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六回 合欢亭入梦逢巫女

作者: 刘璋

    诗曰:

    淡云疏雨恣高唐,一种幽情入梦中。

    漫说黄梁清俗士,试看蝴蝶化周郎。

    红楼粉面原虚幻,翠阁蛾眉半醉乡。

    莫向春风沉意乐,离迷魂断楚襄王。

    却说柳友梅只为心上想着那二美人,左思右想了一回,不免神思困倦,才朦胧睡去。忽走到一座花园,四周花木,一带槿篱环抱着曲池,流水潆绕着石径。斜桥半中间高高的起一座亭子,那亭子靠着一块太湖石。太湖石畔,罩着一大株绿萼梅,玲珑曲折,香气纷披。柳友梅飘飘然随着池畔曲栏,一径从石路上湾湾的走过板桥。只见那些牡丹亭、芍药栏、大香棚、蔷薇架、木樨轩,周阑绕着那座亭子,亭子上梅花如雪,香气连云。柳友梅徘徊不忍别去。正是:

    似随残雾似随潮,花岸依然旧板桥。

    竹径朱扉风半启,纸窗梅影月空摇。

    红余珊枕钗寒禺,绿闇东墙韵冷箫。

    梦里只疑身是阮,阶前妬杀翠云条。

    柳友梅到得亭子边,心上恍恍惚惚,就于那亭子下面,小石磴上,坐憩片时。只见亭子上写着“合欢亭”三字,两行挂着一对联,就是柳友梅自己的诗句:“吟成白雪心如素;梦到梅花香也清。”柳友梅看见,吟罢,心下想道:“原来这里却有人写着我得意的诗句,只可惜那样一个仙源,恨无仙子过耳。”心下才这般想,但听得半空中,一派仙乐,声音嘹亮。柳友梅侧耳听来,但听得:

    悠扬逸响,分明皎月度琴声;宛转清音,一似冷月飘笛韵。幽情欲动处,乍疑司马遇文君;曲韵听来时,还拟张生狎崖女。新声送入高唐梦,化作巫山一片云。

    柳友梅方才听罢,抬头仰望,只见几个青衣拥着两个仙女,乘云冉冉而下。一个身穿着缟素衣裳,驾着一朵红云;一个身穿着淡绿色衣,手执碧玉如意,俱从半空中堕将下来。

    柳友梅此时,心下又惊又喜,不免仔细定睛一看,心下尚依稀仿佛记得像那舡上相逢的二美人,暗喜道:“吾柳友梅不知何缘,与二美人便在这里相逢。”遂上前问道:“敢问仙姬,降临何处,因什到此?”那白衣的女子道:“妾乃瑞云洞六花仙子是也。”那绿衣的女子道:“妾乃碧玉洞五花仙子是也。与郎君共有姻缘之分,故尔到此。”白衣女子道:“且待妾开却洞门与仙郎欢会。”说罢,将长袖从石壁上一拂,只见石壁内就现出两扇朱扉,内中雕栏画槛,瑶草奇花,迥非人境。那白衣女子道:“仙郎请进。”柳友梅听得,喜出望外,便笑脸相迎,二女子亦携手相邀,同入洞中。怎见得洞房的好处?但见:

    绣帘飘动,锦帐高张。排列的味味珍羞,尽是琼浆玉液;端供着煌煌炬烛,赛过火树银花。香焚兰麝,暗消宋玉之魂;衾抱鸳鸯,深锁襄王之梦。酥胸微露处,笑看西子玉床横;醉眼俏传时,娇摱杨妃春睡起。正是未曾身到巫山峡,雨意云情已恣浓。

