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12回 爱词赋诗擢英才 用权宜又更姓氏

作者: 刘璋

    词曰:

    花外莺声柳外楼,泪丝红漫旧茓筷,□□□乱夕阳愁,无那春风响玉钩。

    话说胡小姐因太监要看,就去剪头发出家,被邬妈夺住剪刀。方小姐进来拭泪,对胡小姐道:“姑娘且不要哭,我对你说话。”就同两位夫人一起回房里说了一会。闻夫人又请闻公进去密语了几句。闻公出来对何太监道:“舍侄女亦是一黄堂之女,闺中弱质,如今许多公祖父母在此,舍侄女如何肯出头露面?”何太监便道:“也罢,咱们进去瞧瞧儿罢。”

    闻公领了何太监进来,穿堂坐下。等了一会,只见养娘扶着小姐出来,向何太监拜了一拜,低头流泪。正是:

    微波侵茁蒿,细雨湿芙蓉。

    何太监见了便道:“好,好!好个人品儿,是个贵人。”因见他哭,便道:“不要哭,看哭坏了身子,如今是贵人了,你不晓得俺们皇宫里受用多着哩。”因对闻公道:“闻先儿,你如今是皇亲了,咱和你一家。你劝劝贵人,叫他不要哭”。一边说,一边走出来,对府、县官道:“好个人品儿,做得贵人!”就要叫官媒婆:“叫轿子送到皇厂里去,好生服侍着!”自己也要起身。闻公留他少坐,何太监道:“怎样好扰?也罢,明日闻先儿到京师来,咱们回席罢。”又笑道:“只怕做了皇亲,那时节又不肯吃咱们的酒哩。”说罢哈哈大笑。闻公就叫家人摆桌子,府、县官都辞去了,只有何太监同方古庵与闻公陪着饮了数杯。何太监道:“闻先儿不要烦恼,做朝廷的亲好多着哩。你不晓得,戚娘娘原是妃子,如今册立了西宫,好不宠幸!皇上常幸他,家里一个月赏赐也不知多少。”闻公道:“学生哪有此福。”何太监道:“说哪里话,都是个人。皇亲不是人做的么?”大家饮了几杯,何太监就起身辞去,当晚就要抬小姐。方公道:“今晚太急,明日也是一样。”何太监道:“也罢,也罢。只道咱不通些情儿。”一拱,上轿了。方公也就别了。

    闻公进来,大家哭哭啼啼,七忙八乱了一夜。到得次日,就有官媒婆来催促进身。二位夫人无奈,挨到傍晚,只得打发上轿,大家哭别。闻公打发一个养娘去服侍,叮咛了又叮咛,嘱咐了又嘱咐。方小姐尤其哭得凄惨。街上的人都一传两、两传三,说胡茜芸小姐点去了。

    却说闻生因等胡朋来审,所以耽身在京。一日无事,想着醉雅雅,就往他家来。只见醉雅雅也才到家,下了轿,见闻公来,就请到里面卧房坐下。雅雅道:“这几日相公为何不来走走?”闻生道:“我前来望你,说你往戚皇亲家去了,几日不曾回去。为何去这几时?”雅雅道:“都是相公的琵琶词害了我,还要说哩。”闻生惊问道:“怎么是我的琵琶词害你?”雅雅道:“前日到戚皇亲家去弹了,他称赞不已,问我何人所作,我就把相公的尊讳对他说了。他就要我教他的女乐,关在家里,直等学会了才放出来。”闻生道:“你既在皇亲家,如今外面传说要点淑女,可真么?”雅雅道:“这是真的。宫里出来的信,我们浙、直两省差了司礼监何公公去点选。相公家里可有令妹么?这一番点选倒比不得往常。”闻生听罢大惊,就立起身来道:“我且奉别,改日再来望你。”雅雅道:“相公果是有令妹,怎么就这般样要紧?且再坐坐去。”闻生道:“不坐了。我有要紧事。”就一拱手而别。急回见胡公道:“适才闻得朝廷要点淑女,浙直差了何太监。恐怕舅母在家着忙,如何是好?”胡公道:“你我都不在家,舅母如何盖得住?你不如速速回去完了姻罢。”闻生道:“外甥也如此想,只是舅舅此处无人。”胡公道:“我这里事已至此,外面事大,你且作速回去的是。但是听见胡朋早晚就到,如今何太监当未起身,你且一边收拾等何太监起身,同去不迟。”

