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一回 西王母瑶池宴蟠桃 释性真石桥戏明珠

作者: 金万重

    自古英雄豪杰功名勋业之人,富贵兼备,福禄双全。有如唐朝之郭汾阳,朝相暮将,为国家之柱石。又若列国时陶朱公,积金累货,埒公侯之殷富。重以子孙绕膝,荣华无侔者,史册载录,稗说传称,指不胜屈。

    难得如今《新增九云记》,萃一时之豪贵,传万世之奇异。

    这般好话儿,宁可因事涉烦琐,迹近荒唐,使之泯灭,故于灯前月夕,长夏余冬,濡笔戏墨,汇为一编。奇奇幻幻,有常有变,总要归之于正。氵㸒词秽语,概所不录。试看首尾,便知梗概。再说道书所云天上,有一位万劫不坏之金仙,圣号称做王母,居于瑶池。池在东天之西偏,亦曰西池。王母亦名西母。

    天上各有境界:东天是道祖、三清及群仙所居;西天是如来佛祖及诸菩萨、阿罗汉所止;北天是玄武大帝暨众神将治焉;昊天上帝之宫阙,则在中央,而统辖南天;南天虽有南极老人与南斗星官,要皆在上帝统辖之内。上帝好生,故居中而治南。

    南有长养万物之意。玄帝统雷霆神将,以肃杀为主,故居于北。佛宗寂灭无生,故以西方为极乐。道家以一气长生为主,是以占于东方,取气始生之义。

    王母所居,珠宫贝阙,在瑶池之畔。瑶池之北,有三座大殿。中间一座大殿,名碧桃殿;东曰青鸾,西曰石鳞。三殿皆因物命名的。

    这碧桃树,在西池之南,非同小可,高八千寻有咫。俗说:蟠桃子着地三千岁,出土三千岁,开花又三千岁,结子又至三千载。成熟总为一万二千年。正对中间大殿,玲珑盘郁,不但下界所无,即佛家的婆罗,广汉之丹桂,与夫三岛的珠林琼树,亦迥乎不同。这是何故?只为他有瑶池的瑶水浸润,其枝叶花葩皆带玉的精华,在仙树为独冠。所结蟠桃,吃一枚,寿与天齐;若是三枚,能超万劫。

    每岁三月初三日,是王母圣诞,正要开宴蟠桃会,前去祝寿,止请素日相契的佛菩萨、道祖、天尊与上帝,及诸大仙真。

    其余一切仙官仙吏,海岛洞府歇仙,斗牛宫二十八宿,总不得与。是以岁星东方朔,每至窃食。今此一度碧桃,繁盛倍于从前,凡散仙列宿,亦多邀请,为万劫以来第一盛会了。这日,佛祖、仙真、星官,次第咸集,惟上帝后至。遥见鸾驾雍容,御的是绿琼辇,张的是紫云盖,星幢前导,羽葆后佣。那先至的众仙,皆恭恭敬敬,俯伏远迎。上帝先与如来诸佛祖、三清道祖,东西向,皆诸大菩萨。东间,上帝南向;左坐昭位,第一玄武大帝,以下皆是天尊;右坐穆位,青华帝君第一,以下皆为诸大真人。西间,南向独坐,是南海大王;北向两座,左为斗姥天尊,右为九天玄女;东向首座,鬼母天尊;西向首座,天孙织女。余为太美左夫人、九华安妃、昭灵夫人、观香夫人、月殿嫦娥、南岳卫夫人、魏元君、许飞琼、殷安香、何仙姑、麻姑、樊夫人、王太真、阮灵华、周琼英、鲍道姑、吴彩鸾、百花仙女。都脚驾风火轮,前前后后,到了西池行礼。

    各献祝寿的土仪礼物,侍从一一收了。王母坐在中间陪席。

    那个蟠桃,每人各献一颗。上帝、三清道祖各献两颗,惟释迦如来是三个。佐以交梨、火枣、雪藕、冰桃。说不尽天疱盛馔,王府仙醪。又有仙乐和鸣,云停风静。

    如来手举蟠桃,而说偈道:桃有千年子,人无百岁春。

    可怜虚实筏,若个渡迷津?

