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回 推己及人咸成佳偶 以真为假错认檀郎
只见刘姥姥从套间内走了出来,笑道:“老太太,姑太太们,大喜!大喜!养了个又白又胖的小哥儿。”贾母笑道:“姥姥有劳你了,你难道不喜吗。产母上了炕了没有?”刘姥姥道:“诸事俱停妥了。不瞒老太太说,我是干这一行儿的老把势。这会子老太太、姑太太们,只管进去看看去罢。”贾母道:“既是这样,我和姑奶奶、两个太太进去瞧瞧去。他们姊妹们,过了三天再进去罢。”于是,贾母并三位夫人自到套间去看平儿不提。
这里凤姐向宝钗、黛玉道:“二位婶娘,你们也行点好儿罢。把我这满地的东西,也替我拾掇拾掇呢。也让我叫个人来,给月子里的人熬点粥儿吗!”宝钗道:“我们昨日送过来的箱子、匣子里头,这些东西都是有的。况且嫁妆已是过去了,你这会子好好儿的,可又翻腾什么呢?”黛玉又道:“你要不怕我们看了你的老包儿去,我们就替你帮个忙儿。”凤姐笑道:“嗳哟!我还有什么老包儿呢。这要不是平儿霸揽的紧,这点子东西早被你琏二哥哥鼓荡净了。”李纨也笑道:“宝妹妹,林妹妹,咱们替他帮一帮罢!论起理来,我是个老嫂子人家,不该替你做事。但只是今儿又是狗长尾巴尖儿的日子,又累成个浪鸭子的样儿,我又瞧着怪心疼的。”说着,便同宝钗、黛玉一齐动手,替他拾掇完了。凤姐叫道:“小红,给奶奶们冲了好茶来,今儿可都累着了。”说未说完,只听门外鼓乐喧天,娶亲的到了。
贾母和三位夫人听见鼓乐之音,也都从套间内走了出来。
只见贾琏走了进来禀道:“老太太和太太们都在这里呢么,新亲们都来了。太太上房里一个人儿也没有,亏了这个当儿上,姨妈带了他两个婶娘和三妹妹、史大妹妹多来了,我才教姨妈他们把新亲们都让到太太上房里去了。周家原是个乡下的人,也请不起什么高官显宦。娶亲的来了四个男客,都是些举人秀才;四个女客,都是乡间的闺秀,模样儿却都长的怪得人意儿的。”贾母冷笑道:“偏是你的眼睛儿尖,怎么可就偷着瞧见人家的模样儿了呢。”说的贾琏笑着伸了伸舌儿。贾母又道:“既是新亲们来了,我们的两个太太和珠儿媳妇、凤丫头,你们快过去照应新亲们去罢。四丫头、宝丫头,林丫头在这里照应着巧姐穿衣梳头。我想他们那里娶亲来的,既然没有什么官员,我们这里送亲去的,也不必请人家部院里的老爷们,就教姨太太家的蝌儿--他也是个监生,和我们宝玉、蓉哥儿、兰哥儿--他们也都是有顶戴的。送亲的女眷,也就教我们三姑娘、史大姑娘、菱姑娘、邢大姑娘四个人去。我和姑奶奶、刘姥姥都在平儿屋里坐着躲会子就是了。你们说好不好?”邢、王二夫人听了,笑道:“老太太想的很周到,我们就照着老太太吩咐的办就是了。”说毕,便领了李纨、凤姐都过那边上房去了。这里贾母、贾夫人仍旧到套间和刘姥姥说闲话儿。
宝钗、黛玉、惜春三人,服侍巧姐穿好了衣服。大家坐在炕上,又陪着巧姐淌了会子眼泪。只见王夫人领了娶亲的四位女眷前行,后面跟着送亲的史湘云、香菱、邢岫烟、探春,一个个花枝招展的走了进来。惜春、宝钗、黛玉一齐迎了出来。
