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七回 感新诗西窗续旧好

作者: 白云道人

诗曰:

寂寂萧斋书和酬,那堪联榻更含愁。

最怜好梦重谐后,无奈相思明月秋。

话说红生,被着素云抢白了数句,翻身进内。红生只得把凌霄抱住求欢。凌霄半推半就,即于晚香亭下,绸缪了半晌。有顷,云收雨散,已是五更天气。红生回至白云轩,把那残灯剔亮,将所赠簪钗,藏作一处。暗想此事,必系方兰为难,须依小姐之意,早去与父亲商议。当下和衣而寝,等得天明,即别了方老安人,前往长兴。见了红芳,便把赖婚之事,备细说了一遍。红芳大惊道:“方家见我家业萧条,就欲赖此姻事,怎么是好。”红母道:“依我主意,只今朝廷闻说要点秀女,何不趁此机会,备了聘物,送去做亲,看他怎生发落。”红芳道:“你这个算计也好。”随即就选了一个吉日,备办礼物,竟把红生送到方家来。方老安人见了,好生不悦。把那礼物,一件也不受。对着红生道:“我这里妆奁毫未准备,你令尊也忒造次了。今着人舟且回,你却在这里住几日再处。”红生听说,闷闷不乐,只得勉强住下。过了数日,忽闻提学将到,红生遂禀过安人,带了紫筠,仍往慈觉寺里读书。却喜何馥弟兄尚在,三人依前同寓,握手道欢,意殊恋恋。然红生以暂晤,旋当各别,每每向馥叹息。馥亦不禁嘘吁。红生又以春茗一封,金扇一柄,丝带一双,玉环一枚,送与何馥。馥以珀坠、京香答之。生情不获已,复作杂词三道以示馥。其词曰:

□□□重逢,把酒临风。莺声依旧过墙东。却忆当时□□□,尽变芳丛。〓行色已匆匆,情绪无穷。明年花发向谁红?料得玉楼侬去后,自有人同。

——右调《浪淘沙》

轻云日暮凝寒碧,芳草萋萋,遍南陌。此后相逢浑未得。一番憔悴,满腔萧索。总为伊悲戚。东君那惜天涯客,浪把殷勤相掷。魂梦只愁山水碧。彩笺题遍,青衫泪湿,料得无消息。

——右调《青玉案》

碧天暮冷,想楚风瘐月依然如昨。咫尺天涯成浩叹,总是东君情薄。纸帐寒生,牙床烟锁,辜负当时约。最无聊处,空斋相对萧索。即有阮藉风流,相如词调,至此还闲却。别后不堪云梦杳,生怕他人轻诺。凤去秦楼,莺离楚树,消息应难托。闲情万斛,请君及早收着。

——右调《念奴娇》知

何馥看毕,笑道:“东君固为情薄,然玉楼君去,岂复有人同耶。”二人话得兴浓,适值何半虚不在馆内,即于太湖石畔,竹荫之下,解去亵衣,瓷意谐谑了一会。其情款款,绝妙男女欢媾一般,初不知为二男相并也。即而事毕,红生叹息道:“昨闻文宗将到,只在数日之内,弟即束装别去,不知后会有期否?”何馥道:“只在尔我有情,奚虑山遐水阻。愿兄着意功名,不必以后会挂怀也。”遂一同趋进书斋。忽何半虚仓忙走至,向着红生说道:“弟有一事,欲借重吾兄大笔,未识允否?”红生道:“愿闻尊谕,倘可效力,敢不领教。”何半虚道:“时下王团练,闻得昝都督高升部署,其父昝老封翁七秩寿辰,特央小弟写一锦轴贺寿。弟恐鄙俚不堪,意欲求恳吾兄至家,代笔一挥。”红生唯唯应诺,并不推辞,竟辞了何馥,遂一同前去。一到了何家,急忙置酒款待。饮至半酣,何半虚忙唤家童取出锦轴来,红生展开一看,却是一幅金镶蜀锦的寿轴。看毕,便索笔要写,何半虚道:“弟有一律,尚未成章,当口占请教。”便朗朗念道:

香满金炉烛满台,八仙仿佛下蓬莱。

鹤如白雪云中舞,桃似朱霞海外来。

红生微笑道:“尊作固为妙绝,但止半律。不如待小弟完篇罢。”遂援笔写道:

片片丹霞绕户明,北堂寿域届斯辰。

风来瑶岛香初度,月泛琼觞花正春。

云外已来青鸟使,庭前喜看彩衣新。

一樽遥向南山祝,愿得遐龄比大椿。

写毕,何半虚哦咏数四,连连称赞,复以巨笺索诗。红生便将所作秋兴八首写道:

西风飒飒送悲笳,篱下秋寒菊未花。

梁寺残钟敲夜月,汉宫衰草接天涯。

云连塞北烽常炽,雁到江南信屡赊。

极目萧条愁不尽,烟深何处望京华。

无边风雨入重阳,雁渡江南到处凉。

败叶惊残乡国梦,寒砧敲破故园霜。

风连竹响从秋落,雨带潮声彻夜长。

一片闲愁无语处,楚山烟树尽苍苍。

日落平沙野色浓,清溪寂寞冷芙蓉。

月明湘水谁家笛,风地秋山何处钟。

钓石于今青藓合,琴台自古白云封。

关河迢递愁多少,独旁南屏对暮峰。

画桥秋水接通津,红蓼丹枫处处新。

满地黄花应笑客,一江鸥鸟暗窥人。

毡寒夜雨思杨子,裘敝秋风魏汉臣。

自古豪华俱有泪,五陵年少莫愁贫。

碧天如水雁来时,野客支颐几度思。

巫雨不经神女泪,湘涛空绕楚王祠。

身留海角思仍杳,诗入清秋句自悲。

风景萧萧催日暮,天涯何处问归期。

露滴金茎冷玉台,满庭荒草未曾开。

清江霞影横空落,野塞笳声扑梦来。

作赋独怀王粲志,长沙偏屈贾生才。

干戈到处谁能靖,回首南云思转哀。

秋郊云物望中移,独立长亭怅远离。

去燕无情还泛泛,归鸿有意故迟迟。

怀才不辨祢生赋,忧国谁怜屈子辞。

区宇即今犹战伐,十年沧海泪空垂。

翠璧嵯峨宿雨收,塞南草木复惊秋。

鲸鱼寥落空江冷,客子萧条故国愁。

日远长安青嶂隔,径荒乡曲白云浮。

援毫莫道频题句,杜老经今哭未休。

写得诗既清新,字又端劲,在座宾客,无不称赞。独何半虚口内虽则叹赏,心下着实有些妒忌。正在备酒款待,忽见方兰着人赍书相报。拆开一看,其上写道:

承谕云云,弟时刻在念。已于字婶母处,委曲言之,甚有许允之意。讵料此君,前又假托点选淑女为名,特备礼币,欲求赘入寒舍,即谐花烛。弟向家婶母,又力阻之,所以坚辞不受。但恐稍缓,事必有变。况此君若在,决难妥就。急宜设计,祛之远去。则旦暮可谐,决能为兄作嫁衣裳也。

何半虚为见红生文才高妙,心下已怀着十分妒忌之意。及接方兰的简札看了,便欲设谋陷害。当夜假露殷勤,置备酒肴款待。红生开怀畅饮,直至更阑而散,就留宿于后亭。初时酒醉,上床便即睡去。后渐渐酒醒,只见窗上月光射进,皎如白日。遂即起身,将欲开门出玩。忽听得门上轻轻弹响,连忙启问,却是一个绝色女子。身着一绣衣,外青里朱,下窗八幅湘裙,袅袅亭亭,真是天然国色,斜倚着园扉站着。红生慌忙施礼,那女子亦深深万福道:“敢问郎君即是红玉仙么?”红生低声答道:“小生即是红文畹。敢问姐姐贵姓芳名?因何夜深却在此处?”那女子道:“妾家即在何半虚隔壁,先君已故,止有老母在堂。因值月色甚佳,所以潜出香闺,徘徊半晌,不意与郎君相遇。”红生又问道:“小生偶尔至此,缘何姐姐知我姓字?”女子道:“日间在楼上,望见郎君挥洒寿章,真有子建七步之才,遂询及侍婢,知君为红玉仙也。”红生笑道:“小生袜线庸才,酒后僭笔,乃有辱姐姐,谬为推奖,能无愧汗。但细观玉貌,想芳年正在二八,未审曾许配人否?”女人道:“老母钟爱惟妾,所以未即轻许。妾又素性爱才,誓必择配。只因日间窥郎,姿宇不凡,又复诗才敏捷,故俟夜阑母睡,潜出以图一会。郎如不弃,可同至舍一谈。”红生欣然偕往。自园门转西,紫竹径内,有小楼三间。楼西又有巍房一带。生上楼时,只见残烛尚明,文哭具备。叙谈半晌,女子取出紫竹鸾箫,求生一弄。红生接箫,徐徐吹了一曲。又持纨扇乞诗,红生举笔写道:

偶携双舄下仙洲,谁想花源境自幽。

相对不知明月上,夜深吹笛白云楼。

女子接过,遂出罗帕一方赠生。上有诗云:

紫紫红红斗艳尘,香闺寂寞暗伤神。

欲知黯然双眉色,半是怜春半恨春。

其二:

昨夜东风送暮春,淡烟疏雨滞芳尘。

细腰莫向南楼倚,花落莺啼愁杀人。

红生看罢,连声赞道:“好诗,好诗,小生俚语兔园,怎及姐姐锦江秀句。”女子道:“俚言求正,岂堪谬誉。但妾今夜潜来会君者,非敢效桑间濮上之行,实因慕君才貌,不耻自媒。倘君不弃葑菲,愿作丝萝之托。”红生谢道:“荷承姐姐过爱,没齿难忘。所恨小生已缔朱陈,不克奉命,为之奈何。”女子道:“郎君既有佳配,贱妾甘作小星。”红生大喜道:“若得如此,铭刻难忘。愿乞示以姓氏芳庚,使小生异日得以备弊纳聘。”女子微笑道:“到那时自有见妾之处,何消盘问。”正语时,忽听得东角园侧,有人呼唤。红生只得怆惶作别。

要知何人唤生?下回自见。

猜你喜欢
  二十二·
  第八回 张氏女两世婚配·云游道人
  第十三回 长袖善舞利益均沾 新学争鸣诪张百出·钱锡宝
  第七回 宣桂生血染辽阳草 甄士贵冤上断头台·苏同
  第四十五回 甘露寺禅房花烛 介寿堂忍恸会亲·陈少海
  第二十一回 张寅邓氏两交欢 祁中缴批归故宅·
  第45回 权奸得贿倒行逆施 公愤难平上疏抗议·
  第八回惑雌黄莲心忍苦窥秘密梅子留酸·朱瘦菊
  卷八 妻妾败纲常 梅香完节操·李渔
  第五回 携娇娃外室庆生辰 遇奸徒长江遭陷害·陈朗
  谋客货计赚井中人 露官银屈遭盆下狱·娥川主人
  第 九 回 千里寻伯投相府 诉明屈情上本章·
  第七十二回 俏细君深幸产麟儿 薄命妾增光空凤诰·西泠野樵
  第二十一回 兽畜臣弒母囚妻 犁牛子忠君逆父·
  第二段 逢密友慷慨谈心 论人情诙谐嘲世·李春荣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