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回 王翟翘坐痴想梦题断肠诗 金千里盼东墙遥定同 ...

作者: 青心才人

    词曰:

    流落等飘烟,东西实可怜。背影偷弹血,逢人强取怜。情怀恁的,有甚风流传。旧谱难翻,难翻弦屡变。那更宫商错乱,寂莫转添。天天,待制新篇。青楼朱箔知音少,辜负潇湘一段缘。

    右调《月儿高》

    话说翠翘见妹子去睡了,因暗想道:“女儿家恁的性情,我这话也不叫冲撞你,就把金生配你,也不叫玷辱你。妹子,妹子,你这样装乔怎么,我还怕福薄缘悭,承受他不起。”因辗转无聊,起看夜静如□,天空似洗,不禁情怀,漫题一绝道:

    天空云净迥无尘,宛似冰壶坐玉人。

    若有多情勤问讯,别来无恙只伤神。

    翠翘题罢,情思不快,隐几而卧,朦朦胧胧。忽见一女子走近前来道:“翠翘姐姐,如此春光,怎不去问柳寻花,却在这里打盹?”翠翘忙整衣相迎,见那女子淡妆素服,杏脸桃腮,袅袅娜娜,娉娉婷婷,宛如仙姝,不减神女。各道万福坐下,翠翘道:“有劳光顾,未及远迎,多有得罪。请问娘行,珠宫何处?因甚降鸾?”那女子道:“流水桥边便是妾家,姐姐已曾到过,怎就忘了?妾今日在断肠会上,道及姐姐的高才,并姐姐的芳名,断肠教主甚是欢喜。又知是会中人,因命妾将断肠题目十个,送与姐姐题咏。姐姐快些题了,待妾好送入断肠册去。”翠翘道:“这断肠教主在哪里,可容我去参见吗?”那女子道:“姐姐此时不必细问,他日自明。”因取出十个题目递与翠翘。

    翠翘接了一看,却是《惜多才》、《怜薄命》、《悲岐路》、《忆故人》、《念奴娇》、《哀青春》、《嗟蹇遇》、《苦零落》、《梦故园》、《哭相思》十样。翠翘道:“真好题目,待我题去。倘能在断肠册上挣得一个妆头,也不负我王翠翘平生才调。”因滴露研墨,舒纸展毫,笔不少停,裁成回文十首。词云:

    惜多才

    惜多才,鸳笺不忍裁。合欢年年为人谱,自身只把相思挨。相思挨,惜我才。

    怜薄命

    怜薄命,夜夜成孤零。金屋常闻贮阿娇,偏咱一面难侥幸。难侥幸,怜薄命。

    悲岐路

    悲岐路,羊肠苦难度。路艰未若奴心艰,一折差时千折误。千折误,悲岐路。

    忆故人

    忆故人,眼见白头新。何曾昔宿云霄上,认得平生车笠真。车笠真,忆故人。

    念奴娇

    念奴娇,对镜顿魂消。我见犹然频叹息,怎教红粉不相嘲。不相嘲,念奴娇。

    哀青春

    哀青春,娇花似美人。正是上林春色好,愿祈风雨润花神。润花神,哀青春。

    嗟蹇遇

    嗟蹇遇,好梦都醒去。非是逢人便乞怜,只因不识朱门路。朱门路,嗟蹇遇。

    苦零落

    苦零落,一身无无处着。落花辞树自东西,孤燕失巢绕帘幕。绕帘幕,苦零落。

    梦故园

    梦故园,归魂谁肯缓。松菊旧庐都不识,白云芳草默无言。默无言,梦故园。

    哭相思

    哭相思,哽咽已多时。心痛有声吞不住,情深颁吐忽伤悲。忽伤悲,哭相思。

    翠翘题毕,递与那女子道:“幸不辱命。”那女子接了一看,道:“好词,好词!字字含心恨,声声损玉神,外若不假思索,内实呕出心肝矣。入在断肠册中,应为第一。教主候久,妾身要去了。”翠翘道:“既承垂盼,定有情缘。忽尔言旋,情缘又安在?况今此一别,未识何时再会。苟非无情,将何遣此?”那女子道:“姐姐情深,妾怀不薄,钱塘江上定来相晤。”言毕,抽身往外就走。翠翘要赶去留,忽被风敲铁马,“铮”的一声惊醒,却是一梦。

    只见,月明如昼,花影参差,正是三更时分。翠翘惊讶不已,定定神,回想梦中那些诗词说话,句句分明,只不解那女子是谁,反复沉吟,顿然大悟道:“是了,那女子说:‘住在流水桥边。’我日间在刘淡仙墓上见一湾流水,半扇小桥,不消说定是她的精灵也。以我题词,揆彼言语,我是个断肠部中人无疑了。红颜无主,白面缘悭。金生金生,怕我和你无缘也。”又想道:“她曾说一句钱塘江上,此身尚不知如何结局,怎么妄生他想?”不觉掉下泪来。

    王妈妈见女儿不去睡,不知她因甚事,拿了灯盏上楼来。看见翠翘不言不语,半醒半梦,清汪汪两泪交流。妈妈吃了一惊,恐她着魔,忙说道:“翠翘儿,夜深人静怎不去睡,却呆坐在此?”

