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七回 廖先锋误陷盘蛇谷 杨元帅做梦白龙潭

作者: 金万重

    再说平秀突,见了欧道士妖兵漫天,日色无光,尽驱明兵于盘蛇谷中,喜的不胜,只为奉承妖道士之言,是夜设宴款待道:“仙师神法如此高明,成功之后,俺当奏于我国王,封为国师,以享万钟之禄。”欧道士呵呵大笑道:“富贵吾所不愿,只为总兵出尽贫道之力,以显总兵神功罢。”当夜尽欢而罢。

    次日,总兵又设大宴,与欧道士计议进取中原之策。道士道:“我见明营中元帅,便是不满三尺。明国选将出师,以此口脗尚黄、乳臭未干之小猢狲为元帅,可知明朝无将才。以他略解妖法,得这非据的任。今已囚闭盘蛇谷中,不满十日,可见全数饿死了。明国江山,便为总兵之有。但神兵厮杀,自有我军之操练神法,如法助势,然后神兵益强。总兵选了精兵五百,皆用皂衣皂甲皂旗。背上各带铁葫芦,于内藏着硫黄、焰硝、烟火药料。各人俱执钩刃、铁扫帚,口内都着衔芦哨。操练坐作进退之法,为之中军。贫道自领皂甲军,如法作起,所向必更无敌呢。”平秀突大喜,于是选了精兵五百,皆执皂旗皂甲,俱为准备,属于道士,依法作起。欧道士领那五百神兵,各取火种,自佩那面聚兽铜牌,把剑去击,敲得三下之法,一齐练习,将为进兵中原之计。不在话下。

    且说当日廖钢、李尚好大队一军,为倭兵诱引,又被妖道士妖法,天昏地黑,妖兵猛兽漫天打下来,虽赖杨元帅用《阴符经》扫妖之法,云开天朗,草马豆兵尽落阵前,已为妖法所驱,天昏之中,趱入山坡谷中。

    元帅见时,麾下只有数百骑,一阵不可两截,并向谷中进兵。看那山谷时,尽是高山削壁。大队人马厮杀了一日,兵马困疲,饥渴俱甚。四下里寻水。

    原来这中无有一井一川,只有一大大的潭,潭水寒冷。一阵人马,尽日鏖战,饥渴都甚,争赴潭边,围住争饮。元帅见此军马之乏饥,这里权立寨栅,埋锅造饭,歇了一宵,再定计议。不料都饮潭水之军,无人不登时遍身青黑,语言不通,战抖抖肚里疼痛起来了不得。战马俱为颠仆尘土中,腹痛,死去活来。

    元帅大惊,星光之下,待寻归路,四下高山围匝,不能得出。欲为退兵,谷后倭兵大队围住把守,复以乱石擂木填塞,水泄不通。又欲前进,谷中为二十多里,亦以巨木岩石,天堑充塞。其外,倭兵蚁屯蜂拥,金鼓动地。

    元帅知是中计,陷沈袅烟所戒盘蛇谷,心下忧闷。幸喜辎粮不以散亡,只是谷中无水,督令军中凿井数百,深至十丈许,总不得水。一边招至偏将万世业、孟国辉二人,四下里探听出路。

    两人退出,打扮猎户行色,仗了钢叉,行到山中,四边不见人烟,都是乱山迭嶂,行了几个山头,是夜月色微胧,远远地望见山畔一点灯光。万世业道:“那里有灯光之处,必是人家。我两个且寻去,讨些饭吃。”望着灯光,拽开脚步,奔将来。未得一里,来到一个去处,傍着树林,破二作三数间草屋,屋下破壁里闪出灯光来。

    万、孟二将推开扉门,灯光之下,见是个婆婆,年可五旬之上。二人下钢叉,纳头便拜。婆婆道:“我只道是俺孩儿来家,不想却是客人到此。客人休拜,你是那里猎户?怎生到此?”万世业道:“小人原是湖州人氏。旧日是猎户人家,因来此间,做是买卖,不想正撞着军马热闹厮杀,以此消折了本钱,无甚生涯。同伴二人,只得来山中,寻讨些野味养口。谁想不识路径,迷踪失迹,来到这里。投宅暂宿一宵,望老奶奶收留则个。”婆婆道:“自古道,谁人顶着房子走哩。我两个孩儿也是猎户,想如今便回来也。客人少坐,我安排些晚饭与你两个吃。”万、孟二人齐声谢道:“多谢老奶奶。”那婆婆里面去了,二人却坐在门。

