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五回 凤凰山花纲劫驾 赤松林琼玉除凶

作者: 佚名

    诗曰:

    山寇猖狂惊帝王,英雄奋勇灭凶狼。

    覆盆冤陷反明照,风虎云龙会合昌。  当时,王仁勇用刀架开大斧,两将对敌,一连杀六十回合,不分胜负。

    只因喽罗兵一万多,官兵二三千,早被困在核心,登时四下败散,王仁勇一见官兵败阵,回头一望,却失手被贼将大斧劈于马下。官兵四散奔逃。喽罗四散追杀。败残兵飞报知:“启上万岁,王将军被杀,兵散。”明皇大惊曰:“王卿家为国身亡!何将可去迎敌?”

    有曹威大忿出马,带兵一千五百,各通姓名,果因兵少亦不能取胜。只此剩得二千余兵,贼兵万多,四下围困。还亏马英出敌,杀败了铁花纲,贼兵方退下去。但仍围定山口去路。按下慢表。  再说梁琼玉自下山回朝,要将九龄丞相所赠之书投递与李太白学士申理冤屈。当日去进京都,却过山东凤凰山,在左边大路见许多败残军兵冲下。

    只为是强徒打劫,问其来由,方知唐天子往山东酬香遂愿,被贼寇围困。即刻带同精壮头目军士一同杀上凤凰山。

    此日,马英思量:“兵少贼多,只得贼兵十之一二,想来必要一阵奋勇,杀下山头,方得出险。倘得济南府有兵接应,不难收除此强盗。”喝令兵丁锐进,杀得征尘滚滚。在半山中大杀喽罗兵一阵,死者亦二千多,奈一万之众,贼又有铁骑逼来,实难大胜乘势杀出。

    有梁琼玉拍马当先,二十勇军随后,将众贼兵杀得风卷残云一般,人头落满山。马英才与铁花纲大战,冷目见一少年将一马杀入贼队,勇不可挡,双鞭飞打得贼兵死者无数,心中大喜。有此少年将帮助,三千名将士亦旧锐杀,贼兵四山走散。铁花纲大怒,抢了马,一起大战。这琼玉二人交锋一阵,有曹威长枪又上,花纲抵敌不住,被琼玉一鞭打中左臂,痛喊一声,落于马下,已是不活。

    马英喝令四边追杀,贼兵见寨主死了,登时惊散,尚有三千上下奔逃不及,只慌忙投降,抛刀下跪。马王爷准他不杀。  马英、曹威同呼:“何方少年小将,来山救驾?其功非小,待本藩与汝奏知,圣上自有显爵高官封赐酬劳。汝且通知姓名,随来见驾。”梁琼玉见马上两位将军,王侯服式,即下马曰:“小人乃江南省苏州府人,因有大冤情,被本土官员所屈难伸,故不得已赶回长安京都,上呈皇状,又得张太师明白冤陷情由,现有他手书交大学士李大人收览,恳王爷谅情鉴察。”

    马、曹二人听了,见他下跪,命起来曰:“梁英雄请起,汝有大冤情,被本土官员所屈陷,幸今救驾有功,又有张丞相手书,此冤何愁不雪?不须多陈此事,且往见圣驾,逐一奏明。谅这些污吏赃官,断断难逃其国法也。汝且随来,本藩先入奏明,待圣诏宣!”

    琼玉闻言,又叩谢而起,跟随马、曹王侯来至山中营外住足,俟候圣上旨召。

    当时,马、曹二将进大营见主,马英将战斗贼人,偶得一少年杀上山来一并帮助将盗首铁花纲杀死,贼投降者三千余禀上,又说:“此人言江南人氏,身负大冤情,特来京都上呈皇状,未知有何冤屈,只求圣上面询其人,方知底细。今臣现带他在营外,候旨召宣。”

    明皇闻言大喜曰:“有此少年,英雄胆大,一人一骑敢来与战贼寇,救拔寡人,忠志胆量可嘉!惟此人远隔江南,有何大冤屈情?本地官员因何不为申理?是则设此文武员莅任,要来何用?命他治民,反是殃民了。好生可恼!即刻传旨,梁琼玉进见。”

    当时,梁琼玉闻宣,只得跪下膝行而入,到御前远远俯伏下,头也不敢抬。圣上命他平身曰:“汝虽无职童生,但救驾有功,不复拘执。赐汝起来,不罪。”琼玉闻皇命,叩首低头起来。

    明皇一观,见他威貌堂堂,虎头豹目,玉面生光,十分爱重,呼琼玉:“汝怎知朕被困于此山?是哪人通知,特来救驾?”

