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四回 刘奎璧贪色误事 苏映雪怜才相思

作者: 佚名

    却说元世祖太子早亡,立皇孙铁木耳为嗣。此时世祖在位二十五年驾崩,铁木耳年二十岁已登基,称为成宗皇帝,立刘燕珠为王宫皇后。少年帝后,十分相得。刘捷国丈加俸米一千石。那次子刘奎璧年方十六岁,此时刘捷夫妻年方四十七岁,又有第四女刘燕五年方十五岁,乃卖吴氏所生,吴氏早故,刘捷即嘱乳娘江三嫂照顾。三年前,顾氏见京中还有五妾,故于数年前带奎璧、燕玉、江三嫂母子回家。刘奎璧人物俊雅,弓马武艺俱精,最是好色,嫖娼宴饮。

    当下顾宏业回复妹子,着外甥来日自往孟府,比箭定婚。刘奎璧闻言不乐曰:“皇甫少华与外甥弓马武艺虽分甲乙,此番此箭却不稳当。”顾宏业曰:“此乃凭天主婚,中就成,不中便罢,有何妨碍?两边媒人,俱不必往,只你们二少自往,不可失约的。”顾太郡即曰:“哥哥放心,我就催他前去。”原来刘奎璧因探得孟小姐才貌双全,今闻与皇甫少华比箭,又恐不中失脸,心实忧虑,只好听天而已。顾宏业回家不表。

    且说苏映雪平日自料孟小姐为人宽厚,若出嫁不忍分离,必使他同嫁一夫。是日,孟士元约定两家比箭,即入内对夫人说明,“来日必往后园比箭,尔等女流,可在春明楼观看二人,

    便知优劣。”韩氏姑媳称是。此时苏映雪闻言,忙回幽芳阁来见孟小姐,小姐正在房申,忙起身迎接坐下。孟小姐间曰:“姊姊何事如此欢容?”映雪曰:“特来与姐姐报喜。”孟小姐曰:“奴有何喜可报?”苏映雪细说求亲并方氏设计比箭定婚等情。孟小姐闻言不悦曰:“爹爹好得差错,两下比箭,一得必有一失,此事如何使得?”苏映雪曰:“此举乃方夫人主意,今已约定,二媒已去,谅亦无妨。”

    且说次早皇甫敬催促儿子速换戎装,嘱其三箭齐中,为父方有脸面。少华打扮停当,领命上马,方出东门,恰遇刘奎璧从南门外拍马前来,两人就在马上欠身打躬停住。皇甫少华谢罪曰:“尔我契交,今被媒人所迫,同往比箭,实为有傀。”刘奎璧摇头曰:“弟亦被母舅强迫,不得不来,心中实为愧赦。但尔我契友,还有一言,古云姻缘天注定,今番比箭,得者亦不必喜,失者亦不必怨,方不有伤交情。”皇甫少华喜曰:“弟正有此心,不料兄长所见相同,真不负平生交情。”两人并各同行。刘奎璧留心把少华一看,头戴束发紫金盔,身穿青罗锦袍,腰悬羊脂白玉带,面白唇红,丰姿灼烁,骑着五花马,果然人似神仙马似龙;手执一支珊瑚马头鞭,后随四名家将,带着弓箭刀剑等物。刘奎璧暗叹:“天既生渝,何生亮,教我焉能取胜厂二人一路言谈,早到孟府前,勒马候报。

