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一回 哈公子施恩收石蟹 小郎君结契赠青骢

作者: 古吴金木散人

  词:

  煮茗堪消清昼,谈棋可破闲愁。闭门高卧度春秋,撇去是非尘垢。遗得一经架上,绝胜万贯床头。儿孙富贵岂营求,总任天公分剖。

  前一首词名为《西江月》,专道世间多少财主富翁有福不会享用,有钱不肯安逸,碌碌浮生,争名竞利的几句说话。但看眼前有等家业殷富的,偏生志愿不足,朝朝暮暮没一刻撇下利心,恨不得世上钱财,都要自己赚尽。情愿穿不肯穿好的,吃不肯吃好的,熬清守淡做成老大人字,指望生出贤慧儿孙来受用,为长久之计。那里知千筹万算,毕竟是会算不过命,突然间生下一个倾家荡产不长俊的,郎不郎,秀不秀,也不知斧头铁做。饶伊苦挣一生,败来只消顷刻。又有一等贫穷彻骨的,朝不保暮,度日如年,粗衣淡饭,只是听天由命,不求过分之福。那里晓得生下一个儿子知艰识苦,并力同心,不上几年,起了泼天的家业。俗语有云:“家欲兴,十个儿子一样心;家欲倾,一个儿子十条心。”总不如古人两句说得好:“儿孙自有儿孙福,莫替儿孙作马牛。”这也不须细说了。

  听说汴京有一个人,姓娄名祝,表字万年。父亲在日,原任长沙太守,家资巨万,都是祖上的根基,却不是民间的膏血。后来分与他的约有二三万金,余外田园房屋衣饰金珠之类,不计其数。这娄祝因父亲过了世,得了这些家赀,仔细想一想看,尽好享用过下半世,竟把那祖业都收拾起一边,倚着有钱有势,挥金就如撒土一般。那些亲戚族分中人见他手头松,一个个都怀着势利心肠,巴不得要他看觑几分,那个肯把言语劝阻?到是地方上有几个老成长者,看他后生家不肯把金银爱惜,将来浪使浪用,倒替他气不过,把他取个绰号,叫做“哈哈公子”。

  这哈哈公子做人极是和气,只是性格不常,或时喜这一件,或时喜那一件,因此捉摸不着。那些各处老在行的帮闲大老闻风而来,只指望弄他一块,一时再摸他不着,没奈何,只得告辞去了。他身边只有一个人是最体心的,那人姓夏名方,沙村人氏。你看这夏方缘何得体他的心?凭一副媚骨柔肠,要高就高,要低就低,百依百顺,并无些须逆他。所以哈哈公子把他做个心腹看承,有事便同商议,一时也离他不得。这夏方与哈哈公子相处,未及一年,身边到赚有二三百金。

  时值清明节届,对着公子道:“公子,小弟到府,将及一载,重承厚爱,情如骨肉,义若手足,不忍暂离。争奈儿女情牵,未免欲去一看,况且清明在迩,兼扫先茔,待欲告回几日。未审尊意如何?”哈哈公子道:“夏兄,我这里并无相得的,然相得者惟兄一人,论来不可一刻舍去。只是久别家乡,安可强留?只求速去速来,足见吾兄至爱,敢不如命。”夏方道:“这多在五七日间便返。只是一件,小弟去后,如有人勾引公子,去做些风月事情,决要待小弟回来,挈带同去。”哈哈公子笑道:“夏兄,你晓得有花方酌酒,无月不登楼。夏兄这样一个着趣的人儿不在面前,便是小弟走出门去,也是没兴的。”夏方回笑了一声,连忙进房收拾了铺陈,出来作别。哈哈公子便向衣袖中取出三两一包银子,递与夏方,送作回家盘费。就着一个家僮替他担了行李,送别出门。

  看看到了清明日,只见天色晴和,这哈哈公子坐在家中,寂然没兴,便唤一个老苍头随了,便往郊外踏青。慢慢踱出城来,四顾一望,果然好个暮春光景。但见:

  梁州序

  御林莺啭,小桃红遍,夹道柳摇金钱。珍珠帘内,佳人上小楼前。只见金衣公子,福马郎君,绕地游来远。殷勤沽美酒,上小重山,拼醉花阴一觉眠。逍遥乐,排歌管,须知十二时光短,休负却杏花天。

