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二回 莲梦醒时方见三生觉路

作者: 苏庵主人

    那王昌年走进里头,听得哭声震地,并无一人迎接,昌年心慌。及走到房门首,方见崔世勋出来,一把拖住昌年说道:“你来了,今早我香雪女儿死了,如今现在床上。”

    昌年听了,恰像头上打下霹雳一般,立刻走进房中,果见香雪死在床上。昌年吓得魂不附体,痛哭起来。把香雪满身一摸,只见四肢柔软,心头尚温。昌年带哭问道:“患什么症候就到这个地位?”世勋道:“自从前月宋礼部来,说你中途失散,不知下落,香雪便恹恹不起,终日昏睡,今早竟奄然去了,也没有什么病。”昌年悲苦异常,无暇说自己途中之事,对世勋道:“她心头尚温,四肢柔软,且守她一、两日,再备后事。”

    你道香雪本无疾病,为何如此?原来就是紫姑山司花神女,因花神职掌繁杂,一身管摄不来,要一个才貌双全的闺女帮她,方得完事。因与仙曹说明,暂借香雪魂魄,检点众花颜色,那一夜便来相请。

    香雪看见一位美女走进房中,要请同去。细问缘由,方知是帮贴司花,就有一本册籍,交付香雪。揭开一看,俱是草木名花。花神道:“木本诸花,我自己分派,妳但与我将这草本,照色派清。”香雪自恃有才,便同她出门。一霎时腾云驾雾,遍历名园。但见牡丹芍药,蔷薇木香,种种名花,深红浅白,该深色的就与点染,该浅色的就与拂拭,当真个五色俱备,百卉鲜妍。

    检点完了,花神领她去见紫姑仙。香雪又逞才调修了几款,说牡丹、芍药,有色无香,蕙兰、茉莉,有香无色,宜加全备。花中窈窕,惟虞美人一种轻盈艳丽,宜登上品。紫姑仙见奏大喜,说:“香雪所陈,甚为有理,但世间名花,各有所重,香色不能兼全。今可取虞美人加以变色,酬答汝功。”香雪同花神拜谢而出。

    自后,各园中惟虞美人不依原种,变幻多端,如单叶变为千叶,浅色变为深色,是因香雪陈奏之功也。花神对香雪道:“承小姐帮助,花事有成,深感深感。妾闻王昌年已经回家,今日当与小姐玉成好事,以为千古佳话。”便着几个使女,择旷野之地,结成园亭,请香雪住居于此。花神自去寻取昌年。

    说这昌年守在香雪房中,不胜怨恨。原来上边规矩,人死了不待成殓,那至亲先要到野外去招魂的。昌年挨至五更,独自一人,竟往城外招取小姐魂魄。

    走过了几里路,昏昏沉沉,不知远近,忽看见花神走来问道:“郎君别来无恙,此行将欲何往?”昌年叹道:“小生遭遇多难,家中近有大变,今早此来,实出痛心。”花神道:“不必忧伤,小姐现在这里。”昌年道:“不信有这事,家里死的又是何人?”花神道:“你若不信,可随我来。”

    昌年反疑是梦,便随花神走进园中。但见百花争艳,果然小姐坐在其中。昌年一见大喜道:“小姐果在此间,我昨夜到家莫非做梦么?”香雪道:“偶因分任司花之职,暂时出门。吾兄远归,有失迎候。”昌年还怕是梦,急急扯住小姐不放。花神笑道:“何必太疑,当送你回去。”便差两乘轿子送至家中。

    昌年与小姐谢别花神,各上了轿。那园亭忽然不见,但见轿子如飞,顷刻间已到门首。昌年先下轿迸门。世勋看见,正要哭起来,昌年道:“小姐现活在此,与小婿一同来了。”世勋大骇,即刻外边,当真是小姐走进门来,那两乘轿子也不见了。一家大小,无不惊异,尽来簇拥小姐一同进房。

