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回家后的刺激
魏太太很知道她丈夫是一种什幺性格,见他对孩子笑着说出了和软的话,尤其料到他是不会强硬的,便掏起这件旧袖子的衣襟,擦着脸上的泪痕。杨嫂看到就把自己衣袋里一条白手绢送了过来。因道:"你为啥子又和先生割孽吗?(川语:冲突或极端不和之谓)这里有块帕子。"魏太太将手帕拿着一摔道:"用不着。我身上穿的衣服,还不如抹桌布呢。"
魏端本看太太这个样子,气还是很大,往常杨嫂做饭,不是将孩子交给太太,就是交给主人。这样子,太太是不会带孩子的。自己若去带孩子,也就太示弱了。没人带孩子,这顿午饭,休想吃,便到卧室里拿着皮包戴上帽子,悄悄地走出去。
当他由这屋门口经过的时候,魏太太就看到了。因叫着道:"姓魏的,你逃走不行,你得把话交代明白了。"魏端本一面走着,一面道:"我有什幺可交代的?我躲开你还不行吗?"而且说到最后一句,他脚步加快,立刻就走远了。
魏太太追到房门口,将手撑着门框,骂道:"魏端本,你有本领走,看你走到哪里去?你从此不回来,才算是你的本事。"杨嫂道:"太太,不要吼了。先生走了,你就可以幺台了(完事也)。我给你买回来了。好贵哟。"说着,她在衣襟下面摸出两枚广柑来。
这东西是四川特等产品。上海人叫做花旗橘子,而且色香味,比花旗橘子都好。二十六年抗战初期入川的下江人,都为了满街可买到的广柑而吃惊,那时间的广柑,一元可以买到三百枚。大家真没想到中国土产,比美国货又好又便宜。同时也奇怪着,为什幺就没有人把这东西贩到下江去卖?因之到了四川的外省人大家都欢喜去吃川橘和广柑。广柑也就随人的嗜好普遍和物价指数的上升,在三十四年的春季,曾卖到一千元一枚。
魏太太吃这广柑的时候,是三十四年的春季,还没有到十分缺货的时候,也就五百元一枚了。她拿着广柑在鼻子尖上嗅了一下,笑道:"还不坏。"将一枚放桌上,取一枚在手,就站了剥着吃。小孩子在吃烧饼,却不理会。大孩子站在老妈子身后,将一个食指送到嘴里去吮着,两只小眼滴溜溜地望了母亲。
魏太太吃着还剩半边广柑,就塞到大孩子手上。因道:"拿去拿去,你和你那混蛋的老子一样,看不得我吃一点东西。"说着,又剥那一个广柑吃,杨嫂道:"时候不早了,我们该烧饭了。太太,你带孩子,要不要得?"她摇头道:"我才不带呢。不是这两个小东西,我才自由得多呢。"
杨嫂道:"先生回来吃饭,郎个做(怎幺办)?"魏太太道:"他才不回来呢,我也不想吃什幺,到斜对面三六九去(重庆下江面馆,市招一律为三六九,故三六九成为上海面店之代名词)下四碗面来。我吃一碗,你带小孩共吃三碗,总够了。我那碗,要排骨的。我要双浇,来两块排骨,炸得熟点儿,你们吃什幺面,我就不管了。管他呢,落得省事。把这家管好了,也没意思,住在这店铺后面的吊楼上住家像坐牢无二。"
这位杨嫂,和魏先生一样,她是很怕这位太太,不过魏太太手头很松,用钱向来没有问过帐目。有着这样的主人,每月有工资四五倍的进帐,在太太发脾气的时候,也就忍耐一点了。太太这样说着话,似乎脾气又要上来。她于是抱着一个孩子,牵着一个孩子,因道:"走,我们端面来吃。"
魏太太对于女佣工是不是去端面,倒并不介意,且自把这个五百元一枚的广柑吃完了。想起刚才看的那本小说,开头描写爱情的那段就很有趣味。这书到底写些什幺故事,却是急于要知道的,于是回了房去,又睡到床上,将书捧着看。
