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讲哲学妓院逞豪谈 读荐书寓斋会奇客
彼此坐下,正待开言。楼下乌龟一叠连声的喊着:“客人来!”单幼仁忙巴着门帘一望,说:“原来是鹫公到了。”所谓鹫公的,穿得也还体面,只是戴着一顶凹顶的灰色窄边帽。
殷必佑到底见多识广,知道这个帽子名叫卢梭帽。鹫公之后,继之者还有两三人,一色芝麻呢衣服,也有戴着金丝眼镜的,也有吸着雪茄烟、纸卷烟的;另外还有一个清瘦老头儿,撇着几根鼠须,穿着斜纹布袍子,天青哈拉呢对襟马褂。单幼仁忙着跟殷必佑通名道姓:鹫公姓陆,后面的一个叫做王开化,一个叫作沈自由,清瘦老头儿叫做陈铁血。殷必佑也无暇问他们干什么的,看上去大约都是同志。
单幼仁一数,连自己已经有了七个人,一面招呼他们吃茶抽烟,一面便吩咐摆席。娘姨答应下去,就有几个笨汉,上来搬开椅凳,端上果碟。调排停当了,然后安放杯筷以及四个大荤盆,另外还有糖食蜜饯。殷必佑一一都看在眼里。单幼仁见诸事妥贴,便请诸位叫局。李平等兴高采烈,首先叫了两个。
此外也有叫一个的,也有一个不叫的。单幼仁又和殷必佑代叫了一个,叫什么花月红,说是个清倌人,将来只要开销半块洋钱就是了。殷必佑自是乐于从事。坐定了,倌人上来斟过一巡酒,大家举杯向单幼仁道谢。单幼仁举筷让菜。不消片刻,这些盆子早如风卷残云。乌龟把鸡、鱼、鸭、肉一样一样的端上来。众人放量饱餐过了,然后谈锋四出,满室嚣然。只有陈铁血一人甚是沉静,低眉合目,就如庙中塑的菩萨一般。殷必佑是初次上这种演说坛,生怕说错了话被人耻笑,只得唯唯而已。
就中以李平等最为激烈,讲了半天的时事,论到官场,看他眉毛一扬,胸脯一挺,提着正宫调的喉咙道:“列位要晓得,官是捐来的,升迁调补是拿着贿赂买来的。就以科甲一途而论,鼎甲翰林是用时文小楷换来的,尚书宰相是把年纪资格熬出来的。大家下了实在的本钱,实在的功夫,然后才有这么一日。什么叫做君恩?什么叫做国恩?他既没有好处给人家,人家哪里有好心对他,无怪乎要革起命来!”这话没有说完,众人一齐拍手,就和八面春雷一样。殷必佑再拿眼睛去看陈铁血,见他也在那里颠头播脑。
众人乱了一阵,才听见陈铁血开口,一口的杭州土白,他说得越清楚,大众听得越糊涂。只听他一字一板的说道:“泰西哲学家说的,一个人有两个公共心。这两个公共心里面,要分出四派。”刚刚说到这里,一个倌人婷婷袅袅的走将进来,在他肩上一拍道:“耐做舍介,实梗叽哩咕噜?”陈铁血吃了一惊,回头一看原来是他的相好,嘻开嘴笑了一笑,就不往下讲了。大众也哄然道:“林先生来了!林先生来了!”殷必佑就扯了单幼仁一把,问他:“谁人叫做林先生?”单幼仁低低地告诉他道:“就是陈铁血的相好了,叫做林新宝。”殷必佑方才明白。
一转眼粉白黛绿蝉联而至,这些人却丢了高谈阔论,一个个别转头去喁喁私语起来。单幼仁见此光景,忍不住高声嚷道:“我有一首诗在这里,诸公愿闻否?”李平等首先答道:“洗耳恭听。”单幼仁道:“同席久不见,渴想诸公面。”陆鹫公岔嘴道:“既说是同席,又说是久不见,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单幼仁道:“莫慌,莫慌!底下还有两句,你听了方知其妙。”
于是乎王开化、沈自由都催他快说。单幼仁又念道:“而今始得之,只有一条辫!”大众方知道是讥诮他们的,便止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闹了一会,乌龟端上干稀饭,大众随意用了,渐渐散去。只是殷必佑叫的那个局,始终不曾来。单幼仁一叠连声叫去催,殷必佑忙拦道:“不必,不必。”单幼仁方才罢了。
看看时候已是亥正。单幼仁在腰里摸出了四块下脚,同着殷必佑走出了弄堂,叫了两部东洋车,自回学堂不表。
且说这陈铁血原是浙江省金华县人氏,祖上也是世代书香。
他老人家是个饱学秀才,七上乡闱,文章憎命,遂改学了幕道。