    此时,因外头有这异事,个个出来,并无一人在房。那床上睡的,不知不觉穿好衣服,坐在房中。外面拥进来,蓦然合做一处,依旧是活跳的一位小姐。世勋又喜又吓,呆呆的,只管细看。小姐道:“王家表兄,今日回来,我父亲桑榆暮景,正好依傍过日子了。”

    昌年正要回答,忽家人进来报:“宋老爷来拜。”昌年只得出来迎接。乃是宋纯学,他闻昌年归家,又闻小姐有变故,特来看看。说道:“小弟自与年兄在中途忽然不见,那时兄在何处,到今方始归家?费小弟寻了几日。今早又闻小姐有什么异事?”昌年把花神之事瞒过,只说道:“那日大风扬沙,故此失散。又因闻得游兵作恶,暂缓一日.所以归迟,小姐偶有微恙,今幸全复。”纯学道:“恭喜,恭喜,年兄既归,目下便该择吉了。”昌年道:“正要商量此事。”纯学道:“前日行聘,原是小弟做媒,年兄何不借舍舅的西园住了,待弟与兄择下吉期,完那冰清玉洁。”

    昌年听了,即到里面与世勋说知,世勋大喜,出来面谢纯学。纯学谦逊一番,就挽昌年出门,同到西园来,老潘更加款待。纯学即往外边拣了黄道吉期。

    到了正日,昌年备一付盛礼,穿了公服,打起刑部执事,纯学做了行媒,鼓乐喧天,送到崔家结亲。世勋迎接进厅,内中拥出小姐,一对夫妇拜了天地父母,拥入洞房,合卺结亲。

    世勋在外,陪了纯学吃酒。小姐与昌年并不客套,添绣斟上酒来,两个说说笑笑,吃得半醉,散了酒席。添绣伏待上床,掩门而出。昌年就把分别出门以至误认老潘的话先请了罪,又把拖神托梦终始周旋的话后叙了情。香雪也把女师入赘、柳林得梦并诗绢暗合之异说了一遍,两人说了一夜话,说到苦时,上面愈加亲热,说到喜时,下边岂肯生疏,那些风流恩爱,自然是少不得。这事按了不提。

    再说女师莲岸,自从见了真如法师尚且雄心勃勃。真如整顿禅房与她居住,也不参禅学道,也不念佛看经,日夜思想昌年,无从见面。有时感慨悲歌,抡起掸杖便要杀出去。

    过了几月,心上禁遏不住,即来禀真如道:“弟子雄心未断,意欲出山,完了俗愿,待数年后,然后归山。”真如道:“我怕妳一去不来,老僧放心不下。也罢,既是妳此志不衰,今夜子时大吉,老僧亲送妳去。”

    莲岸拜谢,回到自己房里,收拾行装。自想:“此番出去,先到河南,寻取昌年。然后差世勋同纯学收聚柳林残兵,寻觅程景道、李光祖,再加团练,何患无成。”打算完备,又来禀真如道:“弟子半夜起身,恐怕惊动老师,先此拜别。”就拜了四拜。真如道:“既是如此,今夜老僧到不奉送了。”莲岸欣然别了真如,早早打开铺盖,暂且睡下,好养精神,半夜出山。

    只见睡到子时,听得晓钟初响。莲岸急急背了行李,出了涌莲庵,赶下山坡。恰好撞着程景道。莲岸大喜道:“你为王森所败,我原不怪你,为何不别而去?一向在哪里?”景道道:“败军小将,无颜相见,故此流落他乡,请问大师到哪里去?”莲岸道:“我因误去投降,朝廷敕斩,被我用术逃避。今日此去,仍要做前番的事。”景道道:“既逃避了,小将备有马匹、器械,大师可速上马前行。”