    不多时,只见门外两个人,扛着一个獐子入来,口里叫道:“娘,你在那里?”只见那婆婆出来,道:“孩儿,你们回了。且放下獐子,与这两位客人厮见。”万世业、孟国辉慌忙下拜。

    那两人见礼已罢,便问客人何处,因甚到此。万世业便把却才的话,再提一遍。伊两个道:“俺祖居此。俺是张一,兄弟张二。父是张大,不幸死了。只有母亲。专靠打猎营生,在此三二十年了。此间路径甚杂,俺们尚有不认的去处,你两个远方之人,如何到此间,讨得衣饭吃?你休瞒我,你二位敢不是打猎的?”万、孟二将道:“既到这里,如何藏的,实诉与兄长。”乃跪在地,说道:“小人们实非猎户。我唤做万世业,那兄弟是孟国辉。我两人俱是今征倭大元帅麾下二将。今与倭兵大战,被他妖兵冲散大队军马,不知都陷在那里?谷中无水,唯有一大潭,潭水人马吃的俱是满身青黑,语言不通,马又颠沛死。我元帅特使我二人,探出消息,得水道理。愿英雄指示则个。”那两个笑道:“你二位既是将军,俺是失迎了。将军少坐,俺煮一腿獐子肉,暖杯设酒,安排请你二位。”没一个更次,煮酌肉来,张一、张二管待万、孟二将军。

    饮酒之间,动问道:“俺们久闻杨元帅年轻智深,天文地理,无有不通,用兵如神。今虽误陷谷中,征这倭兵何患奏凯之迟久。”万、孟二将俱道:“元帅雄韬武略,真是命世之英雄呢。”那两个道:“俺们只听的说,原来果然如此。”尽皆欢喜,便有相爱不舍之情。

    张一便道:“你不知这间地理,只此间是泰安州管下,唤做盘蛇谷。只有一条路入去,四面尽是悬崖峭壁的高山。若是填塞了那条入去的谷,再也出不来。多定只是陷在那里了。前头二十多里,便是青石壁,人可单身的行,马不踏蹄。此间别无这宽阔去处。如今你杨元帅屯兵之处,便是盘蛇谷。谷中无水,惟有一潭,曾前潭水清冽,人俱争饮为快。忽自数月前,不知缘何,潭水汹沸,水色变黑,人或饮来,满身青黑,语言莫通,肚里疼痛起来。此近居人,亦可不知怎么缘由。如何救出这谷来?谷中左一路,虽甚险隘。行的三十里。这边路口,柏树极多,惟有这路傍两株大柏树,三丈的好,形如伞盖,四面尽皆望见。那大树边,正是谷口。此处居人,犹不识此路。俺是打猎,从这里过,始知此条路。从兹透出,可以脱出了。”万、孟二将满口称谢。过了半夜,天色微明,辞别了张一兄弟,回归元帅营中来了。按下不题。

    且说杨元帅,掘井不得水,谷外倭兵据险而阻扼,鼙鼓震天,一军饥渴,无以救解。正在闷恼,神气烦困,倚枕稍坐,忽有异香满前,两个螺髻女童,环 叮当,来立于前,齐齐躬身,打个稽首,告道:“元帅请移金步,我娘子请了元帅。”元帅惊异,看那女童时,朱颊绿发,皓齿明眸,飘飘不染尘埃,耿耿天仙风韵。便开言问道:“女童何来?娘子问是何位?”那女童道:“元帅不须垂问,到彼当知呢。”元帅道:“往将那里去的?”女童道:“便是无远,只此营中数十步之地。”元帅道:“甚么娘子?不曾拜识,如何敢去?”那女童道:“娘子落难,专等元帅救济。愿垂慈念。”元帅为念军中有事,人欲舍去,一来女童恳恳,二则闻他落难救济,不忍不救,便起身随女童出辕门。行不多远,前临大潭,元帅止步。忽见水开路平,女童前引,元帅只为随后。转过一座子墙角门,女童道:“元帅从此间进来。”元帅跟入角门来。看时,星月满天,香风拂拂,四下里都是琼林瑶草。又行过几步,听得潺潺的涧水响。