    家人孟宁报迸大堂,来见孟士元襄曰:“启上大老爷,刘家、皇甫家两位爵主俱到。”孟士元即令孟嘉龄出去迎接。两爵主来到二门下马,孟嘉龄公服向前打拱曰:“小弟不知二位世兄光临,有失远迎。”两公子答应日广弟等乃是庸夫,多蒙世兄出接,何以克当。”孟嘉龄曰:“家君在后堂养候,二位世兄请进相会。”二位公子进入后庭,早见盂士元公服纱帽,降阶迎接。二位公子忙上前曰:“小侄等有何才能,敢劳年伯迎接。”即欲下拜。孟士元向前扶住曰“二位贤侄光临,何必行此大礼。”四人上堂,就让孟士元先辈坐在上面,二位公子与孟嘉龄两旁坐下。家人献茶毕,孟士元曰:“愚父子俱系寒儒,得领二位神箭妙技,何幸如之。”二公子曰:“小侄等初次学箭,焉敢戏侮于大人。前日承蒙老年伯呼唤,不得不来献丑,乞恕唐突之罪。”孟士元曰:“正欲领二位高手,何必过谦,但已备下一壶水酒,少助威风,方好请教。”即令家人呈上酒席。刘奎璧寻思,未曾射箭,满腹疑虑,不若射箭后吃得自在。乃曰:“小侄奉命射箭,箭还未射,怎好领赐。理当先射箭,后方领情。”皇甫少华乃曰:“正是,我等当先公而后私。”孟士元曰:“二位贤侄如此谦恭,老夫只得领命。待我先到后园安顿,然后来请。”说罢,吩咐儿子陪伴,自己进内对夫人曰:“贤妻且往后园春明楼,观看两位少年比箭。”就着一个书童同夫人前去,指明二位公子,待夫人选择。随入花园,令家人丈弓钉钱并悬好红袍。

    韩夫人着女婢往请方氏到春明楼看比箭,女婢领命,来见方氏日。”老夫人令请夫人往春明楼,看二位公子比箭。”方氏与孟小姐、苏映雪甚是情投,即步到幽芳阁,恰遇苏映雪五和孟小姐闲谈,一齐迎接。孟小姐曰:“嫂嫂请坐。”方氏笑曰:“只因婆婆令人唤妥到春明楼,看刘家和皇甫家比箭定亲,此乃姑娘终身大事,特邀姑娘同往观看。”孟小姐闻言,满面红赤,暗思嫂嫂好颠倒,为了我姻缘,教我想好观看。苏映雪亦寻思,我与小姐必定同一夫,我当往观方稳,免得疑哗b。遂笑曰:“小姐既不便往,奴眼力颇精,待我代往一观,断不有误。”方氏亦笑曰:“就委曲苏家姊姊同往,不差。”遂携苏映雪下楼,同到花园上楼来,门前挂下珠帘,就同韩夫人坐在帘内。那小厨曰:“少停那穿红的就是刘公子,穿青的就是皇甫公子。”众婢俱在帘外,倚着栏杆观看。

    且说孟士元安顿停当,就着家人往请两位公子进来。家人来到后堂,对孟嘉龄曰:“老爷着相公请二位爵主进内。”孟公子站起身,请二位公子曰:“请二位世兄到小园少叙。”二人起身,同随孟公子进入花园,从春明楼经过,见女婢众多,知必家眷在内,选择才貌,遂从容而过。

    且说小撕在楼上已对夫人说知二位公子面貌,这苏映雪为着自己姻缘,更是留心细看,密对方氏曰:“好笑老爷,前日说二豪杰才貌彷佛,依要看来,实乃是天渊之隔。刘公子虽是膀阔腰细,面白唇红,终是庸夫气械,那皇甫公子两颧高插,面如银盆,乃是大富贵相,小姐配合,真是一对佳偶。”方氏笑曰:“苏家姑娘真好眼力,与要一般见识。”苏大娘笑曰:“不要多言。”原来苏大娘自进孟家年余,孟士元夫妻卫其为人正道,就托其掌管家事,奴婢任从管辖,孟士元夫妻以宾礼待其母女。