    柳友梅随着二女子到得洞中,已觉神魂飞荡,又见洞房无限好景,真令满心欢畅,乐意无穷,回说道:“不知小生何缘,过蒙仙姬错爱至此?”二女子道:“郎君乃天上仙姿,妾等亦非人间陋质,与郎君共有良缘,今幸相逢,共酬夙愿耳。”柳友梅道:“只恐凡夫污质,有沾仙体。”那二女子道:“此系天缘,不须过逊。”话毕,二女子就亲施玉手,捧着两杯酒,递与柳友梅。柳友梅接在手,便觉异香扑鼻,珍味沁心,与寻常世上的酒味大不相同,才饮下喉,便陶然欲醉起来。友梅饮罢,横着醉眼,看那二女子。那二女子果然半姿绝世,骨态鲜妍,一个个露出万种的风情,千般的韵致,反来引诱柳友梅,柳友梅见了,不觉魂飞魄舞,身体都把捉不定,便倒入二女子怀中。那二女子便扶起柳友梅同归罗帐,共入鸳衾。大家解衣宽带,遂成云雨之欢。但见:

    罗衫乍褪,露出雪白酥胸;云鬓半偏,斜溜娇波俏眼。唇含豆蔻,时飘韩椽之香;带绾丁香,宜解陈王之珮。柳眉颦,柳腰摆,禁不起雨骤云驰;花心动,花蕊开,按不住蜂狂蝶浪。粉臂横施,嫩松松抱着半湾雪藕;花香暗窃,娇滴滴轻移三寸金莲。三美同床,枕席上好逑两女子;双娥合衾,被窝中春锁二乔。欢情浓畅处,自不知梦境襄王;乐意到深时,胜过了阳台神女。正是:幻梦如真,情痴似梦。

    柳友梅先搂定绿衣女子,与他交欢。只见那女子颜色如花、肌肤似雪。柳友梅搂定,香肩团成一片,但觉枕席之间,别有一种异香似兰非兰、似蕙非蕙,像在那女子心窝里直透出皮肤中来的。柳友梅与他贴体交欢,闻嗅此香,便遍身酥麻起来,笑问道:“仙姬遍体异香,不知从何处得来?几令小生魂杀?”那女子微笑道:“仙郎贪采花香,如纵蝶寻花,恣蜂锁蕊,使妾万种难当,满身香气亦被君沾染去矣。”柳龙梅便轻轻的扑开花蕊,深深的探取花心。只见那女子花心微动,便娇声宛转,俏眼朦胧,露出许多春态。柳友梅不觉魂消。虽则春情如醉,尚留后军以图别阵。回顾那白衣女子,娇羞满眼,春意酥慵,似眠非眠、似醉非醉的光景,却也像杨妃春睡的在那里了。柳友梅见了不觉雨意转浓,云情復起,便再整旗枪决战,捧着那女子道:“仙容倾国倾城,能不魂消心死!”白衣女子道:“仙郎风流情态,动荡人心,阳和透体,遍骨酥麻,叫奴一腔春思亦都被君泄尽。”说罢,将女子分开玉股,耸起金莲,觉花心微动,即凑上前来。柳友梅极力的奉承,温存的摩弄,但觉舌吐丁香,胸堆玉蕊,已不知消魂何地,却又露滴牡丹心了。

    云雨既毕,那柳友梅尚舍不得二女子,二女子也舍不得柳友梅,便一个捧着柳友梅的前心,一个捧着柳友梅的后背,把友梅拥在中间。柳友梅觉得粉香腻玉,贴体熨肌,便浑身通泰,透骨酥麻,如在隋炀帝任意车中,不知风流快活为何如矣。

    正在欢乐之际,忽听得晓钟敲响,惊得一身冷汗,觉来乃是南柯一梦。但闻数声清磐,又见半窗残月,那二美人不知向何处去了。此时已是五更时候,静如老和尚起来做早功课了,柳友梅所以被他惊醒。醒便醒了,柳友梅心下想道:“这二女子分明是我在湖上相逢的美人,今夜忽然梦见起来,这姻缘或者有些意思么?”又想到那合欢亭之乐尚恋恋念念,舍不得二女子。意欲入梦再寻,那晓得天色已明。此时要起来,又舍不得好梦,要睡又睡不去,只得心神恍惚,如醉如痴,拥着被呆呆的坐在床上想那二美人。倒忘了昨夜花园月下之约了。正是:

