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回 兑环妇无意逢夫 访主仆甘心独宿
诗曰:
魔亦成佛道,空仍结一色一胎;
苦中来作乐,笑处却生哀。
聚散如飘火,衰残似死灰。
幻缘成一刹,一春一到百花开。
却说泰定不见了慧哥,惶惶,上大路找寻。只见千军万马,前是逃民,后是金兵,那里去找。走了几日,也没人?睬他。见金兵进了淮安,杀掳的男一妇一无数。他不敢进城,往城南一路大宽转走,只在乡村里乞化,不敢近官路上来。大凡人到乱中,心里如迷如梦,还有甚么主意,不过是这村里一日,那村里一夜,敲声木鱼,讨饭而去。也是水尽山穷,到了绝处,一自一然生出机会来。
却说云娘剪发之后,拜这老尼姑为师,起个法名叫做静慈;把一件白布衫染成皂一色一僧衣。卢氏做了一顶僧帽、一双僧鞋送来,姊妹们痛哭一场,留下细珠作伴。卢氏还住在村里,白日里送米送柴,不住的往来;怕村里有兵,也换了一身旧衣,扮做贫婆,也在庵里歇宿。那日,天假其便,云娘叫细珠将金环一双上村里去卖几贯钱来籴米:“我还留这环子做甚么。”称一称,重一两,“随你寻主儿,或卖或当,不拘是银子、钱,换这米来,等平定了再处”。细珠拿着环子道:“这乱荒荒的,知是那里去卖?大人家都逃了,那里有买金子的?”云娘也是寻思。老师父道:“如今这湖心寺造金佛像,正找金子,只到寺里长老方丈里,便可照数换米,不必要银子另籴米去。”
细珠依言上湖心寺来。这村隔寺不远,只有二里路,却是一条溪,在个松林子里,过去长桥,就是寺里大路。山门大额上,写着“古湖心寺”四字。寺中长老法名智圆,开着丛林接众。本寺有三百多众,每年吃米一千五百余担,还要修塔造像,放生施食,十分兴旺。因是兵火大乱,众生遭劫,长老建了大悲的道场,日日诵经拜忏,替众生解厄。这细珠进得山门,就有知客门道:“是那里来的?”细珠说:“是西村李奶奶衙内白衣庵尼姑处来的,因有金环一双,要来本寺换米;不敢求多,只照换数准算吧。”知客领到方丈,见了长老。问讯一毕,取了汗巾,包着赤烘烘金环二只,称了称足有九钱五分。长老也不好论价,就算了七两纹银,依市价支米。叫知客差火工道人随着细珠一一交一一割,留细珠吃斋。不好久住,只在禅堂上吃了一钟清茶,看这些道人量米。
只见一个道人挑着蒲团、挂着木鱼子往寺里来。进得山门,见细珠站在韦驮殿旁,那人上下不住的打量。但见他:身穿破衲,絮垂线断似悬鹑;头戴包巾,油漫灰残如片瓦。脚走的一丝两气,好似失路的瘸驴;面皮儿半瘦半黄,一如丧家的饿狗。肚内必无三日饭,囊中那得一文钱。
细珠见这道人看得急了,把脸朝着寺里,等那火头们挑米。
这道人又看了看,忙走走近前,深深的唱喏道:“你莫不是细珠姐么?”细珠低头一看,原来不是别人,就是一自一己的亲丈夫泰一一交一一宇,因满心欢喜,道一声惭愧:“怎也有这一日?”因问道:“你这几年在那里,怎么做了道士,也不来接我们接儿?”