大家相见,各道寒暄,彼此心中互相赞羡。王夫人便让娶亲来的四位女眷上坐,其余的姊妹各按次序列坐两边,自己主位相陪。钗、黛二人一旁侍坐。三道茶毕,娶亲的女眷中一人向王夫人笑道:“亲家太太,我们才在那边喜酒也吃过了,时候儿也不早了,我们早些儿给新人上头罢!”王夫人听了,即命人取了妆奁盒儿来,女眷们一齐动手与巧姐上头开脸。诸事已毕,便起身告辞。大家送了出来。
凤姐、贾琏领了宝玉、兰哥儿进来,又将巧姐安慰开导了一番。遂命宝玉、兰哥儿用红毡抱到荣禧堂,蒙上盖头,安坐在彩轿内。但见灯笼火把,鼓乐喧天,娶亲、送亲的女眷坐轿,男客骑马,十分热闹。出了荣国府,差林之孝讨了锁钥出城而去。
此时已有丑末寅初时分。贾母、贾夫人仍旧回到自己的上房,嘱咐王夫人,将前边的屏风门封锁了,不许家中上下男妇人等白昼往来行走。俟宝玉送亲回来,即与晴雯、金钏儿、紫鹃、莺儿开脸上头。先就给你们磕头,等到黄昏人静之时,再开门来见。王夫人都一一的答应了。
不言贾母、贾夫人在上房白昼养神。且说邢、王二夫人出来亲自看着封好了屏风门,邢夫人向王夫人道:“咱们大家也散一散儿罢,整熬了一夜,到底也要躺一会子养养神儿。”王夫人道:“可不是呢,我也撑不住了。大太太回去差人问问二姑娘,今儿能来不能来?我好拿车接他去。凤丫头回去告诉琏儿,把王大夫请来,也给平儿他们娘儿俩看一看,也吃个调养的药儿。宝丫头和你林妹妹回去躺一会子,起来就张罗着给他们四个人上头,开了脸也打扮起来,等宝玉送亲回来,老爷下了衙门,把大老爷、大太太、珍大老爷、珍大奶奶都请过来,教他们都磕了头。到了晚上,再见老太太,岂不又省点事儿么。”众人听了,一齐答应了。这才大家散去。
且说宝钗、黛玉二人只因熬了夜,身体乏倦,一路缓步而行。宝钗向黛玉笑道:“妹妹,你看明儿把他们四个人都放在房里,咱们两人连一个伺候服侍的人儿也没有了。昨儿晚上那么热闹,我教跟一个儿过来,四个人一个儿也不肯。你说怄人不怄人?”黛玉笑道:“这也难怪,他们大明大白的知道今儿给他们上头,他们怎么好意思面光光的出来见人呢?再者,你知道大嫂子、凤姐姐的脾气,又爱和人嗷着玩儿,他们越发不敢来了。”宝钗笑道:“可不是呢。我想你的雪雁,已经是太太给了四姑娘,换回紫鹃来的,这会子也不好意思再和四妹妹要。秋纹、麝月两个人,桂哥儿那里又离不得,这却怎么好呢。”黛玉道:“那个雪雁,我也不甚待见他,索性教他伺候四妹妹去罢。我记得当日还有个柳五儿来着,怎么如今不见这个人了?”宝钗道:“说起来话长。自从你宝哥哥出家之后..”刚说到这里,黛玉笑着将宝钗的肩上捏了一把,道:“姐姐你信着嘴儿,把什么都说出来了。”宝钗也笑道:“这有什么呢,难道是你没叫过的吗?”黛玉笑道:“我偏要教你说宝兄弟。”
宝钗笑道:“就是了。自从宝兄弟出家之后,老爷嫌家里人多了,就要打发他的。后来有赵姨娘的个什么亲戚,名字叫个钱槐,他老子在咱们银库上管过帐,当日就给他儿子说柳五儿,柳嫂子执意不肯。后来钱槐打听出老爷要打发他,他就撺掇他老子,硬求了老爷,把五儿娶到他家去了。谁知道五儿到了他家,晚上总不脱衣裳,和钱槐闹死闹活的,闹的他们没了法儿,仍旧送到柳嫂子家来了。这会子再给婆家,人家听见这个信儿,都不敢来说,把这个丫头竟自耽搁了。”黛玉道:“这么说起来,这丫头竟是个有志气的人儿。等你宝兄弟回来,咱们商量仍旧把他要进来罢。”宝钗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偏要教你叫宝哥哥,我才依呢。”黛玉笑道:“你也太认真了,让妹妹这一句儿罢。”