    且说刘公子、皇甫公子来到,孟士元接入亭上,二公子各挂上弓箭宝剑。刘奎璧见皇甫少华形容如样童帝君,丰彩翩翩,自叹天既生渝,何生亮。孟士元笑对公子曰:“就请两位贤侄见教神箭。。刘奎璧向皇甫少华曰:“令尊是吾父母官,理当年兄先射。”皇甫少华欠身曰:“兄言差矣。令尊乃是国丈,又是勋爵,况且竿长,弟又年轻,自然兄长先射,何得推辞。”奎璧寻思,我父亲国丈,就先射,免得疑虑。即答曰:“既如此,愚兄从命偕先了。”即欲下亭。孟士元拦住曰:“待老夫先敬三杯酒作彩,然后用功。”家人进上壶酌,孟士元斟了一杯酒奉送过来,刘奎璧接来一饮而尽,连饮三杯酒下亭,就向飞鱼袋内取过金鹊,左手拿弓,右手就向走兽壶申抽起雁翻箭,架上弓弦,左手如托泰山,右手如抱婴儿,何那悬袍的杨柳树大枝上,喝声“着!“即射得点鼓叮挡,众皆喝采,一支箭正中在那悬袍的杨柳大枝上。

    且说那苏映雪见刘奎璧先射,暗祝皇天庇佑,刘奎璧之箭皆空,皇甫少华三箭齐申,方不误终身。得见刘奎璧初箭便中,苏映雪暗吃了一惊,随站起身来,在帘前细看。当下奎璧见初箭先申,小申便安稳了七分;再取第二箭,照定古钱孔内射来。果然箭不虚发,贯茬钱孔内,插在树上。家人拔起,送上前来裹曰:“刘爵主果然神箭。”这奎璧见二箭俱中,暗喜这第三支放心必中。

    且说苏映雪见刘奎璧第二支又中,心中着急,再中一支,岂不误了小姐与我终身大事!一时情急,顾不得内外,遂出了帘外,立着观望。这刘奎璧五伸手抽出第三支箭,忽见苏映雪出来,生得杏脸桃腮,有如瑞彩朝霞,星眼含俏,恰似杨柳摇风,自思此必孟小姐,见我二箭俱中,忍不住我的才貌,故出帘外细看我的容貌,心中好不快活。箭才挂上弦,一时失放出来,到半途即便坠地,气得面上失色。又恐孟士元父子耻笑他无力,箭只到半道,即向孟士元谢罪曰:“小侄无能,致使第三箭失手,误坠半道,实为有愧。”孟士元安慰曰:“先前二箭,足见贤侄才能,第三箭若非失手,定是全中。”孟嘉龄对皇甫少华曰:“今当请兄妙技。”原来皇甫少华亦见苏映雪美貌,料必亲眷之女,若是孟小姐,必无亲来看箭之理,故心中无邪念。及孟嘉龄催促,遂站起身来,曰:“小弟只得献丑。”孟士元曰:“贤侄自然百发百中。”即敬了三杯酒。跳下亭来站定,拈弓取箭,只见弓开如满月,箭离如流星,一箭正插在悬袍的杨柳枝上,点鼓连声,苏映雪心中好不欢喜。少华又放第二箭,正贯在古钱孔内。果是再世良缘,第三箭不偏不斜,射断了缚袍的带,红袍坠在地下。两边家人连声喝采:“果然好神箭!“刘奎璧暗恨,方才若莫失手,岂不射落红袍?今把一段良缘送与他人,实堪自恨。即辞别曰:“小侄一箭落空,甚为抱怨,就此告别。。孟士元询前扯住曰:“此乃小女薄福,不能消受,贤侄故一箭失手。但姻缘是天数,贤侄难得到舍,略饮几杯回府末迟。”此时少华已到树下拾起红袍回来,急扯住曰:“兄与弟本领不分上下。方才那第三箭若不是失手,早射下红袍来。今当畅饮,怎好匆匆分别。”孟嘉龄亦来留住。刘奎璧见众人苦留,只得应允,一齐卸下弓箭宝剑,交付家人。孟士元父子请了二位公子往后堂,皇甫少华忙移一把交椅,放在堂中,对孟士元曰:“高坐受小婿一拜。”孟士元曰:“小女配贤侄,已为过望,何必拜见。”少华曰:“人伦大礼,焉敢不拜。”刘奎璧心中不悦,寻思他翁婿正在亲热,我在此冷落何益?即下阶令家将带马前来,亦不辞别,跨上马,即欲起身。孟士元父子向前扯住答头曰:“正要饮酒,如何回去严皇甫少华亦挽留曰:“兄莫非见怪,故即回府严刘奎璧怒容答曰:“兄姻缘已定,弟在无益。”说罢,勒马从中门而去,连头亦不回。孟嘉龄心中不悦。亦就不送,曰:“射箭不中,不恨自己功夫不精;反这等骄傲,岂不可笑I“少华曰:“刘爵主经常与我比箭,原来是不分甲乙,方才第三箭实是失手,怪不得他发恼。”孟嘉龄曰:。如此便是训练不精,故此三箭便有一失,还不自槐,尚敢装腔做势,那个怕他厂孟士元壁眉曰:“虽是不怕,但其父屡侍勋爵,况今皇后与天子少年夫妻,十分相得,刘捷目无大臣。今奎璧抱恨而去,须防他生起风波。贤婿可对令尊说明,须赶早行聘,以绝其凯翻之念,我们亦免优患。”少华、嘉龄俱皆称是,饮至上灯后方别。孟士元令四名家将护送贤婿回府,又嘱少华当早行聘,免生枝节。少华应诺,上马进城回帅府。少华进入后堂,拜见父母。原来少华全中,家将先已报知元帅,夫妻欢喜。当下打发孟府家人回去,拜谢重尚书父子厚情。孟府家人辞别回去。少华换了头巾,满门坐下,细说刘奎璧比箭失手,不辞而去,得孟士元吩咐赶早行聘等情。”孩儿与奎璧好友,见他不悦而去,实是不忍,昨日不与他比箭,实此故耳。这一得一失,甚为不便。”皇甫敬怒曰:“那畜生乃将门之子,只射三箭,便一箭空落,就气死了亦不足借。还敢发怒!“小姐曰:“此乃公侯子弟,今既发恼,怕生枝节,爹爹当早行聘,绝其异念。”元帅称是即写书差人通知秦布政,不表。

