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三回 张德龙深奸谋逼变

作者: 芙蓉夫人

 诗曰:

  保忠锄佞有同心,痛哭陈书亦白深。
  无奈网罗重陷处,管教廷内有分金。
 
  却说张德龙奉旨去剿尚杰的家,并将这件绣戈袍,并三百口眷属回殿奏知主上。嘉靖大悦,对德龙道:“此事审决,并往剿家,皆系安乐公的功劳。今既追回那件绣袍,朕即转赐与卿家,以表元庸。但可即将奸臣并他人口押去法场,一齐开刀,回来复旨罢。”那德龙一时心内,正喜那绣袍终归于已,好不遂愿。又奉旨前去结果仇人,急出班谢恩领命。
 
  殿上走出湛甘泉、张天保,跪奏道:“刀下留情!”嘉靖说:“事既明白,急须正法,以免生事,如何卿等又要留情?”两臣奏道:“以事揣来,或是云豹做来,亦未可定。况犯人所说,系云豹的手下人,或与尚杰无与。如我主着一有智有谋的能臣,并假降一度圣旨,说召云豹回朝议事,看他动静若何。若系父子同谋弑君,他命谢勇到双谷口后,必令人打探着行刺的消息,事之成败,无有不知之理。他既然知事败了,必惧谢勇供出,一见官员到时,必定疑皇上命人捉他。若乘势造反,方是行刺的事真了。恳我主准奏。”
 
  那张德龙恨不即时杀了唐尚杰,方遂他的心事。今见甘泉等如此多方劝谏,正恐唐尚杰或时脱了身,岂不是反费了谢勇移祸的死功?只得出班弹奏道:“湛大人所奏太疏了,倘或他若是乘势真反起来,刀下无情,岂不是反伤了前去观兵的官员性命?况云豹本是个枭勇的,那个官员愿往?”嘉靖道:“张卿所奏极是。但湛卿说出,又触起寡人的远虑。”张德龙奏道:“远虑何来?微臣愿听。”
 
  嘉靖说道:“唐尚杰罪犯天条,幸他居阁,数家口眷亦皆在京城,今已一网打尽,料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势难走脱。但尚杰儿子云豹现镇雁门关,兵豪将勇。朕正虑杀了尚杰个老奸,后来云豹闻知,料无不造反代父报仇的。如何是好?”张德龙奏道:“我皇果然高见,不若我主暂将尚杰寄下天牢。凑着云豹或未能实知行刺败露,出其无备,命一朝廷能员,假旨召他回京议大事。他若一时上当,特自送死。我主不烦一兵,不折一矢,故属他们乱贼,合受显报的。若是知了,乘势作反,恳主上赐了兵符,任那前往的官员,遇库支钱粮火药,遇营调兵点将。又先选拣数百个精悍猛将,辅佐而行。何忧不捉了云豹来京,一同治罪?”嘉靖说道:“卿家果然忠心为国,高见不差。但未知那个愿往?”
 
  那陈安邦亦是忠臣,原信得唐尚杰是冤枉的,正欲前去与云豹商量个计较,打救他满门。并恐奸佞荐个奸党前去,不明不白,故意坐成他作反一般,越加激怒皇上。岂不是冤上加冤,诬上加诬?孰不若自己前去随机处置,或者有个救法,亦未可知。主意已定,出班奏道:“微臣愿往!”嘉靖说道:“前蒙卿家救驾,正合进爵公侯,乃足奖劝天下后世,忘身事君的臣节。朕自回宫后,一味烦恼,是以未及酬你元庸,今又挺身愿往雁门关行走。朕文臣有个张卿家,武臣有个陈卿家,天下何忧不太平?但云豹十分枭勇,卿家前去,正须仔细,不可造次。功成回来,更赐良田十顷,权且进爵忠勇侯,袭荫三代。”随赐兵符宝剑,并嘉靖亲手书了假诏,付于陈安邦。传旨将唐尚杰一切人口暂收入天牢,然后退朝。
 
