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八回 张剃头出尽当场丑 胡太守偷窥隔院春

作者: 陆士谔

  话说周介山在祥记春号和春泉静斋谈天,谈起李希贤请酒,席上两个江西红员吃醋闹笑话,春泉静斋一齐大笑道:“真是做官的人,没一件事做不出。”

  静斋道:“采办军装,为甚要连派两个人来?”

  介山道:“现在各处革命党,颇有浮动之势,上头把办军装的事,看得非常郑重,特特派了两个人也未可知。”

  春泉道:“革命党的心思也真恶毒,听说党里头有班实行员,都是死都不怕的。他们要行起刺来,两个人斟酌好了,一个到官府衙门告发,说某处有一个革命党,约定某月某日前来行刺,官府自然相信,派差拿捕,果然拿着了,手枪炸弹,没一件不备。开堂审问,那人直认不讳,那人的性命自然没了,告发的那个,官府自然引以为心腹。那里晓得,这个人才是个真刺客,一得机会,就要开放手枪伤掉你的性命。你想阴险不阴险。利害不利害?”

  静斋道:“今天报纸上,不是载着一个甚么温生才,刺杀了广州将军么?看来也是革命党了。”

  介山道:“革命党这么的吵,终不是好路道。”

  春泉道:“朝廷办理革命党,总算严厉的了,怎么还办不怕?”

  介山道:“索性不办,不知怎样?”

  春泉道:“办尚且如此,不办还了得?”

  静斋道:“革命不革命,吵起来总管吵掉点子生意。”

  春泉道:“毛惠伯,这几天会过面么?”

  介山道:“昨天碰头的。惠伯这几天,忙得不亦乐乎。”

  静斋道:“敢是为商团事情么?”

  介山道:“商团已经成立了,没什么事情了,他忙的就为苏州那爿铺子。”

  春泉道:“慎记苏州也有分号么?”

  介山道:“苏州的铺子是他自己的。”

  春泉道:“惠伯这样一个人,也会做小伙生意。”

  说着,老司务送进一张纸条来,静斋接过略瞧一瞧,随手授给春泉。春泉见上面写的是:

  要事面商希即驾临一谈此致

  马费两老爷

  台照

  弟张咸贵便顿三月十八

  春泉道:“张咸贵邀我们有甚事?”

  静斋道:“想来总为钱财事情。”

  春泉道:“不见得么,他和我钱财上从没有过交易。”

  静斋道:“我不去了。”

  春泉道:“你不去也好,我左右闲着,且去瞧瞧,看有甚么事?”

  静斋随向老司务道:“关照来人说费老爷就来。”

  老司务应着去了。春泉站起身,向介山道:“介翁且请坐坐。”

  介山道:“不用客气,尽管请便。”

  春泉坐马车径向张咸贵公馆而来,一时行到,咸贵接着,笑道:“春翁真诚实人,一请就来。”

  春泉道:“你请我有甚事情?”

  咸贵道:“请你叉麻雀,不是要紧事情么?静翁怎么不来?”

  春泉道:“他有点子事情,不来了。”

  咸贵道:“他不来,少一个人了,怎么样?”

  春泉道:“还有什么人?”

  咸贵道:“贾箴金怕要来快了。”

  说着,只见一人大笑而入,正是箴金。箴金道:“我晓得你捣鬼,要事要事,总不过叉麻雀和喝酒罢了。”

  咸贵道:“三缺一,局凑不拢呢。”

  箴金道:“三缺一,乏味了。”

  咸贵道:“你可有熟人没有?”

  箴金摇头。春泉道:“既然局拢不拢,我要去了。”

  咸贵着急道:“不要走,不要走,果然没人,就叫张司务来凑一个数罢。”

  春泉道:“张司务又是谁?”

  咸贵道:“你不要问是谁,尽管有人来碰和是了。”

  春泉就不言语。咸贵匆匆走到里头,灶上阿土生瞧见,忙站了起来,问老爷要什么?咸贵道:“你给我快去喊剃头张司务来,要紧要紧,快快快。”

  阿土生道:“老爷的头昨天才剃呢,今朝又要剃了么?”

