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五回 弄奸计谋财害命 暗窥伺盗银出首

作者: 佚名

    魏烈问那女子道:"小生是相求一事,不知姐姐肯允么?"

    那女子应道:"不知相公要求我什么事?"

    魏烈笑嘻嘻地走近前道:"求姐姐怜情惜意,赐小生片刻之欢,感激不忘。"

    那女子听见此言,一时着恼道:"相公休得无礼,奴家看你是个至诚老实君子,原来是一个轻薄恶少!奴家虽是平民之女,略知礼义廉耻,苟且成亲,决然使不得。"

    魏烈道:"姐姐既是这等清白说话,为什么昨日把眼传情于我小生?料姐姐必然有意,我故此回家一夜思想,不能成睡!今朝特地前来与姐姐成其好事,望姐姐周全小生。"

    那女子笑脸叫道:"相公心性放下,休得轻狂,就使奴家肯遂君意,也须防我嫂嫂在此,怎生做得勾当?"

    魏烈道:"不妨!我看你嫂嫂为人甚好,不要怕她。"

    那女子道:"相公真个书呆,我嫂嫂见你是个读书之人,所以敬重你斯文二字,若然做出没正经的事,只恐嫂赌气,如何是好?"

    魏烈道:"据这等说,小生是有兴而来,败兴而归了。"

    二人正在言谈间,忽听得外面叩门声,那女子仓皇道:"相公不好了,有人叩门,如何是好?"

    魏烈此时心中着急:"待我出去罢!"

    那女子说道:"真正疯了,你若出去,撞见了岂不是无私而有弊?如今权在奴家房中一躲便了。"

    魏烈闻言,忙走入房中,躲在床后,不敢做声。停一刻,见那女子走进房来,魏烈忙问道:"姐姐来了么?方才是谁叩门?"

    女子应说:"我只道哥哥回来,吃了惊,原来是那化斋供的和尚,如今走了。相公快些回去罢。"

    魏烈道:"小生在着你房中,犹如在广寒宫里一般,望姐姐见赐小生片刻之欢。"

    那女子说道:"奴家今朝若从命,只恐相公以路花看待。"

    魏烈道:"姐姐不要烦恼及此,小生并非薄幸之流。"

    即上前搂抱上床,正要宽衣,那女子道:"相公休要性急,这房门要闭上的才好。"

    即走下床闭门,只见妇人慌慌张张,叫道:"姑娘快些出来。"

    女子答来了,一面向魏烈说:"相公且在此。奴家出去就来。"

    即带上房门而去。魏烈一心疑惑:我与她正要成其好事,为何被她嫂嫂叫了出去?这是怎么缘故?可恨这妇人把我鸳鸯拆散!小生没有风流之命,故此好事,不能成功。左思右想,独在房中踱来踱去。正在莫测其故,忽见女子把香罗帕拭着泪珠进房而来,妇人跟随后说道:"姑娘事已至此,不要伤悲了,万般看你爹娘面上,今朝全仗你一人救了亲兄。"

    女子应道:"嫂嫂这是断难从命的。"

    魏烈忙问说:"有何急事?这般形容?"

    妇人道:"只因夫君欠了店账银子一百两。那边告了官,要将妹子卖了抵账。"

    魏烈说:"这还了得!这银子我出了还上。"

    那妇人大喜,向了女子问说:"姑娘你意可好么?"

    女子道:"若得相公美意,奴家感恩不荆"魏烈道:"但我身边没带有银两,须待回去取来。"

    妇人道:"如此相公速去速来,不可骗了我们。"

    魏烈道:"说哪里活?岂有相骗之理!"

    即时出门,一路行来想道:"如今既然许允她了,身中又无带有银两,我不免问柳太太先借贷一百两,回家然后还她便了。"

    打算已定,一直来到柳府,入内见太太作下一揖:"晚生今日见一姓萧之家,欠了店账银子一百两无以抵偿,告发在官;要将妹子变卖抵项。晚生怜他,欲要相赠,奈无带有银两在身。求太太暂借纹银一百两,晚生回家之日,即备送还。"

    柳太太道:"百两银子,小可之事,何须客套?"

    便命总管取一百两银子,付与魏烈。魏烈接过银子,藏在袖中,别了太太,来到萧家,已是日落时分,遂向前叩门,妇人开门笑道:"相公来了么?"

    二人入内,魏烈便将银子付与妇人收下。那妇人说声:"多谢,妾身去了就来。"

    魏烈道:"你家姑娘为何不见?"

    妇人说道:"包在房中。"

    魏烈一时心想,在着厅上闷坐。少停妇人出来,见魏烈不言不语,呆呆坐的,即问说:"相公为何沉吟不语?却是为何?"

    魏烈道:"你家姑娘方才与订约并好,小生所以借备百两银子,欲与姑娘成一好事。"

    妇人道:"相公差矣!我丈夫虽然贫窘,乃是清白之家,并不是烟花门户;况且相公读书明理,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来?"

