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三十六回 吴夫人命仆购美女 屈师鲁奉诏查边庭

作者: 吴毓恕

  话说吴夫人自立议单后,随即择日开吊点主。所有陕西文武官员都来祭奠,又向藩库领出赐祭银两。到了出殡这日,是吴二长子做孝子,说不尽执事的体面。送殡人不少,送至天王庙中暂停,不觉到了百日。那吴夫人一日与屈生商议后嗣一节,屈生道:“子婿有条妙计,大约三四年之期,一定见效。若速,则一二年内亦可收功。”吴夫人问:“计将何如?”屈生道:“只须如此,花费些银钱,无不如意。”吴夫人听了这计,点头应允。背地与小姐商议,小姐以为然,说道:“只件差使,须得一个可靠家人,又要明白,带了银子,往南方扬州苏杭等处购买女子,年纪要轻,至大十**岁。要聪明美貌,会吹会弹歌舞,若是蠢笨之人,毫不济事。能买四人尤妙,切不可惜价。即使千金一人也可,此系关乎宗祧大事,花费银钱,不同浪费。若女子聪秀,将来生子必秀。南方山水清秀,借此人种,振我家声,子以母贵,古亦有之。”
    吴夫人道:“此说不差。家人刘升,在我家二十余年,老成可靠,人亦精明。若差他办去,必定不错。”小姐道:“是极。”小姐当即便遣婢请到屈生,一同商议妥了,然后吴夫人将刘升唤来,先将题目说与他听,叉说:“这是神仙遗言,屈姑爷的妙计,非此不能有后。你是我家陈人,此事你须照计办理,务要相准那人有貌并有福泽,多用银子不妨。你赶紧收拾行李,汇兑银两,起身往南方。先往扬州,再到苏州。半年之内,若能买好最妙。年纪不得过二十,身价不论。我今与你五千银子,万一不够,只管写信回来取。”
    刘升听了这语,摸不着头脑,又不敢谏止,只得听一句,答一句了。说道:“恐怕一人上路胆小,再得一人为伴较妥。”吴夫人想了想说:“你下去问问他们,有愿意去者,你酌量一人同去就是。”刘升答应了是,忙到下面问了同事。家人内有一个更夫名唤老乔,五十岁,是个河南人,口快心直,在吴宅已二十余年,颇有气力,也懂些武艺。刘升遂同他说了缘故,他满口应承,愿一同去。说好了,遂一同到上房回禀吴夫人。_吴夫人于是命管账的向南省靠得住的银号内汇兑五千银子,一半在扬州兑取,一半在苏州兑取,格外给了刘升老乔二百银子做路费。那刘升老乔忙忙的收拾行李,过了二日,辞了主人,二人动身往南方而去。那是夫人在家中与女儿女婿守孝,静候刘升回音。暂且不表。
    且说那西番自从屈生征平之后,留重兵镇守,三年无事。不料前任总兵病故,调了一个总兵,姓匡名超,广东人。到任后一味贪财,渐渐侵吞兵饷,刻扣军粮,弄的三军不服,聚众鼓噪,抢了粮台。幸亏匡总兵预先逃去,不致丧命。兵丁抢粮台后纷纷四散,甘肃督臣不敢隐瞒,据实入奏。圣上大怒,命督臣锁拿匡总兵解京治罪,再命访查兵丁聚众抢粮为首之人,其余逃走者,出示晓谕,一概赦罪。归诚者,仍准留营当差。
    有兵部奏道:“边庭重地,全靠统兵大臣赏罚分明,清廉自矢,方能服众。若贪鄙之辈,只知肥己,刻扣军粮,何能服众?相应请旨,简派大臣查访各镇。廉正者施恩晋秩,贪污者立予罢除。如此则士卒用命,兵心固结,边庭无患矣。闻前统兵大臣屈侯现任陕西,请圣上下旨,命他往甘肃一带查阅营伍,整顿一番。甘肃是伊旧治,兵将贤愚,是必甚知。有伊查阅,较他人熟悉。伊虽辞职终养,似此查阅营伍,不过一二年之期,即有卒事,如有旨命,他谅亦不敢再辞。”
    奏入,天子准奏。即着军机寄廷寄,着兵部差官飞递陕西,着抚转交屈侯。这廷寄不上十日,已到陕西。那时已值屈生商议遣仆南下之日,晏公接了廷寄,忙请屈生上院,亲将廷寄面交。屈生道:“三日后一准动身。”晏公遂吩咐首县,预备人夫轿马。首县忙出传单,晓谕沿途州县,备公馆办差,迎接伺候。中军参将又发信通知甘肃大小各营,静候钦差查阅。
    屈生别过晏公,回到家中,将此事禀告母亲丈母,说此乃君命,不能辞也,大约往返年余。吴小姐道:“官人此番前去查营伍去,不知随带多少人员?”屈生道:“此番奉旨查阅营伍,止须文武两员足矣。至于至了一处,须暗地采访,才得实情,那可不能拘定时日。若希图了事,甚非朝廷钦派之意也。”
    吴小姐闻言,点头钦佩,说:“足见官人心细,尽力王家,无微不至。”屈生道:“为臣当忠,分所宜然。家中之事,全仗吾妻照料,不用拙夫多嘱。但是二叔二婶处,须要用好言安慰他。说立嗣定是他那二子,非此不能激励他们用心读书。只要能进一学,怕不是享受家产,眼前不过暂为做作,骗他读书而已。如此说法,那吴二夫妇必然放心,不生别故。”小姐点头:“不为错,但官人此去,一路须要保重。时寄书家中,安慰老母,至家乡之事,既托母舅料理,大要无错。但愿此间妙计一成,吴门有后,我等归家,即可放心,兼不负爹爹遗言所托也。”