  咸贵道:“不是剃头。”

  阿土生道:“姨太太要打辫么?”

  咸贵道:“也不是打辫,你叫他快点子来是了。”

  阿土生诧怪道:“不是剃头,不是打辫,叫张司务来做什么?”

  咸贵怒道:“叫你去喊就去喊是了,多问点子什么?”

  阿土生应着自去,一会子,张剃头挟包而来。咸贵道:“张司务你来了,包放着,叉麻雀去,叉麻雀去。”

  张剃头听了一怔,忙问和那个叉麻雀?咸贵道:“我因为气闷不过,邀两个朋友来叉麻雀解闷,偏偏邀不齐集,三人缺一,你想难过不难过?”

  张司务道:“三缺一,果然是最难过不过的事情。”

  咸贵道:“你能够明白到此就好了,我晓得你打几只牌,总算还不差什么,所以叫你来补这一缺,凑成功一局。”

  张剃头惊道:“小人是何等样人,敢和老爷们叉麻雀?”

  咸贵道:“这又碍什么?所说赌场没上下,并且他们也不晓得你是剃头司务,你不要响就是了。”

  张剃头道:“小人终有点子胆怯。”

  咸贵道:“放大胆子,怯些甚么?”

  张剃头才勉勉强强答应了,跟着咸贵到书房,认得一个是电报局贾老爷,一个浓眉大眼的却不认识。咸贵道:“人齐了,人齐了,可以拢局。”

  春泉道:“此位何人?尊姓台甫,还没有请教。”

  张剃头顿时局蹐无地,不知怎样回答才好。咸贵道:“他也姓张,打两张牌还可以。”

  春泉道:“是贵本家?”

  咸贵听了,面孔也惭惭红起来。箴金道:“我们扳庄罢。”

  春泉道:“咸翁这位贵本家,既是麻雀好手,倒要领教领教了。”

  四人扳庄入座,碰起和来,斗过两圈,倒也没甚进出。忽报胡大人来拜,咸贵未及起迎,胡大人已经跨进来了。众人抬头,见那胡大人顶帽补服,客气异常,见了众人,逐一打躬为礼。春泉箴金也忙打躬还礼。张剃头吓得一身冷汗,连忙站起身,躲过一边,直挺挺的站着。胡大人诧异,忙问:“此位何人,为甚这般的见拒?”

  张剃头嗫嚅道:“小人是个剃头司务,大人和我打躬,不用折杀小人么?小人家里还有个十八岁标致表妹呢,折杀了叫那个去受用?大人你这个礼,行得真是黄鼠狼爬在鸡笼上,不怀好意。”

  众人听了,一齐大笑起来。春泉才知这位贵本家是做待诏的。胡大人笑道:“咸翁益发高贵了,连剃头司务都相与起来。”

  箴金搀言道:“雅士先生,你不要看轻了他,任是王侯将相,见了他没一个敢不低头呢。这个身分,比了你我就要高起许多了。”

  胡雅士又大笑不已。咸贵道:“雅翁今天怎么公服光临?”

  雅士道:“好叫咸翁得知,藩脾已经挂出来了,兄弟特来辞行。”

  咸贵道:“恭喜恭喜。兄弟没有知道,欠贺得极,欠贺得极。雅翁荣任是那里?”

  胡雅士道:“是厘局差使。”

  此时张剃头早趁大家讲话当口,一溜烟逃去了。贾箴金道:“兄弟在一家春设个便酌,务恳雅翁赏个光。”

  随向春泉咸贵道:“奉屈二位作陪。”

  胡雅士道:“谢谢了,兄弟末班车就要上省的。”

  贾箴金向咸贵道:“费心替兄弟代劝劝驾。”

  咸贵道:“雅翁既然就要动身,我看恭敬不如从命,箴翁就不必客气了罢。还是兄弟来作个小东,略备水酒一杯,也不添请别客,就这几个人,在这里叙叔如何?”

  箴金心想,唷唷,你倒会得奉承呢,我总算可以的了,谁知你竟跑在我前头。只见胡雅士道:“咸翁。你我知交,何必闹这饯行的故套?”

