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七回梅生用金寻媒妁钱婆定计谋贞女

作者: 风月轩入玄子

    集唐五言律:

    寒仓江村路,处处见花稀;

    湖里鸳鸯乌,双双他自飞。

    永怀愁不寝,佳人兴我违;

    不知清藏月,欢赏暮方归。

    却说潘素秋,原是名门之女,与李文妃结拜的姊妹,生得体态,是如姿色艳丽,守寡在家,并无一点差讹,家中方不甚当,只有两个丫鬟,一个男仆与一个妇人,另有家人,各令自立门户,经营生意去了,门首侧边有一个那媪,也是寡妇。

    这个便是朝暮出入的。那婆子已自访得也确,一旦走到钱婆家里去,问道:“婆婆在家么?”

    只见婆子走将出来,行礼罢。问道:“相公贵姓?为甚公干?相辱老媳妇。”

    浪子道:“俺是梅谏议的公子,欲寻一房姻事,相来拜问。”

    婆子道:“原来是梅衙内,老媳妇有失迎候了。”

    便请浪子坐定,托出一杯茶来,浪子吃了。

    婆子道:“这房亲事,老媳妇已在心上。有了,老媳妇便来回覆相公。”

    两个说了个回,浪子临别把一锭银子送与婆子,道:“权做茶费。”

    婆子再三推却,浪子坚意与他,他便受了,致谢不尽。

    隔了一日,浪子又到他家,只见婆子正在门首,按着坐定,浪子道:“可有好亲事?”

    钱婆子道:“甚难。”

    难得话妾,又托出一杯茶来吃了,浪子临别又取出两锭银子,送与婆子。

    婆子又不肯受,浪子道:“些小薄意,何足推却。”

    这婆子爱的是银,见浪子说了,即便领受。

    又一日,浪子叫一个小厮,托了两疋绸缎,又自来送与婆子。

    婆子道:“连次承收相公厚礼,今日又怎的受这缎子。”

    浪子道:“是我专心制来送与你的,你今不受,可不枉了一番心意。”

    婆子只得受了,自想:“他连次送与我这银缎,必有缘故,且慢慢待我留心,吃些酒缓缓问他。”

    婆子便去买办东西,留着浪子。

    浪子道:“这个真的便不得。”再不肯住。

    婆子苦苦的留着道:“你不受我酒,我不受你银缎了。”

    浪子方才应允,发付了小厮去,自家与婆子坐定,两个三杯四杯,言言语语说这姻事。

    婆子道:“相公这姻事,必须门当户对,方才配得相公过。”

    浪子道:“这也不论,只图着容貌便了。”

    婆子道:“如今有姿色的绝少。”

    两个聊说了一回。

    浪子道:“那个墙门里,却是谁家?”

    婆子道:“是陆家,这官人与浪子同庚,十七岁毕姻,十八岁官人便无了,只留着一个娘子,守寡在家。”

    浪子道:“吾前日在门首经过,见一个绝美的小娘子,年方二十多少,想就是他了。”

    婆子道:“正是,也年止二十一岁。”

    浪子道:“吾前日见了这个娘子,思思的想了一月,不想就是的,吾若娶了这个一般的,便死也罢。媒人谢仪一百两雪花。”

    那婆子是爱财帛的饿鬼,见他说了一百两谢金,便动了心火,道;“似他一般的到少,相公准出一百两谢仪,待老媳妇就谋他来,与相公偷一下。”

    浪子就写一个票与婆子,婆子道:“相公是真了。”

    浪子道:“怎么不真,只是不知何能谋得他来?”

    婆子道:“偷妇人要诀,却有那几件。”

    浪子道:“甚的几件?”

    婆子道:“第一件计较;第二件容貌:第三件钱钞;第四件货物,如今相公这三件都有,只是没有计较。”

    婆子想了半会道:“有了。”

    浪子道:“却是当的妙计。”

    婆子附耳道:“只是这般这般便了。”

    浪子大喜道:“不图今日复见陈平。”

    正是:

    虔婆排下牢笼计,那怕冤家不聚头。

    毕竟不知甚的计较,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八章 皎日难照覆盆·董荫孤
  第十三回 念忠良义结芝兰 全名节假求配偶·
  第四回 寇四爷迁怒拟寻仇 秦二官渡江图避祸·吴趼人
  第二十回 贞烈女忍辱戏奸人·江左淮庵
  第二十一回 刘状元看破番诗 单于国大兴人马·雪樵主人
  第三回 惊座卖才自是佳人觅夫婿 当场涂面何殊丑妇见公婆·
  第十五回 粉月装嫖客被人奸·苏庵主人
  第07回 因游学喜逢诗友·弥坚堂主人
  第十四回 逞豪华孝哥添寿 李铁嘴看相传方·讷音居士
  第十回  试紫箫羞云怯雨 比小童折玉摧兰·东鲁落落平生
  第 四 回 赵兰英赠银葬姑 定巧计门挂双灯·
  第六回 胜地名流楔修上巳 金樽檀板曲奏长生·魏秀仁
  第十二回 凤去台空泪痕遮望眼 图穷匕见心事托和盘·韵清女史吕逸
  第二十三回 惊恶梦勘破情魔 诉幽情觉述梦幻·花月痴人
  红拂·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