    然后剖食。迦叶在侧流涎,阿难睨而笑之。如来即以一桃与迦叶,一桃与阿难。道祖老君亦以一枚与金、银二童子分食。

    时南极老人跨来的青鹤,俯首伏地,若乞怜状。南极笑道:“你这两个畜生,也想要吃这样好东西。”因以瓜各掐一片与之。

    大士见善财童子在傍注视,亦授以一枚。善财道:“菩萨,想是年老健忘了。我在西天路上做大王,要吃唐僧时,菩萨抛下一个箍儿,将我两手合住,再不得开。如何有来接桃子工夫?”大士向着众女仙道:“这个孩子,虽是牛种,到也聪明。只是他学好的心却还未定,是以至今箍住他双手。”众女仙皆各称善。大士将手一指,善财两手分开,接去桃子吃毕,仍旧合拢了。这个多话,不必细赘。

    不多时歌舞已毕,嫦娥向众仙道:“今日王母圣诞,难得天气晴和。这兹各洞仙长,诸位星君,莫不齐来祝寿。今年之会,比别的极盛。适才众仙女歌舞,是桃宴都曾见过。小仙偶然想起,素闻鸾凤能歌,百兽能舞。既有这般妙事,难道如此良辰,百鸟、百兽二位大仙,吩咐手下众仙童,来的歌舞一番,诸位大仙以为使得么?”众仙刚要答言,那百鸟、百兽二仙都躬身道:“既蒙仙姑的谕,自当应命。但歌难悦耳,舞不娱目。兼恐众童儿卤莽成性,倘有失仪,王母见罪,如何禁当得起?”王母莞尔道:“仍尔游戏,这有何妨?”百鸟仙同百兽仙听了,随即招唤侍从传命。登时只见众大仙童围着丹凤、青鸾两个童儿,脚踏祥云,到了瑶池,拜过王母,见了百鸟大仙,领了旨,将身一转,变出丹凤、青鸾两个本相。一个是彩毫炫耀,一个是翠翼鲜明。

    那些随来之童儿,也都变出各色禽鸟。

    随后,麒麟童儿带着仙童们,如飞而至,一个个参拜王母,见了百兽大仙,领了法旨,都变出本像。无非虎豹、犀象、獐狼、麋鹿、猿猱之类。

    那边是众鸟围着凤鸾,歌喉宛转。这边是麒麟带着百兽,舞态盘旋。在琼陛玉砌之上,各献其艺。连那瑶草琪花,到也分外披拂有致。王母此时不觉大悦,随命待从,托他百花琼浆,各劝一杯。

    又问侍女董双成谢长珠:“还剩下蟠桃多少?”董仙女就知要与嫦娥、百鸟、百兽仙,答道:“往年结得少,倒剩三十枚。今年结得多,反剩得十九颗。”王母道:“这丫头悭吝。可取九颗来,余十枚留与你们分吃罢。”董仙女因捡九枚,送到王母前。王母随递与嫦娥、百鸟、百兽仙各一颗。剩下的六枚,便分赏众鸟众兽,以酬其劳。嫦娥、百鸟、百兽仙欠身拜领颁赐,众鸟众兽们欢天喜地的分了吃下了。

    斗战胜在傍大言道:“谁谓仙家无情?以我看来,比凡人还胜些。请看王母剩下蟠桃,若说分与百鸟、百兽两仙,合当到与嫦娥一颗。不是有情,因何不多送我一颗?”如来道:“悟空,你已成佛,何犹似旧日粗卤?”老君道:“前次蟠桃会,他一人偷食许多。今止一个,岂能遂意。怪不得他要争了。”斗战胜佛笑道:“我这个成佛,犹之乎盗贼做了官,今已撞着了对头呢。”合座大家一笑。王母与上帝,亦为微笑。