    元帅看了时,暗暗寻思道:“这个无远的去处,有这般好清溪,军马不患被渴了,又可饮清水饭来。”想毕,看他前面时,一座青石桥,两边都是朱栏杆。岸上栽种奇花异草,夭桃修竹。桥下翻银滚雪般的水流,从石洞里去。元帅喝采:“好清水了!此谷有的是好水。”顿觉口中生涎。过的桥,入的棂星门,抬头看,一所大宫殿,但见:金钉朱户,碧瓦雕檐,红泥墙壁,翠霭楼台。正是柱飞龙盘,淡淡祥光笼瑞彩;帘卷虾须,团团皓月悬紫绮。若非天上神仙府,便是人间帝王宫。元帅见了诧异,心思道:“如此穷山深谷,不意有此琼宫贝阙。”心内倒生惊恐疑惑,不敢动步。

    女童催促,请元帅行。一引,引入门内,无非是丹墀曲廊,朱红亭柱,都挂着绣帘,正中一所大殿,殿上灯烛荧煌。女童从龙墀内,一步引到月台上。听得殿上阶前,又有几个青衣女娘迎道:“娘子有请。元帅进来。”无帅到得殿上,不觉肌肤寒粟,毛发竦然。青衣入帘内告禀。俄倾,侍女数十人,簇拥着一位女娘出来。元帅不便抬头仰看,那女娘先请元帅坐锦墩上,元帅只得勉强坐下。那女娘插烛也似拜下四拜,琳琅戛响,芬馥射人。元帅不敢承当,只好避席俯首。女娘拜毕,坐下对面绣墩上。元帅恰才敢抬头,舒眼看时,女娘如何打扮?但见:头绾九龙飞凤童子髻,身穿金缕绛绡长袖衣,腰系蓝田碧玉带,足穿云头朱绣履。脸如莲萼天然,眉目映云鬟;唇如樱桃自在,规模端雪体。正大仙容摸不就,袅娜形象画难成。那娘子口中说道:“请元帅到此。”命女童献茶。茶毕,青衣女又执着奇花金瓶,捧酒过来,斟在玉杯内。一个女童替执玉杯来劝,元帅不便推辞,接过杯,饮了一杯。元帅顿览馨复馥郁,如甘露洒心,醍醐灌顶。又有一个为首的青衣,捧过一盘果肴来劝,元帅怕失了体面,拿着玉箸,挟起些肴来就啖。