  这哈哈公子游游衍衍,出城十数里,看了几处花屿梅庄,过了几带断桥流水。看看走到一座山脚下,见一片荒芜地上,都是些尸骸枯骨。他看见了霎时间毛骨耸然,不觉伤情起来,便对苍头道:“那前面积着尸骸的,是甚么去处?”老苍头回答道:“公子,那里是义冢地。”哈哈公子道:“怎么有这许多尸骸,暴露在那里?”老苍头道:“公子有所不知,如今世上人有家业有子孙的,百年之后,衣衾棺椁,筑造坟台殡葬,春秋祭祀,永享不绝。若是异乡流落叫化乞儿死了,那个肯来收敛?地方上人或写一张呈子,当官禀个明白,就把一条草荐裹着尸骸,扛来丢在义冢地上。凭他狗拖猪咬,蝇集蚁攒,有谁怜悯。”

  哈哈公子道:“苍头,我想古往今来,多少行恩阴骘的,后来都在阴骘上得了好处。我待要把这些骸骨都替他埋葬了,你道可好么?”老苍头道:“公子今日这样享荣华受富贵,都是祖宗积下阴德,又是前世修来因果。而今再做些好事,一来留些阴德与儿孙,二来修着自己后世。”哈哈公子道:“苍头,你这几句话儿正合我意。岂不闻:‘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特患不能行耳。’我向这山冈上略站一会,你即刻去唤几个土工来,与我埋葬这些尸骸骨。”

  苍头便去寻了几个土工,带了几把锄头铁锹,一齐走来。这哈哈公子便打开银包,撮了两把,一块递与众土工埋完了,去买酒饭吃。那些土工见是娄公子,个个奉承,又见他先与了银子,愈加欢喜。一齐走到义冢地上,脱去衣服,尽着气力,锄的锄,锹的锹,拾的拾,埋的埋,霎时间,把那些骸骨埋得干干净净,并无一些遗失。

  哈哈公子便走下山冈,慢慢踱到义冢地上,仔细一看,只见那东南上一个土穴里,涌出一股碧波清的水泉来。他暗想道:“这穴里如何出这一股清泉?”便唤土工:“再与我依这个穴道,掘将下去几尺,看这股泉水从哪里来的。”众土工便又尽着力,掘下去约五六尺,只见方方一块青石,盖着一个小小石匣,四边都是清泉环绕。众土工看了,个个满心欢喜,只道掘着一个肥窖,大家都有些八刀,连忙把那块青石乱掇,那里掀得起来。众人惊讶道:“呆子,我们这班都是穷人,想没有这些造化,得这主东西,因此都化作水。便是这块石头,能有几多重,难道我们便掇不起来?莫非是公子的福分?”哈哈公子道:“你们掇不起,也待我试他一试。”便弯着腰,两手把那块石头轻轻掀动。众人背地道:“古怪!毕竟天都没了眼睛,银子还要总成财主拿去?”哈哈公子掀将起来,只见那石匣内藏着一只小小石蟹,只留着一钳一脚。众人看了,无不骇异。哈哈公子连那石匣拿在手中,仔细一看,原来那匣底上有两行细字,都被泥污瞒了,一时却看不出。他就把清泉洗将洁净,那两行小字明明白白现将出来。道是:

  历土多年,一脚一钳。留与娄祝,献上金銮。

  哈哈公子看是凿他名氏,十分喜欢,便取出一条汗巾,好好包裹,藏在袖中。对着众土工道:“你们且各散去,明早都到我衙里来领赏。”众人欣然,一齐谢去。

  哈哈公子欢天喜地,带了苍头走下山来。看看日色过午,正待徐行缓步,消遣盘桓,只见远远一个少年,骑着一匹高头骏马,带了几个家僮,直冲大路而来。他便站在路旁,定睛一看,见那少年:

  一貌堂堂,双眸炯炯。头戴一顶紫金冠,珍镶宝嵌。身乘一骑青骢马,锦辔雕鞍。麂皮靴插几支狼牙箭,鱼麟袋挂一张乌号弓。潇洒超群,不似寻常儿女辈;风流盖世,未知谁氏小郎君。

  便问苍头道:“苍头,这个小郎君,你敢认得是那一家的?”老苍头回答道:“公子,我们这汴京城里从来不曾见这个郎君。”说不了,后面一个后生执着鞭,急忙忙飞奔赶来。老苍头一把扯住,问道:“大哥,借问一声,这马上郎君是哪一家的?”后生道:“你随我到那前面关帝庙前来,与你说吧。”老苍头便同那个后生先走,哈哈公子随后而行。

  走不半里,果见一座关帝庙。那郎君先下马进去,这后生就带住丝缰,系在垂杨之下,对着苍头道:“你这老人家要问他则甚?”苍头道:“大哥,我们公子要动问一声。”后生道:“你家公子姓甚名谁?”苍头道:“我家公子姓娄。”后生道:“敢就是汴京城中娄太守的公子么?”苍头笑道:“正是,正是。”后生笑道:“你公子却在哪里?”苍头把手指道:“那前面站的就是。”后生连忙上前,相见不及道:“公子,可认得小人么?”哈哈公子道:“我恰不认得你。”后生道:“小人叫做杨龙,幼年间在老爷府中养马。只因酒后马坊中误失了火,把老爷所爱那匹斑鸠马来烧死,老爷大怒,把小人着实打了一顿板子,赶将出来。公子还记得么?”