    王母复命董仙女,再赐斗战胜佛一颗。斗战胜佛不胜大喜,登时嚼下了。老君道:“斗战佛,今也劫人而缘化。他年桃会,恐不能再屈高驾了。”说的大家都大笑。按下不表。

    且说西日向晚,花影屡移。如来先起身,合掌向王母谢宴。

    诸菩萨、众仙真君,各随如来谢毕。先送佛祖、道祖、上帝起行,然后次第稽首,尽的骖素鸾,驾彩云,冉冉而各归其所。

    这是一编之头一辞,别的有全局奇变的事,有如龙门一脉,千支万派,引前开后,撰成一部。

    却说天地肇判之后,自鳌头立极,三才奠位,黄帝疆理于南北。帝尧命禹平水上,分天下为十二州。至秦,并吞为三十六郡。后平百粤,增置其四,再为四十郡。伊后汉、唐以来,分合多异,沿革有殊。替至五季,僭乱极甚。至于宋朝,削平僭烦,抚有四京、二十三路。其中江西省,即古荆州地,亦是楚国,东北界南京,东抵浙江,西南界湖广。天下五岳之外,又有天台山。这一山非同小可,山高三千九百九十丈七尺,上方三十里,十分峻极的很,非可比拟于他山。昔文人孙绰,作兹《天台山赋》,有云:穷山海之环富,尽人神之壮丽。世罕能登著者。汉明帝时,佛骨自西域始入中国,佛教滋满中华。至于六朝,陈后主、随炀帝之世,名山峻岳,崭避幽贝之地,梵楼宏高,杰峰秀峦,云笼雾藏之处,庵宇缥渺。

    及到盛唐贞观、开元之间,圣僧神缁,往往多有讲道育经,修身说教,祈禳天灾,以济众生,设法制咒,以除鬼神。道成的,也有尸解成佛,出类的,也有肉身腾空。这难道一概论,由是民生敬奉,有若一佛出世,二佛出天。

    这时,天台山莲花峰上,有一圣僧,道号六观,名智禅。

    徒弟六百余人,悟道者七十人。每众会讲道之时,莲花乱坠,天神降临,神通广大,咸称谓六观大师。这日,王母娘娘圣诞,盛开蟠桃宴。上帝、如来、诸天尊俱赴宴筵,南海大王一同往参。大师心内想道:“斗姥天尊往日枉屈,讲了大乘道场。南海王每化为白衣老人,三回五次,参会法筵。我既不能躬往谢礼,倒好送以一个徒弟,等等路次,贺了盛会,以敬我一心,有所不已。”就问众沙弥道:“今日斗姥天尊、南海龙王赴他蟠桃胜会,尽日而散。今送徒弟中谨慎的一人,往南天门外,蓬莱歧路。一来贺敬王母寿诞胜会,二则说了我不克造礼,惟性真师弟一番下山,走一遭回来罢。”性真应声道:“弟子谨承依教。”原来性真是六观传钵高弟,年今二十岁,聪明乖觉。经文释教,无有不精。通贯奥旨,修戒成道,心诚识慧,闻一知十。

    古今 黎中,百个难得他一个。又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涂脂,神凝秋水,眉分春山,一表超众。是日承师父之,退归禅房,登时浴了身,抓了瓜,用过早斋,净了手。头上戴着嵌宝毗卢帽,身上穿着云孙织成无缝八宝锦练袈裟,项上挂着一百八颗攒结长穗一串法珠,手提斗水降魔照妖禅杖,足着厚底白编多耳麻鞋。打扮得齐齐整整,飘然下山。风彩莹清,道气超卓,真真似天仙降凡,活佛生世。

    随到山门外十里多路,一个石桥上,俯看了春水溶溶,山花幽幽。乍住禅杖,一壁厢心内自言道:“前岁之重九节,师父讲说金刚法席的日,斗姥天尊来参,天尊驾云而还。我陪师你送至那桥上,今为半岁光阴,才又到石桥了。”因看了一回,复怅然前去,向蓬莱歧路去了。

    且说九疑之北,洞庭之南,湘江环了三面,中有一座大山。

    这是五岳中南岳衡山。这山俨然中处,那七十二峰,拥护拱揖,胜跃崭萶,云胧雾藏,就是元气所锺,森罗卓竦。赢秦之时,有一女仙,修炼悟道,受上帝之职,镇守此南岳,号南岳卫夫人。后复赐元君之任,观号紫清。