    莲岸便上了马,两个走不止数里,忽然有一队兵马阻绝去路,两个细看旗号,俱是柳林内的。景道大喝道:“你是那一家营头,敢在此拦路?”只见那营里一将骑马冲出,见了莲岸,即时下马,纳头便拜,乃是李光祖。莲岸大喜。光祖道:“小将自别大师,总领兵马,破过四十州县,专候大师到来,不期此处相遇。”就请莲岸并景道进营。

    叙过了礼,莲岸对光祖道:“我要往河南,寻宋纯学与王昌年,并看香雪小姐,你可护送我去。”光祖承命,立刻起行,就到开封府,在三十里外扎营。

    莲岸独自进城,寻到崔家,问昌年消息。管门人道:“王老爷同宋老爷在西园吃酒。”又问:“香雪小姐在家安否?”管门人大怒道:“你是何人?敢问我家小姐。”遂大骂起来。莲岸不与计较,就转身到西园来。

    果然,纯学与昌年欢呼痛饮,看见莲岸,全然不睬。莲岸道:“宋纯学、王昌年,你两个不认得我了?”昌年道:“妳是什么人?”莲岸道:“我是柳林中女师,你两人受我厚恩,难道就忘记了?”纯学道:“我们是朝廷大臣,妖魔草寇,这等放肆!”叫左右:“索了!”

    当下走出数人,将莲岸绑缚起来。莲岸大骂道:“有这样负义的!当时贫困,如鸟投林。今日富贵,就反面无情。如今李光祖、程景道现统大兵驻扎城外,少不得把你两个剁作肉酱。”昌年大笑道:“我们富贵到手,哪记得许多旧恩。贼寇不得无礼!”叫左右:“拿去斩了!”

    众人将莲岸拥住,拨出刀来,劈头便砍,莲岸着忙,一跳,忽然惊醒。乃是一梦,身子依旧在禅床上。遂披衣而起,见日高三丈,真如法师上堂说法,众僧环绕而听。莲岸愤恨不已,走进法堂,拜见真如。真如道:“莲岸,妳要出山,昨夜这一梦就是出山的好处了。”莲岸气得目定口呆,也不回答。

    真如道:“莲岸,妳且平心和气,听老僧说明来历。大凡红尘中事,只瞒得无知无觉的人,爱欲牵缠,痴情羁绊,念头起处,正像生在世间,永无死日,譬如酒醉的人,不知不觉昏迷难醒。没有一人坐在最高之处,冷眼看人,或是贪名,或是贪利,庸庸碌碌,忙过一生,及至死时,名在哪里,利在哪里。可知冤仇恩爱,皆是空花,巧拙妍丑,尽归黄土,妳道有何用处。世人不明,往往为情而起,终身迷惑,不知回头。我想只如做梦一般,譬如夜间昏黑之时,闭了两眼,一样着衣吃饭,亲戚相叙,朋友往来,喜是真喜,乐是真乐,不过一两个时辰,就天明了,翻身转来,梦在哪处,可再去寻得么?我想,世上诸事都是假的,独妳昨夜所梦到是真的。须要早早回头免生疑惑,不可痴心妄想,为世所弃。莲岸,妳生前原是如来座下一朵白莲花。勿谓草木无情,偶然感到,便罚将下来。妳如今持想怎么?”

    真如说罢,忽然大喝一声,正像山崩地裂的叫道:“莲岸,哪一条是妳的宝岸?”只因这一喝,惊得莲岸如梦忽觉,拜倒座下,放声大哭道:“些微一身,尚且不保,何况身外之事。莲岸今日才见老师面目矣。”真如道:“一时偶觉,未足为真,妳再去参来。”自此,莲岸洗净凡心,一念不杂,每当真如说法,言下了然。

    一日,偶到庵外闲步,看见涧水里涌出一朵莲花,莲岸折取供养老师。真如一见叹道:“老僧建立此庵,因有这朵莲花。今日被妳折了,老僧欲辞此庵矣。”即命侍者,唤集众僧,俱付莲岸主持,焚香沐浴,端然化去。莲岸自后,遂为庵主,一样开堂说法不提。