二人说说笑笑,已到了怡红院的月门。早见晴雯、金钏儿、紫鹃、莺儿、秋纹、麝月、奶妈子抱着桂哥儿迎了出来。晴雯笑道:“二位奶奶,今儿可乏透了,我们预备了些儿莲子桂圆汤,喝了早些儿躺一会儿罢,天也不早了,鸡也叫了好一会了。”宝钗道:“桂哥儿怎么今儿醒的这么早呢?”奶妈子道:“才刚儿锣鼓喧天吵的那里能够睡呢。我才抱着满地走了会子。”
宝钗道:“这会子安静了,你再哄着他睡会子去。秋纹、麝月,你们两人也歇歇去罢,你们也乏了。”奶妈子听了,便抱了桂哥儿回房而去。秋纹、麝月在后相随。
刚一转脸儿,只听秋纹骂道:“没脸的浪蹄子,你等到明儿再叫奶奶,我也不生气。”麝月道:“你也不用生气,过会子等我问他。记得那年,二爷给我篦了一篦头,他在那边玩钱,一掀帘子进来看见了,就说,‘还没开脸,就上起头来了!’这个话,说的气人不气人。等我过会子问问他,可看今儿是那个浪蹄子、小养汉精儿上头呢。”晴雯听了,气的脸儿刷白。
向宝钗、黛玉道:“奶妈们听见了没有?”宝钗道:“你们不用理他,咱们都进来罢。”金钏儿道:“奶奶们还不知道,昨儿晚上,他们两人就是这样指桑说槐的骂了我们一夜。我们都不敢哼一声儿。后来莺儿姐姐气不过,问了他们两句,他们就说,你堤防着,宝二爷今儿晚上把你怎长怎短,说的对不上牙儿。”黛玉笑道:“罢哟,你们不用理他们就是了,都进来睡觉罢。”金钏儿听了,便不敢再言语了。于是,大家回到房中,莺儿、紫鹃端了桂圆汤来,每人喝了半碗,这才服侍他二人安寝。之后,四人也就各去睡了。
约有一个更次,黛玉一觉睡醒,早见红日东升,满窗弄影。
瞧了瞧宝钗,尚在熟睡,忙推道:“姐姐快醒醒儿罢,日头都出来了。”宝钗惊醒,在窗上望了一望,笑道:“你莫要惊怪,昨儿是寅正才睡的,这会子只怕合家的人还都没睡醒呢。昨儿一天一夜,闹的人腰酸腿疼的,且躺着舒服一会儿再起来也不迟。”黛玉道:“可不是呢,到底睡了这一会子,又觉着好些儿。才刚儿咱们商量,要把柳五儿仍旧叫了进来,也还只是他一个人儿,咱们两人也不够用的。我前儿听见他们说,芳官、藕官他们现在馒头庵出家,我想把他们这几个也叫了回来,就只怕老爷、太太未必肯依。”宝钗道:“你想的这些个,全不合我的意思。当日五儿在家时,咱们那个小爷因为你去世之后,总没梦见你,定要在外间等你的魂。晚上服侍的就是五儿,我在里间听着他们就有点子鬼鬼崇崇的。这如今若要把他仍旧叫进来,只怕服侍不成咱们,倒又给小爷弄下挂心的了。至于芳官他们虽说是伶俐,好到底,是唱过戏的女孩子,那里能够像紫鹃、莺儿服侍咱们贴心呢。我想,四妹妹那里,还有入画、翠墨两个丫头呢,雪雁虽说不好意思和他要,我们若和他开个口,他也断然没有不肯给的理。我的意思,莫若明儿依旧把雪雁要了过来服侍你,我明儿把我妈妈的丫头,要一个过来服侍我也就是了。至于他们四个人,不过说是跟上咱们,还像个丫头似的,似乎不通理些;咱们回到房里,他们该服侍咱们的地方儿,也还要照旧服侍才是,难道收在房里,就算升了天了吗!”
