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二回 老客谈心露洋弊 中丞赴任论官常

作者: 临鹤山人

  却说蓉仙方在上三桌应酬,未及下三席,忽听鼓响,忙把蓉辘一拂,香云过处,早又芳筵酒满。大家吃了一回,蓉仙方问紫鹃道:“你的小哥子好么?”紫鹃道:“也罢了。”蓉仙叹道:“像你和莺妹妹,实在算得忠臣,怪不得守来也有今日。我倒也想做个忠臣,可惜没有那主儿。”玉钏道:“罢啦!仙人不做,做奴才。”蓉仙道:“我不是奴才出身,怎么被人撵到破屋里去?”因用手指着道:“若二爷有如今身分,我也和芳妹妹、五妹妹一样,不倒霉了。”因叹气向玉钏道:“妹妹,你姊妹重逢不远了。”玉钏道:“我姊姊死也死久了,重逢什么?”蓉仙道:“正惟死得久了,才能重逢;若日子不久,不要说我,就鸳鸯姊姊呢,虽做了琴姑娘相知,到底可惜了一头乌黑的头发。”芳官因说头发,便问道:“这话怎讲?”蓉仙道:“日后自知,不必细问。倒是妙师父有一个锦囊,命交付你和五妹妹,等我交给你罢。”说罢,便交令收执。又向四儿道:“妹妹,你这一席全靠貌似虎贲,你将来孪生时,得分一个与我。”宝玉道:“晴妹妹,你果要时,不拘谁生?我先给你。”蓉仙道:“还有一说,妹妹这名字不好,我意改作‘绛霞’,不隐然就是晴雯了?”宝玉等都说:“好。”香云过处,已上点心。晴雯便道:“我且失陪,下去走走。”
  下来看时,只见廊下四席:东边两席,已嫁的琥珀为始,麝月、秋纹、雪雁、傻大姐,到丰儿止,共八人;西边两席,未嫁的自侍书始,到小红止,也是八人。蓉仙便一一叙旧劝酒。
  到了麝月,想起那年撕扇子的事来,便道:“姊姊,人生如梦。那里知道,你如今‘纨扇秋风’了。”麝月道:“若说起前事,实是二奶奶过失。他总说道:‘穷了养不起’,打发袭人后,便把我们逐渐配人,只留莺儿。到如今我们要进来也无颜了。”
  蓉仙道:“到底也在各人,像芳妹妹、婉妹妹这样,还怕谁?”
  又挨次劝到傻大姐,便笑道:“妹妹,你如今有了妹夫了,见过世面,见了东西,不要大惊小怪葬送人。”随到右边来劝。
  见了翠螺,便笑道:“妹妹,你如今该知阴阳了。”直至小红,因旧时同院,便问:“你如今在那里?”小红道:“我本在天津,因巧姑娘没人,要我来的。”蓉仙也劝了一杯,复来入席。
  见满座寂然,便道:“怎么样?酒都不吃?宝二爷,看来要出一个令才好!”一句话提醒了宝玉,道:“不错呀!你显些仙术才好畅饮。”
  大家合词公恳,蓉仙道:“如此,放肆了!”把手一招,来了十六只五色仙禽衔着金杯,向各人面前放下;晃身一变,变做十六个美女:八个奏乐,八个唱歌。--歌的是,林黛玉《桃花词》。唱完了又变了仙禽,衔着杯向各人口边送,大家只得吃了,那仙禽拍翅飞去。蓉仙便向巧姐道:“我刚才看见小红这丫头倒有些福气。--芸香奕叶继清风,恐在此人。姑娘,你留意着些!”巧姐忙忙答应。那时菜已过半,蓉仙把手一招,又只见来了十六只蝴蝶,各衔玉杯送上后,恰变做十六个娈童,连袂唱宝玉的《翠云裘》一调,低声曼度,真个销魂。
  唱完一样索干才去,大家都有酒意。
  忽见来了一大蝶,大如团扇,飞来飞去。蓉仙道:“奇了?这是太常寺老蝶,圣上都见过的,来此必有缘故!”因道:“老道,你来为什么?”只见那老蝶飞了一阵,向宝琴身上一扑而去。大家诧异,便纷纷告醉。蓉仙道:“既承光降,没有主人不手奉一杯之理。”把手一招,飞来六十四朵芙蓉花:四朵抬着一杯,都像那年刘姥姥吃的黄杨竹根挖的这样大。大家连忙告止。那花偏作怪,两朵捧着杯,两朵启开齿,把这杯酒一个个灌下去了。那时众人一齐天旋地转,伏椅的、隐几的,都呼呼睡去。还是宝玉记念上朝醒来,看时天已黎明,桌上十四人都尚未醒,忙推醒了林、薛二人,自己匆匆去了。郡主等方挨次叫醒,满口酒香。仙踪何处?忙去阁上谢时,仍旧楼馆秋风了。