    楚峡云娇宋玉愁,月明溪净映银钧。

    襄王定是思前梦,拟抱霞裳上玉楼。

    却说静如老僧做完了早功课,就走到柳友梅房中来问道:“柳相公昨夜安寝么?”友梅道:“昨日偶得一梦,正要待师详察。”静如道:“梦见什么来?”柳友梅道:“昨夜梦见起到一座园,四围花柳,满层梅香,小生在彼游玩,只见半空中一派仙乐,降下两个仙女。一个身穿缟素,驾着一朵红云,口称‘六花仙子’,一个身挂绿衣,手执着碧玉如意,口称‘五花仙子’,从空而下。我与他饮酒交欢,正在兴浓之际,却被钟声惊觉,不知主何吉凶?”静如暗点点头笑道:“柳相公这姻缘事有些意思了。”柳友梅忙问道:“却是为何?愿详其说。”静如道:“柳相公,你是读书人,最聪明的,岂不知六花是雪,五花为梅?这分明梅雪争春的意思了。柳相公的姻缘想不在梅边定雪边矣。”柳友梅恍然大悟道:“闻师之言,如梦方觉,如醉方醒,既已良缘有在,我柳友梅便蹈汤赴火,亦所不辞!只恐好事多磨,良缘难遂耳。”静如道:“柳相公,你不须忧虑!本庵伽蓝菩萨签诀最验,可把婚姻事往问一问,便知端的了。”柳友梅道:“正该如此。”

    随即梳洗过,走到神前拜了四拜,通诚乡贯、姓名、年月、心事,将签筒摇上几摇,不一时求着一签,上写道:

    五十功名心已灰,那知富贵逼人来。

    绣帏双结鸳鸯带,叶落霜飞寒色开。

    柳友梅看见,惊叹道:“神明之言,却与老师所详有些暗合,但不知应在何时?”静如道:“据此签看,本当应在秋冬之际,这姻缘两重不须说了,但必要金榜题名,然后洞房花烛哩。”柳友梅道:“若到此日,当重修庙字,再整金身。”静如道:“这个自然,到后日应验了,方信者僧不是诳语。”柳友梅拜谢过,便欲别去。静如道:岂有此理,且请用过早膳去。”柳友梅只得坐下吃过饭,然后别去,寻那张、李二生,再看雪小姐的真诗。

    正是:

    朝云深锁梨花梦,夜月空闲绿绮心。

    不向幽闺寻女秀,世间何处觅知音。

    毕竟柳友梅与二小姐如何作合,且听后来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五回 占龙头孙继成及第·
  卷七·陈球
  第十一回  范家姑嫂邀妙趣·
  第七回 唐子才智定鴛鴦內應外合奏功捷·
  第一回乡愚好事竞拜雏儿艳魄多情下嫔泥婿·平襟亚
  第05回 百花庵双尼私获隽 孤注汉得子更成名·坐花散人
  第十二回 遇小贼盗物免追 念旧情舍财相助·
  第十则 虎丘山贾清客联盟·圣水艾衲居士
  第三十一回 花文芳爱色被杀 赵翠秀为主报仇·
  第十回 出金阊画铺得双真·
  第五十五回 使重洋父授定风珠 伤末路妾泣投泥玉·郭则沄
  第七十八回 一局诗谜衙容骚客集 三椽老屋酒藉古人传·张恨水
  第十六回笙管嗷嘈美人避面情词悱恻浪子回头·平襟亚
  第一百十回 航海倚英雌更谋捷径 弃家付儿辈独隐名山·张恨水
  第三十八回 羡早贵快婚典京营 惊夙慧雏孙入家塾·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