    又过了几日,打听何太监起身了,提胡朋的人尚未曾到。闻生只得起身,御了牲口,拜别胡公,出了彰义门。行了半日,只见后面一骑马飞跑赶来,口时叫道:“前面闻相公不要行,小的是莫老爷差来的,有要紧话禀。”闻生住了牲口,只见那人跑到面前,跳下马来,跑得气急,马也喘个不住。闻生连忙问道:“你是哪个莫老爷?”那人才说:“小的是翰林院莫之芳老爷的长班。早间差小的到相公下处来请,说有要紧话讲。”闻生才知是大座师,便道:“我家中有要紧事,所以星夜回去。我前已别过你老爷,此时如何又有话说?”长班道:“老爷分咐,断要请相公回去的。”闻生道:“我归心如箭,况且已起身了,如何又回?烦你去回复老爷,只说赶我不上罢。”长班道:“小的来得迟了些,老爷将小的骂了一顿,求相公方便小的罢。”闻生无奈,只得同长班转牲口回来。

    就来见莫翰林。莫翰林大喜,出来相见。坐下,莫翰林道:“昨日皇上御朝,问诸相公说:“一个书生闻友,卿等知道么?”诸相公一时不知何意,后来细问近侍太监,才晓得说皇上幸戚皇亲府,听见他女乐中的弹词,知是贤契所作。皇上大悦,所以召见,大有特用之意。果些是大作么?”闻生道:“是门生一时乱道,不晓得达了御览。”莫翰林道:“明日贤契同学生入朝,不可有误。”闻生领纳而归,只得又回到寓所。心下焦燥道:“偏生有这样的事。万一我回去迟了,表妹点了去,就钦赐我状元也不情愿。”翻来复去,一夜无眠。

    到了五更,同了莫翰林进得朝来。但见:

    祥云笼凤阙,端霭罩龙楼。琉璃瓦砌鸳鸯,龟阶帘垂翡翠。墙涂椒粉,丝丝绿柳拂飞甍;殿绕欄楯,簇簇紫花迎步辇。

    闻生同莫翰林过了棋盘街,进得朝来。只见那些进朝的官一人一盏纱灯,纷纷而来,闻生不曾奉旨,在午门等候。隔了半日,传出旨来宣举人闻友。闻生低颈进去,俯伏朝拜已毕,只见皇帝问道:“朕前幸戚皇亲家,听尔弹伺甚佳。朕今日面试,如果有才,朕当有不次之用。”闻生俯伏领旨。只见一个太监传下题目,上面写道:

    《文华殿赋》(何晏体)

    《平番凯歌》李白《清平调》体

    闻生俯伏奏道:“左思《三都》一纪方成,张衡《西京》十年始就,况臣才远不及古人。一时奉诏,恐不能就,伏乞圣裁。”皇帝笑道:“既然如此,《文华殿赋》可回去做〔完〕献上,《平番凯歌》朕要叫宫人吹入乐调,你可用心做来。”闻生叩头谢恩,俯伏金阶写道:

    鼓角喧天玉垒秋,王师十道下梁州,

    旗遮剑阁千重栈,鞭断巴江万里流。

    乌啼京观戍楼闲,铜柱新标战马还,

    锁甲金铙歌管沸,三军齐出剑门关。

    彤庭晓阙献降俘,缇绮霜刀队队扶,

    黄纸金鸡传放赦,太平天子坐披图。

    闻生一笔写完,近侍献上。皇帝大喜,传与诸相公看,说道:“不减唐朝李白!朕今也封你翰林学士,赐进士出身。”闻生叩头谢恩,出得朝来。正是:

    有势闲人趋奉,无钱亲戚生疏,

    丈夫身居斯世,不取富贵如何。

    胡公闻之不胜欣喜,相交的人都来贺他。只有闻生心里因点选之事,十分在念,又不得回去,拜客吃酒,忙了月余。心下想道:“我虽得这一番殊遇,但不知表妹在家如何?万一点了去,则我因功名而〔误〕表妹,虽腰金衣紫亦非所愿。不如上一个归娶的本,倘得恩准,岂不两全?”正要上疏,只见一个家人来说道:“小的今日在打磨厂见一个苏州人,说我们府里点了一个贵人去。”闻生道:“胡说,家里又没有小姐。只忧的是舅老爷家小姐。”家人道:“小的正如此说。他说亲眼见的。”闻生心下狐疑道:“你再去打听来。”家人去了半日,说道:“小的又去问他,他说亲看见何太监在我们家里点去的,姓胡,说是舅老爷的小姐。”闻生听了心下着急,口里嚷道:“胡说,舅老爷小姐为何在我家?”正在那里疑心,只见又是一个家人来说道:“胡朋提到了,老爷请姑爷商量。”闻生即刻来见胡公,就把传言说了。胡公心下也有些着急,但道:“他们为何得到苏州?只怕还是传言之误。如今胡朋已到,少不得就要审,须得先有一人去见他,叫他听审之时,不要攀害才好。但无心腹之人可托。”闻生心下想道:“闻得此人是方古庵女婿,我一向疑心此事。不知他假冒我的鬼名,不知他真是胡朋?不得一个明白,不如且去见他。”就向胡公道:“无人可托,让外甥自去见他。”就换了衣服,叫长班跟了,竟往刑部狱里来。