  却说宝玉进朝,早已百僚济济。北静王一见,便道:“恭喜妹夫!已有旨放浙江抚台了。但只怕就要去呢!”宝玉听了,忙到宫门谢恩,即刻召见说:“浙江素称善地,但近来浙东洋匪、浙西漕务,办理总不妥当。你是国家亲臣,特教你去,务要剔弊除奸。至军旅虽非尔所长,但前在天津办理甚善。尔去时,如要武将佐理,可保举来。”宝玉就保举了周震夏、柳湘莲。圣旨:“知道了。”退出来,赶到家中,先向贾政夫妇磕了头;然后大家道喜,商量同去的人。
  王夫人道:“老爷在朝,我是不能去的。你们夫妇一起去也要得;但是宝丫头,--你丈母有病,他要留京侍奉,他不去;莺儿是不去的;玉钏又重身,竟留下这三人,余多跟着郡主去,不必多让。”于是趁天气尚暖,定于廿二起程;郡主廿四起程。
  恰好湘云来贺喜,因说他哥史节现任湖守,意欲叫解元趁老师便,去打个抽丰来做会试盘费。黛玉道:“这断不可行!你妹夫正要用工,倒叫他三四千里地的跑么?不如你去,自家兄长说说苦衷,自然尽力帮帮。”湘云道:“说起来气死人!我原要去的了,你这门生能当家么?”黛玉道:“这个容易!薛家侄儿本要请先生教他;况巧姐说起,明年周亲家要将他姑爷送在我们这里念书,广广见识;竟将你妹夫请来课读,彼此有益。连家也不必当了,岂不更好?”王夫人等都说:“极是!”湘云大喜,就回家收拾。起行前五日,梅姑爷升了太常卿,应了老道这一扑;周姑爷也奉旨放了杭州副将军,探春赶着同走。临行饯别,不必细表。
  单说宝玉一路驰驿,到了镇江。宝玉见过官后,就打轿到常镇道署中。先到岫烟里边说了会家常话,郎舅至亲,别无他客,随即开筵唱戏。内中一个小旦,丰韵颇佳。宝玉问:“叫什么名字。”薛蝌道:“混名‘赛潘安’。”因命他上来劝酒,宝玉扯他手,问道:“你姓什么?多少年纪?”他道:“小的姓蒋,叫瑶官,今年十五。”宝玉心动,便问:“京师有个蒋琪官,是你甚人?”他道:“是堂兄。”因问他:“在班里多少一年?”瑶官道:“只四十金一年。现在因行头主淘气,即日要散;散后还得另寻头脑。”宝玉听了大喜道:“如此,大妙!你今日就做了我跟班,我自看顾你。至管班,我嘱薛大老爷替他说便了。”瑶官忙磕头谢了。薛蝌就传管班来,吩咐两位大人的话,谁敢不依?瑶官随即跟下船去。
  那日,过了苏关,宝玉知是他家乡,便叫他叫一快船,将行李下了,随即和包勇及他下船,赶紧开船;随命焙茗在大船答应,只说有玻那船行不多时,已到虎丘。见有三四号浙抚旗号的船,宝玉问:“是谁?”回说:“本衙门的先生。”宝玉一笑过去了。到了胥门码头,因已得无锡知会,张灯挂彩,十分热闹。宝玉吩咐:“不许停船!”过了平望,到浙江境上。
  探船尤多,总只回报他:“不知道。”一抵杉青闸,不特官员不少,连那站围的兵已来了许多。宝玉总令趱行,到双桥才折过长安镇来。
  宝玉本要察洋米私弊,无如全没抓拿,只得叫包勇押船过坝;自己和蒋瑶上岸闲逛。见一临河酒店,还有两盆残菊,铺设精雅,便进去坐了。走堂暖一壶十月白,并芹菜、海蜇、腐干、青豆四色酒菜来。宝玉只一人独酌,忽又来了二人,一老一少。少的道:“阿爹且吃一碗。”老的道:“怎好叨拢?”
  因说:“二弟今年如何?”少的道:“上半年很不好。此刻洋禁开了,宁波大袋客人来得不少,很沾光几个钱。”老的道:“正是。那宁波大袋客人究竟怎样的?”少的道:“这就是洋米了。他们一袋有石五斗,只将正数销在本地,余的都在半路贩出洋去。每石要十二块钱,该多少呢?现在怕新来的大人疙瘩,赶紧买卖两日,差不多有二千担。大约明晚,--关上说明总得出去的。”宝玉听了,即刻还了酒钱。就开到临平,又说封关,给了他三百文钱才开。次早到东新关,一样要钱才开。
  宝二爷一肚子气,进城到了万安桥,遇着好些粪船,叫他让,他偏不让,当头撞来,将船撞了一个洞,溜进水来。连忙一面停住,一面叫一乘轿子上岸。
  因杭州府是同年,就将别号写了一个“贾硬峰”三字的京片,到府里去拜会。号房传进去,门上道:“今日不得见,要接大人。”宝玉道:“你去说,见了我,就不必接大人了。”
  号房又回进去,门上爷们道:“这是呆子。”将贴桌上一搁,也不进去回;也不出来覆。宝玉左等右等,十分焦急,忽见一乘四轿飞也似的来到大堂,打千住着说:“湖州府史大老爷拜会!”宝玉看时,正是史节,便叫道:“表兄,我在这里!”