    当日,元君亦赴王母圣诞。侍女八人,趁着晚上,随迎接卫元君于南天门外,各驾着彩云,过了天台山。一仙娥道:“这天台山莲花峰,是六观大师之居。迭嶂瑞霭,断壑清流,可供一时的娱。今天日犹早,夫人星幢未回。我们暂且迟回于此地,探啧幽景,弄得春妍,倒是难得的。”诸娥一时答应道:“正合我们的意。一番疏畅疏畅,有何不可。”当下各自按下云头,轻移莲步,玩玩幽景,沿流暂住,青苔白石,毫无半点尘累。但见谷鸟和鸣,溪辽风。众仙娥不胜有趣,逶迤至于石桥上。一娥道:“这么一个好好的居,多胜了我们之衡岳,比不得了。”一娥道:“可不是呢!真真是生佛之居”相与喝采,说说笑笑,忘归逍遥了。按下不表。再说性真,白莲花峰山门外,一路赏玩,到了南天门外,蓬莱岔路。候了一盏茶时,便见绣幢翠盖,飘飘扬扬的来。仙童五六辈,护着一位白首仙官而来,正是斗姥天尊。

    性真躬身立于路侧,见鹤驾到前,上前稽首,请了安,徐道:“小的奉了六观师父之命,贺了天尊大老,会过盛筵,驾过近地,忒地顶礼,以伸敬恭之忱。”王尊停骖,谢了安,道:“多承大师之盛意。又劳动贤师之玉趾,远远等着了多时。”性真行礼罢,复道:“小的随留了此,奉候南海大王,一般请安,不敢远陪了。天尊大老,就此告辞呢。”斗姥天尊道:“就是这么着。天也不早,南海王宝辇在后,想不远的。贤师请留罢,多多上了老师兄请安。”便向袖里取出一粒金丹、两枚仙果,赠与道:“贤师远路劳乏,只怕也饿了。可将此吃些儿罢。”性真双手恭接了,道:“大老惠赐,不敢不受。只恐不得克当。”天尊道:“贤师说那里话。路次只表芹意,贤师领受才是了。”性真拜谢,就藏了袖中。天尊再三称劳,便随一辑而遐举。

    但闻远远的有鼓乐的音,久的不闻。性真只为伫立,等了一回。又见许多仆从,拥来着一乘宝轿至了。性真向前就问:“何位仙官来了?”引路的答道:“可不是南海大王么?”性真迎了进来,道:“小的性真,以六观师父之命,请安于大王了。”南海王常常惯的就莲花峰,参听六观大师之说法,如何不认得性真,惊喜答应道:“好教贤师候的工夫久了。”下车随问道:“师父如今可还康健么?”性真答道:“师父康健呢。”南海王又道:“莲花峰里诸徒菩萨,可能好么?”性真道:“赖王爷之福荫,都好了。”南海王道:“贤师几时来此了?”性真道:“老师父为请王爷之安,又请了斗姥天尊,并贺今天西池盛会。贫道刚才的来了,斗姥爷宝轮聿至,才叙申勤而别的。无多,王爷玉驾际到呢。”南海王喜的不胜道:“难得贤师远劳,天也尚早些,请贤师一同去了陋居,供了一壶热茶,回去好的正经呢。”性真道:“恐师父企的多了。”南海王那里肯放,又道:“曾者寡躬三回五次四扰禅宇。大师难望下山的。贤师刚来半程,岂惜了一步贲屈么?”性真一来被南海王坚意不放,二者曾未睹水府琼宫贝阙,因顺势谢道:“今蒙王爷如是错爱,敢不承命。”南海王大喜,先即上车。性真驾云随后。不消一刻,到了水宫,龙王落下车来,宫娥侍从一时簇拥着上殿。性真轻移步捷,走入宫门,不敢上前。龙王随命侍御引上殿来。但见珠宫贝楼,金碧辉煌,耀人眼目,锦筵绣毯,翠訞晶屏,迥非人间所有。正中设着一大金炉,不知焚着怎么香。傍有一盘佛手,金色灿烂,异香扑鼻。登时侍御奉将引枕、靠背挪好了,让性真坐定。

    性真避席躬身道:“小的是一个缁徒,那里与王爷对席?”南海王道:“宾东主西,礼固然也。贤师无为过让。坐下好多说说话儿。”性真方才跪下,告了坐,侧席坐了。

    坐定,又捧上香茶。只见十数侍女,俱各丰姿秀曼,羽衣蹁跹,傍边侍立。茶罢,又摆上杯盘,罗列桌上,真是水府之珍品,都不认名,但觉香美异常。此刻性真也觉肚中乏了,吃过果菜的类。