黛玉听了,笑道:“我的意思却不在芳官他们身上,我想柳五儿他和钱家闹死闹活的不肯失身,到底是为谁呢?万一这丫头一辈子说不出婆家来,我心里觉得怪不忍的。”宝钗听了,沉吟了半晌,道:“你想的也很是。原该推己及人,存心忠厚,才是你我的为人,也不枉咱们读书一常只是如今切不可告诉宝玉。目下将他们四个人收在房里,老爷就不喜欢的什么似的。不过是不敢驳老太太的回儿,那里还敢再提柳五儿的话呢。且等收了他们四个人之后,宝玉如果很好,不致教老爷、太太操心生气,那时再想法儿办就是了。”
黛玉听了笑道:“姐姐说的很是,就这么着罢。今儿给他们四个人上了头,晚上圆房可把他们都安置在那里好呢?”宝钗笑道:“我的意思,把这西边的两个小套间打通,把他们四个人都安置在一处,你说好不好?”黛玉笑道:“嗳哟哟,咱们两人在一块儿,晚上遇见宝玉涎起脸来,我就觉着脸上怪不好的。若把他们四个人放在一起儿,越发没个意思了。”宝钗听了,把身子向黛玉跟前凑了一凑,笑道:“你那里知道这里头的道理呢。我且问你,你我二人自从与宝玉成婚以来,也都一个人儿和他单住过的。你如今仔细想去,咱们一个人和他住着,他是怎么一个涎脸的样儿?如今咱们两人同在一块儿,他又是怎么一个涎脸的样儿?彼此比较起来,那个与他有益,那个与他无益,你可就知道了。”黛玉听了,握着嘴笑道:“可是呢,我瞧着自从咱们搬在一块儿,他虽然也是照旧的涎脸,可就比咱们一个人儿的时候安静多了。”宝钗笑道:“何如?你想,如今若把他们四个人放在四处,不但宝玉恣情纵欲,无所不至的闹起来,他们四个人,势必也要各出所长,讨宝玉的喜欢。将来闹的亏损了身子,咱们两人可拿什么脸儿见老太太、太太呢。不说是他们闹的来,倒像是咱们两人,也不知好歹似的。”黛玉听了笑道:“姐姐你说的很是。妹妹的愚见,不过说他们四个人在一块儿,面光光的没个意思。”宝钗笑道:“这有什么呢。譬如咱们姊妹俩,从小儿一块儿长大的,情同骨肉,如今又同嫁了一个人,男女居室,人之大伦,普天率土,莫不皆然,有什么没意思的呢。我们如此,他们自然是一样的了。若说不论尊卑贵贱,我们也和他们都搅在一块儿,这个自然是没意思,还用你说么。”黛玉听了,不觉欢喜道:“这件事,真是姐姐明见万里,独出心裁。妹妹佩服之至。如此办理,不但与宝玉的身子有益,抑且与他们也好。凡宝玉之一举一动,皆四人所共见共闻,免得吃醋拈酸,鸡嗔鹅斗的。”宝钗听了笑道:“颦儿你真是透极了的个人儿,告诸往而知来者。”二人俱各大笑起来。
正然说笑,忽听外面有人叩的月门上的铜环儿啪啪的乱响。
二人听了,连忙起来穿好了衣服,跳下炕来。只听莺儿在院子里问道:“谁叫门呢?”只听门外答道:“是我回来了,怎么这早晚儿还不起来么。”莺儿听了听,像是宝玉的声音。因为眼看着就要上头,自己不好意思出来开门,忙走进来向晴雯道:“姐姐,二爷回来了,你快开门去罢。”晴雯笑道:“你们都听,这个人疯了不是?你的手教猪咬了,怎么巴巴儿的从院子里进来,教我出去开门呢。”莺儿红了脸道:“到底你和二爷比我们又熟些儿。”晴雯笑道:“自己姊妹们里头,又撇的是什么清呢。若论和二爷熟,金钏儿是在太虚幻境陪着二爷睡过的。”金钏儿听了,发气道:“你不用混嚼舌根了,我那天晚上问过二爷来。二爷说,你那年夏天撕扇子的时候儿,已经和二爷那个话儿了,这会子又充正经人儿来了。”晴雯听了红了脸,道:“小蹄子,你等我开了门,回来再撕你的嘴就是了。”
