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五十回 苏大娘王府安身 郦丞相夫妻宽慰

作者: 佚名

    却说太郡闻得郦丞相夫妻相得,亦笑曰:“我亦闻丞相和气,常与梁夫人嬉笑,相府众人周知。吾们好不颠倒,却疑是女扮男装。此乃面貌相仿,孟小姐纵有才学,亦不敢如此大作弄。”老王摇头曰:“我不信,哪有面貌、笔迹、名宇俱皆相同,不是孟小姐,怎能件件凑巧?“忠孝王曰:“父王说的亦是。他今官居右相,朝廷正在亲信,伊岳父又是左相,满朝富贵层出其门。孩儿是他门生,若有微言,他一变面,就是欺侮大臣,死罪难免;纵死孟小姐亦须他良心发现,孩儿不敢妄言惹祸。”老王曰:“此言不差,然此女有情有意,因何不改装完亲?今幸他与你情投,可将此图挂在书房内,倘遇他前来;可请到书房避寒,他骤见自己的形容,必有惊恐之状,我们就好设计试探口气,免得怀疑。”太郡大喜曰:“即当如此而行。”到了晚间,忠孝王把图挂在弯凤宫书房内;备一香案,点上香烛,满室明亮,烹茶恭奉,叹曰:“难知小姐流落何处,愚夫为尔肠断,不知今生可能相会否?”言讫下泪。只见孟小姐画着淡妆,只插一枝花托淋天,身穿白缓罗衫;背后两条弯风,微风吹却半边,迎风而立,凝脾沉思不般。忠孝王一时有感;日占了绝诗曰:

    冰心不□紫朱轮,避世留图自写真,寂静素娥传妙意,清清秋水拟芳卿。凝辟翠袋愁中色,拂额湘梅醉后春,梦带篓所虚佩韵,半裳轻舞却全身。对影含愁原独诉,背灯欲语岂相亲?绿窗一夕和珠?c;金屋三年侍玉人。他日欲寻仙路去,梦魂莫误武陵源。吟罢,欲题在图上,又恐郦相果是孟氏,岂不怪吾无礼,与他并列?即用金凤笺题上,黏在画边壁上。坐至二更后,叹曰:“今晚将此图同寐共寝,亦算是同枕共牀。”随把丽图卷好,脱了衣服上牀,把图抱在怀中。睡到天明起来,到内衙请安,坐在旁边、是早朔风凛烈,透骨生寒,只见女婢报日,曰:“启上千岁,今有郦丞相前来拜访。”老王夫妻对少王曰:“吾儿可请他看图,试他面有异容否?”忠孝王称是,奔出殿来。按北京每到冬间严寒,即挂免朝牌,文武免朝,有事乃至偏殿启奏,郦相故得闲暇。那忠孝王拜接上殿,尊其上坐,自己坐在旁边,家人献茶。郦相身穿貉鼠袍,蓝缎面,殿上悬着红缎门帘绞缎里,虽有风不能进,但银弯殿高大,亦觉寒气逼人。郦相曰:“今朝果是寒冷。”忠孝王乘势拱手曰:“此处宽大寒冷,有伤恩师贵体。小斋颇可蔽风,不嫌裘浅,请到小斋略坐,未知尊意若何?”郦相心思,未知他的书斋若何?郦便答曰:“极好,但打扰不该。”忠孝王连称不敢,即起引路,吩咐家将进内,令闲人退出,郦太师驾到。

    二人来到鸾凤宫曰,及到房前,早看见画图。方知是要探我谅慌否?值吾自昨日已知母亲进京,画图定付观看,我怎能惊慌?好不妄想!却假意步到画图前赞曰:“画笔秀媚可爱。”再看一会,回顾忠孝王曰:“看来画图真生似真容一般。”原来忠孝主细看郦相,非但无惊容,反向前观看步又闻前言,寻思幸吾未说甚话,“不然岂不得罪了恩师?“便答曰:“正是真。”郦相曰:“吾不信世间有如此美丽女人。”忠孝王伤心曰:“就是亡妻孟氏小姐的形图。”郦相曰:“看来此图莫非亲笔么?“忠孝王曰:“连画上诗句亦是拙内亲笔。”郦相曰:“这真可谓才貌双全,世上少有!“忠孝王下泪曰:“恨门下福薄,如今物在人遗,徒增伤感!“郦相把诗一看,,间曰:“依此诗意,孟氏是改装求取功名,但今令岳父有欺君之罪,不知前日投水又越何人?”忠孝王细将苏映雪代嫁说了一遍。郦相曰:“难得苏氏贞节。但孟氏有此才情;必非天折之相,办无失节之事。年兄可留心于文官内寻访,切不可在女子中打探。但他既能移花木,有此才能,必是有事阻滞,故未能进京相会。依吾愚见飞管教三年定来寻你,年兄不须忧心。此女有惊人之力,非寻可会。”忠孝王曰:“门下意欲侯春暖即便解官,往天涯海角,务要寻着,方得如愿。”郦相闻言,心中伤感,只得劝曰:“年兄说哪里话,尔身居王位,正当事君养亲,以图忠孝,岂可为着妻室丢了君亲?若是他人说此话,我即廓其重色,轻去君父,下官一生最敬忠孝。你倘对人说此话,必被旁人耻笑。”忠孝王曰:“恩师教训,金玉良言。但人生在世,忠孝情义,各要保全。今幸太平,又值双亲壮健,可以乘隙寻访妻子,以全情义。”相曰:“孟氏有许多作用,非可容易寻访,赤非负义之女,三必自来完亲,方知下官料事不差。”忠孝王曰:“倘得如恩师言,门下愿足矣。”郦相曰:“只管放心,定必天从人愿,遂起辞别。忠孝王曰:“待备酒小酌回府。”郦相曰:“另日领情。”即殿上轿而去。

