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二回 祈神灵齐天显圣 巧相逢太子定亲

作者: 佚名

    当下柳兴又向小姐道:"我家大爷现在哪里?"

    月姑指道:"就在那间房里。"

    恰好印然禅师来到,柳兴便要相邀印然一同入内看视树春。印然道:"我是出家之人,这个所在,不便久坐。我先去山塘等候便了。"

    说着而去。柳兴即入房,见树春后放声大哭。树春把手乱摇,叫他不要哭。外边赵二娘叫月姑说道:"我是个寡妇之家,看这些人多是不三不四的,如何是好?况且男女混杂,你我面上有何光彩!"

    月姑听见此话,心下踌躇。以我看来,观继母之意,此处实在难做靠山,不如随了众姐妹一同到山西去罢。即应说母亲打发女儿,女儿也不敢强祝翻身入内,将些言与众姐妹议谕,只听得柴君亮高声大叫:"你们快些打点回去罢。"

    柳兴驮了树春,柴君亮与赵二娘作别。三人出了后门先行,月姑说道:"妹妹若与姐姐们同去,还少一套衣巾,如何是好?"

    小桃道:"不妨,待我就去备置。"

    少刻买了一套衣巾靴子,急急回来。月姑即时穿戴起来,却也没有什么收拾,只得拜别了赵二娘,说几句分别之话,大家出了茶坊,下船商议。恐怕柴君亮再来打听,便吩咐船家,随时开船而去。那印然要领树春前去医治,在着半塘之上听候。少刻柳兴驮了树春,与柴君亮四人,一并雇下船只,往前而进。未知此去何方,以后再叙。先说方治忠自从买了昭容之后,见她相貌非凡,将来必有福分,所以不敢待做下人,认为继女。不觉到京,复了圣命,官封原职。惟昭容每日不能宽怀,一来想着父亲去世,老母在家,无人侍养;二来柳涛犯罪在监,不知何日可伸此冤?时常暗中流泪。又画了一幅图像,挂在房中,焚香礼拜。即日正拜之间,不期夫人偶然入内看见,昭容一时收之不及。夫人问道:"女儿这是怎么?"

    昭容推辞不了,即将前情细细说了一遍。夫人听见此言,心里想道:"若说柳树春济困扶危,乃是仁德之人,何故一时错了主意,行凶杀死花子林?只是人命重大,恐难救得。"

    又恐昭容日夜烦恼,生下病来,只得与方爷相议。方爷说道:"人命关天,案情重大,怎好摆布?"

    即与刑部求情,刑部不肯允从,昭容闻知,更加苦怀。不敢号啕而哭,惟在房中暗泣。天天烦恼,刻刻心焦。闻得王城外有一天齐神庙,十分威灵,欲往祈祷。即禀告了爹娘,方爷夫妇见她如此烦恼,只得遂她之意,不忍责她。昭容乘顶小轿,家人使女跟后面,竟往天齐神庙而来。

    到了山门,下轿入内,使女点上香烛,昭容跪下诉道:"念信女马昭容,在嘉兴秀州地居祝只为父亲有难在监,无奈卖身救父。蒙恩人柳树春当珠相赠银两,得全父亲之命。不知谁人杀死花琼,诬陷恩人,现在囹圄之中,性命在于旦夕。信女无门搭救,惟伏大帝威灵显赫,洞察实情,提出罗网之人。"

    拜了又哭,珠泪淋漓。天色已晚,只得回衙。再说天齐大帝,原是有灵之尊,况昭容后来是皇后之位,见她真心拜祈,即刻查明善恶簿,杀死花琼乃是宋文采,后日自有报应。便差神将赵玄坛,明日引领东宫太子到此,使他夫妇相逢。

    次日马昭容又来天齐庙,仍然如旧哭拜帝前。却好东宫太子扮成民人,出郊游玩,带了一名小监,亦扮做百姓模样。正行之间,只见一时呼呼风声,飞沙走石。太子心惊,欲走回头,见一只黑虎狰狞,张牙舞爪,向前咆哮而来。二人吓得手脚忙乱。若说太子后有九五之尊,岂无百灵相助?黑虎那一畜类,焉敢相吓太子么?只因赵天君领遵天齐大帝旨意,遣令黑虎,使他得见昭容之面。因此黑虎追赶而来,小监驮太子逃走。到了天齐庙,那虎忽然不见。小监将太子放下,四处观看,全无踪迹。但见一个少年女子,穿着素衣,在天齐大帝面前哭拜。两个家人立在廊下,旁边随两个丫环,那丫环见外边有人观看,叫道:"小姐再不要拜,回去罢。"