说着便走了出去,“哗啷”一声,把门开了。
宝玉在外站了良久,正要发火,忽又转念想道:记得那年叫门开迟了,误踢了袭人一脚,至今后悔。正在思想,忽听“哗啷”的开了门,抬头一看,见是晴雯,不觉喜形于色,亏了不曾造次,忙拉了他的手,笑道:“今儿晚上,我可再放不过你去了。”晴雯忙打了个手势儿,不许他乱说,怕人听见的意思。宝玉笑着拉了晴雯便往里走,问道:“二位奶奶起来了没有?”晴雯道:“我们也是才起来,梳完了头,还没上去呢,也不知奶奶们起来了没有。”宝玉笑道:“好一对儿懒人,等我进去揭他们的被窝就是了。”于是,蹑手蹑脚的走进内室来。
只见宝钗、黛玉二人对面儿在炕上坐着梳头,紫鹃在地下取脸盆并肥皂盒儿。一见宝玉进来,宝钗忙问道:“回来的好快啊,新亲家也没留你们吃酒么?”宝玉道:“酒也吃了。新亲家的酒,无非是个意思儿,那里有久坐的理呢。”黛玉道:“史大妹妹、三妹妹他们也都回来了么?”宝玉道:“他们坐的是轿子,那里赶得上马呢。我是大颠着马回来的,连薛老二、蓉哥儿、兰哥儿还都在后头呢。”宝钗笑道:“你这又是牵挂着给他们上头,所以飞马跑回来了,也不怕侄儿们笑话。”宝玉笑道;“他们都不会骑马,蓉哥儿还好些,薛老二、兰哥儿那里能跑马呢?所以他们才落了后了。”黛玉听了笑道:“这么说起来总没有你的不是。别人是非敢后也,马不进也;你竟是非敢前也,马大颠也。”说的众人都笑了。宝玉道:“罢哟,你们不用一递一句儿打趣我了,全当我是为这件事跑了回来了,也没有什么怕人笑话的。”宝钗笑道:“咱们说正经话罢,太太这会子起来了没有?”宝玉道:“我到家时,上头还关着门呢,是我把太太才请起来了,只怕这会子才梳头呢。”宝钗、黛玉二人此时已梳完了头,听见宝玉说王夫人也起来了,连忙跳下地来。紫鹃、莺儿端了脸水来,忙忙的洗了脸,他二人本是天生的丽质,敷粉施朱,无非点缀而已。
梳洗完毕,正要同过王夫人这边来请安,忽见王夫人差了玉钏儿来说:“太太说,奶奶们梳洗完了,先不用过去着呢,就赶着给他们四个人上头罢,怕老爷下衙门回来的早,恐怕迟了。”宝钗听了笑道:“你来的很巧,我正等个人儿呢。你去把你妈和柳嫂子叫来,教他们帮一帮儿。”玉钏儿答应。去不多时,只见白老婆子、柳家的都来了,手里端着个棒盒儿。打开乃是几碗鸡皮鸽蛋汤,柳家的先端了三碗,放在宝玉、宝钗、黛玉的面前,笑道:“二爷和奶奶们都熬了眼了,这是我的一心儿穷心。”宝玉道:“你可有什么多余的钱呢,以后再不必了。”柳家的又将其余的分散晴雯等四人并秋纹、麝月、奶妈子们吃了。这才取过妆奁匣儿来,柳家的便与晴雯开脸,白老婆子便与金钏儿上头,宝钗便与莺儿束发,黛玉便与紫鹃扫眉。
宝玉在四处往来,指点弄粉调脂,奶妈子抱着桂哥儿哄他玩笑,秋纹、麝月在一旁撅着嘴生一会子的气,又打牙撩嘴的奚落一会子。