  史节伸出头一看,见是宝玉,忙跳下轿来,打千道:“大人几时来的?”宝玉道:“我来了半天,要见见我们庄同年,他不肯见,怎样呢?”史节道:“这还了得!”回头对跟班说:“快告诉庄大老爷,抚台大人到了。”一句话,那杭州府里的人多唬得褫魂失魄。庄太守赶忙来接,宝玉一言不发,拉着史太守往里面走,到花厅炕上南面坐下了。
  庄、史二守上来禀参,宝玉双手将史节扶住,故意问道:“这位是谁?”史节回道:“是庄知府。”宝玉冷笑道:“这是同年了,怎么像不认识的一样呢?”庄公知话中有缘故,忙磕头道:“卑府糊涂,该死!”宝玉道:“也不至此。”那时司道以下禀见不知多少,宝玉一一见过,方坐下对史节道:“我们穷京官出身,京官排场我知道,客来必见,见了必回拜。一放了外任,有了属员,打千、回话、送迎、随便居移,气养移体,一日大一日了。见了故交来,又要迎送,又要应酬。贴子未上,眉头先皱。这一皱,爷们就得主意了,--十来九空,只顾糊弄过去。我们这种人家不做官,就做客,--一般灯烛两般风。有了地位,本应照应;即便势有不能,不妨见了面细商。何必遇客头如鳖呢?”说到这里,司道都站起道:“大人教训极是!”宝玉又道:“那些懒牛罢了。又有一种,自诩吏才能干。那知案情据实办理,本是不难,无如又要顾恤属员处分;又要恐怕犯属上腔,费尽心机,方改来十分光。其实左改右改,光一分,欺圣上一分,岂不可笑?又一种装雅的--下低棋、写怪字、胡猜字画,招几个后生小子在衙斋塌,化他几两银子,叫他歌功颂德,居然风雅总持。旧交宿学来,既怕献他底里;又怕责他礼数,索性借端谢绝了。这样人--‘打三义阁前过,只怕青龙刀要响’呢?”
  宝玉正说得高兴,抬头见焙茗、包勇都站在旁边,便问道:“行李都来了么?”道:“都来了。请爷示下,捡几时上任?”
  宝玉道:“我上任就是吉日;我拜印就是吉时;捡什么?”吩咐伺候,下面齐声答应。宝玉向司道等拱手道:“再会!”全副执事,八抬八绰进节署去了。后事如何,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四回 磕响头额间留影 吃花酒席上惊魂·苏同
  第十九回 假招安明山殒命 真断肠翠翘消劫·青心才人
  第十七回 波斯阅招救难 都氏带罪受经·伏雌教主
  第十四回 落魂郎既入香闺 晓春妇投怀送抱·临川山人
  第八回 风流姐野战情郎 势利婆喜攀贵婿·
  第五回 群奸设谋倾寡妇·
  第六回 得祥梦魁星照命 相佳婿医士为媒·
  第四十二回 红妆舫肪碧落徵歌 白骨霜街紫英仗义·
  第卅四回 救死动全家甘言解怨 怀柔施小惠妙策攻心·张恨水
  第15回 择东床珠还合浦 开玳阁璧重连城·刘璋
  第十五回巫山里玉人娇嫩阳台上才子温存·风月轩入玄子
  第三十三回 乔小官大闹教坊司 俏姐儿夜走卑田院·古吴金木散人
  第121回 张媒婆提亲受辱 何大户拣选东床·牛瑞泉
  第二十八回 还玉佩憨书生受赚 讨藤镯戆太岁招灾·魏秀仁
  第十回 霍秀夫潜逃旅邸 安禄山大破潼关·澹园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桃花扇·孔尚任

    《桃花扇》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一名《玉燕姻缘传》,又名《玉燕姻缘传记》。六卷七十七回。题“梅痴生著”,其真实姓名及生平无考。成书于清光绪年间。大宋神宗年间,江南苏州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隔帘花影·丁耀亢

    《金瓶梅》续书的一种,它是丁耀亢《续金瓶梅》因时忌和诲淫遭禁毁后的另一种续书,约刊行于清康熙年间。小说为避免丁氏《续金瓶梅》的命运,对原书人物及情节,尤其是《续金瓶梅》中的大量有关时政的事迹作了改动,以因果轮回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