也不知经过了多少时候,杨嫂站在屋里道:"太太,你还不起来吃面,面放在桌上都快要凉了。"她只是哼了一声,依然在看书。这杨嫂随了她将近三年,也很知道她一点脾气。这就端了那碗面送到她面前来,笑道:"三六九的老板,和我们都很熟了,你看看这两块排骨,硬是大得很。"魏太太把眼光由书本上瞟到面碗上来,果然那两块排骨有巴掌那幺大。同时,也真觉得肚子里有点饿。一个翻身坐了起来,先将两个指头钳了一块排骨送到嘴里咀嚼着。笑道:"味儿很好。"杨嫂于是把面碗放到桌上笑道:"那幺,太太你就快来吃吧。"魏太太被这块排骨勾引起食欲来了。立刻随着那面碗来到了桌旁,五分钟后,她就把那碗面吃完了。她那本小说,是带在手边的,于是继续地翻着看。
杨嫂进来拿碗问道:"太太,你不洗把脸吗?"她道:"把冷手巾拿过来,我擦把脸就是。"杨嫂道:"你不是要去看戏吗?"她将手按着书昂头想了一想,便点头道:"好的,我去看戏。魏端本他不要这家,我田佩芝也不要这个家,你给我打盆热水来。"杨嫂笑道:"水早已打来了。"说着,向那五屉柜上一指。魏太太一拍书本,站了起来道:"不看书了,出去散散闷。"说着,便把放倒了的镜子在五屉柜上支起来,在抽屉里搬出了一部分化妆品,连同桌面上的小瓶儿小盒儿一齐使用着。
三十分钟工夫,她理清了头发,抹上了油,脸上抹匀了脂粉。将床里边壁上挂的一件花绸袍子换过,摸起枕头下的皮包,正待出门,因走路响声不同,低头看去,还是踏着拖鞋呢。自己笑骂着道:"我这是怎幺着了,有点儿魂不守舍。"说着,自在床褥子下摸出长统丝袜子来穿了。
可是再看看那床底下的皮鞋,却只有一只,弯着腰,把魏端本留在家里的手杖,向床底下掏了一阵,也还是没有。因为屋子小,放不下的破旧东西,多半是塞到床底下去。大小篮子、破手提皮箱、破棉絮卷儿,什幺都有。她想把这些东西全拖出来再行清理,一来是太吃力,二来是灰尘很重,刚是化妆换了衣服,若弄了一身的灰尘,势必重新化妆一次,那就更费事了。她这样地踌躇着,坐在床沿上,只是出神。最后只好叫着杨嫂了。
杨嫂进来了,看到太太穿了丝袜子却是踏着拖鞋,一只皮鞋扔在屋子中间地板上。这就让杨嫂明白了,笑道:"那一只皮鞋,在五斗柜抽斗里,太太,你忘记了吗?"她道:"怎幺会把皮鞋弄到抽斗里面去了呢?"
杨嫂笑道:"昨晚上你把皮鞋拿起来,要打小弟弟,小弟弟刚是打开抽斗来耍,你那只鞋子,就丢在抽斗里面了。"她说着,把五斗柜最下一层抽斗拉开,那只皮鞋底儿朝天,正是在那抽斗中间。魏太太笑道:"我就没有向那老远的想,想到昨天晚上去,拿来我穿吧。"
杨嫂将鞋子送过去,她是赶快地两脚蹬着,及到站起来要走,觉得鞋子怪夹人。杨嫂笑道:"鞋子穿反了哟。"魏太太笑道:"真糟糕,我是越来越错。"于是复坐下来,把鞋子穿顺,拿起手皮包,正待要走,这倒让她记起一件事。因而问杨嫂道:"我两个孩子呢?"她笑道:"不生关系,他们在隔壁屋子里吃面。"
魏太太含着笑,轻放了脚步,慢慢儿地走出去了。她惯例是这样子的,出去的时候,怕让两个小孩子看见,及至出了大门,她也就把小孩子们忘记了。小孩子被她遗弃惯了,倒也不感觉得什幺痛苦,杨嫂带着他们到邻居家玩玩,街上走走,混混就是一天。倒是在办公厅里的魏端本,有时会想起这两个孩子。今天和太太口角一番,负气走出去,没有在家吃午饭。他想到太太是向来不屈服的,料想也未必在家。两个孩子,不知吃了午饭没有?他有了这份想头,再也不忍和太太闹脾气了,公事完毕,赶快地就向家里走。
到了家门口,已是满街亮着电灯的时候,冷酒铺子正在上座,每副座头上都坐着有人,谈话的声音闹哄哄的。心里本就有几分不快,走到这冷酒店门口,立刻发生着一个感想,当公务员,以前说是作官,作官那还了得,谁不羡慕的一回事。于今作官的人,连住家的地方都没有,只是住在冷酒铺子后面,这也就难怪作小姐出身的太太,始终是不痛快。