  但那个陈安邦为人,张德龙平日亦知他与唐尚杰原是一党。今虽面应承皇上前去捉云豹,正恐他与云豹商量个计较昭雪,岂不是反便宜了?德龙父子归到家中,左思右想,忽得一计,说道:“有了。”随唤心腹家将顾宁上堂,张德龙叫他到身跟,附耳低声教他:“你可即速前往雁门关,如此如此说,然后回来重赏。”
 
  顾宁领命,即日起程,露宿风餐,果然到了雁门关。缘顾宁有一中表莫是强,现在唐云豹关中,为千总之职。那日受了张德龙之计,他一到关,便托言来探老表。兵丁引他进见了莫是强,两家说了一番戚谊离别的话。末后莫是强问顾宁道:“愚弟闻兄在张相爷处,大见信任,将来仕路有由,心下常常替你喜欢。但未晓今不远千里而来,为着何故?”顾宁道:“请退了左右。”是强果然命老将暂退。顾宁说道:“你关中就有大祸,你还不知道么?”是强变色问道:“有什么祸事?弟处总总未闻,烦兄明示。”
 
  顾宁说:“我因日前跟随张相爷上朝,适见皇上山东祭岳而回,说道行到双谷口,却被奸人行刺。捉了犯人,回京审判,那刺客至死还说是唐尚杰、唐云豹父子使他的。天子大怒,我家爷张德龙及二三大臣,屡屡保奏,奈皇上不准,已将尚杰一家三百余口下了天牢。今又特命将军陈安邦统了大兵,前来关中假传圣旨,召云豹回京。及一切党羽,一同斩首,免其在外作乱。约十日外,陈将军即到关了。我知了这个凶信,回家说知母亲。母亲知你在云豹手下为官,正恐株连,有关性命,母亲念着外侄亲情,特着愚兄预早前来报知。叫你及时偷自脱身,不可在此受累。”莫是强说:“既如此,何不同你入主帅处报个明白?他亦感你的恩典。”顾宁说:“此是朝廷机密事,是不宜走漏的。我不过为着兄弟之情,并承尔姑母之命,故前来报知。岂想他感恩的?况他就是个刀头之鬼,即说不说,亦何益于事?总系你知了,便顾你自己的前程为是。”说罢,即起身告辞。莫是强留他,宁又说道:“正恐陈将军就到,连我走不出。”莫是强道:“既如此,弟难以强留,烦回去代白姑母,小侄从命便是。”
 
  果然顾宁即去,那莫是强心内想道:“再不意唐家今有此大祸?但表兄特地到来,未必说妄。他来意明明教我先脱了身,但我系由云豹手下,借他平日抬举,乃有千总之职。正是食人之禄,须忠人之事,岂有同福不同祸的?况云豹父子是个忠臣,又爱士卒如子女。那个不敬服他?理合入帐禀明,但事体甚大,不宜乱道,又恐他全不知觉,竟入了奸臣圈套。孰不先对唐吉少年说知,才再作计?”
 
  正是:
  奸佞自能收死士,忠良亦有置腹人。
 
  却说唐吉系云豹之子,与母亲任氏、妹子金花,跟随父亲在此关中。但唐吉虽系年仅舞象,而英武突过父兄,真不愧将门肖子。正值太平无事,日间止与那一班将士,就在此雁门以北,正山禽野兽聚俗之所,或箭射云鹰,或手格猛虎,率为戏事。一日,公子正来与莫是强约去打猎的事。一见唐吉,是强正触起他的心事,便专意对少爷说道:“你家中有一天大的事情,你还闲心去打猎?”唐吉说:“我已禀明父亲,无什的事。”莫是强道:“不是这里,是京城令祖大人处。”唐吉说:“祖父处,近日亦未见着人来说有什么事。”是强道:“令祖处且着人来不得了。”唬得唐吉一惊,急道:“有话求莫骑尉明说。”是强道:“昨天我有表兄到来,报道天子往山东酬愿,到双谷口被人行刺,拿住审判,那人死口说,少爷的祖父、尊父主使的。天子大怒,将你满门收入天牢。今又特命将军陈安邦前来关中,捉你父子,一齐斩首。那个话,未必他无故说谎的。卑职意欲入阁禀明师爷,又见事忒大,未知如何?故欲先与你斟酌过,才敢进去。”
 