    魏烈听见此话,气得两眼圆睁,骂道:"既然说此无情话,银子依旧还我,况我父亲现在为官,不怕你作弄奸计。若然不还我银子,看尔怎得干休?"

    那妇人见魏烈凛然发怒,即装成笑脸道:"相公真个是书呆,岂有白受人财之理?我是与尔取笑,后生家这等性急!且请坐一刻,待我唤姑娘出来。"

    那妇人进入房中叫声:"姑娘,这个人不是好惹的,想必是个大来头,不与他应欢,谅不成甘休。尔出去陪他,等待尔哥哥再作计议。"

    姑娘即换了衣服出来,微笑说:"相公冷淡了。"

    魏烈一见姑娘之面,满腔怒气一时俱消,应说:"小生爱尔花容月貌,特来与尔亲近香泽,未知姐姐今宵可肯见留么?"

    女子道:"奴家与相公邂逅相会,实是有缘;以蒙赠银,恩德如山。理当留住相公,以身酬谢才是。方才嫂嫂乃与尔取笑,多多得罪。"

    把手拉住魏烈,双双进入房中。妇人便送了酒食,二人并肩而坐,殷勤劝酒。看官听说,那萧士高本是无赖之徒,有一妻子袁氏,并妹子京姑,原有几分姿色。又不肯平白做这个买卖,又要钱钞过日,所以做成局套,勾引有财的少年子弟,接到家中卖颜,拐了财物入手,难成欢会。若肯甘休,大家走散便罢。倘若不肯,谋害性命。如今魏烈皆因少年为色所迷。哪知入了奸局,损了钱财,又害了己身。

    萧士高那夜回来,袁氏取出银子与他观看,又将情由说了一遍,萧士高大悦。用过夜饭,悄悄向窗前一望,见京姑把魏烈灌得大醉,夫妻二人取下绳索,打了个圈儿,走入房中,罩在魏烈项上扭住绳头,用力把索乱收。京姑抱住身躯,魏烈此时已是大醉遍身酥软,无力挣脱。只是双足乱跳,好似落汤虾一般,可怜一命而亡。

    萧士高看见魏烈已死,便背了尸首,开门出来。四头无人,走上一箭之地,见前面人语喧喧,手擎的灯笼而来,心中惧怕,不敢向前,只得往西边而去,见一双斑斓猛虎张牙舞爪而来,惊得浑身冷汗,把背的尸首抛在地下,大步逃走如飞。到家袁氏问道:"官人可有什么人瞧见?如何这般慌张!"

    萧士高应道:"看倒无人看见,只有一双老虎跑来,我慌忙抛下尸首走来。"

    袁氏道:"这个所在,没有大虫,如何有了这货?"

    话说那苏保做夜间生意,刚刚来到照庆寺,见萧士高如飞地跑将过去,心中大疑。老萧今夜三更夜半,有何事故,这等着慌?等我到他家张看做怎么勾当?便来至萧家,飞身一跳,上了房屋,向下一望,只见房内灯光闪闪,萧士高笑哈哈同两个女子,在房中饮酒分银。苏保轻轻跳下庭心,躲在房外,向窗里张望进去。只见那妇人笑道:"可笑这魏烈痴心妄想,要与姑娘同床共枕,如今费了银子,正不知魂魄游到哪处去了!"

    萧士高道:"亏尔这个家主婆,做了氵㸒妇种,真正好计,所谋必遂。"

    女子问说:"哥哥,这个尸首撩在哪里?"

    萧士高道:"顺手一抛,不知抛在何处。"

    女子又说道:"哥哥,他是柳相国亲眷,不要弄出事来。"

    恰好苏保听得明白,怒气冲冲忖道:"我曾叨过柳大爷之惠,如今柳大爷亲戚被其谋害,怎得甘休?待明朝去衙门出首,才见我不负前情。这银子今夜必先偷来,待明日再作计较。"

    打算已定。便躲在黑暗之处,见这三人言谈少停,俱各大醉。那妇人叫道:"官人,姑娘醉了,大家睡罢。"

    苏保将筒呼一吹,登时吹灭了灯火。妇人说道:"这也奇怪,此刻全然无一些风影,为何灯火尽吹灭了?敢是魏烈阴魂不散,要来相吓尔,老娘是不怕鬼的!"