  咸贵道:“算不着什么饯行,无非叙叙罢了。”

  胡雅士道:“既然这样,兄弟也不客气了,请就摆起来,兄弟吃了便行。”

  咸贵喜极,就叫阿土生到雅叙园喊一席菜来,赶快赶快。阿土生应了一声,如飞的奔了去。一会子,酒菜送到,咸贵就叫把台面摆起来,一面按席敬酒,果然不请别客,宾主四人,说说谈谈,异常有兴。胡雅士举杯在手,一饮而尽,很有洋洋自得的意态,笑向咸贵道:“现在世界,官真是难做,咸翁是阅历过来的人,此中况味,瞒不过你。兄弟此去,虽蒙着圣恩高厚,仔细想来,究竟没什么意思。像我们舍弟,在山西地方,总算有着丈人的靠山,尚且弄不下呢。他的丈人,是山西很红的红道台,在抚院跟前真是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今回舍弟闹出了个小小乱子,尚且弥缝不住呢。”

  咸贵道:“令弟是什么班子?”

  胡雅士道:“是知县班,去年还得过明保的,今年调任到万泉县,就闹出两桩小小乱子来。我们舍弟烟瘾是大不过,总要吸到一两八钱一天,两位姨太太一边一个,手不停签的替他烧烟。调着手把枪,所以他公事是不大有工夫办的了,衙门里一应事情,都是家丁们办理的。”

  咸贵道:“现在禁烟当口,怎么倒又能安然无事?令弟的法力倒真不小。”

  胡雅士笑道:“咸翁枉是做过官的人,连这点子关子都不晓得。不要说官场公事,都是照例文书,作不得准,就真个公事公办,也只有几个黑透的人员,填填晦气洞罢了,要什么法力?而况山西那位抚部院,先是个烂瘾头,他一天听说竟要抽到半斤多乌烟呢。你想下头办公事,还严得来严不来?”

  春泉道:“半斤多乌烟,怎么抽法的?一个嘴巴恐怕来不及呢。”

  胡雅士道:“他果然不是一个嘴巴吃的。”

  贾箴金道:“从前有一个镇台,乌烟听说是从肛门里吸进去的。他把烟膏像摊膏药般摊在红布上,贴在肛门口,隔掉三四个钟头,揭下来,已经干掉了。换上一张,又是如此。一天一夜,要换上三五回呢。这位中丞,可也是这个样子么?”

  胡雅士道:“不是。这位抚院,早晨没有起身时光,先要当差的吸了烟向帐子里喷,总要喷得满床上烟雾腾天,帐子里青白色的烟,像云根般一缕缕透出来,他老人家才能够转侧翻动,姨太太才上来替他烧烟过瘾,他才能够呼吸。当差的没有喷烟时光,他老人家宛如半死似的,一动弹都不能够动弹。”

  春泉道:“这么吃法,不要说半斤鸦片,就一斤也容易。”

  胡雅士道:“中丞合家子八九根枪,合算拢来,怕不要一二斤鸦片一天呢。最奇怪的是中丞的大少爷,跷了辫子还要抽鸦片,那真是从来没有听见过的。”

  咸贵道:“人已经死掉,怎么还会抽乌烟?敢是像焚化纸锭般焚化的么?”

  胡雅士道:“焚化倒不是焚化,大少爷的柩停在衙门里,每天到瘾发时候,就叫两个当差的吸了烟,向棺材户头川流不息的喷,喷的大少爷过过了瘾才住。”

  咸贵道:“大少爷瘾发不瘾发怎么会知道呢?”

  胡雅士道:“大少爷生前甚么时候过瘾,自然死后也甚么时候过瘾。最奇怪的是,到了过瘾时候,不给他过瘾,那个鬼就要吱吱的叫。”

  春泉道:“这个鬼倒灵呢。”

  胡雅士道:“中丞既是这个样子,禁烟的公事,自然不问可知了。舍弟幸免,又何足为奇?”

  咸贵道:“令弟这样,好极的了,怎么又闹出乱子来?”

