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59回 良将阵亡议和辱国 贤臣开复奉旨平番

作者: 佚名

    且说牛鉴得了捷报,要到前敌观战,从宝山跨马出城,有总兵王志元带徐州兵护卫。他只道英兵舰已经完全败退,乐得来出出风头,将来奏折上可以加上亲自督师的字,向上邀功。

    哪知他跨马走到海塘上,英兵舰正在猛攻东炮台,隆隆不绝的炮声,送到他耳中,已经吓得两眼发直,霍地一粒炮弹飞来,恰巧落在他马前,那匹马惊得向后倒退,吓得牛鉴面如土色,极汗满身,连忙掉转马头,向原路奔回。这一来却弄出大祸来了!保护他的徐州兵,见了牛鉴奔跑,自然也跟着他就走。可是那东西两炮台的守兵,早就听得制台亲来督战的消息,非常高兴。及见牛鉴带兵行近炮台,忽然一齐向原路狂奔而去,炮台上的官兵不知就里,发生了误会,只当英兵已经登岸,牛鉴因遇见了英兵,所以带队奔逃的。于是军心大乱,炮声渐稀,东炮台的官兵,听得西炮台炮声断绝,只道已经失守,先行弃台溃散。英兵夺得东炮台,便同兵舰合力炮攻西炮台。可怜这位忠心报国陈提督亲自施放大炮,竭力支撑了一回,怎奈顾前不顾后,敌方的炮弹,如雨点般打来,身上连中数弹,两手还捧着炮弹向炮门里送,哪知弹中要害,口中鲜血直喷,身体栽倒,就此一瞑不视了。守备韦印福、千总许攀接、许林钱、金玉等,见主将阵亡,不愿偷生,拚命与英兵力战殉国。当时有武进士刘国标,在百忙中背负陈提督尸身,跳下炮台,藏匿芦苇之中,等待停战了后,报知当局,方将化成尸首抬至关帝庙殡殓,近地的百姓都来哭奠。

    且说牛鉴得报陈提督阵亡,东西两炮台皆被英兵占据,吓得他屁滚尿流,连忙落船逃回南京去了。英兵既得吴淞炮台,直入宝山,转陷上海,迅速异常,且不费一兵一弹,长驱直入。占了上海以后,便用兵舰由长江追逐牛鉴,直到南京城外,由下关登岸,攻打南京。牛鉴惊魂未定,英人却又跟踪而至,吓得无计可施,惟有闭城死守,急得日夜不安。那时清廷得报上海宝山失陷,即派伊里布来宁议抚。牛鉴开城延入,好像天上落下了一颗救命星。伊里布说明,奉旨同将军耆英,特来与英将议抚罢兵。牛鉴连称好极。当时伊里布见英兵攻城不退,等不及耆英到来,马上书写照会,派员赴英舰通知,先行罢兵,然后再开和议。往返了好几次,英兵司令濮鼎查方才答应,先将攻城的兵士撤回兵舰。于是伊里布同耆英会派藩司黄恩彤、侍卫咸龄、道员鹿泽长,同往英舰议和。磋商了几次,方由濮鼎查定出相约八条:第一款、清英两国,将来当维持平和;第二款、清国须给英兵费一千二百万圆,商欠三百万圆,赔偿鸦片烟价六百万圆,共二千一百万圆,限三年缴清;第三款、开广州、厦门、福州、上海、宁波五港为通商口岸,许英人往来居住;第四款、割让香港;第五款、放还英俘;第六款、交战时为英兵服役之华人,一律免罪;第七款、将来两国往复文书,概用平行款式;第八款、条约上须由清帝钤印。

    议和委员将所提条件带回南京城中,耆英等细瞧一遍,明知条件过苛,却也不敢驳斥,只好一面答复请待奏准批回,即可定约;一面与牛鉴、伊里布会衔写好奏章,加紧入奏。道光帝览奏八条和约,六条都可答应,惟有第二款要赔二千一百万圆,何来如此巨款?第八款钤用国玺,有失国家体面,怎能答应?即召军机大臣开御前会议。大家都面面相觑,不敢发言。