    龙王亲自酌酒以劝,性真谦让道:“酒者,伐性之狂药,佛家之大戒。贫道不敢承赐了。”龙王笑道:“释氏五戒,酒为是最。寡躬岂为不知而劝乎?贤师,此与人间之狂药有异也。

    是沉香琥珀用百花酿成,不用曲孽溶化的。只畅人之气,定人之神。贤师用过,乃知道呢。”性真再辞唐突,吃了半杯,顿觉香留口脗,神清气爽。

    饮讫,侍御撤去家伙,性真告退。龙王随命侍御们,奉把礼物来了,摆两道分上。龙王道:“这个是水府之产。东边,敢为大师老师父献上薄仪。又这西边,为贤师哂留,以存芹意呢。”性真看他东一道,是珊瑚如意一把,虾须帘子二副,真珠项挂一串;西一道,龙须编成蒲葵扇一把,珊瑚拇指大的五尺七寸禅杖一部。

    性真起身,顶礼拜谢道:“师父送的厚礼,王爷特的盛谊,小的不敢擅辞,总是山家无用的。且佛家规模,寂灭为本。这般华丽,只为丧志。贫道断乎不敢拜领,惟王爷曲恕罢。”龙王道:“这不过是薄表寸枕。老师父薄仪,敬当另日修呈,惟贤师复见却。”性真坚意固辞,龙王知不可强,复道:“就此姑留,以成贤师之高操了。”性真再三称谢,因为起身拜别。

    龙王答辑,亲自下阶,达出水府而别。

    这里,性真别了南海王,依前复了旧路。行不多时,已至山门外。便到石桥之下,猛然抬头一看,这时八仙娥尚在桥上,相与说说笑话,性真惊讶,就整一整袈裟,向前叉手道:“是莲花峰六观大师徒弟性真,奉师父之命,请安于斗姥天尊、南海大王。今日蟠桃胜会劳动劳动,方才的回去复命。不料诸位菩萨玉趾临此石桥之上,桥路多狭,惟愿菩萨特垂慈悲,借此归路罢。”八仙娥连忙答礼道:“妾等是南岳衡山卫元君娘娘侍女。今朝娘娘赴西池王母宴席,犹未回銮。妾等就等了半天,偶尔憩此桥上。师父愿找怎么他路了罢。”性真道:“一道溪水,迥隔南北。难道贫道从何飞越过的好些儿?”八仙娥笑道:“昔达摩天尊,驾了芦叶,也涉大海。今又师父随着南海王,辟琉璃之波,入水晶之宫,可不是这么溪水,深不满丈余,难道非桥不涉过么?”性真一笑道:“仙家素无买路钱。诸仙娥必欲索买道钱,贫道有数颗明珠,愿献诸位菩萨,买这一路,有何不可?”说罢,手把一朵芍药花,笑掷石桥上,这一花回回了一番,登时化为八枚明珠,铺地转环,祥光灿烂。

    八仙娥不胜诧异,各拾了一颗,回顾了性真,嘻嘻的一笑,一身腾空,驾着祥云而去。性真抬头望望,但闻一阵环 咚玎,香风扑面,良久不息。性真不由之心荡神摇,怅然伫立。一顿饭时,刚才勉强定神,才过了石桥,归到方丈,拜见了大师。正值大师讲罢,存神趺坐了。性真向前,回明了天尊申勤致意的话,随到南海王之水府,龙王致礼物,谦让他不受的情意,一一告诉了一遍。大师只为默默不答一句话。性真不敢即声,侍立傍边良久。大师便复朝着别处,闭目无话。性真只自回至禅房,除了毗卢帽,脱了袈裟,倚置了禅杖,坐了蒲团之上。一壁厢诧异,大师默然无语;一边又想念八仙娥之艳容娇态,森然在目,神魂恍惚。

    忽然肚里想起来,道:“到底是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力学孔、孟之书,躬逢尧、舜之世,事业隆于当世,功名垂于竹帛。上孝父母之养,下育室家之乐。荣亲耀宗,封妻荫子,侍妾数百,一呼百诺。这为古今豪杰,得志荣华。争奈怎么佛教,主了玄冥寂灭,弃却家国,抛离骨肉,纵能悟了上乘之法,传了祖师之统,得此参祥悟道之路径,明心见性之工夫,可不是辜负五伦,自绝于天?毕竟是人生一世,草生一秋,如何舍此正经道理,难道不是舍近取远,致人疑感么?”这般讲来,心猿意马,一时乱跳,以致更深,自不免呆呆的发了怔,睡不着来。倒又霎时合眼,八仙娥罗立于前,娇笑香语,若在跬步。