    太子闻言,挨身而进,近前一看,果然好一位女子。真乃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心中大悦,即问说:"小娘子你是哪里来的?有何冤屈事情,拜告天尊?竟像痴呆一般!"

    两个丫环喝道:"快走开去,我们方府里小姐,来拜佛扶持的。谁叫你前来管账?"

    太子道:"我听见哭声惨伤,故此动问!说个情由,或者可以排难解纷,亦未可知。"

    昭容听见此言,回头一看,见是一个白面书生,相貌非凡,料必不是等闲之人。或者能救得他,亦未可知?便将树春之事,从头至尾说了一遍。太子安慰道:"若说此事,容易得极!小娘子不要伤悲,柳涛与我相知好友,离别多年,不想他弄出这般事来。直到今日方才晓得,待我救他无事便了。"

    昭容听了此言,心头顿开便问道:"请问恩人高姓尊名?"

    太子应说不必问我,日后方知。杀害花琼是柳涛非柳涛,包管在我身上救了出来。你且回去,明日不必来了。昭容说声:"多谢恩人。"

    然后上轿,家人使女跟随而去。那太子看见昭容丰姿俊俏,心中大喜!待我到国舅衙门商议,奏请父王降旨,聘娶此女罢。主意已定,一直往国舅衙门而来。这国舅姓韩名羽,官拜中极殿大学士之职,也是忠肝赤胆大臣,与柳相国在日,十分相契。这一日朝罢回来,正在书房闲坐,忽见家人报说太子到。韩爷闻言,即刻整顿衣冠抬身出外迎接。同来里面见礼坐定,献茶已毕。韩爷即问道:"殿下有什么事情,何不差一内监前来,又为何这般打扮?"

    太子笑说:"外甥今日出去郊外玩耍,来至天齐庙,见一年轻女子,哀哀啼哭;在天齐神前告诉,其言语惨伤。外甥问她的缘故。"

    韩爷道:"那女说什么事情?"

    太子想道:"待我说一句假话哄他。"

    即应说:"那女子名唤马昭容,有一个表兄,姓柳名涛字树春,父亲名唤柳上杰。柳树春在杭州为人慷慨,仗义疏财,济困扶危。乃是当今豪杰之士。因探亲到嘉兴,与花琼拜为兄弟。结拜以来,才过几日,不知谁人当夜杀死花琼,将柳树春诬陷在监,问成死罪。可笑那问官惧怕花家势大,求扳无门,十分惨苦。昭容之父,不期身亡病故。家甚贫窘,无奈卖身葬父。遇了方治忠,认为螟蛉之女。昭容现在京中,要救柳树春,无门可救。只得哭诉天齐大帝。我看昭容,实在天姿国色,故此来见国舅。"

    说到其间,住口不言。韩爷会意道:"殿下心事,我已知。自当处里。那柳涛即打点他无事便了。"

    太子欢喜,辞别回宫而去。韩爷心中打算道:"太子亲事,必要奏明朝廷,方好行事。"

    便差家人请方爷到来,少刻方爷入内禀见。问道:"国舅见召,有何吩咐?"

    韩爷便问道:"马昭容事情。"

    方爷不敢隐瞒,就将在嘉兴遇见昭容卖身之事,一一说明。然问道:"老国舅何以知道?"

    韩爷哈哈大笑,说:"你的造化到了!"

    就把太子遇见此事说明。方爷听了此言,半惊半喜。喜的继女得太子请国舅为媒,惊的昭容乃是民家之女,焉能有福承恩?又再想道:"昭容拜我之时,我觉得头晕眼花,敢是她命中有此大贵?所以与太子邂逅相逢,得成丝罗。"

    只得假意推道:"继女容颜丑陋,怎堪与太子结亲?"