    只有穆彰阿奏道:“兵连祸结,已经三载,不仅劳师糜饷,并且累及百姓遭难。还是权且先许他们的要求,且到元气渐苏,尽可再图规复。赔偿方面,英人既然提出,足见外夷只贪金钱,我们上国,当然不在乎此!尽可答应,以示宽大。至于钤用御玺,却有关体面,应饬耆英改用该大臣关防便了。”道光帝沉吟了一会,也觉他说得近理,便道:“依你所奏办理。”各大臣退出,即由穆奸拟定办法,颁发南京,着耆、牛、伊三人遵旨签定和约。伊里布忙派员往英舰报信,不料濮鼎查听说不用御玺,还不肯依。耆英接得回文后,只好再行拜折奏明,一面托穆奸在皇上前疏通。果然隔了几天,批谕照准,派耆、牛、伊三人为议和大臣,与濮鼎查换约。于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清英两国订结的南京条约告成,战争的失败,鸦片之战也就在此日结束,表过不提。

    且说林公自从谪戍伊犁,旋奉朝旨勘办开垦事宜,认真经营,踏遍新疆三万里,一路查勘地质土性,插标志,登日记。

    沃土则教民种植五谷,瘠土则教民种植果树;遇到沙碛缺水地方,教民植杆开河,振兴水利;遇到山林旷野,教民栽植森林,因地制宜。事在人为,数万里冰天雪海的荒地,自林公加意整理,移民垦植,渐渐地将许多荒地变成熟田,人民既多生计,国家也可征收地税,一举两得,办理得十分妥善。该省长官据实奏闻。道光帝素知林公大才,议戍伊犁,也是违心之事,现在览奏,心中大喜,以林公奉旨开垦伊犁,成绩昭著,可以开复功名。于是降旨,以林公在戌所开垦有功,赏以四品京堂,时在二十五年七月。等到本年十一月,特命林公署理陕甘总督,会同布彦泰、达洪阿筹办番务。

    原来此时甘肃沿边各地,时有生番闹事,林公既奉朝旨署理陕甘总督,即日到省接任视事。后即行出巡,周历沿边各卡隘。普通地方,不去更张,紧要之处,酌量增兵防守。查得循化厅卡外有野番聚众滋事,勾结黑错寺喇嘛僧为护符,肆意劫杀,无所不为,竟敢杀害土司,抗拒官兵。林公查阅移交卷中确有此事,至今尚未完全平复。你道生番何敢如此目无法纪呢?却因驻守兵弁,怯弱过甚,卡隘如同虚设,既不能堵贼于未来之先,又不能击贼于失事以后。卡内且有汉奸熟番,替他们引路通信,卡外则有番僧巨寺,容他们匿迹,因之来去自如,肆无忌惮,劫掠民间财物,视为常事。林公巡阅各卡,采访民情,方知番匪敢于如此猖獗,皆因兵弁怯弱无能,自肇其祸。当即会同达洪阿教练改良营制,淘汰老弱,严加训练。刀枪之外,又兼重火器。一月之后,林公亲临演武厅阅兵,新近添置许多大炮和抬枪,不料甘肃兵开放抬枪,训练之后,尚能勉强试演,不过取准不确,及至林公传令试演大炮,教场中的兵弁竟其面面相觑,无一应命。林公连连催促,才有一老卒到教练前说道:“从前我在广东当过炮兵,什么红泥炮、西洋炮、铜炮、铁炮都会开放。”教练官就命他试放。老卒就走到炮门前,装好弹药,燃火齐放,轰然一声,火星乱进,烟雾迷漫。

    林公在演武厅上看得清楚,即召老卒到前问明姓名,马上提升为百总,命他逐日教练兵弁打靶开炮。一兵班弁见此情形,人人知奋,用心练习,不到一个月,全队守卡兵弁都会开放枪炮。林公晓得可以一战,即命达洪阿带兵剿捕循化厅外的野番。达洪阿奉令出战,一班野番初尚以为官兵没用,依然拒敌。不料此次官兵前队尽用抬枪射击,野番只有刀矛,不能及远,被官兵开放抬枪远射,纷纷中弹倒地,方晓得枪弹厉害,不敢迎战,向后奔逃。达洪阿乘胜率兵穷追,野番逃到果岔地方,避入番庄僧寺中。这也是他们的大本营,到了此地,还想负隅抗拒。官兵便用大炮轰击,不消片刻工夫,僧寺番庄尽行着火焚毁,番贼的巢穴被焚一空,烧死了无数男女野番。奔逃出来的,又被官兵截杀:死伤不计其数,生擒番犯六十三名。