    却说王昌年成亲后,夫妻恩爱,时刻不离。过了数月,朝里推升山东巡按,报到家中,荣显异常。昌年即与小姐分别,请宋纯学做内司,竟到山东来。

    常例,按院到任,先要私行,访察善恶。昌年同纯学各处私行,遇见一个道人,逍遥自得。纯学细看,认是程景道,就扯住道:“闻盟兄遁迹深山,小弟日想旧情,无从见面。今欲何往?”景道道:“原来是宋盟兄,小弟住在白云洞,两月前偶到小柴岗,遇见李光祖,始知别后诸事。他自从出了柳林,就到小柴岗,入赘在胡喜翁家,娶他女儿。村庄耕种,甚是闲适。小弟约他这两日在此处相会,同往涌莲庵,候问女大师。”

    纯学惊道:“大师朝廷处斩,小弟与她营葬,怎么仍在涌莲庵?”景道道:“原来盟兄不知,当日大师用遁逃避,所斩的却是假尸。如今阐扬宗教,居然是大善知识了。”纯学喜道:“有这等事,小弟也要见她。”就引景道与昌年相叙。昌年闻知女师现在,也自欢喜。景道又问:“两位兄长近况如何?”纯学道:“王年兄代天巡狩,暂尔私行。至于小弟,已做废人。”便把前事说了一遍。景道听了,不觉长叹。三人遂入店沽酒共饮。

    果等了一日,李光祖徒步而来,纯学昌年接见甚喜。景道与光祖备述纯学、昌年的事,光祖道:“我们三人俱属闲散,王兄贵为御史,不知可肯同到涌莲庵候问大师否?”昌年道:“向受大师深恩,焉有不去之理。就此同行便了。”

    四人一齐起身,寻山问水,共向涌莲庵来。山径荒僻,幽异非常。那程景道是熟路,在前引道。行了多时,望见前面一座小庵。藏在树里,白云拥护,清流环绕。景道道:“涌莲庵已到,我们须在涧水净手,好去拜佛。”

    四人俱净了手,缓步入庵,共进法堂。先拜了佛,后向侍者道:“汴州王昌年、金陵宋纯学、新安程景道、燕山李光祖求见大师。”侍者传进里头,停了一会,出来道:“请四位少坐,大师即出相见。”昌年等俱不敢坐,等候升堂。

    少顷,幢幡宝盖,香花灯烛,接引而来。果见莲岸织锦袈裟,庄严相貌,高登宝座。四人一齐叩拜。莲岸吩咐看坐,四人坐下。莲岸道:“别来许久,今日何幸俱至小庵。”四人道:“弟子向赖大恩,只因散处各方,有疏候问。今幸不期而遇,特来瞻礼大师。所喜法体清安,超凡入圣,弟子等庸碌凡夫,愿求指示述途。”莲岸道:“景庵已久闲云,不必另叙。各位近来所做何事?”纯学道:“弟子削籍闲居,功名之路,已经绝望。光祖入赘村庄,安居乐业,惟昌年现任代巡山东。”

    莲岸笑道:“王文令绣衣御史,贫衲也属洽下,失敬、失敬。近日香雪小姐闺中纳福,圆亲几时了?世勋老将,想尚能善饭?”昌年道:“世勋闲住在家,香雪怀念大师,有如昔日,数月前成亲的。至于仕途况味,弟子也勉强应承,不久当遇处山林。”莲岸道:“少年事业,原该向上做去。若能急流勇返,尤见智识不凡。贫衲初至庵中,尚犹雄心难灭。后来,承先师提醒,昏迷顿觉,此心净如朗月。今日与各位相叙,虽则一片旧情,而心下全无芥蒂了。”

