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57回 赔兵费捏词蒙听 垦边疆遣戍立功

作者: 佚名

    且说奕山第一次出兵,总算依了林公火攻之计,小挫敌军,正在缮折奏捷,忽迭接探报,说英兵特然反攻,毁去兵船三只。不多片刻,又报称英舰已到十三洋行面前。奕山到此将奏捷一事暂时搁下,即忙与幕友商议,也没有善策。到了次日,又迭接天字炮台失陷,守将段永福败逃;泥城炮台失陷,守将岱昌等不知下落等军报。奕山连连顿足长叹道:“完了,完了。”连忙传令杨芳、隆文两参赞及总兵张必禄,速回省城保守,以厚兵力。三将尚未回兵,忽又接报港内六十多号水师船,都被汉奸放火烧尽,现在英兵正在进攻四方炮台。一日之间连接许多凶信,把奕山身子都吓得矮了半截,只好亲自上城了望。亏得杨芳、隆文率兵进城,协同把守,才略为定心。那四方炮台,据省城后山,为省城保障。杨芳讨令赴援,奕山因恐怕杨芳去后省城空虚,不肯发令,责成他保护省城。隔不多时,四方炮台也竟失陷,英兵便架着大炮,向城内轰击。那时杨芳坐镇城楼,督兵防守,死力抵御。正在危急之际,却喜天公做美,忽然大雨如注,敌兵的炮火顿失效力,省城才得保全。

    看官你道义律前次示弱,托美领事出场调解,现在兵力又何以如此勇敢呢?原来义律因弹药将尽,后援未到,故用这缓兵之计。现在英国添派陆军司令官卧乌古,统带五千雄师,来粤助战,有了这一支生力军,故杀得清兵大败,吓得奕山坐困省城,既不敢出战,又不敢逃遁,惟向属下文武各官问计。于是知府余保纯献计道:“惟有议和可以保全这座危城。”奕山心想:“除此别无救急的法子。”当即派余保纯赴英军舰议和,并请美领事居中调停,商定四款:一、广东允于烟价外,先偿英国兵费六百万元,限五日内付清;二、将调集的外省兵退屯城外六十里;三、割让香港问题,保留后商;四、将首先开衅之林则徐奏请严办。

    奕山至此,也只好唯命是听,马上搜运两库及粤海关,凑足了六百万元,交付义律。一面命两参赞带着外省兵队退屯离城六十里外的小金山。杨芳不愿前去,自请留城弹压,由隆文带兵退屯小金山。隆文因此一气,就马上得病,未及十天,竟然一瞑不视了。英兵拿到了六百万元兵费,免不得启碇退出。

    那奕山用去了省款六百万元,不敢不奏,又不敢实奏,只好捏词诳报,只说英舰屡次来攻,悉被击退,义律明知其势穷蹙,无可争持,乃托美领求抚,只望照旧通商,不再私带鸦片,惟追交商人损失六百万元。当由臣与其议约,令其先行率兵舰退出虎门口外,始见诚意。现业已悉数退去等语。道光帝览奏,信以为真。朝中只恼了大学士王鼎,密递一本,说抚议万不可恃,将军奕山擅自偿银媚外,其罪较琦善更重等语。道光帝看了这篇奏牍,倒也有些动容,即召穆彰阿询问究竟。穆奸一味袒护奕山,非但不说他有罪,反而说他有功,因此把王鼎的奏章搁过一边,反而依照英酋提出条件,追认林则徐罪状,谪戍伊犁。协办大学士汤金钊,因保荐林公才可大用,也受严谴, 连降四级。