    一班安分番民,被迫胁从的,都跪地乞命。达洪阿于是收兵回省,把所擒野番解赴督辕。林公亲加审问,无辜株连的,一律当堂开释,只将为首抗拒官兵的番酋,请王命斩首示众,没收番贼的田地,另招良民耕种。自经此次痛剿,野番知官兵炮火厉害,不敢为非作歹,地方安靖。林公就把剿办野番情形,拜折奏闻。隔了几日,奉朱批补授陕西巡抚,毋庸来京,着即赴任。林公连忙办理移交,赴西安接任视事。

    看官,你道林公既做陕甘总督,办理野番有功,何故反调任巡抚呢?要知林公以四品京堂赐还,初次不过署理陕甘总督,现在才得实授巡抚,完全开复原官,这个就叫做明降暗升,实在督抚并称,都是封疆大员,参差得不多。

    且说林公自奉补授陕抚朱谕,时在六月中旬,那年适逢秋闱乡试,巡抚例应人闱监临,所以刻不待缓,谕饬各房赶办移交,即由兰州起程,行抵西安接任视事,一面拜折奏报接任日期,一面入场监临,直到三场考毕,方得回辕理事。那道光帝始终信任林公是个能够办事的大员,故尔谪戌时命他开垦伊犁;开复后命他署理陕甘总督,剿办滋事野番。林公都能办理完善,皇上更加信任。此次调他补授陕抚,只为陕省刀匪勾结回民,到处骚扰,弄得百姓叫苦连天,所以特调林公补授陕西巡抚,命他剿办刀匪。林公到任时只顾科场事宜,直到秋闱事竣,方才查究刀匪所在。旋据属员禀报,渭南、富平、大荔、蒲城一带,久为刀匪出没的所在,因为该四属藏族最多,民风强悍,近来与刀匪勃兴,得到那些藏民中的不肖分子暗中相助,故势炎愈张,时常聚众洗劫繁盛的村镇。遇到官兵来缉捕,他们便散处四方,使你无从下手。万一他们不买帐时,便纠众合力抗拒。这一班都是亡命之徒,置生死于度外,抗拒起来,十分凶猛,官兵反打他们不过,再打一次,总被他们杀伤些人,抢掉些火器,因此刀匪除了刀枪之外,也有火枪小炮,声势越来得壮威。兵弁反不敢认真缉捕,以致养痈贻患,苦了该四属的居民,时遭劫掠,弄得日夜不安。

    要知林公怎样收拾此间匪患,且待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七回花归珠还·吴贻先
  第五十五回 赐婚期早偕秦晋·陈端生
  第八回 惊馆梦桃树作良缘·苏庵主人
  第七回 遇美·徐枕亚
  第十六 鲤翻锦浪·邺华生
  谋客货计赚井中人 露官银屈遭盆下狱·娥川主人
  第六回 吕昆探病看鲍公 张寅好语劝良朋·
  第十回 何公子七战俏粉月·苏庵主人
  第二十四回 英阳主讳名贬郑氏 魏国公假病说鬼话·金万重
  第二十回 受恩百姓男妇感洪仁 积德贤朗父母膺上寿·曹去晶
  第七十八回 林正国挂印征西 冯子清独占鳌头·
  卷六雪冤类 杨驿宰禀释贫儒·余象斗
  第十四回 落魂郎既入香闺 晓春妇投怀送抱·临川山人
  第六回 孝女舍身行孝犹费周旋 金夫消屈得金全不费 ...·青心才人
  第十一回 凌云诗骄遇蠢客 宪章酒傲激狂生·尹湛纳希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