    忠孝王进内,老王曰:“方才本相面有异容否?“忠孝王细说前事道:“看来不是。”老王曰:“我亦料女子怎敢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体,必是面貌相似。”太郡曰:“若果是孟氏改装,孟士元何无一言?但郦相所言有理,孟氏有此才能,定难我寻。我儿不可寻访。”忠孝王曰:“若不寻访,此心何忍?再作商议。今可差人往请苏大娘前来。”随差家将押一乘四抬暖轿,带老王名帖,往孟府请苏大娘。从中门而进,众人领接来到孟府。苏大娘已捡出铺盖,孟府备酒饯行。苏大娘只得辞别上轿,四名人役在前引路。来到王府,从中门抬进,直到后庭下轿,老王夫妻、父子降阶迎接。太郡传集合府奴婢拜见,令俱称为大娘,当面送鞭杖锣指,交付大娘,几家中女婢不听约束,任从鞭打。众婢仆退出。备上筵席,太郡请大娘同饮,语言间太郡已知苏大娘正直。席散,便把锁匙怅簿交付大娘,大娘掌管银钱账项,毫无私蓄,待下以宽,合府上下人等俱皆敬重。太郡即拨一个十二三岁幼婢,名唤瑞柳,作事能巧,跟随苏大娘。当下郦相回府,来见素华,细说忠孝王请他看画图及自己言语说明等情,“他欲探吾面色,今已绝念,不敢疑吾改妆。”素华赞曰:“难得小姐好机会。”郦相曰:“非是好机会,吾已知家母到京,画图必被他取去于既知吾形容,必然探吾虚实,只是怎能探出。但朝廷正在重用于吾,吾实难改装,且吾年轻,受朝廷知遇之恩,亦要报答。候有贤臣出头,我方可改装,实是不忍。”素华曰:“二三年后改装无妨,但恐他辞官,远方外出,亏他父母,岂不冷落。”郦相曰:“尔言差矣。他要辞官,必从右丞相手中,吾若不准,他往郦里去辞官?”素华省悟曰:“说得是。”正言间,只见女婢来报,裘家姑爷前来,太师夫妻请姑爷出外会亲。郦相忙穿上公服而出。原来梁相之女丹华嫁裘家,丈夫名唤惠林,字仲义,自十五岁中举人。父裘增荣死,母符氏在堂。裘惠林少年冲达,学力过人,时年二十五岁。因来年是太后六旬,大开万寿恩科,惠林因此进京,要来会试前科。郦相来到后堂,与裘惠林行了襟丈之礼,坐在两边;茶罢,备席同饮。惠林启思郦相年只十八,纵使饱学,谅办有限,是命好,故有遭遇。酒席间,梁相夫妻问些家乡事情。已是三更后散席,送惠林进书房安歇。

    到了次日,饱餐后,梁相朝罢回府,裘惠林带自己的文百余篇与梁相曰:“岳父及闲,请为批点。”粱相看过两卷,遂喜曰:“贤婿这数年文字大进,再加揣摩,确是翰苑奇才。”惠林谢曰:“小婿特早来求岳父指示。”梁相曰:“吾年老学力荒废,你可留心问郦明堂便是。”惠林曰:“郦襟丈不过命好,才学怎比得岳父老成练达。”梁相笑曰:“尔还不知,郦明堂才学盖世,通苑翰林俱皆降服,号为飞虎将军。莫说老夫不及,是满朝公卿,苏无人及他的,故公卿翰苑文字俱求他批改,是学贯天人!尔怎说他是命好,须用心听他指教。”裘惠林省曰:“原来郦襟丈如此的博学、奈他年少官高,未免骄种,怎用心指导?还望岳父求其用心指教。”粱相曰:“难得他为人谦和有礼,无论何人文字,若求他批点,从无推辞,怕不尽心。”

