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六回 紫微省二才成佳偶 怀远楼二姓毕奇婚

作者: 崔象川

    话说庭瑞奉旨完婚,先自至紫微省中寓下。至期,刘忠用半副銮驾、两乘花轿,亲自送置女至紫微省中,与庭瑞成亲。

    花轿至,堂上婢女数十拥着轿前,请两小姐下轿。秀英立于东,菊英立于西,庭瑞居中,交拜天地。毕,入洞房饮合卺之酒。三人尔爱我喜,十分得意。至晚来遂同一榻,未免千般恩爱,百种风流。

    至天明,百官俱来拜贺,荣耀之至。明日清晨,入朝谢恩,遂上表乞假,称欲回家望母。帝允奏,庭瑞出朝,整备回家。

    时刘忠亦修书归禀父母,具言秀英之事。刘元辉得书喜不自胜。庭瑞亦遣人送书往湖南,告知杨巡抚去讫。遂辞别刘忠,与秀、菊一向起程,在路两月,方到家中。

    何大姑见庭瑞荣耀回家,又得了两个才女为媳,喜不自胜。庭瑞在家闲暇无事,乃于屋旁造一新楼,名曰怀远楼。造得十分华丽。其往来文人多在此中吟风咏月,即兰英亦常与秀英、菊英在楼上题诗作赋,言不尽唱和之欢。

    光阴易度,倏尔载余。一日,何大姑谓庭瑞曰:“吾儿自读书以来,种种遂意。又蒙圣恩主婚,得配佳妇,真世间美事。但尔妹兰英年已长成,其夫武探花孝服已满。必得探花入赘,方完我一点心事。”庭瑞曰:“母亲不必多虑,儿当作书,请他到来便了。”于是修了书信,使人送往南康去讫。

    却说建章在家守服,不觉三年。因思庭瑞等同年俱已出仕,将欲进京就职。又因未娶,志在完婚后再行进京。正欲作书知会张兰,忽庭瑞令人送书至。因拆书视之,见其书中之意,言千里嫁娶,往返不易,欲建章入赘之意。

    建章乃召来人问曰:“榜眼公知状元命尔来否?”来人曰:“榜眼想亦知道。”又问:“榜眼有甚言语否?”答曰:“无言。”又问:“尔为状元之妹来耶?然则为榜眼之妹来耶?”来人不能对。建章疑曰:“吾与张兰订婚,庭瑞尽知,今何相强耶?”乃对来人曰:“尔可回复状元,我随后就来造府。兹不及回信,再烦为致意榜眼。”来人领诺而去,建章乃安妥家事,随即带了家丁往吉安而来。

    却说庭瑞在家,专候建章回音。忽送书人回来,具言建章之说,庭瑞却也好笑。未几,庭瑞倚门独立,遥见建章乘车而来,后有小车四轮,仆从二人。庭瑞忙向前迎接,建章下车,携手同行,直入庭家。

    礼毕,献茶罢,建章曰:“昔在庐山,蒙兄与令妹相许,尚未妥论。后弟在省时,定了榜眼之妹,兄所共知。令兄赐书召弟完娶,则榜眼之妹又将置之何地。兄有佳妹,必有佳配,何必以弟为念也!”庭笑曰:“兄以榜眼为何如人也?”建曰:“幼年学富,乃英才也。”庭俯耳曰:“实舍妹也。舍妹虽是女子,自小最爱男装,即吾同乡多不知其为女子者。非愚不以至诚相待,实不好破舍妹行迹耳。今在深闺,不便与兄相见,容选择良辰为兄毕婚。”建章闻言,舞掌笑曰:“弟与兄相处以心腹,何放置弟于梦中耶。”自是更加欢然。

    当日,设酒相待。饮毕,遂请建章于怀远楼中安歇。庭瑞乃择定吉辰,为妹子毕婚,使人往接各门亲眷。

    却说二姑闻兰英喜事,更不待接,遂乘轿而来。及至庭家,大姑接进中堂,即使二媳出堂拜见。少时兰英亦出拜见,礼毕,复入房中。

    时庭瑞与建章,在怀远楼中闲坐。闻得姨娘到了,遂邀请建章来见姨娘。二姑见了建章,不觉放声大哭,诸人莫解其故。大姑向前问之,二姑答曰:“妹昔在大江口所失之子,两朵白眉,人谓之奇儿。妹痛恨于心十有七年矣。今武贵人之眉,亦犹是也,目见之而泪落矣。”

    建章闻言,倒身下拜,口称母亲。庭瑞惊问,建章泣曰:“先父方山本无子。前告职回家,船到大江口时,弟身浮江面,有群鸟簇拥于水中。后得先父救起,养育成人。此盖先父与弟言,弟实不知本来面目矣。今与白眉及地名较之,岂非弟之母乎。”当下遂认二姑为母,于是满堂欢庆。