    翠翘半晌无言,但凝眸熟视。忽一声长叹道:“娘,你女儿没甚好结果了。”妈妈道:“我儿,好端端怎说这不祥邪话?”翠翘道:“倒不是邪话儿,因玩月神倦,隐几少息,梦见一女子自称是断肠教主那里来的,叫女孩儿题《断肠吟》十首,临行又说:‘钱塘江上再会。’我想女子之嫁,不出乡里。钱塘乃是越地,相隔不啻数千里。她乃断肠会上之人,与我相会有甚好处,莫不你女儿也是断肠部中人也?”言讫,神情恍惚,泪流满脸。妈妈宽慰道:“痴儿,梦随心生,心随念起。你兄弟说:‘你日间在那刘淡仙墓上十分留连。’故睡着有这样梦,那里作得准。我扶你去睡了吧。”方扶之而去。正是:

    性苦味方苦,思深愁始深。

    猿声在何处?先有断肠心。

    按下翠翘情痴不题。

    且说金重自见二女回家,经史懒观,茶饭少进,终朝痴坐,彻夜无眠,只思想要与二翠一面,再无计策。这一日忽然想道:“似这样天各一方,虽有机缘,何能凑巧”须到她左右前后,觅得一所房子,只说要做书房,住下打探,或者天可见怜,有些消息,便可图矣。”算计定了,因央人千方百计在王氏宅后,觅庄衙揽翠园一所。金生得知大喜道:“园名是揽翠,则二翠之事不卜可谐矣。”遂忙忙立刻收拾到园,只见那园中:

    怪石嵯峨,古松森秀,奇花烂漫,瑶草芳菲。牡丹亭紧对蔷薇架,金线柳低挂碧桃花。流觞曲水,不减兰亭;修竹茂林,尽堪修禊。中厅三间,名曰挹青;后楼一座,扁名来凤。轩后假山,势若插天;厅前怪石,形如卧虎。

    园中景致虽佳,金生也无心赏玩,只捡贴近王氏的一间阁中住下。每日或仰面观瞻,或垂头思忖,但惆账于东墙之下。不觉一住月余,只恨不能与二翠一面。欲待放下,即又思想她转眼送情,侧身寄恨,心不能甘,情不能已。

    这日也是愁种合生,信步走到假山上消遣。只见红英半落,绿荫渐成,枝头好鸟引人观听。金生一片痴情,正无所寄,忽见一株碧桃,最高枝上斜挂一物,金光灿灼,翠色夺目。金生定睛细看,象似一股金钗,暗惊道:“此非闺阁,安得有此?”因忙取竹杖桃下,再看时,果是一枝点翠的金凤钗儿,制造甚是精巧。暗忖道:“金质翠妆,自是美人宝物,莫非就是她二人的?不知因甚遗落在此,定有人来追寻。今喜落吾手,大有机缘,且收藏好了,再看光景。”因欢欢喜喜在假山下探望。

    探望了两日,忽见墙头上树阴里,隐隐约约象有个美人窥看一般。金生心知是了,恐怕失去机会,忙取出金钗拿在手中,在假山前走来走去的卖声道:“好枝凤钗,不知是哪家美人失落的?未免追求,要送还她,却又不见有人找寻,无门可入,奈何,奈何?”高高说了两遍,忽听得墙头有个女子羞羞涩涩低声说道:“那钗儿是奴家误失的,君子既有此好心,可还了我吧。”金生忙答道:“原来是邻家姐姐之物,理当送还。”因抬头,指望微窥其面,可是不期二翠那女子心灵,早影一影闪在半边,不与你看见,止听得她又低声说道:“郎君若肯见还,感激不尽。”

    金生见她躲躲藏藏,因哄她道:“既是姐姐之物,怎敢不还!只是也要姐姐细看明白,方无差错。”那女子隔着墙又说道:“是一只金凤钗,银脚点翠,上有三颗宝石,九粒珍珠,不消看得。”金生道:“说来果然不差,理该送还,也须面交,便看看何妨?”

    那女子俄延半晌,没奈何,只得露出半身,打了一个照面。金生看见正是翠翘,不觉喜动眉宇,忙仰面举手,笑嘻嘻说道:“这钗儿原来便是王家姐姐遗失的,我金重是哪里的造化,拾得在此,却得借此又见姐姐芳容,真侥幸也。”翠翘已知是金重,也暗暗欢喜,因回说道:“金家哥哥,怎反如此说,还是小妹的造化,恰遇哥哥拾得,肯许见还。这段高义,何以图报。”金生道:“金钗能值得几何,还钗怎算得造化,要姐姐图报,只是小生拾此金钗,一片苦心,要求姐姐见怜。”翠翘道:“小妹失钗,只为贪摘桃花,忽被抓去,何曾有意。就是哥哥捡得,料亦出于偶然,有甚苦心要小妹怜念?”

