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五回 清君侧良玉气死 堕扬城可法投江

作者: 孔尚任

话说阮大铖拿了柳敬亭,送在狱中监禁,遂亲赴黄河调取三镇人马,在坂矶截杀左兵。黄、刘二镇见了兵符军牌,遂不顾守河,即刻撤兵,在坂矶上设了弩台,架起炮来,使铁锁截拦江面,以挡左兵进路。那左良玉令其子梦庚驾船前来抢杀,不料弩台上乱箭齐发,不能前进,大败而回。良玉恐儿子梦庚被乱兵引诱,时常劝谕,不在话下。忽闻黄得功截杀坂矶,先锋败回,大惊说:“黄得功也是一条好汉,怎的受马、阮指拨,只知拥戴新主,竟不念先帝六尺之孤,岂不可恨?”叫左右:“快请巡按黄老爷、巡按何老爷过船议事!”黄澍即忙过船相见,良玉喜曰:“仲霖果然到来,何公为何不见?”黄澍说:“他至半路回去了。”良玉叹曰:“凭他罢!目下黄得功截杀坂矶,三军不能前进,如何是好?”黄澍说:“这倒可虑,且待袁老爷船到再商议。”忽报曰:“袁督抚老爷船到了!”三人见面,作揖而坐。袁继咸曰:“适在武昌,回署整顿兵马,愿随鞭弭。”黄、左二人说:“目下黄得功截杀坂矶,先锋大败而回,这便怎处?”袁继咸说:“事已至此,欲罢不能,快快遣人游说才好。”左良玉说:“敬亭已去,无人可遣,奈何?”苏昆生在旁说:“晚生与他颇有一面,情愿效力!”黄澍说:“昆生义士不亚敬亭,今日正好借重!”大家正在商议之际,忽有人飞报说:“九江城内一片火起,袁老爷本标人马自破城了!”袁继咸惊道:“俺本标兵马怎么自破城池?了不得!”左良玉大怒说:“岂有此理,不用猜疑,定是我儿子左梦庚做出此事,陷我为反叛之臣。罢了,罢了!有何颜面再见江东父老?”遂即拔剑,急欲自刎。黄澍住怔良玉,良玉即握住袁继咸手,注目说:“临侯,临侯,我负你了!”大呼大叫,呕血倒地而死。众人恸一回,袁继咸、黄澍见良玉气死,三军无主,遂回武昌同何腾蛟另做事业去了。良玉兵马亦各逃散而去。

昆生见如此光景,呆了一会说:“他们竟自散去,剩下俺苏昆生一人守着元帅尸骸,好不可怜!”不免点起香糖,哭奠一番,等他儿子奔丧回船,收敛停当,才好辞之而去。有诗为证。

诗曰:

英雄不得过江州,魂恋春波起暮愁。

满眼青山无葬地,斜风细雨打船头。

却说黄得功只知截杀左兵,以致左良玉因子梦庚叛逆,愤恨而死,却丢下黄河一带无人把守,于四月二十一日北兵渡河入淮,史可法带领淮阳三千兵马敌挡不住,只得弃了淮安,保守扬州。争奈三军离心,各有投降之意,可法设法安抚,三军只是不听。此时束手无策,顿足说:“看此光景,分明有离叛之心,不料天意人心瓦解,至此惟有一死以报国恩!”遂拍胸大哭,泪下如雨,皆成鲜血,战袍皆赤。三军见元帅如此,各自感动良心,一齐至可法面前跪恳说:“元帅忠心俺们尽知,倘北兵围城,俱听元帅指挥,死战不移,务必守住这扬州,誓无他志!”可法闻言,止住泪痕,安慰众军,调拨人马守御。不意北兵所向无敌,兵到之时,各自纳款投降,自得了淮安,遂围扬州,三军虽各用心守御,而城内粮草缺乏,城破只在旦夕,可法此时竟一筹莫展,惟有亲督兵民死守而已。扬州城内,兵民饿死者不计其数,可法料不能守御,遂自忖说:“扬州大半不能保全,倘被攻破,罪无可赎,不如乘夜堕下城去,奔到南京,彼处兵将尚多,保护圣驾,再图恢复,未始不可。”遂不带一人,乘夜静更深堕下城来,沿江飞奔而去。

行至半途,天色已明,只见沿岸逃难百姓纷纷乱奔,遂止住脚步,略息一回。见一老者背着包裹往南奔走,方欲问他,又见一军官匹马而来,见了可法,翻身下马,说:“史元戎欲向何往,怎么这般光景?”可法说:“你是何人?”军官跪道:“小人乃南京城把守城门的,今夜不知何故,皇帝开了城门,携带嫔妃逃走无踪,朝中文武官员尽皆逃散。小人只得匹马报知元帅,不料却遇元帅于此。且问元帅,为何不守淮扬,却在此处?”史可法闻军官之言,遂放声大哭说:“我史可法在读诗书,空谈忠孝!且见淮安已破,扬州难守,意欲奔到南京保驾,希图恢复,不料皇上逃奔无踪,当此国破家亡之时,尚有何面目生在人间!”遂将冠带袍靴脱下,哭拜于地。老者在旁劝道:“史老爷不必如此,且从容打探皇帝消息,再图报仇才是!”可法闻言,说:“你是何人?”老者说:“小人乃南京赞礼,今欲往栖霞山,替崇祯皇帝做好事的。”可法扯住老者说:“你一赞礼尚思报效先帝,我乃堂堂阁部,反欲偷生乎?”复大哭,跪拜说:“大幸皇帝,臣不能为君父报仇雪恨,不敢衣冠见圣上于地下了!”遂向军官、老者说:“你看那边兵马来了。”二人回头一看,可法纵身一跳,沉于江中,波浪一涌,随水而没,死于江中。军官见可法投江,骑马而去,赞礼恸哭一会,将衣冠葬于梅岭之上,叹息不已,往南而来。

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九回 捷春闱李公得婿 居武宪柳子迎亲·天花才子
  宓珠·
  第88回 冯乡宦园内吃惊 老夫人商量告状·牛瑞泉
  第十一回 巫臣醉戏芸香姐 佳人大闹牡丹亭·
  第二十一回 郑小姐赐爵英阳主 贾春云续咏喜鹊诗·金万重
  第二十四回佳人暗把宁王管玉郎偷入销金帐·风月轩入玄子
  第二十七回 惧官刑僧俗双认罪·储仁逊
  第二十九回 背盟誓凤林另嫁 卷资财巧云还乡·邗上蒙人
  第十三回 妙手郎中姻缘成·竹宅山人
  序·李春荣
  第十一回 陈彩林违心弹别调 江司马老脸站香班·苏同
  第三十回 拉枯桩双妪夹攻 扮新郎二女同床·梦笔生
  第十八 囫囵太极·邺华生
  凡例·秦子忱
  第三十九回 诛国贼凉血溅驴头 卖风情华妆游马路·苏同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