫂转弯去後,忙赶上前问道:“二相公方□商酌的事体,撇不得老身的。” 
  刘天表回头见是吴婆,站住了脚。 
  吴婆道:“这主钱儿挈带老身赚了吧!他说的是监生人家,我明日便寻的乡宦人家,他说是五十金聘礼,我便送你一百金。二相公,你还要许那一家。” 
  刘天表听了这话,更加欢喜道:“妈妈若是这样说,自然许你,只是不可迟缓。” 
  吴婆道:“我明早便去著人来看,早晨行礼到我家,晚间便到我家上轿何如?” 
  刘天表道:“这样更好,请问吴妈妈住居何处?” 
  吴婆道:“我住居在城头,□□第一个楼房便是。” 
  天表道:“吴妈妈,我回去与夫人商议,你不要失此机会。” 
  遂别,去见夫人,把春梅的话儿说了。夫人听信,待至次日,吴婆同一个奶娘竟与夫人相见,假以小姐亲事为因。 
  夫人只道这两个媒婆果与女孩儿说亲,两个婆子又只道夫人晓得其中情迹。谁知是刘天表的计策,使这两个婆子来看秋香。这奶娘把秋香仔细一看,见他生得齐正,便也欢喜,起身与吴婆别了夫人、小姐。 
  走出门首,过了几家,只见张秋嫂领著一个婆子要到刘府,看见吴婆心上火怒,厉声骂道:“你这老泼贱,来抢我的主顾。” 
  吴婆道:“露天衣饭可是让你做的?” 
  张秋嫂恼得眼睛突出,扭了吴婆劈头乱撞,那两个婆子劝解不住,两个在街上一个爬起一个扑倒,也不管出乖露丑。 
  街坊的人围住来看,见是女人□打,不好上前劝解。恰好遇著月上卖花婆子走来解劝得脱,张秋嫂对几个婆子告诉一遍,这几个总是一夥人,便说道:“不偏护著你,也不偏护著他。如今依我们说,这一头媒让与吴妈妈做,两家的媒钱让一半与张妈妈罢。” 
  吴婆依允了,方才散去。 
  次早,刘天表来到吴婆家裹,吴婆便去通知那乡宦家送了一百两聘礼,又是四疋彩缎,一一收下。 
  张秋嫂知道天表收了聘礼,连忙走到一问。 
  天表道:“这桩事我与你讲起的,待打发他们出门了,我当重重谢你。” 
  天表得了那些银子,回来向夫人说:“令夕可遣春梅去。” 
  夫人闻知,当夜将春梅打发到吴婆家去上轿。抬到乡宦家去,众人一看,见三分不像人,七分不像鬼,便唤与吴婆同去看的奶娘一认,也说何曾是这嘴脸。 
  原来刘天表得了这百金聘礼,四疋彩缎,遂别夫人回南庄去。这乡宦人家待要争讼,见这边也是乡宦,只得忍气把吴婆凌辱一场方休。张秋嫂乐得媒事无与,刘天表乐得赚了银子。 
  吴婆欲诉见夫人,又怕夫人著恼,只得忍耐。 
  这玉蓉小姐自吴婆设言求亲之後,终日闷闷信以为实,只道就花园中订约的那生。 
  过了几日不见影响,心下暗想道:“春梅一侍婢耳,做出事来尚然如此,何况我是千金不换之身,被那负心贼玷了清白之体,这怎使得?” 
  每日针线慵拈,茶饭懒吃,不免害了那水边之日,田下之心了。终日容貌憔悴,把一个如花似玉的美态,害得肌庸消瘦。只因音信杳然,无由一面,只得作闺怨四首,以自抒其志云: 
  其一: 
  晓来扶病镜台前,无力梳头任髻偏; 
  消瘦浑如江上柳,东风日日起还眠。
  其二: 
  孤灯□灭已天明,窗雨无声鸡又鸣; 
  此夜相思不成寐,空怀一梦到天明。
  其三: 
  几句花可理旧踪,徘徊花下向谁逢; 
  可怜多少相思泪,染得名花片片红。
  其四: 
  手折花枝过绮窗,忽闻燕子语成双; 
  晚来惟有孤灯照,清减精神瘦满腔。
  夫人见小姐病势沉重,亲自探望道:“我儿,我看你病症非朝夕所致,怎麽秋香不早说?”便唤秋香来问。 
  秋香跪下道:“小姐病症自从看迎举人之後染成,在身如今已经过多日,况且夫人跟前小姐还不肯实说,怎肯与秋香得知。” 
  夫人道:“都是你这贱婢早晚茶饭失了检点,以致大病具既。你今日若後有些疏虞,把那春梅做个样子。” 
  秋香大惊,站起身来。 
  夫人道:“这个病症甚危,著院子往南庄接二叔来寻医生看治。” 
  小姐道:“那些煎剂自幼不曾服惯,郎中手赛过杀人刀,侥我迟死些吧。” 
  夫人爱女心切,著人到崇祥寺许了愿,便往南庄接天表回来。不知如何?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二十回 省重闱义婢共登程 拯幽狱小郎亲谒府·郭则沄
  序·寄侬
  第二十九回 李多祚手刃三思 唐中宗误斩太子·
  第六十四回 已尽黄金曲终人忽渺 莫夸白壁夜静客何来·张恨水
  第二十三回 美偿美两场大棍 债还债一叶扁舟·梦笔生
  相国寺僧·
  第三十九回 因教字渐入仙源 借嘉种欣占吉梦·吴毓恕
  第十回 贾春云为仙为鬼 锹惊鸿乍阴乍阳·金万重
  第 三 回 邱小使入梦会情魂 阎罗王饬差报冤债·周竹安
  第十二回 巧试佳人 戏捺书生·
  第二十三回 用严刑公子认供 见冤枉老奴痛哭·
  第九章·徐枕亚
  第八十一回 飞鸟投林夜窗闻愤语 杯蛇幻影晚巷走奔车·张恨水
  第七回白虎当头县官笞秃婿红鸾错配娇女嫁书呆·李涵秋
  第六十四回 乘醉后看出闺媛·陈端生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