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四回 江潮联捷朝天 圣旨恩荣归娶

作者: 佩蘅子

    闲愁偏上眉头,伤今悼古今消瘦。春心难系,雄心空壮,忧心时有。却使词人,卧穿幽谷,消停白昼。叹人生世上,功名大事,姻缘夙世,且饮几杯浊酒。泪尽蜀禽还叫,青霜点血皆成绣。冰花千里,冰山万仞,冰城空守。隐隐悲思,萧萧寒影,黄昏时候。羡江潮联捷朝天,归去功成名就。

    右调《水龙吟》 

    话说江潮,在京援例入了北监。有个国子监祭酒杨君,见江潮相貌不凡,笔力雄秀,又且克己用功。杨君甚是器重他,把三场妙用、文章气脉、精微奥妙,细细指点。江潮即拜他为业师。心领神会,昼夜诵读,不消三月,三场俱揣摹成就。看官,你们只道十七岁的孩子,十六岁虽进了学,又荒废了一载,不曾读书,怎么一百日之中,就能够把二三场题目件件精通?只道是编小说的混进了。你们只知其一,未知其二。那江信生的资质本是上智之资,自与别人不同;就是信生所害的病,只为忆着吴小姐,如今既闻喜信,便可霍然;况且又见了吴小姐的亲笔书札、墨花香气,他的病儿不知不觉,抛向东洋大海去了。正是: 

    人逢喜事精神爽, 

    月到中秋分外明。 

    大凡人到了失意之时,草木皆兵,触着的便是业障,撞着的就是魔头;若是遇起时来,诸般辐凑,如王勃之遇滕王,不费一些力气。今日信生亦是此意,平常人怎比得他?入了北监,又有杨君这般样的神妙先生,所以三个月就成功了。三场已过,杨君对他说道:“贤契这样英才,自然高拔,异日与朝廷作栋梁器,乃老夫之幸也。”信生道:“门生碌碌庸才,虽承老师过誉,只恐未必稳耳。”放榜之日,只见江潮名字高高的中了第五名经魁。报到家中,甚是燥脾。喜杀了媛姝小姐,夸扬杀了大媒雪婆。苏州江吴两家,举人虽不在家,也准准闹了个把月日。 

    光阴迅速,才过残冬,不觉春闱已到。会试毕,江潮中了第十一名进士,欢喜不胜。大凡举人中进士,人人心里指望的,虽是燥脾,不比秀才中举人的有兴。江信生却又不然,他小小年纪,中了举人不见十分欢喜,中了进士,他欢喜若狂。聪明的人自然晓得,这叫做太公之意不在鱼,醉翁之意不在酒。江潮因吴小姐叮咛之言,教他中了科甲,然后就婚,为此发愤起来。中了举人,毕姻之期尚远,故虽欢喜,却不十二分;如今已中进士,指日与小姐花烛辉煌,他所以喜之如狂。 

    且说江潮中了进士,揭晓后,又到五凤楼前殿试。天子龙目远观,只有江潮年少,且生得标致。试毕,江潮中了探花。天子宣他上殿,行了五拜三叩头之礼,未曾观政,礼数一些不差。龙颜大悦,宣他直到御前,问道:“卿年几岁了?”江潮奏道:“一十八岁。”天子道:“正与朕的金乡公主同庚。美貌魁梧,英年鼎甲。朕有偏宫所生金乡公主,因驸马阵亡,正要选个年貌相当的配他。今见卿大器,正合朕心。”江潮俯伏道:“臣已有妻,不敢奉诏。”天子道:“朕的金乡公主,金枝玉叶,美貌无双,卿何必回辞?卿且退去,明日朕自有主意。”江潮[叩首退下]。 

    游街过了,都人庆贺填门,他勉强应酬。灯下草成却婚奏疏道: 

    臣以菲陋,荷蒙圣恩,叨居前列,臣不胜受命惶迫。思欲报效,但以初进,难展寸忱。惟是夙夜秉心,顶踵不惜。复承恩旨,尚主隆恩。伏念臣潮,已聘妻室吴氏。天恩隆渥,感泣涕零。伏愿察臣鸿雁之私,不弃糟糠之妇。臣潮草莽微氓,难缔金枝玉叶,□□□□□□□贤人以为佳偶。臣不胜惶惧战栗之至。 

    疏上,圣情不悦。发驾回宫。是夜,正幸偏宫,与娘娘说知此事。只见金乡公主轻移莲步,绣带飘摇,行至御前,俯伏启奏道:“父皇前日已将臣女许配献赫腾,赫腾战死,臣女当死守其节。今闻父皇见新探花少年美貌,又将臣女配之。臣女幼诵《柏舟》之诗,久知烈女之事,誓当断首,永无二心。”圣上道:“朕因有意,召江探花上殿,令汝屏后窥之。难道江潮美貌,比赫腾不有天渊之隔么?赫腾之死,尔之幸矣。儿与江潮,年貌相称,有何不美?尔反辞却,[是]何主意?”公主奏道:“女闻□犬,古帝以女妻之,犬虽遭害,女无二心。父皇□□□表式,纲常为重。臣女虽见江潮美貌,岂敢首为乱阶?誓当守赫腾之节,全父皇之义。”说罢涕泣。天子龙颜大喜,道:“我女节妇,江潮义夫,不可强合。此国家之幸也。”即敕命金乡公主死守终身;江潮探花,彻御前鼓乐,钦赐[归娶],以显大义。有诗为证: 