他怀着一分惭愧的心情走回家去,那个作客厅的屋子,门是半掩着,卧房呢,门就倒锁着了。向隔壁小房子里张望一下,见杨嫂带了两了孩子睡在床铺上,巷子口上,有盏没有磁罩子的电灯,是照着整个长巷,长巷另一头,是土灶水缸小木板用棍子撑着的条桌,算是厨房。灶是冷冰冰的,条板上的砧板菜刀,很安静地睡在那里,菜碗饭碗覆在条板上,堆叠着碗底朝天,便自叹了一声道:"不像人家,成天不举火。"
这话把睡在床上的杨嫂惊醒,坐起来道:"先生转来了,钥匙在我这里,要不要开房门?"魏端本道:"你把钥匙交给我,你开始作饭吧。"杨嫂将钥匙交过来,答道:"就是吗,两个娃儿都困着了,正好烧饭,没得菜喀。"魏端本道:"中午你们怎样吃的?"杨嫂道:"在三六九端面来吃的,没有烧火。"魏端本道:"我猜着一点没有错。钥匙还是交给你,请你看家看孩子带烧饭,我去买点菜。油盐有没有?"杨嫂道:"盐倒有,没有油。割得到肉的话,割半斤肥肉转来,可以当油,也可以烧菜。"魏端本道:"就是那幺说。"于是将帽子公事皮包一齐交给了杨嫂,自出去买菜。
这地方到菜市还不远,没有考虑的走去。到了那里,只有木栅栏上挂了几盏三角菜油灯,各放出四五寸长的火焰,照见几个小贩子,坐在矮凳子上算帐,高板凳堆着大小钞票。菜市里面的大场面,是黑洞洞的。这面前有七八副肉案,也都空着。只有一副肉案的半空上挂着两小串肉,带半边猪头。
叫一声买肉,没有人答应,旁边算帐的小贩代答道:"卖肉的消夜去了,不卖了。"魏端本说了许多好话,请他们代卖半斤肥肉,并告诉了是个穷公务员,下班晚了。有个年老的贩子站起来道:"看你先生这样子,硬是在机关里作事的,我割半斤肥肉你转去当油又当菜吃。你若是作生意的,我就不招闲(不管也)怕你不会去上馆子。"说着,真的拿起案子上的尖刀,在挂钩上割下一块肥肉,向案上一扔道:"拿去,就算半斤,准多不少,没得称得。"
魏端本看那块肉,大概有半斤,不敢计较,照半斤付了钱。因而道:"老板,菜市里还买得到小菜吗?"老贩子摇摇头道:"啥子都没得。"魏端本道:"这半斤肥肉,怎幺个吃法?"老贩子道:"你为啥子早不买菜?"魏端本道:"我一早办公去了,家里太太生病,还带三个孩子呢,已经饿一天了,谁来买菜,而且我不在家,也没有钱买菜。我今天不回家,他们还得饿到明天。"老贩子点点头道:"当公务员的人,现在真是没得啥子意思。你们下江人在重庆作生意,哪个不发财,你朗个不改行吗?我帮你个忙,替你去找找看,能找到啥子没得,你等一下。"说着,他径直走向那黑洞洞的菜场里面去了。
约莫六七分钟,他捧了一抱菜蔬出来。其中是三个大萝卜,两小棵青菜,半把菠菜,十来根葱蒜。笑道:"就是这些,拿去。"说着,全放在肉案板上。魏端本道:"老板,这怎幺个算法,我应当给多少钱?"老贩子道:"把啥子钱?我也是一点同情心吗!卖菜的人,都走了,我是当强盗(川语谓小贼为强盗,而谓强盗为棒客,或称老二)偷来的。"魏端本拱拱手道:"那怎样好意思哩?"老贩子道:"不生关系。他们也是剩下来的。你太婆儿(川语太太也)病在家里,快回去烧饭。抗战期间,作啥子宫?作孽喀。"
魏端本真没想到得着人家下级社会这样的同情。连声地道谢,拿着杂菜和半斤猪肉,走回家去。太太依然是没有回来。他把菜送到厨房里去,杨嫂正焖着饭。看了这些菜道:"哟!这是朗个吃法?"魏端本笑道:"那不很简单吗?先把肥肉炼好了油,萝卜青菜菠菜煮它个一锅烂。有的是葱蒜,开锅的时候,切些葱花蒜花,还有香气呢。闲着也是闲着,你洗菜,我来切。"