    次日,夏松亦来作贺。二姑乃将建章之事告之,夏松喜出非望。忽建章至,二姑指谓曰:“此即尔父也。”建闻言纳头下拜,夏松扶起,悲喜交集。建章乃唤带来家丁,吩咐曰:“家中之大厦及庄田,尔所尽知,可暂为撑持数年,不得荒芜家业。”家丁领命,辞归南康去讫。

    自是夏松夫妇得了建章,如久旱逢甘雨,陡然万事足。当下定了吉辰,使建章与兰英在怀远楼中成亲。兰英素知雅意,建章久慕芳名。才子佳人之境自不等于寻常矣。满月后遂与夏松归家,乡人闻知,莫不称美。

    却说万历皇帝升殿,连接几处表文。言江南布政卒,又言湖北学院卒。帝偏观朝中候缺之官,竟无可以代任者,乃查告假官员。吏部奏曰:“现有湖南提学回家两载,探花武氏已满孝服。方今国家乏人,何不召回京师以应国用?”帝允奏,乃命侍卫王元赍诏往召二子。

    元奉诏往南康,直抵武家。其家人禀称,探花往吉安招亲去了。元乃望吉安小梅村而来。

    庭瑞接了旨意,乃设宴款待。席间,元问榜眼、探花何在。庭思妹子之事,今若隐瞒,终久必泄。不如直言,方免欺君之罪,乃以实告之。元即赍诏至白云村,选建章进京。

    建章得旨,遂整备行装。约会庭瑞,两家老幼一齐进京,其家门田宅托付亲房管理。自家中起身,于路官府接送,十分热闹。

    不尚两月,便到京城。遂寓于刘忠衙内。时刘元辉老爷与夫人俱在衙内,忠引庭瑞拜见元辉。秀英重会父母,菊英亦拜元辉为继父。是日大设筵宴,一家欢庆。

    次日,上朝朝君。王元先俯伏奏曰:“臣奉命至南康召探花,探花已往吉安。及至吉安,方召得状元与探花来京,现在朝门候旨。若榜眼张兰实属女子男装,因自负所学,不听长上节训。以至冒占科甲,今已匹配探花,惟圣上定夺。”帝闻奏,叹曰:“今之世,才女何多。可惜女子之才不能为国家之用,奈何!”元又奏曰:“探花本姓夏,吉水人也。因堕水被武氏救活,探花时方三岁,不知根源,故以武为氏。今适遇生身父母,以白眉为证,乃改姓夏,俱有根源实迹。”呈奏,帝命平身。乃选庭瑞、建章入朝,授庭瑞为江南布政,授建章为湖北学院。

    庭与建谢恩出朝,正遇登、华兄弟乘马而来。见了庭瑞忙下马曰:“方才到户部衙中拜谒兄长,不遇空回。今幸遇于此,午闲概请到宫中一叔。”庭允诺,当下别去。建章问曰:“此何人也?”庭瑞曰:“此即舍弟,弟在湖南荐入京师。一名登,一名华,登招驸马,华招郡马。”建章曰:“兄荐人真有眼力矣。”正言间,已到户部衙中。

    至午间,张、夏二家共八人至元清官饮宴。秀、菊、兰三人入内,璧玉、金鸾接着,十分相爱,遂结为姐妹。当日畅醉而归。

    次日庭瑞、建章各带家眷分投赴任,刘忠送出城外而回。

    却说湖南杨巡抚接到庭瑞之书,知女儿已与庭瑞毕婚,甚喜。因年迈厌劳,乃上本告老。帝因其为官清正,又怜其无子,乃赐与黄金千两、彩缎万端,令其原职归家养老。

    巡抚得赐,望关谢恩,遂与夫人归家。到家时将帝所赐金、帛,分赐邻族。先所有家资分赐仆从,令其自作生涯,身边祇留二童子使唤,乃洁身静养。

    却说庭瑞到了江南上任毕,闻知杨巡抚已告老回家,乃往拜谒。巡抚嘱之曰:“为官须上报君恩,下爱黎民。我今生幸而苟免矣,尔其慎之。”庭瑞顿首受教。

    时菊英来请父母之安,见梅香在母侧,似有所思。母因谓菊曰:“梅香原是尔身旁小婢,尔可带回,应尔使唤。”菊领命,遂带梅香回衙。秀英甚喜,乃与菊英共推庭瑞纳之,庭欣从。是晚,遂纳梅香为妾。

    却说建章到任半年,遂生一子,取名松青。明年又生一子,取名柏青。二子后皆登第,建章乃将柏青以继武氏之后。不题。

    再说杨巡抚与夫人洁身静养。至万历十四年夏六月,乃召宗族人等与庭瑞、女儿至,谓曰:“我二老寿数已终,明日辰刻必离尘矣。我已设坐于此,我死之后不宜殡葬,亦不必挂孝。”庭等惧未深信,女儿菊英却在身边俟候。