    正言间,只见郦相素衣朱履到来,二人见礼坐下。梁相对明堂曰:“你襟丈闻尔才名,带有百余卷文字,烦写批点,吾方看过几卷,却亦将就可教,但是尚要加工;欲求你教训,又不敢贸然开口,望贤婿念及亲谊,用心指示,若得成器,老夫知感。”郦相欠身曰:“岳父说哪里话,小婿年轻学浅,怎敢傅言。”梁相曰:“学无先后,达者为上。贤婿只当至亲相待,尽心教益,老夫所厚望。”郦相乃对惠林曰:“襟丈若不弃嫌,只管下问,弟无不尽心剖白。”惠林谢曰:“若得垂教,乃是师生,请高坐受我一拜。”郦相曰:“至亲无文,不必客气。”从此郦相见其学力过人,时刻用心开解,惠林文才大进,梁相甚喜。

    是日午间,云南顾氏囚车进京,来到午门候旨。帝已退入后宫,刑部官即解赴天牢,交狱官囚禁,侯明日奏主;刑部即开名单,差人报知武宪王父子。原来忠孝王念江迸喜母子小春庭私放厚恩,恐其母子遭擒迸京,特嘱刑部淌书,云南刘家眷属若到,须开名通知,好奏请释放。当时名单送到王府,老王父子只见有顾太郡一名,并无他人,谅江进喜母子必定避走,不能报答其恩,快快不乐,只是罢了。到了次日,解官奏闻。当下顾氏进牢,狱官即令开了镣铐,进了牢房。刘捷叹息,接入坐下。吴淑娘抱了幼子,上前拜见大娘。刘奎璧率含香母子拜见母亲。顾氏曰:“尔们随便坐下。”众人坐在两边,顾寒与幼子并孙儿一一相见;这两个小孩不知人事,只管跳跃。顾氏叹曰:“尔两个弦儿;不知前世何辜,亦来受刀。”一时恨起,对刘捷曰:“尔吾众人,各享富赏,死亦何妨;可怜二弦,受此惨刑,皆因尔作恶所累,尔心何忍!“刘捷怒曰:“老不贤,尔母子在家做事,求婚放火,寄书与皇后、奏主赐婚,迫死孟氏,结下深仇。吾不说尔便好了,尔却反硕是吾累尔,真是可恼?“顾氏恨曰:“我们放火谋害,迫死孟氏,何至灭族?若非尔寄书通番叛逆,何至剿家?亏尔还说这话,是杀才可恨。”说得刘捷无言可答。刘奎璧踌下曰:“总是孩儿不肖,造下罪恶,累及满门,致使双亲大人晦气。”顾氏扶起曰:“生死天定,有何怨恨。怎知三年之间,如此变迁,实为可叹!“此时崔攀凤探知顾氏到京,带些糕饼来探岳母。拜见礼毕,从人把糕饼付与二孩儿。顾氏曰:“多承贤婿费心,请坐。”崔攀即与刘奎璧见礼坐下。顾氏间曰:“贤婿谅必高中?“崔攀凤曰“小婿仰仗二位大人福荫,恭中第十三名举人。”刘捷谓顾氏曰:“贤婿多情,自我入牢,日日前来,日后必定高发。”顾氏曰:“得贤婿在京,后日我们正法,劳烦代理后事,免累朋友。”崔曰:“倘大臣救赦,亦未可知。若有不测,小婿自当料理,不必说虑。”遂辞别出牢。

    欲知后事,再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四十四回 鼎兴店书生遭困苦 度厄寺高僧指迷途·李海观
  第一回 成丈人退亲害亲俏女婿编戏入戏·醉西湖心月主人
  第三回 锦字寄来迟梦乡唤醒 参星催散速急网奔逃·吴航野客
  第十二回 陈三元两世出奇·云游道人
  第十二回 西湖玩月续春游·刘璋
  第三十五回 莲净女看破往因度香玉 侯瘸子参明宿业了残生·丁耀亢
  第10回 陶药侯重荷天恩 范云侣复申仙语·墨憨斋主人
  第十二回 见世事去官辞禄 闻仙论悟道归山·
  第一回 戒色欲苦箴良友 入幻境巧化才人·梧岗主人
  第四十六回 吕昆辞婿浑是假 兵部择婿一团真·
  第五十二回 感侠肠隔生续鸳偶 播佳话踵武掇蟾香·
  临清驿气杀癞头官 大同府喜遇知心友·娥川主人
  第十一回 狄仁杰为德拒色 武媚娘选侍入宫·
  第六十四回 百鸟护尸收仙衣 满朝送葬遇国丈·雪樵主人
  第四回 倾赀结客无虚夜 破璧迎郎有剩欢·江左淮庵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