    金生道:“正为得铁失铁,同出无心。而因钗得失,忽然会面,岂非天缘。论起来,姐姐闺秀,小生路人,本不当轻言唐突。但恐天缘不再,会面甚难。小生这一段拾钗苦心,只得要直说了,万望姐姐勿罪。”翠翘道:“拾钗苦心,妹所愿闻,哥哥不妨直说。”金生道:“得罪了。小生虽不才,反侧好逑,不啻性命。久闻姐姐胡琴绝世,恨不能一见仙姿。怎奈缘悭分浅,依依此情有日矣。前邀天幸,得睹容光,遂令仰慕变作相思,但恨身无彩翼,不能飞傍妆台。费了千思万虑,方能谋居于此,得以痴望东墙。又朝朝夕夕,痴望到今,方能拾此金钗,以见姐姐。由此想来,则拾此钗岂非苦心乎?望姐姐可怜,怎生发付?”

    翠翘听了不觉两脸通红,半晌不能言语。忽叹道:“哥哥怎如此多情,但妾女子也,虽有怜才之心,怎敢自主。承哥哥至爱,男既未婚,女亦未字,何不图百年谐老计乎?若夫因爱生情,因情失足,则非妾所知,亦非妾所愿也。”金生道:“明谕顿开茅塞。姐姐既许谐老,小生之愿遂矣,何敢复作不肖之念乎!但求一订盟,以慰渴慕。翠翘道:“郎心如玉,妾意如金,虽不设盟,又谁渝之?”金生道:“盟以申好,又何伤乎?”翠翘道:“郎欲如此,妾安敢强辞,请以异日,今立久恐有人来,还妹钗儿去吧。”金生大喜道:“墙高人矮,不能递钗,我去取件接脚物来。”

    因回入房中,取银串一双,白银五两,汗巾一□;又持一小梯,到假山直接墙头,与翠翘对面,献上金钗并礼物道:“微末不腆,聊为贽见。”翠翘满脸通红道:“钗敢领去,厚礼决不敢受。”金生道:“予实表真意,卿何作套辞。”翠翘笑而受之,因以手中金扇,袖内锦□答之。忽闻人声,两两走散。

    金生自此心快神怡,回到来凤轩中,书童烹茗消渴。晚来一盏孤灯,千种情思。书也不看,香也不烧,跏坐胡床,模想翠翘丰神。忽一阵西风,吹得窗纸儿淅淅沥沥,有如环佩之声。金生出神过度,只道美人来也。既觉其非,自笑自喜。按下金生留连思慕不题。

    且说翠翘归到阁中,暗想道:“金生好情深也,我王翠翘一腔热血,今日遇知音矣。”仰见雾气当空,天清不染,树声入牖,月影穿窗,感遇金郎,喜而不寐,因成一律,诗云:

    女子芳香路,儿家认得真。

    名花欣顾影,娇鸟怕亲人。

    自分伴明月,谁思际好春。

    从天忽有美,一语已终身。

    题毕,以素绢书之,欲觅人寄与金生。正是:

    全凭尺素传心事,漏泄春光到客台。

    不知翠翘怎生寄书?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45回 于大人寺中观景 石秀英哭诉奇冤·牛瑞泉
  郑序·纪昀
  第十六回 姜殿撰恩荣欣得偶 赵堂官落薄耻为奴·逍遥子
  第五十回 改戏文林春喜正谱 娶妓女魏聘才收场·陈森
  第九回 小二舅步月偷香·云游道人
  第六回 筹旅费佳人施妙术 怒私奔老父捉娇娃·吴趼人
  第十三回 花星照旅邸 文福捷南宫·
  题词·喻血轮
  第三回 入了陷笼·张恨水
  卷二十二 滦阳续录四·纪昀
  卷二 滦阳消夏录二·纪昀
  第三回 老侠士设计处贪人 贤令君留心折疑狱·李渔
  第四回 秋花遭卖与人妻·烟水散人
  第五回 矢热血世勋报国 全孤祀烈妇捐躯·东鲁古狂生
  第十回 南宫吉梦谈今昔事 皮员外魂断绣帘前·丁耀亢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醋葫芦·伏雌教主

    书叙成硅因妻子都氏不育,欲娶妾而受都氏阻挠、惩罚的故事。故事建立在封建社会男尊女卑基础上,对女子反对男子多妻制予以讽喻。内容涉及到商人、官场、寺庵、青楼等社会各方面,且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语言诙谐有趣,有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