    韩爷道:"这是太子自己看中意的,你也不用套谈了。速速回衙,绘成一图,待我明朝奏闻圣上便了。"

    方爷大悦,辞别回衙。与夫人说知其事。夫人听见,满心欢喜。两个丫环闻知,心里喜道:"原来天齐庙中那个后生,就是小帝主,我家小姐,真正有福分,与东宫太子结亲,后来太子接位登了基,小姐就是昭容正宫娘娘之尊了。"

    那昭容虽然口里不言,心内却也喜欢。当下方爷差人请了名工书像,绘就昭容形图,忙呈与韩国舅。韩爷一看,心中大悦,果然容貌无双。次日五更三典,韩国舅呈上描图,奏明朝廷。圣上龙颜大悦,传旨命国舅与太子作伐为媒,特备奇珍异宝,到方府行聘。韩爷奏道:"圣上不必多礼,择了黄道吉日,命治忠送女进宫,与太子完姻便了。"

    英宗允奏,方治忠领了旨意,自去备办。夫人吩咐昭容道:"宫中需要小心,王家之礼,与民众不同。"

    昭容答应。不觉吉日已到,各官护送。昭容到景德殿上,与太子成亲,到了次日,圣上降旨文武大臣赐宴。方治忠加封刑部大堂。方爷谢恩回衙。且说马昭容自从与太子成亲之后,虽然恩爱,只是愁眉不展。太子问道:"孤家每日看你心中不乐,必然为柳涛之事么?"

    昭容应说:"殿下,我还有生身老母,年已高迈。膝下并无依靠,所以撇不下心。"

    太子道:"这也容易,待孤家说与国舅知道,宣进京中便了。"

    且言方爷那日正在与夫人言及昭容果然福分,得与太子邂逅相逢,到后来便是正宫娘娘之称。忽见家人报说韩国舅到来,要见老爷,方爷连忙出外迎接,见礼坐定。韩国舅道:"太子与我说,昭容还有亲生之母,在这嘉兴。又因柳涛杀死花琼命案,代为排解。"

    方爷应道:"说昭容之母,待我行文地方官送她来京安顿。若说柳涛事情,奈是个命案,不便就放他出来。只是将他罪名批驳减等从宽就好了。"

    韩国舅称是,起身相辞回府。

猜你喜欢
  第七回 宽洪相国衣饰赏姬 地理先生店房认子·
  第二十回 贪污吏欺心毕露 忤逆儿故态复萌·
  第十三回 考江宁王彦奇双士 拜张村庭瑞荐两贤·崔象川
  第五回 芙蓉本是逐浪萍 牡丹而今锁鸳闺·慈溪居士
  第二回 欲坦东床先引良人开绛帐 要争西席旁牵野蔓系红丝·
  第十一回陡题名喜联待诏·
  相国寺僧·
  第十一章 破案前之草蛇灰线·董荫孤
  第二十回 痴绛珠感情洒旧泪 莽紫鹃认物发嗔言·归锄子
  第二十四回 穷侍儿忽然发迹 疯和尚随意高歌·陈少海
  第五十七回 司文郎学谱琴上字 乘槎客旧赋画中游·
  第十回 死襄老黑对蒸母 娶夏姬巫臣逃晋·
  第一段 骖凤翥仙侣临凡 诣龙湫神僧飞锡·李春荣
  第二十七回 领棺柩起死回生 备文书捏情定案·
  第二十七回 梁相取士得佳婿 苏女守贞感异梦·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春幄莺飞·春江隐士

    春幄莺飞又名画眉缘,清春江隐士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四回。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 啼痕止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僧尼孽海·佚名

    明代短篇小说集。作者不详。三十六则。成书于明万历至崇祯年间。每则演一至五个故事,共五十五个故事,篇幅长短不齐,有文言,亦有白话。内容比较集中,均属描述和尚奸淫民女及尼姑不守佛戒的故事。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画眉缘,清代白话艳情小说。清长啸和尚著,共9回,未完稿。唐末群匪作乱,顷刻间一统河山四分五裂,唯吴越境内安泰和美,百姓额手相庆。且说太湖流域明州境内,有伢子本名唤做吴三春,因他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