    首辅王鼎听得了这种消息,先在廷上和穆奸争论一番,道光帝反袒护穆彰阿。王鼎知难挽回,决计拚着老命,效学史鱼尸谏,草就了数千言的遗疏,详述穆彰阿欺君误国的罪恶,结尾说臣不忍见权奸媚外辱国,请先死以谢穆彰阿。陛下倘因臣死而醒悟,请速亲贤臣,以远小人,放逐穆彰阿,开复林则徐原官等语。另写遗嘱一纸,吩咐家人明日将此遗疏密呈,然后整衣冠望北拜谢圣恩,时已深夜,侍役早已各自安睡,他就在卧室中,悬梁自尽。等到天明,侍役进来看见,慌忙解下施救,怎奈早已气绝,无法挽救。此事传到外面,王中堂悬梁尸谏消息,不消片刻,已传遍京城。一般大臣听得了,不过叹息老成凋谢,惟有穆彰阿惊心动魄,料到王中堂既效尸谏,必有遗疏,不问而知于己不利,非事前妥为设法不可。想到这里,便密差军机章京聂沄与他商议。聂沄筹思了一会,便道:“王中堂纵有遗奏,必然先到军机处,门下素来最善摹仿他人笔迹,待他遗奏到时,不妨将中有关老师之处,悉行改去,由门下摹仿誊正,再行送呈御览。如此一来,事情就可不致闹大,老师也免去许多麻烦,岂不是好!”穆奸听了大喜,称赞他道:“难得你有此技艺,有此机智,着将此事办妥,将来一定设法将你破格提升,以作酬庸。”聂沄称谢而出。等到王中堂遗奏递到军机处,竟自被他们将真本换去,可怜王中堂白牺牲了一条老命,穆奸依然揽权纳贿,按下慢表。

    且说林公谪戍伊犁,挈同郑氏夫人就戍,一路有一文一武两个差官护送。林公忠贞尽节,深得民心,大家都替他抱不平,恨不能打倒权奸,请皇家重用他,因此到处受人接待。不过由京起程,每日按站而行,虽离伊犁路程杳远,遇着大雨大雪,只好留驻驿馆中,等待天晴启行。那一日行抵陕西,有门生秦若波在陕做知府,得报老师过境,亲来驿馆迎谒,相见之后,分宾主坐下。只见林公谈笑自若,和平常无异,绝对没有怨愤愁苦之状。若波始佩服林公的气度,便说道:“老师督粤,焚毁英商鸦片二万数千箱,杀得英兵望风而逃,不敢窥视粤东,威震四夷,功在社稷。结果适得其反,竟把老师谪戍到冰天雪地的伊犁,是非颠倒,太觉不公,真是古人所谓论功行戮的了。”林公正言厉色地说道:“本是一介寒儒,朝廷特加殊恩举天下大事付托,现在大局决裂,内不能肃清君侧,以正朝纲;外不能立功异域扫清四夷,负圣明所托,不加诛戮,已属万幸,哪里还敢腹诽心谤呢?你也是读书明理之人,如何说出这些话来?以后这种地方,务要谨慎,不可信口开河!”若波因代抱不平,才说出这一番话来,却反受了训诲。当下谈些闲事,叩别林公回衙理事去了。

    林公启程西行,在路无非晓行夜宿,饥餐渴饮,好容易到了伊犁戍所。这本是准部境地,从乾隆中年始入版图,辟作新疆省。地面广阔,人口稀少,山麓河滨,颇多沃壤,且与蒙古、西藏唇齿相依。全省计分八道、四十九县、二设治局。清廷早想竭力经营,此次林公谪戍伊犁,道光帝知他是个有用的贤才,今因公罪遣戍,正好命他去开辟新疆,必有成效,所以特地戍往伊犁。林公到了塞外,径抵迪化省城,见过新疆巡抚,文武二差官呈缴文书,领取回文,回京复命不提。

    那林公和郑氏夫人就在迪化省城居住。隔不多时,接奉朝旨,命公戴罪立功,勘办开垦事宜。林公办事素来认真,奉到了这道上谕,马上向新疆巡抚借用两个熟悉全省地理的办事员,命作向导,周历全省八道,履勘瘠地沃地,何处宜种植,何处宜畜牧植林。先巡视迪化道属十县,勘得乌鲁木齐水草丰甘,颇多未曾开垦的田地;哈密为玉门西首的要地,以产瓜为名,不过河流甚少,耕地全赖雪水;绥来多金银矿,藏富于地,未曾开辟,山石中多蕴绿玉。次勘伊犁道、塔城道、焉耆道、阿先苏道、喀什噶尔道、和阗道、阿山道。林公周历三万余里,勘得阿克苏土地广沃,果谷丰登;和阗肥沃宜农,百谷、棉花、瓜果出产甚多。勘察既毕,回省与中丞商量开垦事宜。林公说道:“本省土地肥饶,极宜种植,所惜地多沙漠,缺少河流,土性虽然肥沃,只因无水灌溉,故多弃置,甚觉可惜。兄弟愚见,若欲开垦,当以振兴水利为先。”中丞也深以为然。