不多一时,妆饰已毕。钗、黛二人便将他四人都带到王夫人上房来。王夫人仔细打量了一番,一个个青蛾皓齿,较从前尤觉丰韵,心中不胜欢喜。约有巳末午初时分,贾政下了衙门,遂请了贾赦、邢夫人、贾珍、尤氏暨合族人等过来。按着长幼的次序儿,命他四人磕过了头。贾政便让男客们都到书房,王夫人便让女眷们都在上房,大排筵宴。此时,探春、湘云也都回来了。王夫人又差人接了迎春来。宝玉又留下薛蝌,整热闹了一天。
到了黄昏人静之时,邢、王二夫人同薛姨妈以及众姊妹,领了晴雯等四人,开了屏风门,都到贾母上房来。早见上房点的灯烛辉煌,贾母同贾夫人在正中榻上对坐吃茶,一见众人进来,忙站起来笑道:“我们等了你们好一会了。”众人见了,忙走了进去一齐道喜。王夫人便吩咐地下铺了红毡,命晴雯等与贾母、贾夫人磕头。贾夫人忙将他四人叫到跟前,一个一个的仔细端详了一遍,心中甚是欢喜。便向黛玉道:“姑娘,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给他们的,你可把你的尺头捡个好的颜色、时兴的花样的,每人给他们一匹;时兴新样的簪花,每人给他们一对,就算我的拜钱罢。”
黛玉听了,正欲答应,只听史湘云笑道:“姑太太不用教我姐姐取东西了。昨儿听见万岁爷有旨意,教我们给姑老爷、姑太太承嗣呢,名字都钦赐下来了。只为身子尚弱,不能下地行走,所以还没到姑老爷庙里磕头去呢。这一点儿赏赐他们的东西,我替姑太太拿出来就是了。”贾夫人听了,忙拉了湘云的手笑道:“我的儿,你不用多这个心,你们的这件事,我才刚儿也和老太太商量来,等明儿你女婿身子将养的壮朗了,带领引见之后,看万岁爷赏个什么差事。那时,把你们的旧房子拆变了,就在老太太那边房子的前头,另盖一院新房居祝我们也没什么产业可给你们的,就是万岁爷赏的几顷祭田,交给你们掌管。除了春秋祭祀之外,下余的帮你女婿当差就是了。至于这一点儿赏赐--你姐姐的东西也多着呢,你的东西,你自己留着用罢。我的儿,你也是没娘、没老子的人,估量着你叔叔、婶娘还能够照应得了你们许多么?”湘云听了,这才不言语了。黛玉笑道:“我这如今,可是你的大姑子了,你可要时时刻刻的敬我才是。再要像从前在我跟前那样的放肆,我可就要叫我兄弟狠狠的管教你呢。”说的众人都笑了。
于是,贾母让薛姨妈同贾夫人炕上坐,邢、王二夫人在炕沿儿上坐,湘云、探春姊妹等在东边椅子上坐,尤氏、李纨妯娌等在西边椅子上坐,晴雯等四人侍立一旁,自己盘膝坐在一张罗汉椅上。丫环献上茶来,茶罢,王夫人欠身向贾母道:“请老太太的示,我们再伺备点喜酒儿吃吃罢。”贾母道:“可以罢了。你们同姨太太白日里都是吃过酒的了,我和姑奶奶也是才吃了饭了,倒是大家坐着说会子话儿,早些儿散了,送云丫头回去,他女婿没人照应。再者宝玉房里收了人,也该趁着好日子,让他们成缘才是呢。”薛姨妈听了,笑道:“这个老太太,不拘什么事儿,再没有那么想的周到了。”贾母又道:“怎么宝玉也不进来给他姨妈、姑奶磕头呢?”王夫人道:“外头的酒席也是才散的,只怕送了客也就来了。”