    光祖道:“昔日大师如此法力,今日一见,令人妻孥之念涣然冰释,何况名利。”莲岸道:“我倒忘了,闻纯学入赘潘家,何如?光祖所娶何姓?”景道道:“潘家琼姿小姐,四德俱备。光祖入赘小柴岗胡喜翁之女空翠小姐,又极贤淑。”莲岸道:“可喜可贺。”便唤侍者:“整备素饭,四位吃了,可在荒山游玩几日。”莲岸下了法座,邀进里内,人家又谈些世情之事。

    到了次日,四人拜别大师,莲岸道:“贫衲有见性之语,四位须静听。古人云:‘岸少知回,想当以明自鉴,往往有才,多为身累,若不乘时明心见性,一旦年齿日衰,无能悔及,至于名利两途,皆属空花,有何所益,请公宜细思之。”四人再谢道:“大师明训,敢不佩服。”

    莲岸就把古瓶一个送与昌年,古砚一方送与纯学,古镜一圆送与光祖,古炉一座送与景道。又有一玉盒附寄香雪小姐。四人收了物什,分别莲岸,一径下山。景道送出山弯,也就回去。

    昌年对纯学、光祖道:“大师何等英雄,顿悟如此,吾辈碌碌风尘,殊觉无味。小弟自今以后,即当隐迹柴门矣。李兄若不弃小弟,求多叙几日,待小弟辞了官,畅饮而别何如?”

    纯学也留光祖。大家到省城来,昌年即出告病文书,再三恳切朝廷许允,罢官而归。光祖已辞别回去。昌年与纯学一齐驰归。昌年到家见了香雪,备述女师的话,又送上玉盒,香雪大喜。

    自后,各家生男育女,宋、王两姓结为婚姻,世勋寿登九十。潘一百、焦顺皆崇尚佛教,改行从善。昌年家内造一花园,遍种奇花,月遇一样花开,昌年必沥酒相庆,默寓酬谢花神之意。后来各把家事付托儿子,约光祖、景道再看大师。后不知所终。有人传说女大师立地成佛,昌年、纯学、光祖三人俱学景道,成仙羽化,未可知也。诗曰:

    才子佳人信有之,颠颠倒倒费寻思。

    诗人着眼描情想,独倚南楼唱竹枝。

猜你喜欢
  第九回 白公堤青天遭霹雳 昆陵道黑夜走佳人·娥川主人
  第一回 生前造孽好色贪财 死后报应孤儿寡妇·梦笔生
  第三十九回 造蜚语黑夜起罡风 下毒手晴空来霹雳·陆士谔
  第 十 回 寻旧盟竟成画饼 控匪赤反自招灾·花溪逸士
  第十六回 长孙肖不忘生死请旨归娶报深仇 管青眉巧变姓名暗地养姑行大孝·
  第十四回 金丹催情干儿寻欢·风月轩入玄子
  第十八回潘素秋心烦意乱钱婆子巧语花言·风月轩入玄子
  第40回 奏请禁烟维持银价 拿获贩土重拟罪名·
  第十九回 糊涂县尊判糊涂案·江左淮庵
  二十六·
  第二回 青埂峰故知倾肺腑 绛珠宫慧婢话悲欢·郭则沄
  第七回 松林中颜氏产子 荒郊外陈升盗尸·
  第四十二回 马俊义奏真史通·
  第十五回 侍疾承恩正名有待 酬庸表绩特荐频邀·钱锡宝
  第二十九回 窈窕女投水悟前因 薄幸郎摧花膺现报·临鹤山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醉春风·江左淮庵

    《醉春风》(又名《自作孽》)书叙明万历年间,苏州顾外郎之女大姐,生平以节烈自誓,嫁张财主第三子张监生为妻,遂称三娘。张监生奢华好色,未成亲前,与徐家大小娘子及大娘之女通奸,其家教书先生杨某帮闲隐瞒。及成亲,张监生仍与徐家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别有香·桃源醉花主人

    《别有香》(明)桃源醉花主人编,明代白话短篇(拟话本)艳情小说集。此书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刘世德先生所珍藏之孤本。刘藏本残阙,存3册,编者无考。此书可能刻于天启、崇祯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