  说未了,唐吉魂不附体,失口一般,是强慢慢解救,始能开声道:“骑尉救我,如何是好?”是强道:“可入禀大人,皇上如此昏庸,均之一死。说他尽起关内兵马,杀回朝中,与公公报仇,若将士谅无不从。”唐吉说:“骑尉所见虽高,但家父素性忠梗,即死亦决不肯为此造反的事。若先去说明,反被他拦阻不便。倒不如尔等日夜紧紧瞭望,远远见了兵马,先来密地通知。浼尔等帮助,先杀了朝廷的命官。那时骑虎难下,然后逼了父亲,忧他不要作反!”唐吉说罢,那时在旁个个将士,无不合口赞道:“果然妙计。”
 
  正是:
  少年喜事非为计,有勇无谋果是真。
 
  未知公子的妙计后来造出何如,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53回 于大人公堂为媒 方从益攀高图贵·牛瑞泉
  第十一回 张状元衣锦还乡 武探花居丧守服·崔象川
  第六十一回 衣冠兽垂涎亲甥女·储仁逊
  第七回 壮士抱不平救人母子 美人思义士惹起相思·玉瑟斋主人
  第十三回 谭楚玉衣锦还乡 刘绛仙船头认女·
  第十四回 呆小官榻沿放手段·江左淮庵
  第六十二回深闺缱绻都督多情天理昭彰奸人授首·李涵秋
  第十八回 洞房花烛双双酣战·苏庵主人
  第二回 痴情士邀欢醉美婢·烟水散人
  第五回 太白星指点遇仙丹·
  第十九回 怡红院洗儿开宴 栊翠庵梦姊贻诗·临鹤山人
  第三十二种 一文碑·石成金
  第五回 献图谎奏惑君 妒美追舟遇贬·雪樵主人
  第三十六回 十尾龟掀起宦海潮 三家村酿出人妖案·陆士谔
  第十回 白公子尼庵私会 李宜儿月下佳期·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欢喜浪史·不题撰人

    《欢喜浪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坊刊本。序与《换夫妻》之序全同。似系抄自该书。次为“新刻欢喜浪史目录”,正文卷端题“新刻欢喜浪史”,半叶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贪欣误·罗浮散客

    这是一部明代短篇小说集,共六回,约五万字。每回演述一个故事。此书对了解明代市井生活有认只价值。[1] 相较于“三言”、“二拍”本书的文人化倾向更强。

  • 巫山艳史·

    清代白话世情小说。 又名《意中情》,四卷十六回。不著撰人。啸花轩刊本无序跋。其它尚有乾嘉间刻本,未见。啸花轩为清初书坊,可知其为清初之作品。顾名思义,小说主要是写男女之间的淫荡行为,类似《桃花影》,是一部淫秽之作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续金瓶梅·丁耀亢

    《续金瓶梅》全书六十四回,明遗民丁耀亢著。述《金瓶梅》主要人物托生再世、以了前世因果报应故事。全书以《太上感应篇》为说,每回前有引子,叙劝善戒淫说;以宋金征战为历史背景,描摹金人南下、汉人受苦之状颇多,甚为动人;然

  • 戏蛾记·齐谐山人

    《戏蛾记》,明清艳情小说,凡二回,齐谐山人著。话说北宋徽宗年间,在上杭县内,有一大户人家,姓朱名贵宇,字强民。他靠祖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更有一对千金,名唤云仙,玉仙。云仙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露春红·苏庵主人

    明清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六回,苏庵主人撰。话说大宋自太祖开基,太宗嗣位。经历七代帝王,都则偃武修文,民安国泰。至徽宗道君皇帝,专务游乐,不理朝政人事。以致万民嗟怨,金虏乘之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