    于是性真忽复惊语,心内自言道:“释教万殊,只在一心。我从师父,十年讲道。岂可一朝坏了。艳羡富贵,误我心机!”便起身引了炕桌,起旃檀,整襟危坐。随取斗姥天尊赐的一粒金丹,溶成了汤水,一口吃下了。一时有如醍醐灌顶,恍然大悟,存化良久,复归正果,依然妥志,才刚一夜安寝。

    次日,天才黎明,性真起来,盥洗毕,进了方丈。大师业已大会六百余个徒弟,设了法场。性真赧然不句起早赴会。大师一言不加,只与诸徒谈玄说幽。性真不敢坐下,只为侧立傍边。

    日已旬午,讲筵才毕。大师方才的稭然变色,就性真跪在筵下道:“汝虽菲薄佛、道,艳羡富贵,不知释、儒、道三教,名虽殊而理则一也。释、道的明心见性,即是儒教之克已复礼。释教的坐静参禅,便是儒教之正心诚意。释道的定慧,就是儒教之慎独也。尘心一动,万事都休。到底是差毫谬千,此之谓也。你没埋怨,任你所之。”性真一听师父之言,有似青天中分明打下一个霹雳,只得抽抽噎噎的哭成个泪人一般,叩头流血道:“这个是弟子自作的不是。虽跳到黄河,洗不清呢。幸亏剎那里觉悟,还了得正果。师父当着众徒们,给了弟子留点脸了罢。也是弟子一时走错了路也,后悔不来了。弟子蒙师父不弃,收灵门墙,凡几年些儿好,师父念十稔的恩爱,恕一时的过失,容了弟子头一番过误了罢。今也弄出事来,害的弟子好苦呵。”大师道:“这个罪业了不得,容的倒是容的,在钵盂之中,道不可成的,你自有你的去处。夜来我看了天机,不敢轻泄。你其勉之。”性真只自那眼泪就像雨点儿一般滚了下来,连一句话儿也说不出来。

    大师向空细细儿的作数句咒语来。忽见一个道士,从空中下来,立在大师面前。众人看时,但见他头戴星冠,身披鹤憋,两道剑眉浓似墨,一双鹘眼明于电。

    大师复谓性真道:“前生果报,来生缘情,自在天定,他日就有更会的时了。”又顾道士低低说道几句话来,道士领命。性真无奈,只为拜了四拜,别了师父,又九拜辞了佛座,复与众徒儿徒弟洒泪各各别了,便随了道士,悠悠荡荡的,不知那里去了。

    你道这道士是谁?天上原有了送生真人,专掌人世投胎来生的。是日领了性真前去。

    如何投生?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五回 宴花烛人月双团圆 猜诗谜言语皆文章·尹湛纳希
  第四十二回 李情人人江中合璧·芙蓉夫人
  第九十五回 林爱侬未改女儿腔 华疯儿不脱伧夫气·天虚我生
  第六十四回 若不经心清谈销永日 何曾有恨闲话种深仇·张恨水
  第八回 人间艳福·邓小秋
  第十三回  满城风雨鸳离鸯·
  第二十二回拍马屁吮痈舐痔杀风景叱燕嗔莺·朱瘦菊
  第七十回 林公严刑拷淫妇 崔氏受刑吐真情·
  第三十八回 史公馆痴心成好事 山家园雅集庆良辰·韩邦庆
  第四回 羽敏朋友且周急 频娘骨肉处炎凉·醉西湖心月主人
  第六十四回 三教同归感应天 普世尽成极乐地·丁耀亢
  第五十回 旧店重开忽来亲串 佳人半老效作男装·梦花馆主
  第四回 登垄断奸商获厚利 申禁令钦使定严刑·彭养鸥
  第三回 江信生髫年入泮 陆氏母吩咐进香·佩蘅子
  第八回 入桃园奇逢双美 温翠被先退春光·白云道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