  哈哈公子想了一会道:“原来你就是养马的杨龙!正要问你一向在那里,如今跟随这一位郎君是谁?”杨龙道:“小人自那年赶将出来,就奔投俞参将老爷府中看马。俞老爷见小人牧养小心,六七年前带了家小出征西虏,便唤了小人同去,如今前月里才得回来。这位郎君,就是参将老爷的公子。”哈哈公子道:“怎么单骑出来?”杨龙道:“今日清明节届,天色融和,公子禀了老爷,出城游猎。”哈哈公子道:“我老爷在日,原与那俞参将老爷相交至厚。若是他公子,与我当以通家相称。你少刻待他出来,可替我禀一禀,与我相见一相见。”杨龙道:“公子,这个使得,只是中路途中相见不便。”哈哈公子道:“这也讲得有理,我就在前面魁星阁中等候便了。”杨龙欣然允去。

  哈哈公子便唤了老苍头,来到魁星阁门首观望。不多时,只见那郎君走出关帝庙来,竟不是来时打扮,另换一件天蓝道袍,着了一双大红方舄。正待上马,那杨龙把娄公子要相见的话,一一禀知。俞公子喜逐颜开,道:“我久闻娄公子高风,恨不一见。今日既遇途中,岂非一大幸也?快请过来!”杨龙道:“娄公子约在前面魁星阁中相会。”俞公子道:“既然如此,你可带马,随我后来。”你看他终久是官家儿女,性格从容,不慌不忙,自由自在的走到魁星阁门首。娄公子便出来迎进后殿,两人推逊揖罢,左右分坐。

  娄公子笑道:“久闻俞兄弓马熟娴,精通韬略,真将门之胄,非等闲可与齐声也。敬羡,敬羡!小弟忝在通家,恨不能早觌尊颜,领教门下,私心曷胜瞻仰!今喜邂逅相逢,实是三生之幸!”俞公子道:“娄兄乃宦门贵品,绝世奇姿,圭璋伟器,廊庙宏材,他日当大魁天下。若小弟不过蒲柳庸材,么贱品,感承不弃,终当执鞭堕镫而已。”娄公子道:“小弟适才见兄所乘那匹宝马,魁梧高大,诚非厩中之物,还从何处得来?”俞公子道:“此马名为青骢,出自胡种,乃是家父出征西虏带回,一日能行三百余里,登山如履平地,与凡马大相悬绝。娄兄若不弃嫌,小弟谦当并鞍相赠。”娄公子道:“戚蒙盟仁兄雅意,深荷舆情。但夺人所爱,于心有歉。古人云:‘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承赠良马,弟将何物可报耶?”俞公子道:“娄兄说那里话?岂不闻烈士千金,不如季布一诺。这些些微赠,何在齿颊间!”便唤杨龙:“可将这匹青骢马与娄相公管家带着,你快回去厩中,另带了那匹点子青来。”杨龙连忙把青骢交付老苍头,转身急奔回去。有诗为证:

  表表丰仪美少年,青骢骑出万人看。

  片言假借心相契,一诺千金倍爽然。

  俞公子道:“娄兄,小弟却有一句不识进退的说话,难好启齿,未审肯容纳否?”娄公子道:“小弟与兄虽然乍会,实荷相知。如有见教,敢不惟命是从?”俞公子道:“小弟久仰盛名,如切山斗,幸得今日萍水相逢,接谈半晌,大快生平。倘不责奴胎庸劣,与骐骥并驰,就此契结金兰,以效当年管、鲍。仁兄尊意何如?”娄公子道:“仁兄美言,正合愚意。但小弟鄙愚,恐不胜任奈何?”俞公子道:“娄兄不须过谦。请先通讳字,再示年庚,足征雅爱。”娄公子道:“小弟娄祝,字万年,壬子八月十五日子时建生。”俞公子道:“小弟俞祈,字千秋,乙卯五月初一日午时建生。”娄公子笑道:“原来仁兄尊讳尊字,与弟者义相同,可见今日之会,非偶然矣。”两人便结为八拜之交。

