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01回 吉士怀春题紫燕 侍姬游戏学红娘

作者: 墨憨斋主人

    却说湛翌王在店中饮酒,正思想之际,见一道者进来,与湛生拱手坐下。问道:“相公尊府那里?高姓大名?”湛生道:“小生未及动问,反蒙仙翁下询。敢问老仙长鹤驾何往?霄府那里?”老者道:“贫道住在中岳山下,高云院中,姓范,名本瑞,别号云侣道人。因慕贵乡山水之胜,特云游到此。”翌王便道了自己姓名。云侣道:“有失瞻敬。”翌王道声不敢,两下便同坐了一桌饮酒。吃到七八,云侣道:“贫道观先生气色,似有一件忧疑之事在心,可说与贫道知得否?”湛生见他丰神奇迈,面貌苍古,心知必是异人。问及至此,便觉打动心事。默然了半晌,起身问道:“老仙翁何以知小子心中有事?”云侣道:“不瞒先生说,贫道本是山东人氏,自幼学得些天文地理,其余些小道术,略晓一二。今观先生之相,有一种青眚之气,浮于无庭山根之际。先生若说与贫道知得,或有法可以解之。”翌王慌忙将昨日梅府花园游玩一段,细细述与他听了。云侣即于袖中打了一卦,对翌王道:“先生终身的姻缘,到有些意思,但其中尚多磨折。目下更有一番虚惊,直过了十五个月光景,方保无事。”翌王道:“既蒙仙翁指示,幸必有以救我。”云侣道:“此是天数,莫可挽回。先生且到彼探个消息,来与贫道说知,或者再有商量。今带得皂囊三个在此,兄可收之。临机自有用处,切不可失误。”翌王立起身来,连云侣的酒钱,一总算还店家。别了道人,出得店来,心中只自乱想:“云侣之言,甚是难解。”一路行来,早到了梅家花园左近。又上前一步;直到门首探望,并无影响。走来走去,将一个时辰,始见园门开处,昨日那个青衣,往外一张。翌王看见,急上前道:“昨日烦姐姐将拙作送与你家小姐,曾见过否?”佛奴道:“好端端几乎惹出一天大事来,险些带累俺家受气。还要说什么拙作拙作,不知你诗中藏着甚谜儿,小姐看了,便一时怒发起来,必要责罚我。幸得我再三求告方免。又问我那人在也不在,我说你明日要来的。今早着我在此看你,送还你这幅诗笺。”翌王连忙作个揖道:“如此带累姐姐多矣,小生甚为不安。然小姐可有甚么说话,托付姐姐相传?难道便掷还我诗笺罢了。倘蒙见怜,姐姐玉成好事,后日当以小星故事为谢,终身决不敢忘报哩。”佛奴笑一声骂道:“书呆,什么小星大星,我家小姐暂饶了我一顿打,着我还你的诗笺。你可略站一刻,待我进去拿来,不要再在此歪缠罢。”佛奴便一径跑到杏娘房中,见杏娘睡着,气喘喘向镜台边,慌忙取了一幅字纸,径走到园中,送还湛生道:“相公,你的诗笺在此。”翌王接诗在手,好生没兴。展开看时,心上欢喜了一半。你道为何?湛生原是极伶俐的,记得昨日自己的诗笺,不是这等的。今见换了一幅鸳鸯锦笺,上面几行细字,写得端端楷楷,字画十分丰致。把来仔细一看,也是一首绝句,吟哦起来:

    一春风雨半庭花,细草微烟景物赊。

    可恨蝶衣帘外舞,强偎红片落谁家。

    这首诗,原是梅杏娘做的落花诗,因那日也放在镜台边,佛奴仓卒急遽,拿了就走。又不识字,杏娘又睡在那里,把来竟授与湛翌王。翌王念完了,疑是小姐有心换他的诗,必定天缘所定。看了又看,念了又念,如获珍宝一般。佛奴笑道:“相公自己做的诗,只管看他怎的?翌王知佛奴不晓得其中缘故,便道:“诗是我的诗,也曾受用你家小姐,眼光儿看过一番,纤手儿拿过一番,香口儿念过一番。小生把来做个镇家之宝。”佛奴道:“啐,又来胡讲了。”翌王笑了一笑,忙把诗笺藏在袖中,就要转身。谁晓得佛奴做人最是尖利的,前日为了湛生,受了小姐的这场闷气,今日见翌王拿得诗笺,竟要去了,便思想设个法儿捉弄他。笑对湛翌王道:“相公且住,你前日虽到我园中,也未曾外园看得许多景致。今日我同你各处去游玩一番,别样念头却也休想。”翌王要与佛奴歪缠,正中下怀。便道:“如此极妙。”便随着佛奴走动。佛奴引着湛生,转过一带花栏,又出了一重园门,沿着鱼池走去。一派假山流水,只见:

    险峻峻,烟峦壁立,弯曲曲石磴通凿。小涧寒泉流出,似迷阮声;深野径引来,欲误渔郎。水欲穷而山又接,分明林屋洞天;峰怎转而路方回,何异武陵渡口。只道此地自应通玉岛,谁知个中原来出尘寰。

    那时湛翌王正在飞仙洞内穿出来,回头转来,不见了佛奴,心内转道:“有些蹊跷了。”急忙向洞外走去,却是一带斜堤垂柳,池水隔断,走不通的所在。只得缩身转来,再往左边穿去。又穿出了高峰顶上,究竟又走不出。只得回转来,向右边直走,又是一条小路,荆棘绊满,抓住了一幅衣袖,好几时折不开。渐渐乱草愈深,荆棘愈多,不像有人行走的。忙打一望,前面又有石头垒断。此时,湛翌王好生烦闷。东穿西走,再走不出。腹中吃了寡酒,忽然间饿将起来。走又走不动,路又寻不出去处,心中着急,眼底昏花。那晓得梅家接连有两个园,内园不多几亩,就是小姐杏芳所居。外园甚是广阔,有七七四十九个飞仙洞,奇幻异常,循环错乱。若无熟人引路,万难识认。所以佛奴把来捉弄湛生,领到这个所在。一个三转身,佛奴竟进去了。那时,湛翌王好似热锅上蚂蚁,战来战去,看看傍晚,方才走得出来。翌王来到内园挹绿堂上,两只脚其觉酸楚,只得在花栏上少坐片时。见粉壁上写一篇美人赋,字体写得端楷,趁着歇脚,细细看道:“必名笔也,惜无款耳。”赋云:

    云想衣裳,宛现光华于群玉。花羞颜色,恍临丰彩于瑶台。频惊雁落,还怕鱼沉。淡雅轻盈,拟西施迨非国色;天然绰约,较虢国未必倾城。袜动凌波,轻印香莲于花下,无计留春;裙飘荡练,缓扶瘦影于帘前,有心待月。细语弄莺簧,无分见;行形随蝶媚,曷辨翩跹。伤春檀板按悉弦,歌传子夜病剧桐。笺写心曲,句和阳春。一束楚宫腰,瘦损风前弱柳;丰颗樊素口,浅深月下新桃。似恨如愁,仿佛月明春睡去,含娇敛态,依稀雨暗晚归来。秋水盈盈,惟盼东邻宋玉,春山锁锁,为怜妆阁张郎。凝妆游绮陌,结同心于柳带,归赋桃夭;遣闷到梁园,卜迨吉于榆钱,愁歌梅落。朝梳候雨,青丝枭凤钗而欲动;脱寄行云,绿鬓缀钿螺以轻扬。手拈花枝,画楼独上;唇迎彤管,曲槛斜凭。如飞燕掌中翔,不数赵家姊妹;恍彩銮云外现,谁分姑射仙凡。缅怀弄月秦楼,何日乘凰月下。

    翌王看完美人赋,叹道:“赋内所言,梅小姐的模样,尽于此了。小姐小姐,你不是醒名花,到是解语花了。今把诗来赠我,范云侣说我后日姻缘有分,现在店中等我,不如袖了此诗,快去与他说知,徐徐图个美满良缘。”方欲转身,忽听见园门外一片声响,有数十人打入内来,势如兵燹。正不知还是从天而降,从地而上。翌王慌张,急欲越墙走脱,早被那一伙人,鹰拿燕雀,一把扯住道:“奸夫已获在此,如今走在那里去,拿你见我们大老爷。其女子们,我们回复老爷。”说完竟不由分说,将索子系了翌王,抢了些东西,一哄而散。时人有诗叹曰:

