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回王婆子细说情由

作者: 佚名

 诗曰:

 
  实话有情理,瞎说难安排;王婆若隐暪,此案何日开。
 
  话说王婆想到这里,禀道:“太太,实不相瞒,这蓝衫就是这位公子穿了来的。”公子在旁,闻听此言,心中疑问,叫道:“你这位老大娘,小生自幼不出府门,家中的衣服不少,那有此事?”王婆说:“公子,老身说来,你可莫怪。
 
  ”公子说:“有话请讲。”王婆说:“公子,你不是苏门亲生之子,你可知之?
 
  ”公子说:“不知。”
 
  王婆说:“料想你也不知。”一旁坐下,听着老身道来。
 
  王婆开口道,公子你是听。你的真来历,惟家知了情。
 
  那年正月节,十五正张灯。有个桃花庵,妙禅小尼僧。
 
  叫我老身去,与家一儿童。初生方二曰,蓝衫包身中。
 
  叫家抱出来,家主他养身。
 
  那一时老身抱出庵中去,我方才一直进了苏州城正遇着苏大老爷去拜庙,西门内一见老身问分明我就说要把小儿找主卖,苏老爷一见婴儿就应承立时就送我纹银十两正,苏老爷当面抱去小儿童。
 
  那一时,我见这件蓝衫极新,还可以值几两银子,因此我就留下了。这就是少爷一生真来历:太太呀太太在上仔细听,这一身蓝衫情由一切明王三思从头至尾说一遍,客舍内母子二人各心惊苏公子才知不是苏门后,心里要庵中访问母亲生窦夫人听罢蓝衫真来历,急慌忙又问夫主内里情。
 
  话说窦夫人听得出这蓝衫来历,开口问道:“桃花庵中果有几位女姑?”王婆道:“就是师徒二人。”夫人问道:“这婴儿是何所生?”王婆答道:“原是小陈师父所生。”夫人又问道:“这庵中无有男子,这蓝衫他是来于何处?”王婆说道:“你好不明白,若无有男子,这婴儿自何处而来,内中情由,他各人知晓。”窦夫人说道:“我实不瞒你,这蓝衫原是我家丈夫的,自上虎丘山看会未回,至今也是一十五年,并无音信。今日得见我这衣服,他必然知道丈夫的下落。待到明晨,我要亲自前去访问,他若不肯实说,是要你做个对证,你对证得起?”王婆说:“太太自管放心,老身情愿做个对证就是了。”夫人说:“说是如此,相公且请回府,明晨老娘前去降香,以待回来时候,相公也有了生身的来历。”只是:一事不明两心闷,十年寒冷一朝回。
 
  苏公子是日回府,窦夫人留下王婆,到了明晨,窦夫人坐了轿,将这件蓝衫,暗带了自己的身中,却又带着王婆,往桃花庵中而来。
 
  窦夫人降香要进桃花巷,一心里访问丈夫结发男实只望十年夫妻今朝见,又那如夫主早已染黄泉这夫人坐在轿中暗思想,这件事内中情由实不明多者是女姑生得风流样,将夫主暗暗引在桃花庵你二人颠鸾倒凤两合意,因此才食恋恩爱不回还又转念说此事令人可疑,你就是情投意合恩爱好想此处相隔苏州城不远,为怎么无音无信十五年这其中情由今人实难辨,必得是亲自细细问根源正是这夫人轿中胡思想,众家人报道来至桃花庵。
 
  窦夫人正然思想,来至山门以外,下了轿子,使人进庵通报,此时老道姑也下世去了,独有妙姑一人。妙姑听说是双竹巷窦氏太太前来降香,慌忙出来,接至客舍,窦夫人一见妙姑,真乃是一等上好人才,心中暗想:“这事,就十有八九。”用目看毕,便要进庙拜佛,妙姑引着参拜佛像,焚香化纸,拜礼一毕,回至客舍,妙姑自承素菜茶食,就坐,坐下便问道:“大太,小僧有失迎接,万望恕罪。”窦太太说道:“好说好说,仙姑妙龄,今年几许?”妙姑答曰:“三十二岁,请问太太年庚几何?”夫人答曰:“三十三岁了。”妙姑以言挑曰:“膝下几位令郎?”夫人说道:“仙姑不知,妾身自从出嫁,丈夫出门,至今一十五年,并无音信,膝下儿女皆无。”妙姑闻言,心中作一小惊,暗自想道:“当初曾命王三思将小儿送去,因何说是无有,想必我儿大命不长,亡故去了,也是有的。”眼中轻轻落下了一点珠泪。
 
  窦夫人见他心中凄惨,便问道:“仙姑因何听妾身之言,面带不悦?”妙姑答曰:“我见太太三十余岁,孤身守寡,与我这出家人一样,深为可叹。”夫人闻言,说道:“仙姑与我情同此心心同此礼,我有心与你拜为姐妹,不知仙姑意下何如?”妙姑言道:“但恐太太有贵贱之忌。”夫人说道:“仙姑说得那话,既然有意二人请拜。”
 
  言罢,离坐叩拜,遂与夫人平拜了四礼,复入坐位,各叙年庚。窦夫人年长一岁,为亲姐姐,小僧为妹。又叙了几句闲情窦夫人说道:“妹妹,愚姐今日来此,还有一事不明,还望妹妹指教。”妙姑言道:“姐姐有何事情,何不明言?
 
  ”夫人闻言,将带的蓝衫拿出,说道:“就是这件衣服,不明。”妙姑闻言,伸手接过来一看,忽然仰面回头,暗地里流泪来。
 
  一见蓝衫珠泪倾,想起当年张相公;凤舞鸾交恩情重,至今算来十五冬。
 
  禅房生下娇身子,王婆包裹出门庭;至今忽然见一面,难免心中不泪零。
 
  妙姑时下泪难止,夫人就要问实情;明公不知后来事,下一回程说分明。 

猜你喜欢
  第三回 治病竞投霞震火 思家不弃糟糠妻·儒林医隐
  第四十回 孔梅玉爱嫁金二官 黎金桂不认穷瘸婿·丁耀亢
  第十二回写春来凤·吴贻先
  第三回 魔星将退三桩好事齐来 礭局已成一片隐衷才露·李渔
  卷一人命类 韩廉使听妇哀惧·余象斗
  第二回 假算命巧装探私情·储仁逊
  第十六回 俏秋萍春心难禁·风月轩入玄子
  第十八回 老国公奉旨救边 美佳人添丁产子·吴毓恕
  第二回 观鳌灯暗约佳期 越粉墙偷弄风情·青阳野人
  第十三回 回家后的苦闷·张恨水
  第七回 娇娇娘子坠入风尘·苏庵主人
  第七回 助贤夫梅香苦志 逢美女浪子宣淫·
  第廿四回 见面恨无言避人误约 逞才原有意即席题诗·张恨水
  第 三 回 张三被捉遭擒 邵青起造火牢·
  第二十一回 兽畜臣弒母囚妻 犁牛子忠君逆父·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