  胡雅士道:“万泉地方,有一所官立高等小学堂,学生的习气本是坏透坏透的。有一个学生,不知为了什么事故,和铺子里人口角起来,生意人是吃亏不起的,就到县里来告了一状。我们舍弟本底最恨的是学生,立刻出大签提拿到案,狠狠申饬一番,并打了三百手心。照这么的办,本也没甚么不是。那里晓得这起学生,竟然起起罢学风潮来,想挟制我们舍弟,我们舍弟镇定力本是可以的,一任他们罢学,不去睬他。”

  春泉道:“照例总要设法挽留,不挽留总要另行招考。”

  胡雅士道:“我们舍弟,挽留也不去挽留,招考也不去招考,只当没这件事。”

  咸贵道:“上头派视学员来查着起来,又怎样呢?”

  胡雅士道:“这有甚难处?只消到私立学堂去,借几名学生应一应卯,就敷衍过了,有甚大不了事?这是一件。还有一件,是自治筹办事务所,那事务所的所长,原和积谷仓董事、书院董事差不多的。我们舍弟是地方官长,照例应有派送的权柄。有个姓李的乡绅,为人很是和气,与告弟的家丁拜过把子的,家丁再三求告舍弟,叫把李绅派充事务所所长,舍弟答应了,亲把李绅送到所里头去,向所员说了。那里晓得这班所员,竟然无法无天,同声哗噪起来,说什么所长是要众所员公举的。官长没有派送之权。一派的胡言乱语,我们舍弟也没工夫和他们争论,向李绅道,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我们还是到自治研究所去罢。李绅就打一躬道,全仗公祖栽培。那里晓得研究所所长,也不肯通融一点子,我们舍弟奔来走去,走了半天,倒计了两回的没趣。后来李乡绅到县控告事务研究两所长许多劣迹,我们舍弟自然公事公办,立刻出火签签提。那里知道,作事不密,反被他们得着了风声,邀齐绅学两界,到省城去上控了。两桩乱子,一齐发作,将来不知怎样结局呢。咸翁,你想现在的官,还有甚做头?”

  咸贵道,“雅翁当的厘差,究竟和地方有司有别,这种风潮是不会有的。像令表兄吴亦堂,在陆军学堂充当监督,终年没甚事情,薪俸倒是镇百镇千的,这才叫开心。上年子还新纳一位姨太太,水葱儿一般的身子,雪藕儿一股的皮肤,问问年纪,只有得十七岁。这位姨太太原是房东的小姐,令表兄用强硬手段勾搭成功的。后来房东晓得了,和令表兄不答应,令表兄跪着哀求,左央右央,才说定一千块钱聘为姨太太。倘换了地方有司时,此事如何了得?”

  胡雅士道:“你还提起家表兄呢,他差使早早的撤掉了。”

  咸贵道:“令表兄撤了差么?几时的事?”

  胡雅士道:“月初的事情。’他因为吸乌烟事,被抚宪得了风声去,马上传进禁烟公所查验。查验员自然照事行事,那里晓得烟瘾没有查出,浑身上下的杨梅毒疮倒全都披露了。查验员因为搜检夹带,脱卸他的衣服,只见上上下下,杨梅疮生了个通,几几乎没一处是好皮肤。查验员吓得舌头都拖出来,连学堂里总办都难为情的,只得禀知抚台。抚台大怒,马上撤去他的差使。”

  咸贵道:“宦海风波,真是异常险恶。然而令表兄也未免太风流了。”

  春泉道:“说起风流,我又想起一事了。前晚十二点钟时光,后马路百德里一家甚么公馆里,闹得反沸摇天,看的人不知挤了多少。说是捉奸,又说是扎火囤,后来瞧见一个四十多岁的汉子,从人丛里抱头鼠窜奔出来,情形十分狼狈。有认识他的,说就是南头甚么捐局里的委员。兄弟齐巧因事经过,倒瞧的明明白白。”

  胡雅士道:“上海这种公馆,真是多不过,像前几年,还不大看见的。”