    琼玉低声对曰:“蚁民只因业师身蒙大冤,并自己倾家荡产及师之友家破人亡,被本土官员不肯稽察明白,草草听着风闻之言,办为通盗抢劫郡城,捉拿屈打,问成死罪。幸得张太师前两月奉旨旋归,得以禀明,察知枉屈,有书赐赠,交大学士李大人,方敢远来京都,上呈皇状。现今有张丞相来书在此,只乞万岁龙目鉴瞻,便明冤陷真情矣。但今道经此山边,只见败残军兵,问起情由,方知万岁爷被赤松林山贼围困住,故舍命杀上山来,藉君王万岁洪福,逆贼得以授首,非蚁民有功于陛下也。”

    明皇闻言,一喜一怒。喜者,琼玉一少年英勇雄胆,一骑敢入虎穴帮助杀退贼人救驾,有忠君爱主之心。一怒是怒此江南省中文武官,多是贪婪受贿、百姓冤屈难申。  当时,又将张丞相相赠手书拆开。大抵命琼玉投交大学士李白,要秉公申理梁、刘、陈三人被枉屈。尽言江南一郡文武不理民情、不察枉屈、妄抄家产以肥己;家破人亡不恤,只知抄灭民业,共合分赃;欺君罔民,大干国法。又推荐梁琼玉,虽年少,具此文武全才,可任充将士,为朝之佐。可秉公申理被冤。即劫法场,伤了官员兵弁,实出于大忿。陷屈逼反、烈性难民,皆由本土文武只知贪利抄家分肥、置民于死地、以杜塞其口,妄获捉琼玉故。

    惹出二龙山草寇劫法场,搭救琼玉皆各官自取其祸也。须要急办,以除贪婪害民官,方得江南郡宁静……

    当时,帝看见丞相书信,准信江南文武不法。李学士也觉怒恼,上奏君王准依丞相来书惩办各赃官,方得此土万民得所。明皇准奏,且待回朝再议。

    帝复开言安慰琼玉曰:“前两月江南据节度使有本回朝,言二龙山贼寇猖狂,劫去高丽入贡宝马并串同本土刁民刘、陈、梁三人,思占疆土,已经擒获,后被二龙山贼劫法场,杀死赵总兵,伤武将三人,兵死三百多人,谋反大逆。  正请旨起兵征巢,朕思劳兵动饷非同小可,故未即发兵往征,实尔三姓家门有幸,不然,即日动兵,尔门亲友人人枉死了。今且住办,回朝再申理。惟察问投降兵,命他带同我军往赤松林放火,烧焚其寨,有无余党,以免遗留后患也。马、曹二卿带同琼玉及众兵往他山剿灭,尽不可遗留。”

    三将领旨,合同降兵共有六千零,一程杀上赤松林,将山中不投降者尚有兵五千余及铁贼之妻子一齐杀戮已尽,又将山中藏的金饷马粮概行搬运出。然后放火焚烧山寨,昼夜火不息,烧的松林非赤名,乃一白地。

    三将收兵,回山覆旨。

    次日,明皇发驾,拔寨登程。当日,收殓武平侯尸首,备棺盛殓,运回家乡安葬,荫封他子,用之于朝,袭父职,不过多表。当日,君臣一路起程,驾到东岳庙宇中。有君王驻驾于节度使府衙,沐浴素膳三天,方进庙中摆驾享谒。

    此日肃净,鼓乐悠扬。天子行礼,炷香炉上霭霭,神像加金冠玉带、龙袍靴子,一新宝盖,长幡高挂。御祭已毕,又赐拨公田十亩以为庙宇中历年香灯费用。

    天子礼毕,有文武臣皆来叩首。是日,拜罢登程。

    文武兵保驾一程回归长安而去。所到经处皆有大小文武员恭迎跪接,如往者一般。不须烦述。水陆三月方至京都。

    有监国皇太子早已打听明白,先率同众文武大小官员,俱出皇城五十里之外迎接,帝驾回城,文武也纷纷随入,再复朝参。不知唐天子进殿后如何封赠梁琼玉救驾之功,怎生伸办三人冤陷,看官,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回 虎头寨一女子屈服众英雄 豹尾关两袿裳权成双伉俪·娥川主人
  第七十三回 如是园赏花诗社 介寿堂应命当家·陈少海
  第五十二回 易鲛绡断肠分手 闻燕喜狂笑偏心·天虚我生
  第五十六回 屈方正成神托梦 侯太史假义恤孤·陈森
  第一回避难依人贞心匪石架词试节巧舌如簧·朱瘦菊
  第十八回 唐小姐喜事逢凶·芙蓉夫人
  第一回张员外世袭进士·
  第88回 冯乡宦园内吃惊 老夫人商量告状·牛瑞泉
  第 三 回 洒银公子求欢娱 丽容拒绝起祸端·
  第一〇二回 书经房冤鬼拾卷 国子监胞兄送金·李海观
  第七回 访实情计诓阎丁 刘同成华凤搭救·储仁逊
  第二十五回 薄命红颜船上受辱·苏庵主人
  章回小说大师张恨水(代后记)张友鸾·张恨水
  第三十四回受没趣狂夫丧气遭侮辱少妇寒心·朱瘦菊
  第四十七回 上主台前群芳助祭花神祠内戏士惊迷·邹弢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

  • 弁而钗·醉西湖心月主人

    小说《弁而钗》西子湖伏雌教主/著, 《弁而钗》四卷二十回,题“醉西湖心月主人著,奈何天呵呵道人评”。作者与评者均不可考。据此书“弁而钗出版说明”,此书全称《笔耕山房弁而钗》,分〈情贞记〉、〈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