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回 假张良暗计图连理

作者: 刘璋

    诗曰:

    闲将青史闷难禁,古古今今事业深。

    谋似子房怀隐恨,智如诸葛泪余襟。

    月当圆处还须缺,花若秾时便被侵。

    可笑愚痴终不悟,几番机变几番心。

    却说张良卿因一时酒后兴高,便没心把雪小姐的心事,都对柳友梅说了。后见柳友梅再三留意,又见诗句清新,到第二日起来,倒想转来,心下到有几分不快,因走到亭子中来。只见李君文蓬着头,背剪着手,走来走去,像有心事的。张良卿见了道:“老李,你想什么?”李君文也不答应。张良卿走到面前,李君文恼着脸道:“我两个是聪明人,平日间自道能赛张良,胜诸葛,今日为何做这样糊涂事起来?”张良卿道:“却是为何?”李君文道:“昨夜那姓柳的,又非亲,又非故,不过是一时乍会,为何把真心话,通对他说了,况他年又少,人物又生得风流逸秀,诗又做得好,他晓得这个消息,却不是鸿门宴上放走了沛公!我们转要与他取天下了。好不烦难么!”张良卿道:“小弟正在这里懊悔,来与你商议,如今却怎生区处?”李君文道:“说已说了,没什计较挽回。”张良卿道:“昨夜我也醉了,不知他的诗,必竟与我如何,拿来再细看看。”李君文遂在书架上取下来,二人同看了一回,面面相觑。张良卿道:“这诗反复看来,倒像是比我的好些。我与你莫若窃了他,一家一首,送到府里去,燥脾一燥脾,风光一风光,有何不可?小柳来寻时,只回他不在便了。”李君文道:“小弟昨夜要他做第二首,便已有心了,今仔细思量,还有几分不妥。”张良卿道:“有什么不妥?”李君文道:“我看那柳月仙,小小年纪,也像个色中饿鬼,他既晓得这个消息,难道倒罢了不成?况他又是钱塘学里,他若自写了去,一对出来,我们转是抄旧卷了,那时便有许多不妙。”张良卿道:“兄所言亦是。却又有一计在此,何不去央央学里的周斋夫,叫他收诗的时节,但有柳月仙的名字,便藏匿过了,不要与他传进,难道怕他飞了进去不成?”李君文道:“此计甚妙!但只是诗不传进,万一府里要他,到学里查起来,这事反为不美。就是柳月仙见里面不回绝他,终不心死。到不如转同他去做个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罢。”张良卿道:“怎么一个明修暗度?”李君文道:“只消将这两首诗通来写了自家的名字,却把兄昨日做的,转写了柳月仙的名字,先暗暗送与周斋夫,与他约通了,然后约同了柳月仙,当面各自写了,一同送去。那周斋夫自然一概收侍。这叫做‘明修栈道’了,却暗暗挽周斋夫换了送去。那小姐若看见了你的诗好,自然把柳月仙遗弃了。那时他自扫兴而去,兄便稳取荆州了。这不是‘暗度陈仓’么?”张良卿听了,满心欢喜道:“好算计,好算计!求要求韩信,拜要拜张良,毕竟兄有主意!只是要速速为之。周斋夫那里,却叫那个好去。”李君文道:“这个机密事,如何叫得别人?须是小弟自去。只是老周是个利徒,须要破些钞,方得事妥。”张良卿道:“成大事者,不惜小费,这个如何论得!称二两头与他,许他事成再谢。”李君文道:“二两也不少了。”张良卿只得袖了二两银子,用封筒封了,就将柳友梅二首诗,用上好花笺,细细写了,落了自家的名字;转将自家的诗,叫李君文写了,作柳友梅的,却不晓得柳友梅的名字,只写着“柳月仙题”。写完了,李君文并银子同放在袖中,一径到钱塘学里来,寻周斋夫。正是:

    损人偏有千般巧,利己仍多百样奸。

    谁识者天张主定,千奸百巧总徒然。

    原来这周斋夫,姓周名荣,乃是钱塘学里的一个老值路,绰号叫做“周酒鬼”,为人喜杀的是白物,耽杀的是黄汤;但见了银子,连性命也不顾;倘拿着酒杯,便头也割下来。凡有事央他,只消一壶酒、一个纸包,随你转递文字、卖嘱秀才这些险事也都替你去做了。

    这日李君文来寻他,恰好遇他在学门前,背着身子数铜子,叫小的去买酒。李君文到背后,轻轻的将扇子在他肩上一敲,道:“老周,好兴头!”周荣回转头来,看见李君文,笑道:“原来是李相公。李相公下顾,自然兴头了。”李君文道:“要兴头也在你老周身上。”周荣听见口中是上门生意,便打发了小的,随同李君文走到转湾巷里,一个小庵来坐下,因问道:“李相公有何见谕?”李君文道:“就是前日诗题一事,要你用情一二。”周荣道:“这不打紧,只要做了诗,我与李相公送到府里去就是了。”李君文道:“诗已在此,只是有些委曲?要你用情,与我周旋。”周荣道:“有什委曲?只要在下做得来的,再无不周旋。”李君文就在袖子里摸出那两幅花笺道:“这便是做的两首诗,一首是敝相知张兄的,一个是个柳朋友的,通是本学。老周你通收在袖里,过一会,待他二人亲送诗来,烦老周将他的原诗藏起,只将此二诗送与府里。这便是你用情处了。”周荣笑道:“这等说来,想是个掉绵包的意思了。既是李相公吩咐了,又通是本学的相公,怎好推辞作难?只凭李相公罢了!”李君文来时,在路上已将二两头称出一两,随将一两头,递与周荣,道:“这是张相公一个小东,你可收下,所说之事只要你知我知,做得干净相,倘后有几分侥幸,还有一大块在后面哩!”周荣接着包儿,便立身来说道:“既承相公盛情,我即同李相公到前面酒楼上,领了他的情何如?”李君文道:“这到不消了。张敝友在家候信,还要同来,耽阁不得了,容改日待我再请你罢!”周荣道:“既是今日就要干正经,连我酒也不吃了,莫要饮酒恨他的事。”李君文道:“如此更感雅爱!”遂别了周荣,忙忙来回復张良卿。

    此时张良卿已等得不耐烦,看见李君文来了,便即着问道:“曾见那人么?”李君文道:“刚刚凑巧,一到就撞见,已与他说通了。怎么小柳还不见来?”正说不了,只见柳友梅从园门边走进来。原来柳友梅只因昨夜思量过度,梦魂颠倒,起来迟了;又因与静如和尚细谈一朝,梳洗毕,吃了饭,到张家园来,已是日午了。

    三人相见过,张良卿道:“月仙兄为何此时才来?”柳友梅道:“因昨夜承二兄厚爱,多饮了几杯,因此来迟,得罪!”李君文笑道:“想是不要看雪小姐的新诗了?小弟今早倒已觅得在此。”柳友梅道:“原来兄不失信,既如此,乞赐一观。”李君文道:“看便看,只是我三人的诗,也要送去了。今早学里来催,今晚可同送去罢。”柳友梅道:“承二兄见挚,更感雅爱。”李君文就在拜箧中取出一幅花笺,递与柳友梅道:“这便是雪小姐的诗了。”柳友梅接来一看,只见上写一首七言律诗:

    石径烟染绿荫凉,柳拖帘影透疏香。

    去时燕子怜王谢,今日桃花赚阮郎。

    半枕梦魂迷蚨蝶,一春幽恨避鸳鸯。

    雨丝飘处东风软,依旧青山送夕阳。

    原来这首诗,乃是杭州一个名妓做的。李君文因许了柳友梅的诗,只得将来唐塞他。

    柳友梅看了,笑道:“诗句甚好,只是情窦大开,不像个千金小姐的声口。此诗恐有假处。”李君文道:“这诗的真雪小姐的,为何假起来?”柳友梅将诗细看,只是不信。张良卿道:“月仙兄看出神了!且去干正经要紧,这时候也该去了,不要说闲话,误了正事。”李君文道:“小弟诗未做完没分,只要二兄快快写了同送去。”张良卿与柳友梅各写了自己的诗,笼在袖中,二人一同出园门,竟到钱塘学里来。正是:

    游蜂绕树非无意,蝼蚁拖花亦有心。

    攘攘纷纷恋春色,不知春色许人侵。

    却说柳友梅同着张良卿,一同到学里来,恰好才到学前,撞见了刘有美,忙问道:“我那里不寻兄来,前日西湖上别后,兄寓在哪里?小弟那日就返舍,令堂便着抱琴来问了几次。这几日不归,悬望得紧哩!”柳友梅道:“小弟也就要返舍。”随指着张、李二兄道:“只因遇着张、李二兄,因此逗留这两日。”刘有美道:“原来如此!”忙与张、李二生作了揖,叙了些文。柳友梅问道:“刘兄今日何往?”刘有美道:“难道兄倒忘了?就是为诗题一事了。但不知兄又何往?”柳友梅笑道:“小弟也为送诗而去。”刘有美暗点点头道:“那两位莫非也是么?”柳友梅道:“然也。”刘有美听了,就忙忙的作别道:“小弟有事去了,兄若送了诗去,千万速回!”柳友梅道:“多感,多感!”

    刘有美去后,友梅就同张、李二生来寻周荣,各自付诗与他。却说周荣见三人来,心下已自暗会,假作不知,道:“三位相公既然各有诗了,只留在学里,待在下送去就是。”三人齐道:“如此有劳你,明日诗案出了,请你吃喜酒罢。”周荣道:“使得,使得。”三人别了周荣回去。

    柳友梅只得又在棲云庵住了一宿。到次早抱琴也寻来接了,就一同归去不题。

    且说刘有美遇见了柳友梅,为何如此着忙?他原来这日湖上,已有心盗袭柳友梅的诗句,到次日便访知梅、雪二小姐的下落,便把暗记柳友梅的二首,写好落了自家名字,封好,连忙赶到杭城,送诗到钱塘学里来,也去央及了周荣,不期路上撞见了柳友梅,耽阁了半日,又听他们说来,他们三人也为送诗,仍恐打破了自家的网,因此又叮嘱柳友梅作速回家,自己急急忙忙的别去。正是:

    天定一缘一会,人多百计千方。

    纵使人谋用尽,那知天意尤长。

    毕竟送诗以后,二小姐去取何如,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七回 一宵缘约赶阳台梦·风月轩入玄子
  第 一 回 闻仆报赶奔金陵 见世兄得授图章·
  第六十回 倒神像仙子投胎 试凯歌才人挥管·蔡召华
  第十五回 回北京受爵完姻·
  第十三回 怒屠三水县 力困五羊城·花溪逸士
  第五回 康学究避债吟劣诗 安御史据情参伪圣·黄世仲
  第十二回 警幻仙诗和贾元妃 薛宝钗书寄林黛玉·嫏嬛山樵
  第二十七章 弹哄·林纾
  第六十四回 慈云庵封发酬君宠 延秋亭同心解主忧·蔡召华
  第五十六回 欲全名节说假梦 要还心愿造浮桥·雪樵主人
  第四回 征外定内奸相奇谋 伏阙陈书忠臣辞职·玉瑟斋主人
  第七回 罗母得孙心生疑·烟水散人
  第十一回 嘉靖受惊还北阙·芙蓉夫人
  第十回 仓皇失措求援法王 两面受敌大困新党·玉瑟斋主人
  严武·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