    管监的人认得长班,让他进去。问到胡同监口,胡同出来见了。不认得闻生,便问道:“小弟素未识荆,不知有何见教?”闻生因要问明方公之事,便道:“小弟姓阮,新任翰林。闻相如乃家表兄,与兄同案。胡敬庵老先生乃家表兄母舅,又是岳丈。明后日刑部就要审此事,家表兄所以特命小弟先来会兄。钱科尊疏内参兄有献齐王之诗,说叔侄通情,所以将胡敬翁也参在内。如今胡敬翁已辩非一家,兄若真有与齐王之诗,只一身做事一身当,也不要攀累无辜。若无其诗,则辩白之时也不可说胡敬翁是叔子。至于上面之事,家表兄自当料理。”胡同道:“承令表兄见教,无有不遵,况且小弟没有与齐王的诗。这件事都是方古庵老贼叫钱推官捏造出来的”。闻生大惊道:“闻得方古庵是令岳,怎么说是他之故?”胡同道:“小弟在家叔任上——。”闻生道:“令叔是哪一位?”胡同道:“胡敬翁了。”闻生道:“明日切不可说!”胡同便道:“小弟在胡敬翁任上定了,约小弟到家做亲。及到嘉兴时,他又定了一个贵客,就要赖起婚事,小弟不允,与他理论,他所以托钱推官参小弟与敬翁。”闻生道:“原来如此,钱推官与他通同作恶。”又问道:“这便是了。但不知方古庵何所见而与兄联姻,又何所见而背盟?”胡同是个伶俐的人,至死也不肯说出真情来,就说:“方古庵素与小弟相知,小弟有些拙作都极蒙他鉴赏,所以就把女儿许我。后来见小弟不中,又有富贵求他,他就趋势之念重而怜才之念轻矣!”闻生点头叹息道:“如今的人大都如此!事便如此说,但面日审的时节,这些话恐不可以对法司讲。”胡同道:“小弟一则并不曾有诗,二则小弟当初原名叫做胡朋,后来改为纳监,叫做胡同。我如今只说我并不叫胡朋,并没有诗,也不认得胡敬翁便了。但上面之事,要求令亲照拂。”闻生道:“如此极妙!小弟就去回复家表兄,不劳费心。”胡同又问道:“适才听说令表兄是胡敬翁之婿,不知敬翁有几位令爱?令表兄可曾完姻?”闻生道:“止得一位,不曾完姻。”胡同道:“小弟前日浪游吴门,听见敬翁一位令爱点了去,可就是么?”闻生连忙问道:“正要请教。家表兄闻了些信,寝食俱废。不知敬庵令爱何以在吴门?”胡同道:“这到不知,前日偶有一个敝友言被之事甚详,也是方老贼之故。”闻生大惊道:“怎么又是方老贼之故?”胡同道:“兵科厉畏轩是方贼同年,方古庵与他儿子做媒,求敬翁之女,夫人不允。所以方贼与厉兵科对何太监说了,就选了去。”闻生听了大怒,骂道:“此老如此作恶,誓不与之俱生!”就对胡同道:“学生就是闻相如,适才之语兄要留心,一应上面之事,俱在学生身上。”胡同听得就是闻相如,连忙打恭道:“原来就是闻老先生,晚生不知,得罪,得罪!明日之事,全仗老先生大力,晚生一字不敢干涉令母舅。”闻生道:“领教,领教。”就别出来。

    一路想道:“胡同的话语语真情,不是他冒认鬼名可知。只是方古庵老贼如此可恶,只因他叫钱推官参了母舅,所以把我的婚姻迟至今日;如今他又把我的表妹害了。为人如此,只前日之事,也尽非贾有道之故了。断不与他干休!”正是:

    唯有感恩与积怨,千年万代不生尘。

    毕竟不知闻生与方公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猜你喜欢
  第七回 老夫人虚联姻契 小秀才实害相思·佩蘅子
  第十七回 月香吃醋闹鳇鱼 魏璧争风打肉鳖·邗上蒙人
  初卷 第二回·尹湛纳希
  序一·
  第二回 题佛赞梅香沾惠·嗤嗤道人
  第五十一回 送乡闱薛蝌最怜婿 避窗稿贾蕙不欺君·
  第四十五回 余四宝对众恣诙谐冷海棠抗言受挞楚·邹弢
  第六回 六十载都小官出世 两三年浪荡子收成·醉竹居士
  第八十五回 巫翠姐忤言冲姑 王象荩侃论劝主·李海观
  第一百回 五枝花同归荣国府 十二钗重会大观园·陈少海
  第105回 救崔云铺户回生 众公差猜详异事·牛瑞泉
  第三十三回 猜得之子踪名藏字里 勘破美人计金尽床头·张恨水
  佐治药言·汪辉祖
  第十四回 遇盗·徐枕亚
  第十一回 月夜看山魂销罗绮 凉宵听雨乡恋温柔·钱锡宝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