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回 有腾挪背地求人

作者: 天花藏主人

    诗曰:

    好花谩道护深深,景物撩人大不禁。

    娇蕊才经风雨蚀,幽香又被蝶蜂侵。

    纵无游子相将折,争奈诗人佻达吟。

    细与东君吊今古,几枝绝不露春心。

    话说苏有德,探知苏友白与白小姐婚姻有约,便心怀不良,要于中取事。到次日二人起来,吃了早饭,苏有德就叫将出外的行李不要动,又取出白银二十两,与苏友白道:“些须盘缠,兄可收拾了,只要速去速来,不可耽搁,白公性傲,恐有他图,虽小姐亦不能自主。”苏友白道:“承兄相助,又蒙大教,感激不尽,小弟到京,只求得吴公一封书,就星夜回来了,倘侥幸成全,皆仁兄之赐也。”说罢,就叫小喜收拾行李起身。

    苏有德又叫一个得力家人吩咐道:“苏相公此间乡村,径路不熟,你可送到江口,着苏相公渡了江,方可回来。”家人领命,苏友白作谢了,竟自欣欣上马进京。不题。

    原来吴翰林奉诏还京,择了吉日起行,不期刚出城,官府祖饯辛苦,不觉感冒些风寒,忽然大病起来,只得依旧回家医治。病了月余,方有起色。苏有德在城中回来,知此消息。恐苏友白进城问知,竟自去求他,更不好做手脚,故三言两语拼出三十两银子,就撺掇苏友白进京走空头路,他好独自行事。正是:

    奸人一笑一奸生,哄弄愚生若戏婴。

    谁识老天奸更甚,借他奸计代愚营。

    却说苏有德打发了苏友白北行,满心欢喜,道:“我正思量白小姐,千思百虑再无计策,不想今日有这等的好机会送将来,可谓天从人愿。”遂打点一副厚礼,竟进城来去拜吴翰林。到了门前,叫家人寻见管门的,先就是五钱一个纸包儿递过去,然后将名帖礼帖与他,说道:“我家苏相公要求见老爷,烦你通报一声。”管门的道:“我家老爷病才好,尚未曾见客,只怕不便相见。”家人道:“老爷见与不见听凭,只烦大叔通报一声就是了。”

    管门的因收著书兜,又看见是送礼了,遂不推辞,因说道:“请相公里面厅上坐,等候我进去通报。”家人得了口语,就请苏有德换了头巾蓝衫,竟进厅来,随将礼物摆在阶下。管门人拏了两个帖子竟进后厅来。

    此时吴翰林新病初起,正在后园楼上静养身体,好了还要进京。忽见传进两个帖子来,先将名帖一看,只见上写着:“沐恩门生苏有德顿首再拜。”再将礼帖一看,却是紬缎、台盏、牙笏、补服等物,约有百金。心内思量道:“此生素不相认,今日忽送此厚礼,必有缘故。”因叫进管门人吩咐道:“你去对那苏相公说,老爷新病初起,行礼不便,故未见客,苏相公枉顾,必有所教,若没有要紧,容改日相会罢。倘有公务,不妨口传进来,厚礼概不敢领,并原帖缴还。”管门人领命出来,细心对苏有德道知。

    苏有德道:“既如此,就烦管家秉上老爷,门生此来,盖为舍弟苏友白的亲事,其中委曲甚多,必得面陈方尽,今日老爷既不便见客,自当改日再来,些须薄礼,定要收的,再烦管事代禀一身。”管门人又进来禀知。吴翰林听说苏友白的亲事,便道:“你再去问,苏友白可就是前日李学院考案首的么。”管门人出来问了,又回复道:“正是他。”

    吴翰林道:“既为此,可请苏相公到后园来相见。”管门的忙忙出来道:“老爷叫请相公后园相见。”遂引苏有德出了大厅,转到后园,进厅里来坐下。不一时,吴翰林扶了一个童子出来,苏有德看见,忙移一张椅在上面,说道:“老恩师请台坐,容门生拜见。”吴翰林道:“贱体抱恙,不耐烦劳,若以俗礼相拘,反非见爱,只长揖为妙。”苏有德道:“老恩师台命,不敢有违,只是过于不恭有罪之至。”因而一揖。吴翰林又叫苏有德换了大衣,方才相让坐下。

    茶罢,吴翰林就问道:“适才所说讳友白的,这位原来就是令弟?”苏有德道:“虽非同胞,实族弟也,少年狂妄,不谙世务,向蒙老恩师再三垂青,而反开罪门下。后宗师见斥,实乃自作之孽,而老恩师不加严督,反怜而赦宥之,真使人感恩戴德,惭愧无地。每欲泥首阶前,因无颜面,故令门生今日代为请荆。”

    吴翰林道:“向因一时瓜葛之私,愿附贤豪,不意令弟少年高才大志,壁立不回,愈觉可敬可爱,返而思之,实老夫之愆,令弟何罪。但不知今日何得复言及亲事二字。”苏有德道:“舍弟一时愚昧,自绝于天。久之自悔自悟,始知师台之恩,天高地厚,每欲再托根于门墙之下。近闻令媛小姐已谐凤卜,具道无由,今不得已而思其次,访知令亲白司空老先生,有一位令甥女,年貌到也相访,妄意侥幸倘得附乔,犹不失为师门桃李,然门楣有天渊之隔,此自是贫儒痴想,但素沐老恩师格外怜才,故不惜腆颜有请,不识老恩师可略其前辜而加之培植否?”