正是喜从天边至,欢从烦上生。这一别七年,今日到此,想慧哥也有信了。诗曰:失路木郎将配一妇一,下山石一女一却逢夫。
钵中剩有千家饭,杖底将回万里途。
踏破铁鞋原不有,抛将斗笠竟如无。
等闲对面浑如梦,七载悲欢尽扫除。
二人见面,如梦如痴,说不尽别后的愁肠、乱离的苦境。
只见知客僧人出山门来,叫声道:“奶奶,来看米,我寺中无人,当面一一交一一割了罢。”说毕,知客进寺去了。泰定同细珠押着米回来,一路上细问,才知道大娘已削发出家在村头观音堂,“正盼慧哥和你,哭得眼泪也干了。”说话多时,进得村来,叫挑米的先进庵去。
云娘见细珠袖着金环走去,又想想:“路上兵乱,万一遇见金兵土贼,把环子夺去还是小事,若把细珠掳了去,叫我一时间倚靠着谁?”越想越悔,待叫他转来,又去得远了。云娘只在庵门去走一回立一会,往东盼望。去了两三个时辰,还不回来,好生放心不下。只见一群挑脚的往这庵上来,一步步近了,竹箩里都是白米,云娘心里放下一半,问这挑米的道:“那个一女一人可来了么?”那汉子道:“紧在后面跟来哩。”说不及话,望见细珠过了林子来。“却如何有一个男子,和细珠一搭里走,笑嘻嘻说着话儿,一似个熟人一般?”云娘心里想道:“这妮子离家久了,见了我出家,有些二心,通改变得不老实了,如何一个一妇一人家,同一个走路的人这等模样!”云娘不耐烦,走进庵来,且叫老师父来收米。老姑子取了个斗来,才待量米,细珠进来了。那后面跟随着一个道人,望着云娘磕下头去,放声大哭,细珠也哭个不祝云娘低头细看,原来是泰定,好一似:三年不雨,半天里降下甘霖;午夜重昏,陰影中捧来明月。初见时,如梦中逢旧侣,疑假疑真;再寻思,像死后见生人,半惊半喜。大海飘船,却遇了一条活缆;井中望路,忽垂下十丈长绳。穷岩枯木久无一春一,陇上梅花将有信。
云娘才放声大哭,忙问道:“慧哥如今在那里,可是死在乱兵手里?可是还有个信哩?”泰定道:“我和慧哥走了半路,到淮河口来的。”云娘听得说有了慧哥,大叫了一声,道:“我的儿,原来还有你么!”也就喜得不哭了,忙问:“如今在那里?”泰定道:“慧哥也出家了,在岑姑子庵里做了和尚。一路来找娘,到了淮河口地界,宿在破庙里,撞着土贼,又掳了去了。”说着,泰定大哭。云娘听得有了慧哥,喜得昏了,又听得一声没了慧哥,又痛得昏了,不觉一头硼在地下,牙关紧闭,全不言语。老师父、细珠慌了,快传了卢氏来。卢氏见泰安,也哭成一块,问不及话,且来救云娘。先使箸把牙关启开,用鸡翎探入喉中,吐出粘涎。喉中哽咽不出声来,半日方才苏醒。卢氏细问泰定,才知半路里又失散了。大家抱头放声,你看一场好哭。这才是:久离乍聚,才合还分。草蛇灰线,埋伏下离合悲欢;灯影镜花,指点出地风水火。把一副热泪,滴作阎浮世界;把几番烦恼,隔开恩一爱一菩提。到头来,儿一女一也是挂碍,怎跳出骨一肉一一情一肠;回头去,眷属总似微尘,谁离得梦想颠倒。生灭总从一情一里尽,涅?元在识中圆。
云娘、卢氏哭罢多时,老尼姑来劝道:“世上魔难,件件是要受过的,不受魔难不成佛。你果然修因上有儿一女一的命,一自一然还有团圆的日子。今日既然出家,把这儿一女一的一情一还这样迷恋?这点一爱一根不断,又出甚么家!”说得云娘一时顿醒,把眼泪揩干,向菩萨前礼拜,做些饭与泰定吃了。
天一色一将晚,云娘使细珠:“同泰定向西村佃户人家寻口空房,你两口儿今日一自一去安歇。等平定了,再去找寻慧哥的信罢。”泰定真是正人,这一向出家,也有些道气,道:“今日见过了娘,在庵子上不方便,我还到湖心寺丛林里去宿。白日里到庵上,我管打草做饭,行那道人的事。只等慧哥有了信,同娘回家,那时夫一妇一完聚不迟。今日里母子不得团圆,没有我两口儿就同住的理。显见得这一来,只为妻子了。”老姑子在傍说:“泰定果然是个好人,说话不差。”泰定依旧背了蒲团,向湖心寺去了。从此,每日早来打柴做饭,伺候大娘吃斋念佛已毕,即回大寺。细珠也并无留恋丈夫的私一情一。可见这一点佛法化人,受用不荆过了几日,云娘思想慧哥,眼泪不干。泰定要辞了云娘,向淮北一路找寻,在观音菩萨前占了一卦,是该静守一自一然遇合的课。云娘又恐怕泰定去了,一时不得回来,兵荒马乱没处去躲,只得留了泰定。四口一女一人只靠他一个男子,暂且同住,打探消息,再做道理。可怜:雁过有声,只疑传确信;云开无影,依旧是空花。
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一回 甘冒雨淋漓驱车送艳 不妨灯掩映举袖藏羞·张恨水 第十二回富廷伟半夜诉衷情·不睡居士 第二回 传警报灾祸有先声 发誓词师生同患难·郑权 第五回 玉人仙去兀自欢·春江隐士 十· 白门新柳记· 第三十五回瓶花相寄词话牵连燕衣交赠比前着意·风月轩入玄子 第十四回 等不得重新羞墓 穷不了连掇巍科·东鲁古狂生 第五回 两毒缠伸难救药 片言提要枉劳心·绿意轩主人 第十四回 徐大勇夜探虎狼窝·储仁逊 第三十二回 遵国法罪犯发配 沐皇恩烈妇入祠·邗上蒙人 第六十九回 易道清立毙杖下 陈武氏得放归家· 第五回 表姊弟拜寿勾情 亲姑嫂贺喜被奸·吴敬所 第十六回 窥得春光行巧计· 愚郡守玉殿生春·周清原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