  咸贵道:“想来总为市面不好之故,不然这种没廉耻事情,谁愿去干呢。”

  春泉道:“现在的风气,真也坏透坏透。新出的一部小说,叫甚龙华会之怪现状,倘讲的都是真话,那还了得。和尚是出家人呢,竟敢这么的无法无天。”

  咸贵道:“那倒不是虚话,和尚本是最为造孽的。记得我在苏州时光,恰好碰着狮林寺招徒传戒,我因为传戒是释门最重的典礼,特去瞻仰瞻仰。走到寺中,见里头妇女杂沓,众贼秃轧在里头,任意调笑,做出许多贼形怪状。长老的云房,与传戒各女尼卧室,只隔得一层薄板。这薄板只有三尺来高,爬进跳出,很容易,陈仓暗渡,再要便当也没有。走到寺后,忽听得草堆里淅淅瑟瑟的怪响,闯过去瞧时,跳出两个人来,一个是妇人,见了我穿衣不迭;一个是光头,倒突出两个眼珠子问我做甚么?你想奇怪不奇怪?”

  贾箴金道:“苏州风气,和上海本是不同。我前礼拜在苏州,瞧见一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在茶馆里向人家作揖打躬的赔不是。我很是诧异,堂倌告诉我,这小伙子是审判所的录事,因为假冒调查员,向各烟户敲诈,被人家察破了,轧到这里来吃讲茶。他自己晓得理亏,才肯赔礼央告呢。”

  春泉道:“审判厅是新衙门,怎么也这样的腐败?应该有点子新气象才是。”

  贾箴金道:“任你怎样的新事业,新政令,到了中国人手里,总是弄不好,因为中国人都是旧人。兄弟曾讲过一个笑话,中国果然样样要维新,件件要维新,事事要维新,色色要维新,除非把二万万个女子,全伙儿嫁给外国人,中国人一个都不要嫁,二万万个男子,老婆全伙儿娶外国人,中国人一个都不要娶。这么一来,人种先搀和了,外国人的新气过给中国人,中国人的旧气过给外国人,以后中国外国作事才能够一例。

  兄弟此番回去,曾到地方审判厅瞻仰过一番。先到缮写状纸室,见那间房子,只有豆腐干般大小,桌子倒横着三只,那点子地位,已经差不多了。三四个小伙子据案高坐,想来就是书记生了,都低着头,执着笔,正在写点子什么,窗外立着的人不知有到多少,挨肩擦背,挤得要不的,你一声,我一句,抢着诉说案情。书记生一边问,一边写,大有应接不暇之势。

  有一个控诉人告诉我道,书记生太少,控诉人太多,缮写状词,又限定上午十二点钟,过时不候。所以写状时光,七手八脚,忙得要不的,张三的事情,错写到李四状词上;李四的事情,错写到张三状词上,停会子质审起来,就不免要闹出许多笑话来呢。

  缮状室隔壁就是发卖状纸室,我走进去时,见里头站着八九个人,都是候买状纸的。那个有胡子的司事,一味吃水烟,望屋顶,做出一副舒徐暇豫的样子,好像发卖状纸不是他管理似的。那几个买状纸的人,都等侯到个不耐烦,忽见一个白圆险的胖子,一埋一埋埋进来。那司事见了,慌忙起身招接,连说煦翁好早,请坐请坐。又问煦翁光临,要办一张状纸么?胖子大刺刺地似理不理的道,我要办一个伙计,你拣张民事状纸与我。司事听了,屁滚尿流,忙把状纸送上。胖子略瞧一瞧,随把钱给了,站起身,一点头便走了出去。我见了很是诧异,询问旁人,才知这胖子就是盐商。暗想发卖状纸的司事,怎么也这般的势利?