出手之后,就在钱塘县衙门里处馆。及至生了陈铁血,自幼叫他用功念书,十三岁上撷了泮芹,一时有神童之目。及至乡试,竟步了他老人家的后尘,两次名落孙山,心上十分着恼。刚巧那年七月,朝廷下诏维新,饬各省督抚设立学堂,培养人才,将来好为国家所用。他有个母舅,是个举人,文学兼优,闻名远近,学堂总办以重礼聘为教习。陈铁血得了这个信息,一想自己功不成名不就,倒不如走了这条捷径,也可以图个出身。
当下写封信给他母舅,诉明来意。他母舅平日也把他十分器重,见了信自然答应。把他带进学堂之后,先给他在帐房里面位置一席。这陈铁血天资又好,记性又高,不过跟着洋文教习念念什么珀拉玛、福斯乎礼特、色根乎礼特。久之又久,颇能贯通。
他母舅又检些新书,叫他阅看,因此学问一日深一日,见识一日高一日,竟成了一个中西一贯的人才才。那年上海创办民立学堂,遍地皆是,就有人慕名来请。陈铁血一想:“混在杭州城里,一万年也不会有什么机缘。上海是通商口岸,地大物博。
况且又有租界,有什么事,可以受外人保护的。”主意拿定,便向他母舅说知一切,他母舅也无所不可。
陈铁血收拾收拾,到了上海。那个学堂叫做蒙养书院,学生都是小孩子,程度尚浅,用不着高等学问,随随便便教些粗浅功夫。过了半年,谁知这开学堂的因为经费支绌,就此停办。
陈铁血失了馆地,弄得进退两难。幸亏有个朋友,叫做张东海,在大马路开了一所翻译新书局,请他暂时住下,帮他翻译翻译,每月送他五十金的束修。陈铁血这才安心乐意,住在上海。
却说上海那些维新党,看看外国一日强似一日,中国一日弱似一日,不由他不脑气掣动,血脉偾张,拼着下些预备功夫,要在天演物竞的界上,立个基矗又为着中国政府事事压制,动不动便说他们是乱党,是莠民。请教列位,这些在新空气里涵养过来的人,如何肯受这般恶气?有的著书立说指斥政府,唾骂官场;又靠着上海租界外人保护之权,无论什么人奈何他们不得,因此他们的胆量渐渐的大了,气焰渐渐的高了。又在一个花园里,设了一个演说坛,每逢礼拜,总要到那演说坛里去演说。陈铁血局里的同事,大半是自命为未来主人翁的,俗语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以陈铁血这样的矜平躁释,也要被他们鼓动起来,其余初出茅庐的少年子弟,是更不用说了。陈铁血与单幼仁本不认识,因得张东海介绍,说单幼仁虽然是纨绔子弟,却有爱国的精神,彼此相与起来,却还投合。不过单幼仁有少年盛气的样子,陈铁血有老成持重的派头,这个里头不免分些界限。
这日陈铁血赴单幼仁之宴而回,到得局中上了楼,开了房门,点上一盏洋灯,检得一张刚才送来的《文汇西报》正待细看,忽然茶房送上一封信,说是傍晚时候有个人自己送来的。
陈铁血拈在手中,只见信面上写着“陈铁血君启”,下署着“鹿原”二字。便沉吟道:“这好像是日本人的名字。”拆开之后,忽然掉下一张白纸的名片来,名片上印着黄明,角上一行是个什么大学堂政治科卒业生。再看那信时,原来日本东京勖志社总理鹿原中岛写来的。中言“现有敝社运动员黄子文名明,因回国运动政府,久慕先生人品,乞书以为介绍。”那些话头。
陈铁血把信和名片搁在一边,重复将《文汇西报》看完,钟上已经敲十二下了,收拾安睡。
次日还没起身下楼,听得下面有人喊:“铁公,铁公!”
欲知此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二回 死香魂曲里诉幽恨·潇湘迷津渡者 第三回 黄泉路母女巧相逢 青埂峰朋友奇遇合·秦子忱 第十三回 拆缄如壁合远役愁生 驰禁获笼开移居病剧·吴航野客 第六回俏彩虹欢娱自遭殃·风月轩入玄子 第五十七回 暗访寒家追恩原不忝 遣怀舞榭相见若为情·张恨水 第四十八回 莲净度梅玉出家 瘸子听骷髅入道·丁耀亢 第四十五回 得月楼台良宵闻笛 集词牌令秋字飞觞·天虚我生 第二十三回 拈韵迎春诗情消小恙 放怀守岁旅感寄微醺·张恨水 第四回 臧书吏陈说场弊 缪室婆醉施酒疯·澹园 第114回 为天伦商议告状 于大人审问殷申·牛瑞泉 第一回 卖花郎不卖后庭花 买货人惯买无钱货·李渔 第十五回玉郎大闹销金帐小姐又着云雨情·芙蓉夫人 第二十一回 继父母封诰邀荣·陈端生 第四回 娇娘幸会风月子 英雄怒打宦家奴· 第八十三回 刘清官御封大学士·储仁逊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