    且说苏映雪是日见皇甫少华三箭俱中,即便下楼,到后堂屏后偷看,孟士元对少华言语一一知道;回到幽芳阁进房,小姐迎接坐下。映雪笑曰:“小姐恭喜,姻缘凭天主合。”就把二公子比箭,奎璧发怒详细言明。未知如何回答,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五回 垫空当俊仆结新欢 抬轿子乖人受暗算·陆士谔
  第六十六回 含笑看蛮花可怜模样 吟诗问止水无限情怀·张恨水
  第二十二回 授中书文士从军 擒护法妖人遁土·庾岭劳人
  第十二回 莲梦醒时方见三生觉路·苏庵主人
  第六十八回 心隔蛮弦还留芳影在 目空螳臂起舞剑光寒·张恨水
  第九十六回 仗权势买盗攀窝主·储仁逊
  第七回 落圈套片刻风光 露机关一场拷打·伏雌教主
  第二十一 [题佚]·邺华生
  第九十回 治繁剧创行分院制 得安乐重演合家欢·天虚我生
  第十九回 鲍舅出招寻宅相 张寅避雨遇娇娘·
  第十七回 珍珠儿舌剑杀人  胭粉计主仆献媚·讷音居士
  第二十五回 影中影快谈红楼梦 恨里恨高咏绮怀诗·魏秀仁
  第二回 神童案试得面首·
  第十一回 吕相公雪洞藏身 侯公子入院搜楼·
  第四回 费春泉金屋藏娇 王阿根茶楼遇骗·陆士谔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玉楼春·白云道人

    《玉楼春》清代长篇世情通俗小说,白云道人所作,共二十四回。本书为明清艳情小说《巫山艳史》的翻版,其刊刻书坊啸花轩为康熙年间专刊淫书的书坊。书中主人公皆不务正业,四处拈花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痴婆子传·芙蓉主人

    《痴婆子传》是明代芙蓉主人著中篇艳情小说,两卷三十三则,大约创作于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年)前。以浅近文言之倒叙笔法,述少女上官阿娜情窦初开,少试私情,至出嫁后伤风败俗,乱伦淫荡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