  随到承发吏室,见只有三五个守卫庭丁,在里头吸水烟。还有几个体面民事诉讼人,三三五五,随便坐着闲谈,不要说承发吏,连承发吏影子都没有见一个。我见了那种样子,不胜诧叹。后来经过待质室,听得里头拌嘴的声音,闹得狗咬一般。旁人告诉我,这是原告和被告争闹呢。我问原告被告押在一起么?旁人回说是的。等到开庭,那几位审判官更是七精八怪,有有辫子的,有没辫子的,有的身上穿着便服,头上倒戴一顶大帽。那旁听处的两扇玻璃门,更常常的开闭,依呀依呀,闹得诉辩的话都听不清楚了。所以我说新法子到了中国人手里,就要弄不好。”

  四人说说谈谈,早已五点过后。胡雅士道:“兄弟酒有了,再会罢。”

  咸贵再要留时,雅士道:“火车要开了,我们后会的日子长呢。”

  咸贵只得起身相送,春泉箴金也就告辞回家。暂时搁过。且说胡雅士趁坐末班火车到省,先到抚藩两辕,禀谢禀辞一应照例公事,不必细表。即日带领家眷到差,租了一所公馆,每天到局只办一两点钟公事,就回公馆来歇息。这所公馆本是人家的别墅,虽然不甚宽广,亭台花榭,倒颇有点子山人风趣。胡雅士公余之暇,赏览赏览园亭风景,很是开怀。这日饭后无事,一个儿踱向后园来,忽听得一派绝清脆的喉音,呖呖莺声,乘着风从隔墙里一声声吹送过来,那声音好似念什么诗句似的。胡雅士触动旧病,忙抠衣奔向假山去,想瞧一个清楚。一口气奔上,向隔院望去,只见嫩绿如茵,落红成阵,绿杨树下,站着一个女子,手里拿着一本书,在那里低头微唱。因是背影,瞧的不甚亲切,然而望见这苗条的身裁,轻盈的骨格,已可断定他面貌必定美丽的了。瞧了好一回,偏偏这女子不转过脸来,忽一阵微风,把这女子极清极脆的声浪,一字一字吹送进耳轮里来。只听道:“似水光阴春又暮,困人天气日初长。”

  不听则已,一听时心里顷刻痒将起来,正在着魔,不防背后有人道:“老爷,蒋老爷来拜。”

  回转头去,见是门上李福生,喝问做甚么大惊小怪?福生先应了两个是,回道:“蒋老爷求见,说有紧要公事。”

  胡雅士皱眉道:“偏这会子就有紧要公事了,早不来回,晚不来回,这公事来的这么的凑巧。都是你这忘八捣的鬼,我出去会客,倘然没有公事,我只问你这忘八。我把你这忘八送到县里头去,叫县考爷打折你这狗腿,问你下回还敢捣鬼不敢。”

  福生一边答应,一边想道,怪呀怪呀,我们老爷怎么好好的,忽地改了常也,不好不好,天变下雨人变死,他这改常,一定是变死。胡雅士见福生沉吟不语,问道:“福生,你想点子什么?”

  福生道:“我想老爷花园里以后不要来的好。”

  胡雅士忙问何故?福生道:“这座宅子,一竟荒废着没人住的,园子里地又幽静,花奴草魅,不免时常出没,老爷今天这个样子,一定是触着甚么邪了。老爷,这是小人的金玉良言。”

  胡雅士不待说完,连喝放屁放屁,一路放屁放出去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回 露隐情母女相劝 结深怨姊妹生仇·王冷佛
  第六十七回 杜氏女撒泼南北院 张正心调护兄弟情·李海观
  第二十回 夺学堂同室操戈 翻花样洞房合卺·钟心青
  义虎祠·省三子
  第二十回 浴盆里公子破处红·苏庵主人
  第五回 吮春丸麈战群尼 遇天姿网图双艳·梧岗主人
  第十回 千秋盟友谊 双璧返他乡·梦觉道人
  第四十二回 脱官司移花接木 免俗套醉酒长亭·陈少海
  一·
  第24回 于青天重翻旧案 胡恶人巧辩公堂·牛瑞泉
  第五十四回 恶庸医乱开治病方·储仁逊
  第十九 日月合璧·邺华生
  第九回 隔牖窥妆私语切切 深宵胠箧妙手空空·彭养鸥
  第96回 闻禁子丰村送信 两贤人房内哭夫·牛瑞泉
  序·李海观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