    青衣又斟一杯酒来劝,元帅又饮而尽酌。娘子教再劝一杯,女童再斟一杯酒过来,劝元帅,元帅又饮了。青衣复托过凤髓鼋肝,又吃了若干。共饮过三杯,元帅便觉道春色微醺,又怕酒后醉失体面,欠身道:“学生不胜酒量,望乞免赐。”娘子道:“元帅不欲多饮,可止。”娘子欠身开言道:“妾,洞庭龙王之末女,双名凌波是也。妾之始生,父王朝上界,逢张真人卜妾之命。真人揲蓍道:『此命前身是仙娥,因尘缘谪降,为王之女,当配人间之贵人,享富贵荣华之盛,悉耳目心志之娱,福禄无疆,终得正果。』妾及长,闻是铭心。妾之姐初为泾水龙君之妇,夫妻失和,再适于柳真君,室家和乐,一室庆重。父王自闻真人之言,期望妾一身荣华。今南海龙王之悖子五贤,闻妾身薄有姿色,求婚于父王。吾洞庭,即南海管下。父王不敢严斥,躬往南海,备陈张真人之言,拒之不从。南海王反为悍子,以父王之惑于涎说喝责,求婚益急。妾自料若在父母之膝下,怕辱及身,抽身遁逃,来寓于此地。此地即父王之别宫,而他所不知也。南海王谓父王匿女拒婚,威逼日甚。那五贤广探海泽,知妾之在此,欺侮孤弱,自率大兵,欲逼贱妾。妾之孤节贞心,上感天神。此潭素称白龙潭。昔洞庭有白雪神龙占居此潭,潭水清甘,人有疾病,一饮潭水,便得疗病。父王知是胜地,营立别宫,有时来居。自妾来居,潭水变而寒冷,常若冰澌。又复昏黑,不能见底。他国之兵,不能轻人。妾赖是姑保,恐非长久之策。今日幸遇元帅打陋地,诉此危衷。目今王师暴露,又不得甘泉,饥渴困甚,妾岂不效劳,便将甘露而浇之,潭水前如清甘,饮病之兵马,一饮自疗。”元帅听毕,不胜大喜,道:“多蒙娘子神功。五贤孽畜,如是悖慢,仆虽不武,当以所领本卒,一时扫除,以正其罪,为娘子永无患害。娘子既有上天神师之筹命,当为人世富贵的像。学生虽然不自妄拟于富贵,今职居元帅,且娘子深居潴泽之中,罕见尘世之人,虽欲托身于世人,恐未易得。敢问娘子结好于此夜,以遂三生之愿,实是天缘之定。娘子盛意,亦如是么?”龙女道:“妾身敢邀元帅于患难之中,诉衷曲,冀救济,妾身之永托,不待月姥之绳。儿女之情,虽不宜先自发口,真人之言已自不讳而悉告。妾心无他,庶当谅烛。但不可造次侍御者,不有媒妁之言,不待父母之命,一不可也。鳞甲之腥,未及永变,耆鬣尚存,爪尾未除,臭陋之质,不敢于尊贵之昵侍,二不可也。南海太守,极甚狂妄,又不猖獗,每自外探窥妾动静,若知妾身属于他人,必将激其怒,促其锋,以起平地风波,三不可也。伏愿元帅勿以妾身推诿为咎,以俟日后之自诣,永侍巾栉之末,大人谅恕罢。”元帅笑道:“娘子之言,允合礼义。娘子天缘,已在于学生。天意所在,不但以父母之命为重,况又尊堂已知娘子避身洁居,以遂尘世之缘,当知学生之相会,此不可固拘大义也。娘子神明之质,灵异之性,变化不测,非人世所可比,鳞鬃之嫌,微细之事也。学生奉天子之命,将十万之众,飞帘为之前遵,海若从而殿后。其如南海小孽畜,视之不如蝼蚁,驱兵一麾,不劳而屠,是不足忧也。良辰不可虚度,天缘不宜迟久。娘子通明之智,惟再思量罢。”娘子听来,更无辞谢之语,只为俯首不答,两颊飞红。元帅见此光景,又是爱怜,又是色胆天大,乃命进酒。娘子遂令青衣端上玛瑙之盘,琥珀之杯,水陆之味俱备,山海之珍极丰,大排筵席。及至夜深,相携入寝。华烛辉煌,恩爱缱绻,有不可尽述。

    欢娱之夜,容易得曙,于焉月色西沉,明星灿烂。忽闻一声疾雷,轰隆轰隆,簸弄一阵潭水,掀动水晶宫殿。龙女大惊,无数侍儿飞奔,苍黄道:“大祸至矣!”未知雷声有何变?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八回 武女客乘高兴林下结盟 文学官怜孤寡雪中送炭·丁耀亢
  第十一回 革礼垣天子信谗言 乱宫闱妖人陈奏折·黄世仲
  第十三段 桂蕊欲作幻想诗 松竹齐到销魂院·阿阁主人
  第四回 伍员庙小子行凶 汤家镇老夫害病·
  第二回 欺主奴谋劫寡妇财 枉法赃贻累孤儿祸·丁耀亢
  第十六回  窥得春光行巧计·
  第四十四回 二犯雁门惊魂胆 一纸战书逼美人·雪樵主人
  第六回 奸党奇谋暗杀志士 英雄无计逃遁他乡·玉瑟斋主人
  第七十四回 王春宇正论规姊 张绳祖卑辞赚朋·李海观
  第十回 掩耳偷铃不搜自己房帏 吹毛求疵只觅别人破绽·落魄道人
  第三十三回 话梦新闻敦伦迁善 葬花旧地聆曲怡情·归锄子
  第二回 假结拜凶狠施阱 真赐赠神圣试凡·
  第四十二回 联情话宝山营遇侠 痛惨戮江浦贼输诚·魏秀仁
  第80回 贡济贼书房丧命 屠知县受贿贪赃·牛瑞泉
  第十四回 卢小姐后园赠金·天花藏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