  正欲慢慢聚谈,不觉红轮西坠,那杨龙又带着点子青来,站在旁边伺候。俞公子道:“天色将暝,请二兄乘了青骢,与小弟一同入城罢了。”娄公子道:“果承厚意,只得遵命了。”俞公子道:“大丈夫泰山一掷,等若鸿毛。宁吝一马,见鄙交情。”娄公子便不推托,二人各乘着马,那杨龙把青骢带在前头,点子随后,一齐进得城来。正是黄昏时候,二人马上作别,各自分路而去。有诗为证:

  乍逢萍水间,彼此非轻薄。

  况是旧通家,年貌皆相若。

  八拜定金兰,终身重然诺。

  宁存管鲍心,俯仰无愧怍。

  说那夏方自回沙村,将及半月,恰才转来。与娄公子相见,便问道:“公子,自小弟去后,曾往那里去嬉耍么?”公子道:“并不曾往那里嬉耍,只是数日前,将五百两银子买得两样便宜物件,拿出与兄估一估,不知识得否?”夏方摇头道:“若有便宜的,只怕长枪手先弄去了,未必轮得到公子。还是甚么稀奇宝物,请借出来小弟一看。”娄公子便唤老苍头,向后槽带出那匹青骢马出来,转身进去拿出那石蟹,递与夏方。

  夏方接过手一看,忍不住笑了一笑,道:“公子,敢是如今世上的独脚宝?这件东西是几多银子买得?”娄公子道:“这是一百两。”夏方大笑道:“这样一块石子就是一百两,论将起来,我小弟竟值一万两了。”娄公子道:“夏兄,这怎么说?”夏方道:“小弟若在面前,决不劝公子使这样滥钱,可不是值了一万两?”娄公子道:“夏兄,还是你的眼睛识货,替小弟估看,果值几多银子?”夏方道:“公子,这一只脚若是一百两,那八足完全,可不就是八百两,我小弟便是一个铜钱也不要他。怪不得街坊上人叫你做哈哈公子,那里有这样哈帐的?”娄公子假意道:“夏兄,如今却怎么好?”夏方道:“公子,趁小弟在这里,快唤那卖主退还就是。”

  说不了,那老苍头把青骢带将出来。娄公子道:“夏兄,这一只石蟹和这骑青骢,总是一个卖主的。你一发替我估计,若不值四百两银子,都退还他罢了。”夏方带过青骢,仔细一看,呵呵冷笑道:“可见公子倒都在脚上用了钱去,一只脚的一百两,四只脚的四百两,似小弟这样没脚踪的,终不然不值一厘银子?”公子大笑一声,便把清明日埋骸骨,得石蟹,遇郎君,赠青骢,尽行对他实说。夏方就改口道:“这样讲,莫说是五百两,总然五千两也值的。”娄公子道:“夏兄,便是五千两也不轻售。此马出自胡种,一日能行三百余里,登高山如平地,与凡马不同,却莫轻觑了。”夏方便挽住缰绳,仔细看了一会,心中一转,便起了一个鬼胎,欣然喝采道:“果然好匹青骢,莫说是别样,就是这副鞍辔,也值一块银子。决要早晚收养得小心才好。”公子便唤苍头好好带进去。

  夏方道:“世上原来有这样大度的人。请问公子,缘何便与俞公子倾盖成交?”娄公子道:“我父亲在日,原与他父亲有旧,因此途中谈起,便意气相投,倾盖如故。”夏方道:“这正是英雄遇英雄,豪杰识豪杰,那有不相投之理?”娄公子道:“我想俞公子大德高情,片言相合,不惜千金骢马,慨然相赠。安可直受之而不报?于心甚是歉然。正要与你商量,还寻些甚么珍奇美物对得他过的,回赠与他方好。”

  这夏方一心想着那匹青骢,便将计就计道:“公子,他是将门人家,有的是金,多的是银,少甚么珊瑚、玛瑙、夜光珠、猫儿眼。古人说得好:欲结其人,不如先结其心。那俞公子既好游猎,依小弟说,我沙河村里有个郑玲珑,专造金银首饰,手段无比。凭他人物鸟兽,花卉酒器,活活动动,松松泛泛,绝妙超群。公子何不去寻他来,把那上等赤金,着他制造一顶时样的盘螭束发金冠,送去与那俞公子。可不酬了他赠马之情,却不是好?”