杨嫂也没有说什幺,照着他的话办,看她那样子,也许有点不高兴,魏先生也就不说什幺了。连肉和菜蔬都切过了,和杨嫂谈几句话,她也是有问就答,无问不理。这分明她极端表示着,站在太太一条线下。便也不多说话,回到外边屋子里,随手抽了本土纸本的杂志坐在昏黄的电灯下看,借等饭菜来到。
不到半小时,饭菜都来了,一只大瓦钵子,装了平价米的黄色饭,一只小的钵子,装了杂和菜。那切的白萝卜片上,铺着几片青菜叶儿,颜色倒很好看,尤其是那些新加入的蒜叶葱叶,香气喷人。他扶起筷子夹了几片萝卜放到嘴里咀嚼,半斤肥肉的作料,油腻颇重。因笑道:"这很不错,色香味俱佳。"杨嫂靠了房门站定,撇了嘴角微笑。
魏端本笑道:"你笑什幺?我也不是生来就吃这个呀。这抗战的年头,多少人家破人亡,有这个东西吃,那也不大坏呀。"杨嫂道:"先生,你为啥子不作生意?当个经理,不比当科长科员好得多吗?现时在机关里作事,没得啥子意思喀。"
魏端本吃着饭,且和她谈话。因道:"你叫我作生意,我作哪个行当呢?"杨嫂道:"到银行里去找个事吗,要不,吃子公司也好吗。不作啥子生意,买些东西囤起来也好吗!票子不值钱,拿在手上作啥子?"
魏端本笑道:"我比你知道得多,票子不值钱?票子我还想不到呢。太太说你也囤了些货,挣多少钱?"杨嫂听了这话,眉飞色舞地笑了。她道:"也没有囤啥子。去年子,我爸爸进城来了,带去几千块钱,买了几斗胡豆(蚕豆也)上个月卖脱,挣了点钱。"
魏端本道:"你说的是四川用的老斗子。几斗豆子,大概有两市担吧?于今的市价,你应该挣了三四万了。"她笑道:"没得朗个多。但是,作生意硬是要得,作粮食生意更要得。黑市的粮食好贵哟!"
魏端本放下筷子,昂头叹了口气道:"是何世界?来自田间的村妇,知道囤积,也知道黑市这个名词,我们真该惭愧死了。"忽然有人接嘴道:"你今天才明白?你早就该惭愧死了。"
说着话进来的,正是太太田佩芝。他心里想着:好哇!人还没有进门,就先骂起我来了。昂起头来,就想向她回骂几句过去。然而就在这一抬头之间,他的勇气完全为审美的观念克服,没有反抗的余地了。现时眼里所看到的太太,比往日更为漂亮,她新烫了发,乌亮的云团,罩着一张苹果色的嫩脸子,越显得那双大眼睛黑白分明。尽管脸上带了怒色,也是她作女孩子时候,那样天真。
他立刻放下筷子碗,站起来笑道:"今天上午的事,回想起来,是我错了。我想你不好意思怎样处罚我吧?"魏太太瞪了他一眼,没说什幺,走近桌子,看看瓦钵子里是煮的萝卜青菜,便道:"越来越出穷相了。盛菜没有碗,用瓦钵子,不像话。"说毕,把头一扭白走了。
魏端本虽然碰了太太一个无言的钉子,然而究竟没再骂出来,似乎因自己的道歉,压下去了几分怒气,听到隔壁卧室里,丁冬两下响,知道太太已脱了高跟鞋。她向来是这样,疲倦了要倒向床上睡下,照例是远远地把鞋子扔了出去的。
把饭吃完,自到厨房里去提着水壶到卧室里去,打算将热水倾到洗脸架子上的脸盆里去,却见太太正把那脸盆放在五屉柜上,脸盆里的水,变成乳白色,一阵香皂味袭人鼻端,洗脸手巾揉成一团,放在桌面上,她正弯了腰对着镜子,将那胭脂膏的小扑子,三个指头钳着,在脸腮上擦着红晕。这就放下水壶,站在旁边呆看了一会。
太太抹完了胭脂,却拿起了柜面上的口红管子在嘴唇上涂抹着。她站在桌子的正面,恰是拦住了魏先生过去取洗脸盆。魏先生看过了这样久,却是不能不说话了。因道:"你不是刚由理发馆里回来吗?又……"这句话没有完,魏太太扭转了身躯,向他瞪了眼道:"怎幺样?由理发馆里回来就不许再洗脸吗?"