    少刻俱各无声。苏保四处搜摸银子藏好,飞身跳出,各处寻觅尸首,已不见了。只得回归。再说豹头山有一个法悟禅师,那日在蒲团静坐,一时心血来潮,屈指一算,乃是武曲星君有难,被萧家谋害,必须救获来山。待老僧传授法术,使他日后建功立业。即差青衣童子变成猛虎,将他驮回到山。解下绳索,灌了仙丸。魏烈方才苏醒,如梦初觉一般。定神一看见一禅师在蒲团之上静坐,只得上前叩谢救命之恩道:"弟子顿悟前非,愿投门下服侍师父学些法术,求法师容纳。"

    法悟禅师道:"既然公子不弃,就在此山暂住,待老僧传授法术便了。"

    不说魏烈在豹头山学法,再表柳太太见天色已晚,魏烈尚未回来,到了次日天明,还未见面。一时着急,打发家人四处找寻,忽见看门的禀说:"外边有一个苏保,前来问道:可有姓魏的亲眷么?老奴回说有的,他说前来禀明凶信。老奴问他,他不知怎么不肯说出,要面禀太太,所以老奴特来禀知。"

    柳太太闻言大惊:"既如此,快着他进来。"

    苏保入内见了太太,磕头毕,站在一旁。便将萧士高谋害情由细说一遍。柳太太惊出一身冷汗,便命连福同苏保去见钱塘县。钱塘县传进二人入内,苏保上前叩头道:"小人姓苏名保,昨夜遇见萧士高慌忙奔走,小人一时心疑,到他家探望,只见萧士高夫妻妹子三人,分派银子已定。一齐吃酒谈言,小人听见他的话,才晓得谋害了皇亲性命。小人将银盗取,跑到柳府禀知太太,太太命连福同小人抱赃物前来出首。老爷快快打点前去捉拿,恐怕他知风逃走。"

    钱塘县立刻升堂,派差押同苏保拘集凶犯萧士高一家前来听审。差役接了火票,如飞而去。且说萧士高夫妻,兄妹酒醒,已是五更时候。寻觅银子,忽然不见。门又是闭好的,料必不是着贼,家中物件依然不动,为何银子不见?京姑只道哥哥藏过,萧士高只道妹子希图,正在家中赌咒。忽听见叩门之声,萧士高出来开门,苏保同公差走进去,把萧士高三人一起拿祝拖拖拉拉,到了衙门。钱塘县升堂问说:"尔就是萧士高?昨晚与妻妹分的银子,如今在哪里?"

    萧士高道:"小人安分度日,并不为非,哪有银子?"

    太爷大怒骂道:"尔这狗才,谋财害命,还说并不为非?叫苏保过来,将赃物与他一看。"

    萧士高一见,心惊胆战,为何银子在他手里?只得含糊应说:"小人实是贫窘之家,哪有银子许多?"

    太爷叫道:"苏保快上来须与他对证。"

    苏保指着萧士高骂道:"尔这狗奴才,靠的氵㸒妇拐人财物,又谋伤人命,昨夜谋杀了皇亲,将银子对分,是我亲眼看见,银子被我盗取在此做证。尔当老爷台前,还敢抵赖强辩么?"

    萧士高吓得魂不附体道:"苏保,我平日间与尔无冤无仇,无端何故害我?"

    太爷拍桌大怒道:"萧士高还不肯招认么?"

    吩咐两班皂役,把萧士高上了刑具,萧士高疼痛难当,只得叫说:"太爷,小的愿招了。"

    县主即命皂役松了刑具,萧士高便将谋害情由说了一遍。又带上袁氏京姑,二人惧刑,不打自招。太爷吩咐女犯收监。押同萧士高指认尸首,送归柳府。当堂赏了苏保三百两银子,做个生活。苏保叩头道:"多谢太爷,小人如今再不做贼了。"

    只见公差禀说押同萧士高前去指认尸首,并无踪迹。太爷吩咐暂行收监,打道往柳府而去。看官中,钱塘县审此案,因魏烈是个皇亲,怀的鬼胎,恐怕这官儿要弄歪了,所以到柳府与太太讲情。登时到了柳府,把门入内禀知。太太请进,垂帘相见。钱塘县打恭道:"求太太周全下官前程一二。"

    柳太太应说:"既是父母老爷这等说,待老身去见郡太说明,只是尸首如何着落?"

    钱塘县道:"待下官立时追比,自有下落。"

猜你喜欢
  第十四回 你为我奔我因你走同行不是伴 他把谁呼谁将他唤事急且相随·天花藏主人
  琼奴传·李昌祺
  第四回 征外定内奸相奇谋 伏阙陈书忠臣辞职·玉瑟斋主人
  第121回 张媒婆提亲受辱 何大户拣选东床·牛瑞泉
  第九回 大发放业鬼轮回 造劫数奸臣伏法·梦笔生
  第六回 白生奇姐雨意云情·情痴反正道人
  第十回 幻作真征兵姽婳 直报怨拿问赵全·临鹤山人
  第五十回 新妇见家人一堂沆瀣 少年避从客十目弛骋·张恨水
  第十五回 赋梅花重开诗社 游泮水独步文坛·海圃主人
  第三十回 名讼师苦心授密计 不孝儿利口辩冤情·苏同
  第十一回 楚楚阴魂大报仇·
  第三十八回 观音点化常万青 马杰调兵捉壮士·
  是野史(重版代序)·张恨水
  《雪月梅》读法·陈朗
  第八回 钱观保落水妄站龙头 赵福官定情诱尝鸦片·檀园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