    从今生事任天公,莫怨遭逢哭路穷。 

    玉叶金枝遵大义,也教抛掷一枝红。 

    明日,天子颁下优诏,彻御前鼓乐,金莲宝炬,赐江潮归娶。传驿到了苏州,择了四月十五日娶亲。吴小姐也心满意足,雪婆欢喜之极。 

    江潮一到家中,拜见家庙,感谢祖宗护佑之恩。一时哄动了乡党,邻里亲戚庆贺填门,无远不至。真个是锦上添花!奉之惟恐落后。信生前日的一班小朋友,个个都来。沈文全已是联捷,京中曾会,今亦回家;李宵已中乡榜;路玉贞尚滞泮芹;姬贤只图快乐。那贼人丘石公思欲害人,翻害自己,被徐子滂弄得不像模样,烂□□□□了,一个面孔却做了五色的:一缕鲜红,一缕碧绿,一缕深黑,一缕青紫,甚是怕人。柳婆将吴小姐与他的银子,将息好了。那嫂子弄儿,因与他养了私孩,地方不服,告到官府,把弄儿官卖。石公打了三十,问徒三年,只得去兵驿摆站。其后满徒回家,人都不与他相与的了。他一闻得江信生荣归完娶,在人面前夸逞道:“江信生与我最相好的。”借了一顶破巾,一件破蓝绣道袍,思量要挨身进来无耻。江潮偶然撞见,他道:“江兄老爷,久别了,贺喜!”趋上来两个大喏。江潮看见怕人,睬也不睬,问从人道:“这是什么人?”从人未及对,倒是石公先说道:“我是丘石公,江老爷如何就不认得了?”信生呵呵大笑道:“原来就是你这黑心的贼人!我有何得罪于你,你却千般样的害我?若中你的毒计,我们夫妻早已致身无地了。”石公哀告道:“江老爷,旧事莫提起罢。你只看先兄分上,还求你青目一青目!”江潮不睬,走了进去,教家人打他出去。就问起丘宜公的妻子[近日]光景。家人道:“丘相公死了,家中甚是不济。”信生惨然,封银十两,遣人送去与师母。又去拜访那幼时受业的两位先生,各位送银十两。人都道他不忘旧恩。适值那沈文全与李叔夜、路玉贞、姬仲亲都来拜访,谈及石公始末,众人无不嗟叹,鼓掌大笑而别。 

    再说江潮,到了迎亲吉期,合城[男]女闻得有帝赐御乐,簇拥观看,真正人山人海,照耀如同白日。人间乐事,莫过于此。到了柏梁桥,至洛神桥,十里之程,吴府肆筵设席,结彩张灯,齐约诸亲,迎接新婿。种种礼仪,不必尽述。先行过奠,雁礼毕,又候新人上了花轿,一路仪仗旌旗,耀人耳目,观者如堵。花轿将到江宅,半路上自有丫环仆妇迎进大门。江启源随即出来迎接吴亲翁,进厅交拜。预先请到沈文全、李叔夜奉陪。各各见礼毕,沈、李二人陪了亲翁、启源自去受拜堂之礼,然后出来定席,款待亲翁。江郎与小姐成了花烛,饮了合卺,灯下相对而坐。雪婆看了,欢喜无限。果是一对好夫妻,有词为证: 秋波欲滴,琼瑶温润青冥湿。新花两朵惊春色。万种相思,何幸消今夕。凝脂腻体春罗拭,温香浸透□春骨。此时相对情何急!象骨为床,恐要常修葺。 

    右调《醉落魄》 

    江潮与吴媛是夜殷勤爱惜自不必说。他夫妻二人深感雪婆之恩,欲以母礼事之。雪婆道:“江相公与小姐一样花娇月媚,天生一对夫妻。今日得谐眉案,本是前生缘分,老身何功之有,敢受此恩?况我出身下贱,性喜奔波,本是薄福之人。今若贪图富厚,受你两个贵人禄养,必然折了寿算,以速其死。到不如遨游山水,以乐天年。若是日日[闲在]房中,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岂不是一只不生蛋的老鸡□。我今日将你两人一向所赐之物,送还了你们,摆手而别,也完我一生之事。”说罢,将一向送他的银两衣饰,件件捧出,身穿旧衣,决意要去。江潮夫妇再三留住,互相洒泪。雪婆道:“小姐,相公,不必牵挂,老身是常要来的,只因目下要往天竺进香,故此要去。转来时,就要看相公小姐的。”二人苦苦留[不]住,只得允从。雪婆常将小姐日前贞节之事细细(原书下缺)

猜你喜欢
  第十三回 计杀王安·长安道人国清
  第四回 灶台歇鹊恁般难·
  第五回 狮子街复开铺面  王三官打妇休妻·讷音居士
  第八十六回报师恩门生忙后事助丧费壮士念前情·李涵秋
  第一回 老母慈悲爱怜幼子 新君横暴强夺艳妻·玉瑟斋主人
  卷三 刘生觅莲记(下)·吴敬所
  第二回 寇阿男京华呈色相 秦绍祖杯酒议婚姻·吴趼人
  第一回 三兄弟厅堂齐祝寿·
  第10回 于大人审问贼人 汤守备监斩群盗·牛瑞泉
  第八回 逼友题诗留心窥破绽 代弟联吟当面弄机关·天花藏主人
  张从恩继室某氏·
  第三回 种玉来迟解铃甘谢罪 留香去久击案誓忘情·张恨水
  第十七回 骚娘焦渴另寻欢·风月轩入玄子
  第七类 引赌骗·张应俞
  第四十五回兵败城西军曹丧胆营迁闸北司令无颜·朱瘦菊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