    错访云笺半日留,飞灾猝至误风流。

    今番陷入牢笼去,幻出姻缘一片愁。

    当时杏娘在内房,不知就里,认是强盗,慌忙躲入壁衣之中。家人个个包头鼠窜,逃避去了。看官们,你道这一起人,是那里来的?原来外园后面,住两个无赖。有一个叫做俞甲,绰号灰猫头。一个叫做王乙,绰号臭老鼠。都是平地起风波,寻寡吃白食的。那日见湛翌王一个后生,在园中乱撞。两个看在眼里,一径奔入城中,报与小姐的嫡兄梅公子知道,希图诈害。梅公子便差了许多僮仆,同着一伙人来拿湛生。那梅公子名富春,号叫瑞臣,为人生性凶暴,好为不轨。恃亡父的遗荫,胡乱横知。又自小与无赖为伍,学得拳棒,结一班衙门蠹役,以为心腹。他便奸人妻女,盗人财物,犯出事来,这一班人互相狼狈遮护。所以一县之中,人人畏怕他。起他一个绰号,叫做狗低关。道是他做人忒歹,即将他来喂狗,狗也不吃他的。闲话休题。

    且说众人带了湛翌王,拖拖拽拽,拥到梅公子家中,已是天色傍晚了。只见那狗低头坐在堂中,宛如官府之状。只见两边豪奴悍仆二三十余人,站立得齐齐整整。灯笼火把,照耀如同白日。手中各执着木棍竹片,铜锤铁甲,眼睁睁好似海神庙中夜叉小鬼一般。翌王带到阶前,众人便叫跪了。那翌王是个读书人,自有烈性,不肯受人跨下。到此危险之时,他主意定了,挺然而立,再不肯跪。狗低头见他不肯跪,开口骂道:“好个强盗,你在我园中做什么?你干什么事体?快快从直招来,免得受苦。”湛翌王那时,如釜中鱼,笼中鸟,心上战战兢兢,又不便说出真情,只得口中勉强支吾几句。狗低头喝道:“胡说。”湛翌王又辩几句,狗低头那里肯听,喝叫那两边站立的动手。可怜湛翌王,娇滴滴一个嫩弱书生,被这些如狼如虎的一班人,拳头脚尖,诸般器械,百般拷打。又把麻索捆绑起来,紧紧吊在梁上。吊得那翌王半死半活,口也喊不响。此时呼天不应,叫地无灵,又无一个亲人在眼前,真正心中好不苦楚。狗低头唤家人来道:“今夜写端正了书帖,明日绝早送到县里去。你要禀明大老爷,立时拿去正法治罪。”正所谓:

    青龙白虎同行,吉凶全然未保。

    只为一纸题笺,先受私刑吊拷。

    要知湛翌王此去性命如何?且听下回便见。

猜你喜欢
  第七回 子盗母青蚨尽散 弟如兄赤棒重施·临鹤山人
  第六回 俏佳人扮装应试·
  第四十一回 冲绣阁恶语牵三画 佐瑶觞陈言别四声·韩邦庆
  第十回 应吉期两人合欢·云游道人
  第一回 贤父母姻联才与貌 俏孩提缘弄性兼情·
  第七回 烟雨楼英雄遭溺 南河内侠女报怨·
  第二十回 殷壮士立功辞叔婶 程察院破格重英雄·陈朗
  第43回 马三风前厅算命 于大人遇救逃生·牛瑞泉
  第九回 水阁太史解围 邂逅寓斋校书感遇·魏秀仁
  第二十四回 新句碧纱笼可怜往事 锦弦红袖拂如此良宵·张恨水
  第二十一回 颤鸾篦如玉吹笙 啭莺簧双红度曲·顾太清
  第二十五段 战西秦函关退木客 开东阁幕府赘松涛·李春荣
  第五十五回 辽阳洪皓哭徽宗 天津秦桧别挞懒·梦笔生
  第三十九回 新德轩深谈霏玉屑延秋榭众美赏荷花·邹弢
  第十二回 全忠义主仆逃生 尽节孝母女侯死·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林黛玉笔记·喻血轮

    全书乃林黛玉之日记,作者以第一人称,写林黛玉之所见所闻所感,实是借林黛之口叙说整部《红楼梦》.日记所述与原著几乎无异,凡有林黛玉经过之事以至日常起居可见诸原著者无一缺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