正说时,果见宝玉笑嘻嘻的走了进来。见地下铺着红毡,不知所以,便向宝钗丢了个眼色,宝钗故意的努了个嘴儿,宝玉信以为实,忙站在红毡中间,点手儿招呼晴雯,急的晴雯红了脸笑着只是摇头儿。招的满屋子的人,一齐都笑起来。贾母笑道:“没见世面的,谁家房里收人也双双的拜堂么。你只给你姑妈、姨妈磕头就是了,难为他们替你养了两个贤惠媳妇,准你四个四个的收妾,这还不该磕头么。”宝玉听了,果真与贾夫人、薛姨妈磕了头。起来又听贾母的吩示,贾母道:“收妾原没有男家与尊长磕头之说,我们俱各不用罢。你只给你两个媳妇,每人作一个揖就是了。宝玉听了,笑着果向宝钗、黛玉深深的作了两个揖。招的众人都笑了。
宝玉行礼已毕,便亲自搬了一张椅子坐在贾母的身旁,笑道:“我有一件心事要求老太太呢。”贾母笑道:“又有什么心事呢?难道房里收了四个人还不够么!”宝玉笑道:“不是为我的事。我想我们如今,仰邀上天的眷佑,托赖老太太的洪福,生生死死的闹了一场,现在是娇妻美妾逐队成行,天恩祖德无可以为报,立了一个推己及人的愿心,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如今,环儿岁数也大了,兰哥儿的年纪也不小了,都该是成家的时候了。还有我大嫂子的妹妹绮姑娘,虽说给了甄宝玉,如今尚未过门,我也要替他们成全成全这件事呢。”贾母道:“这三件事,你该对你老爷说才是,怎么求我来了。”
宝玉道:“这三件事,我才刚儿已经回过我老爷了。老爷恐怕环儿不成器,未必有人肯把女孩儿给他。我说环儿自从服了孔圣枕中丹,较前好了许多。我想赵堂官的女孩儿被鬼所缠,是姑老爷替他治好了的;如今差了媒人去说合,只怕赵堂官也不好驳回儿。范学士素日最爱兰哥儿,他现有个女孩儿,年纪与兰哥儿相仿,遣媒去说,断无不允之理。惟有甄宝玉,现在随着他父亲到边疆外任读书去了,求老太太差人和甄太太说,教他差人到边疆接了甄宝玉回来。这三件事也就妥当了。还有三件事,也要禀知老太太,人生的情缘都有个分定:当日梨香院有个龄官,他和蔷儿有情缘之分;我凤姐姐的丫头小红,和芸儿有情缘之分;东府大嫂子的丫头名字叫个万儿,和焙茗有情缘之分;这三件事求老太太和大嫂子、凤姐姐说一说,把他们两个丫头放出来。再和馒头庵的老居姑子说说,把龄官也放出来,叫他们各遂所愿,这就把我推己及人的愿心还了。”
尤氏听了,笑道:“宝兄弟,我不信你这个话。我们丫头们的事情,你怎么都知道了呢?”宝玉笑道:“大嫂子,你们万儿和焙茗,是那年大哥哥新春唱戏,我在小书房里亲眼儿捉住的。”尤氏道:“你那会子怎么不告诉我们呢。”宝玉道:“这是什么好事,何苦告诉你们又闹饥荒,所以我就忍在肚子里了。”凤姐道:“宝兄弟,我们小红可又是多早晚儿和芸儿有缘故?我那里知道个气息儿呢?”宝玉笑道:“这是宝姐姐告诉过我,他也不知是在那里听见来着。”贾母听了,向薛姨妈道:“姨太太,你们都听听,我素日最恶的是这些男女不安本分的事,谁知道这会子全都出在我们家了。这些事,怎么教宝丫头都知道了呢?”宝钗听了,便将那年在滴翠亭扑蝴蝶,赶到蜂腰桥,听见小红在槅子里说捡了贾芸的手帕子的话,说了一遍。宝玉又将那年在梨香院瞧见龄官在地下画“蔷”字,并贾蔷给他买雀儿戏台的话,也说了一遍。