  娄公子欣然道:“这个极妙,只是金银制造的送将去,又恐看不入眼。”夏方道:“公子,这有何难,四围再得些八宝镶嵌起来,便是进贡,也拿得去了。”娄公子道:“说得有理。只是一件,沙村到此足有百里路程,恐那郑玲珑撇不下工夫,一时未肯便来,却怎么好?”夏方道:“公子,论起他的工夫,着实是值钱的。若是小弟去寻他,又说是公子这里,决然忙做忙,料来没甚推却。”娄公子道:“这便做你不着,今日却去不及了。明早相烦你去走一遭,寻了他来,小弟再作东相谢。”夏方道:“实不相瞒公子说,小弟连日走去走来,便是将息个把日,一步也还挪移不动。公子肯听愚见,趁今日尚未及午时,何不就把那骑青骢,借小弟乘了去,今晚便可到得,明日就好转来,省得耽搁日子。”

  娄公子与夏方相处岁余,见他软妥温柔,甜言蜜语,一味假老实,故此相信,谁知他假小心,最大胆,是个骗马的贼智。连忙应允,便叫老苍头到后槽带出青骢,喂饱草料,备了鞍辔,带到门楼下。这夏方扳住雕鞍,打点跨将上去。那青骢便发起威来,两只后脚凭空乱跳,咆哮不已。原来那马的性格极要欺生,你若是个熟人,凭你骑过东,骑过西,依头顺脑;若是个蓦生的骑,凭你要过东,他偏望西,你要上南,他偏落北,把你弄得七颠八倒。你看这夏方心中却是欢喜,那里降得他下,连忙把一条皮鞭递与娄公子。公子接了,走将过来,将他后退上着实打了几鞭,那青骢便低头垂尾,再也不敢跳动。娄公子紧紧扣住缰绳,夏方就把一只脚飞也跨将上去。娄公子道:“夏兄,这青骢行走如飞,人赶不及,不必着人跟随。你一路去,只要寻些草料把他吃。”夏方把头点了一点,接过鞭来“扑”的一下,那青骢就如腾云一般,转眼不知去向。有诗为证:

  度量宽宏信任人,何妨骢马代艰辛。

  堪夸百里须臾到,四足腾云不惹尘。

  娄公子看了,还自称赏不已,便吩咐老苍头快去寻些新鲜草料,等候明日回来喂他要紧。老苍头答应一声,跟随公子进去。毕竟不知那夏方乘了青骢,别了公子,几时才得回来,再听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四回 谭楚玉斩寇立功 莫渔翁山村获罪·
  第六回 白眼无情谁怜五岁孤儿 黄金尚在可惜四条贪命·丁耀亢
  第十一回 丰都城贾母玩新春 望乡台凤姐泼旧醋·秦子忱
  第四十七回 湖心寺月娘祝发 伽蓝殿孝子迷途·梦笔生
  第53回 于大人公堂为媒 方从益攀高图贵·牛瑞泉
  第一回马雄贪色巧施计秋月命贱任郎欺·芙蓉夫人
  第二十四回 骗珍饰征帆赴粤水 报捕房侦探闹申江·陆士谔
  第二回 (缺)·桃源醉花主人
  第五十九回 玳员外建塔开金藏 空大师奉母上莲台·梦笔生
  九·
  第六回 红粉阵里探风声 却把箱儿匿春情·慈溪居士
  第七类 引赌骗·张应俞
  第五十六回 呈妙计巧合师生·陈端生
  第卌九出 合冢·孟称舜
  第三十一回 隐士庐中逢旧隐 仙人岛上遇真仙·海圃主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浪史奇观·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长篇色情小说。又名《浪史》、《巧姻缘》、《梅梦缘》,作者署名“风月轩又玄子著”,其姓名不可考。现存有啸风轩本与日本抄本。小说凡40回。可钱塘秀才梅素先的一生风流韵事。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美妇人·不题撰人

    民国艳情通俗小说,共五回,不题撰人。书叙从前有个少年,姓令狐,名韩樾。家里虽然是做生意的,长得却是眉清目秀,平时也有学人吟诗作词,对弹琴更是有一手。这天他到了京城来游玩,骑着一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春闺秘史·不题撰人

    春闺秘史,清代中篇艳情通俗小说,不题撰人,凡十回。 却说清末民初年间,姑苏城内,出了一位风流才子,这人姓周名碧卿,是个世家子弟、家境也还丰裕,上无父母,下无兄弟,一手持家,好不一自一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春灯迷史·青阳野人

    《春灯迷史》作者青阳野人,其真实姓名不可考,成书年代亦未详,但可推测在道光十八年(1858年)之前,书已写成。 书叙唐玄宗时,浙江抚州府仁和县城里有书生金体,字生丽,风流标致,至 17岁通晓诗词曲赋,凡三教九流诸子百家无不成就。到了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