    吴翰林欣然道:“原来为此,实不瞒兄说,向日所议非小女,原是舍甥女。”苏有德惊问道:“为何却原是令甥女?”吴翰林道:“舍甥女乃白舍亲最所钟爱,前因奉使虏廷,虑有不测,深以甥女托弟,为代择婿。小弟偶见令弟才貌,与舍甥女可称佳偶,所以苦苦相扳,盖欲不负舍亲之托也。若是小女,葑菲之陋,安敢妄扳君子,今令弟既翻然俯就,又承贤契见教,况舍甥女犹然待字,老夫自当仍执斧柯,撮合良偶,方知前言为不谬耳。”

    苏有德道:“原来恩师前日之议,不独怜才,更有此义举,门生辈梦梦不知,殊为可笑。今日得蒙老恩师覆庇,曲赐成全,真可谓生死肉骨,舍弟异日虽犬马衔结,亦不能报高厚于万一矣。”因复将礼送上,深深打一恭道:“些须薄物,聊展鄙忱。若是师台峻拒,便是弃门生于门墙之外了,万望叱存,足征收录。”

    吴翰林道:“厚礼本不该收,既贤契过于用情,只得愧领一二。”因点了四色。苏有德再三恳求,吴翰林决意不受。又用了一杯茶,苏有德就起身说道:“门生在此混扰,有妨老师静养,今且告退,容改日再来拜求台翰。”吴翰林道:“本当留此一话,贤契又以贱礼见谅。既如此,改日奉屈叙罢。”遂相送而再出。吴翰林信以为然,以为不负以前一番好意,心下深喜。不题。

    却说苏有德回到下处,心下暗暗称快道:“此事十分顺流,只消再骗得一封书到手,便大事定矣。”过了数日,忽见吴翰林差人,拏了两个请帖来道:“家老爷请你二位苏相公,午刻小园一叙。”苏有德忙应道:“老爷盛德,不敢不来领,只是舍弟在乡间习静,路远恐不能来。”差人去了。到得午后,竟自来赴席。

    吴翰林接看相见过,就问道:“令弟得会一会更妙。”苏有德道:“舍弟自从开罪后,就避迹乡间肄业,今虽蒙老师宽恕,尚抱愧未敢入城,以会亲友。倘得邀惠联姻,则趋侍之日正长。”吴翰林道:“志气举动,往往过人,可敬可敬。”随摆上酒来,二人对坐,饮酒中说些闲话。只吃到傍晚,苏有德告止。

    吴翰林即出一封书来,递与苏有德,道:“学生本该陪兄亲往,奈朝廷理钦命甚严,明后日即安就道,故以此代之,舍亲见了,万无不允之理。俟吉期时,再当遣人奉贺。”苏有德道:“委曲玉成,老师之恩,不可言喻。此去一获佳音,当率舍弟踵门叩首。”遂领了书,再三致谢而出。吴翰林隔了数日,身体庄健,果然进京去了。不题。

猜你喜欢
  第九十一回 好朋友替作不平鸣 小兄弟纵谈因果事·天虚我生
  第三回 绣房夸耀玩器 书案谈笑春宫·
  第三回 俏佳人骤经风雨·
  第一十九回 淑女多情泪珠换眷属 书生吐气文字结姻缘·张恨水
  第三回 贤郡主鸾诰膺封 痴郎君虹堤奏绩·临鹤山人
  第三十一回 杜麻子门房寻乐 慧哥儿膝下追欢·陈少海
  第七回 施巧计蠢金夫着魔 设暗局俏佳人受骗·陈朗
  第一回投胎解笑·吴贻先
  第一回 活饿莩楼中藏美真·潇湘迷津渡者
  第九回 避公位牛岭赋新诗 劫囚车韩庄遭烈火·蔡召华
  第八十都回 有情人都成眷属·陈端生
  第五回 未嫁夫先施号令 防失事面具遵依·李渔
  第十回 竹节心嫩时便突 杨花性老去才干·
  第三十九回公子多情暗藏避孕袋萧娘爱洁珍惜保安刀·平襟亚
  第十七回 别有心肠私讥老母 将何面目重责贤甥·韩邦庆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