贾母听了,向邢、王二夫人道:“你们听听,这些勾当真是咱们梦想所不到的。罢了,秦钟、智能儿、司棋、潘又安在地府里,姑老爷尚且成全他们的好事,何况这些人现在人世呢。既是宝玉有这一番好意,珍哥儿媳妇,凤丫头,就把你们的两个丫头放出来罢,等宝玉将来由翰林补了什么官儿,教他每人赔你们一个丫头就是了。”尤氏、凤姐二人俱各满口应许了。
当下大家又坐着说了会子闲话,贾母便催着大家散去,即命套车将湘云送了回去。宝玉是夜即与晴雯等成缘,无庸琐述了。
到次日,贾政果然差了媒人到赵堂官、范学士家提亲。范学士原是个读书人,又素日最爱贾兰,一说便应许了。赵堂官虽与贾府不睦,他女儿为鬼所迷,又是林公救的,又且贾政虽系工部侍郎与刑部无涉,究属上司,是以也就无不乐从。贾政深为喜悦,回明了贾母。先下聘礼,只等甄宝玉到来,然后迎娶。贾母又差了林之孝家的,到甄府上将接回甄宝玉来与李绮完婚的话,告知了甄夫人。甄夫人也十分欢喜,便求贾政写书一函,择日差家人包勇前赴边疆而去。诸事俱妥,贾母、贾夫人仍旧回庙不提。
且说包勇本是忠义健仆,领了主母之命,晓行夜宿,饥餐渴饮,不过月余,到了边疆。见了应嘉甄公,投了书启。甄公看了来书,也觉欢喜,择日打发甄宝玉起身回京。甄宝玉叩辞了他父亲,自己坐了驮轿,带领包勇并贴身的小厮四名,俱各骑了大走骡起身回京。
一路披星带月,沐雨栉风,又走了有月余光景,时当残腊。
这一日走的离京师只剩二十余里,忽觉天气聚寒,大雪缤纷,甄宝玉忽觉身体不快,思避风寒,望见前面有一府村堡,十分雅趣,便命包勇前去借间房儿,暂且歇息歇息,避避风雪。包勇听了,颠着骡子上前。去不多时,回来禀道:“堡内有一家姓蒋,房屋十分幽雅,主人不在家,我已向他家老苍头借下了。”甄宝玉听了,满心欢喜,催动了骡轿进了堡子门,但见上写“紫檀堡”三字。又走了一里多路,果见一家房舍,盖的精致,只见老苍头开了门,让甄宝玉在客堂上坐定,火盆内添了些炭,奉上一杯热茶来,各自去了。包勇与四个小厮,也自去照应行李、马匹,躲避风雪去了。
这里甄宝玉独自一人,手擎茶杯往四边墙上观看那些名人的字画。冷不防忽见一个少年的美妇人,从屏风后转了出来,一把拉住他的手,大哭道:“我的狠心的小爷,你往那里去来,害我得好苦啊!”未知此妇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三回 满城风雨鸳离鸯· 商文毅决胜擒满四·周清原 第44回 刘小姐红门遇难 于大人私访丛林·牛瑞泉 第三回 思故乡浩然有归志 恣顽皮蓦地破私情·吴趼人 第四十回 对葵床四姊妹谈心 抄叶府一家人分手·天虚我生 第三十回 丫鬟泄漏脱灾危· 第七十九回 诡计多端桃僵李代 人心叵测害命图财·天虚我生 第十三回 别心苦何忍分离 醋意深全不说破·青心才人 第七十七回 云在田复任两江 徐龄官柝名六艳·西泠野樵 第四回 稽首莲台万缘独立 相逢萍水一诺千金·陈少海 第七十三回 哈思克战败投降 安国治得胜班师· 第一百十回 航海倚英雌更谋捷径 弃家付儿辈独隐名山·张恨水 第四回 才郎误入迷魂阵· 第112回 殷员外误救凶徒 恶赖能恩将仇报·牛瑞泉 第十四回 千里投亲一枝可托 三生有约两小成婚·彭养鸥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