    林公于是规划河道,招工开浚,每段派一监工员,自己周游巡视,实事求是,督工虽严,但待人和蔼,恩威并施,故在事人员个个乐于听命。等到开河竣工,又召佃耕种,相度地势,分种五谷,这正所谓因地制宜,故种植之物皆能异常繁荣。当地人民,又多了一种生计,新疆的出品也骤然增加了不少,颂声载道,民间着实感戴。林公公余以笔墨消遣,在省文武及绅士求他书联题咏的,户限为穿。那时风行率更体,林公所书,完全脱胎于欧阳询,所以大家都视为珍宝。伊犁一般的笺纸店,莫不利市三倍,不过三四个月,林公的手迹已传遍冰天雪地中了。

    林公在伊犁勘办开垦,事无大小,都是亲身监察,很广大的沙碛荒地,渐渐地尽成沃壤膏腴。不料内地极繁盛的省份,却被英兵扰乱得不可收拾。这是中国的第一次失败,也就是国耻史的开宗明义第一章,就是中国现在之国弱民贫,也起始于此,这是何等痛心的事啊!中国的贫弱,一是媚外屈服,二是鸦片贻害,林公当时早已见到,故有“鸦片不绝,行之十年之后,文无可用之士,武无可战之兵”的话。惜乎不能见用,如其照他的计划办理,中国早已富强了。

    再说当时自林公谪戍伊犁,首辅王鼎愤而尸谏归天,权奸穆彰阿遂得肆无忌惮,奏请谕饬各直省裁兵节饷,以为和英国议和通商,养兵也无用处。道光帝偏信谗言,严限各直省督抚裁兵节饷。哪知奕山奉派赴粤,被英兵杀得大败,不得已而与义律议和,偿还六百万两,议定就广东一省罢兵,以外各省概不在内,清廷只道和议已成,全国可以无事。

    且说英领事义律同司令伯麦,一面率兵舰退出虎门,开辟香港英国的商埠,恢复广东贸易,一面派汉奸入京,探得裁兵消息。伯麦暗想:“这是侵掠的好机会,岂肯轻轻放过?”便和义律商量,乘此战胜余威,进兵北征。伯麦就遣使回国,奏明英王,征调印度舰队来粤,会齐原有兵舰,起碇拟向北洋进发。哪知驶行得不多几时,还没有离开粤海,忽遇飓风,沉没了几只兵舰,飘失了几只小船,清兵捞得了几件帆桅,奕山、祁土贡就张皇入奏,轻事重报,说什么翻船无算,浮尸蔽海。

    道光帝览奏,迷信海神有灵,颁赐藏香匾额。那伯麦遇飓风失事后,不得不照实奏明英王。英王就派濮鼎查来华代义律职,又令海军少将巴尔克代伯麦为司令官。濮鼎查和巴尔克奉派来粤,会同卧乌古,带领军舰运送船等共计三十六艘,游弋闽海,进攻厦门。前任闽督邓廷桢也因焚毁鸦片,得罪朝廷,与林公同时革职。新任总督颜伯焘也是个热心拒外的好官,听得英兵游弋闽海,连忙遣兵调将防守海口。

    要知胜败如何,且待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三十一·
  第十七回 荡男女罗帏鏖战·烟水散人
  第五回 假响马勇劫小姐·
  第叁回  巧相逢月下追环 小姻缘店中合卺·苏庵主人
  第八回 各各俱把风流寻 偏偏有人独拒春·慈溪居士
  第 七 回 吟秽句虚遭梦里刑 见绣鞋引出心头计·周竹安
  第三十二回 兰阳主约咏美人诗 桂蟾月斗趣骰角令·金万重
  第三章 青年妇人·天虚我生
  第十七回梅生用金寻媒妁钱婆定计谋贞女·风月轩入玄子
  卷五 滦阳消夏录五·纪昀
  第五回 春服为亲筹来供锦盒 歌台得小聚同坐归车·张恨水
  第七回 唐子才智定鴛鴦內應外合奏功捷·
  第1回 试秋闱良材获售 参县幕奇案亲查·
  第十三回 贺端阳陆书看龙船 庆生辰月香开寿宴·邗上蒙人
  第三十七回 定襄伯移节领黄图 荣国府剪花赏元夕·郭则沄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