    至晚,二老皆冰浴。明日清晨,乃与夫人服朝衣,设香案,望北遥拜。拜毕,遂与夫人并坐中堂,面带笑容,安然不动。菊近前视之,气已绝矣。忙使人报庭瑞,庭至甚惊。乃从其遗言,不殡,客向前奠酒。

    于是,候了五日其体如生,众皆信以为神。庭以此奏帝,帝敕为靖南公祠。是时,远近皆来朝拜。未及一年,海内尽闻其威灵。

    至于祟帧末年元旦夕,有白光数十丈自庙中出,直冲霄汉。仰现天上,有五色彩云灿耀。数百里外皆闻空中仙乐嘹亮,在金陵城内者皆往观之。将近庙前,但闻风声猛烈,无人敢入。次日往观之,庙宇俱不见,惟有平地而已。是年明亡。后人有诗叹曰:

    当年楚地督军民,报国无非清慎勤。此夕乘云登化境,令人千载忆杨君。又有诗叹张博曰:

    布德施仁数十年,暗遭毒害丧黄泉。刘忠夜觉白圭梦,始信阴阳有自然。

    再说庭瑞,当日在江南无为而治。母亲及家人共享太平之福。后秀与菊各举一子一女,梅香生四子,俱登科第。万历十五年调庭入京,升为刑部侍郎,后宦至吏部尚书。建章官至都察院大堂。至于万历末年光宗即位,天下大乱,强寇四起,遂皆隐归田里,俱善终。

    后人有古风一篇,以叙其事曰:

    天使才星下碧空,茫茫尘世出张公。深仁厚德周时急,正气犹传太古风。误交张宏宏嗜欲,狼心顿起夜肆毒。伤哉含冤十三年,又见张宏闽中戮。南康武公嗟无嗣,致仕还乡得奇儿。尽心教子成大器,亲眼未及看凤池。庭兰携手入泮官,翻身跳向凤池中。占鳖不用推移力,夺魁全凭造化工。秀拔西江文运起,群星共聚奎垣里。登华秀菊及璧鸾,各逞奇才争誉美。千里订婚兰秀菊,一线姻缘多往复。紫微省内佳偶成,怀远楼前心愿足。夏松失子子复亨,亦能显扬衣锦旋。佳儿佳妇归来日,破镜重逢一镜圆。前人功业后人评,着眼看时系我情。纷纷世事言难尽,水远山遥寂无声。

    凭媒说合则不奇,选妃得配则更奇,布、按为媒则不奇,皇帝主婚则更奇。小梅村成婚则不奇,紫微省配合则更奇。妙哉!天地奇文尽在此乎。

    秀、菊未字之先,已有同夫之语。忠、庭议婚之日,又有愿妾之约。论月下之盟,则菊英在前。论议婚之约,则秀英居先。若其为正为侧,全凭秀、菊自论,若庭瑞可以不管。

    建章不知张兰是庭瑞之妹,及其言破,方有惊奇之叹。二姑不知建章是自己之儿,及其见眉,方有失儿之悲。知兰遂得兰,知儿遂得儿,何其畅快。忘却一父母又得一父母,改却一假姓又换一真姓。木之本,水之源,至此自然而伸。

    建章不落方山之手,不至身为探花。不因两眉之白,安得重会父母。非兰英之配,亦不能与二姑聚矣。可见天下事无非自然之理。

    今人修仙慕道,多不能成。间或有成者,亦必脱凡体而登仙境。若杨公之为人,不过忠君爱民而已。遂能数极先知,留凡体以为神像,使人敬之祀之者,岂亦从修道中得来者哉。肉身为神,宜乎永远不朽。崇祯末年,遂不留肉身于民间者,何也?盖公为明臣,不忍见明亡,而先自去也。正所谓与国同休耳。于戏,杨时昌真乃明之第一忠臣矣。if(attachment != ""){ $(".acontent").append("订阅章节
");}

猜你喜欢
  第十二回 百昌回家大团圆·
  第五回 占魁科金榜题名 庆生辰华堂开宴·西冷散人
  第十一回 载瓦弄璋醵金作宴 登楼度沼酌意题联·花月痴人
  第五十九回 胡宝玉心急归沪渎 杜阿二病重请名医·梦花馆主
  前言·吴敬所
  卷三 乞儿行好事 皇帝做媒人·李渔
  红拂·
  第二十五回 弄奸计谋财害命 暗窥伺盗银出首·
  第六十一回钻脚路夤夜访权门显手段凌晨施骗局·朱瘦菊
  第三十二回 定爰书除害禁奸徒 拥厚资还乡游胜地·苏同
  第十回 露隐情母女相劝 结深怨姊妹生仇·王冷佛
  第十回 擒双酋马贼立功 除三害蛮夷率服·西冷散人
  第四十二回救危祸幸遇旧情人发狂言交欢新志士·李涵秋
  十·
  第五回 未嫁夫先施号令 防失事面具遵依·李渔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