口里说着,她收拾了口红管子,将染了口红的手指头,在湿手巾上揉搓着。她那身体是半偏的,她出门的那件淡红色白点花漂亮花绸衣服,又没有换下,倒更是显得身段苗条。说话时,红嘴唇里的牙齿越发是白净而整齐。这就两只手同时摇着道:"不要生气,太太!我是说你已经够美的了!这是真话,你理了发回来,黑是黑,白是白,实在现出了你的美丽,一个穷公务员,真是不配和你作夫妻。"说着,半歪了脖子看着太太,作个羡慕的微笑。
魏太太脸上有点笑容,鼻子耸着,哼了一声,魏端本回头看看,杨嫂并不在身后,就向太太深深地鞠了个躬,笑道:"我实在对不起你,你要怎样罚我都可以。你是不是又要出门去。若是看电影的话,买票子挤得不得了,我去和你排班。"他口里说着,看看太太的脚下,却穿的是绣花缎子旧便鞋。魏太太笑道:"不要假惺惺了,我不上街。"
魏端本走近一步,靠住她站着,低声笑道:"你修饰得这样的漂亮,是给我看吗?"魏太太伸手将他一推道:"不要鬼头鬼脑,你也自己照照镜子吧,周身都是晦气。谁都像你,年轻的人,见人不要一个外面光?"
她是轻轻地推着,魏端本并没有让她推开。便笑道:"我怎幺能穿得外面光呢?现在骨子里穷,面子上也穷,还可以得着人家同情。若是外面装着个假场面,连社会的同情心,都要失掉了。"魏太太道:"社会上同情你,谁同情你?打我这里起,就不能同情你。一样的有手有脚有脑筋,而且多读了十几年书,有一张大学文凭,什幺事不能干?要当一个公务员,你混得简直不如一个挑粪卖菜的了。哪个年轻力壮的人,现在不是一挣几十万。"
魏端本笑道:"你不要说社会上没有同情我,刚才到菜市去买菜,那菜贩子就同情我,青菜萝卜送了一大抱,看见我可怜,不要我的钱。"魏太太把脸一沉,瞪着眼吓了一声道:"你也太没有廉耻了。说你不如挑粪卖菜的,你倒是真的接受着人家的怜悯,拿了人家的菜蔬不给钱,你还有脸对我说。我不和你说话,别丢尽了我的脸。"说着捡起床上放着的皮包扭身就走。
魏端本被她这样抢白着,也自觉有点惭愧,怔怔地站在屋子里。杨嫂走进屋子来,给她收拾着扔在五屉柜上的化妆品。魏端本问道:"太太到哪里去了,你知道吗?"杨嫂很随便地答道:"还不是打唆哈去了。"他问道:"打唆哈去了?她不见得有钱呀!"
杨嫂把化妆品收拾干净,放到抽屉里去了,将抽屉猛可地一推,回转头来向他笑道:"先生,你没有办法,别个也没有办法吗?"她说毕自走了,魏端本站在屋子中又呆住了,杨嫂的言语,比太太说的还要刺激几分呢!
猜你喜欢 第三回 賣秀英馬小暗算· 第十九回 旅店灯孤佳人遇害· 第二回 欢声骚惹丫头心慌·风月轩入玄子 下卷·吕天成 第三十三回 离客店弱女奔波 上盗船歹人害命· 第七十九回 淡如菊仗官取羞 张类村昵私调谑·李海观 第一回 蚰蜒精奉旨作亂· 第六十二回 七村民状告赵豪强·储仁逊 卷十三 槐西杂志三·纪昀 卷八 如是我闻二·纪昀 第三十三回 告终养一棹返金陵 放封疆众官辞玉阙·西泠野樵 第九回 妖狐偷镜丧全真·苏庵主人 卷十一 情中爱·曹绣君 第六十回 新婚夕夺被俏嗔郎 好春宵入帏怜小妹·天虚我生 第43回 缴烟枪当场烧毁 施丸药普渡众生·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