    屈生道:“万事自有一定,只好听天而已。”于是收抬行李,忙乱了二日。接着抚台各官饯行请酒,各乡绅亦然,屈生一概辞谢不赴。到了长行前一夜,吴小姐摆了一席饯行酒筵,是晚只有夫妻母子丈母女婿四人入坐。席间无非是些叮嘱屈生一路保重的话,屈生是安慰母亲丈母不用牵挂的话,酒完席散,归房安息。
    次早天明起来,梳洗已毕。人夫轿马,早已齐备。各大宪都亲来送行,屈生先拜辞了母亲丈母,揖别夫人,又唤乳母抱了孩儿来视看了看,少不得吩咐一番上下人等,出来升轿动身,说不尽的仪注。钦差是体面不过的。出了城,到了十里邮亭,众绅士人等早已恭候。屈生忙住轿下来,与众人相见,少不得领了三杯饯酒,别谢了大众,告辞起身。一路浩浩荡荡而去,官绅等众遂后各自回城,也不必细表。
    屈生此去,先到陕南阅视营伍,背地里改换服色,到处私访。这且按下不表。再说刘升老乔二人奉了主人之命,往南方购买佳人。两人乘坐了车辆,从大道前进。一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话休烦叙。那一天已到了清江浦,此地是南北通衢,舟车并行之地,十分闹热。二人到后,即住在客店,打听离扬州路程。店主人道:“此地往扬州,水旱皆便。若走旱路,从淮安一路进发,有三百五十余里程途。不能坐车,要用轿子或小车二把手者,大约六日可到。若坐船,水路有三百八十余里,搭船包舱,不过每人花上三四两银子,至迟走六七天,快则三四天即到,要看风顺逆。总而言之,走旱路盘费须十金之外,人又辛苦。走水路,又省又不辛苦。客人自己斟酌。”刘乔二人道:“水旱两路到底那路平静?只要安稳,倒不在乎省费。”店主道:“如今天下太平,年谷顺成,盗贼稀少,不论舟行陆路,都是千安万妥,决不至有抢劫之事。”刘乔二人听了店主一番话说,二人商议道:“还是搭船包舱较之旱路省事,人亦安逸。”议定后,即托店主人带领到河下看船,当时看定了一只货船,可以搭,店主忙替他包了一个中舱,讲好了船价,银二两八钱,每顿饭加银五分,不过一样蔬菜,要吃好菜,须自己添买,船上有会弄炒炸烹调,无一不会。刘乔听了大喜,二人忙给定银。回店后,即算完店账,收拾行李,雇人挑了,辞别店主下船。到得船中,将行李安放停当,打开铺,开起床铺,静候开船。同船也有数人,都是往扬州去的。彼此各通问姓名,大家闲谈叙话。
    刘升向一老者姓范的问道:“老人家贵处何县?”范老者道:“敝处就是江都首县人,向在城中居住。固有事往清江,如今事结了,搭船回去也。今吾听老兄口音,不是南边人,贵处何省?”刘升道:“敝处陕西。”范老者道:“来南何事?扬州到过否?”刘升道:“初次奉主人之命,来扬州苏州,购买女子与主人为妾,实因主人无子,主母大量,要替主人多置侍妾,故不惜重资,命我二人购买。老人家既是扬州本地人,也该晓得那购买女子,要托甚等样人,方才妥当,求老人家指示一二。”范老者道:“大凡买女子,离不得媒婆,还有官媒。扬州女子要买不难,价亦不至十分昂贵。但粗蠢者多,若要聪明俊秀女子,除非苏州才有。不知贵主人是要结实人呢,要聪明人呢?”刘升道:“自然是要聪俊一流人物,却也要厚重一路,若是十分轻佻,也不足取。”范老道:“如此说来,扬州也还有。等到了地头再看罢。老兄若住店,一进城东大街,即有好客店。”刘升道:”多承指教,俟到扬州,一定要到府拜望的。”范老者道:“岂敢岂敢,如不弃嫌,枉驾舍间,老朽亦可奉陪各处游岸,稍尽地主之情。”
    二人说的投机,竟共桌而食,不分彼此。次早开船,一路顺风。走了三天,己离扬州不远。范老者与刘乔二人站在酒舱外,指与他二人看道:“这是二十四桥,那是淮水河,离城只得数里了。”不多时,果然已到扬州城外。望见城池一带,高堞长亘二十里,果是淮扬古迹。人烟稠密,风景清幽。船泊码头,船家向各位客人道:“已抵扬州城外了,尊客们还是先上岸寻着亲友下处再来取行李呢,还是行李一同去的,早早收拾。如要雇挑夫,我上岸替你们去雇。”那时也有先上岸的,纷纷不一。惟有刘升专叫范老者指点,一同进城,留下老乔暂等。刘升先同范老者进城,寻了客店。登时店中打发店小二一同到船上来挑行李,刘升道:“谢过船家。”又格外给了水手们些酒钱,彼此说些多谢费心,然后刘乔二人同店主小二挑夫一路进城。
    不多时,已到客店。店主接入,看了房间住下。那时范老者已自己归家去了,约定次日来拜望,奉陪去游玩。刘乔二人问了店主姓名,那店主亦问了二人姓名省份,知道是公门中人,不敢怠慢,忙叫店伙计预备茶水。店小二问道:“刘客人可要喝酒吃饭?要用甚么菜蔬?吩咐下来,我好去料理。”那时天将交午,正是午饭时候。刘升道:“菜是随便,酒也要的,但得一二样荤菜,二三味素菜够了。”店小二答应道:“好极。”随到外买菜沽酒,叫厨子煎炒起来。不多一刻,菜饭皆熟。店小二摆起两付杯筷,请刘乔吃酒。二人入座,小二端进菜来,果是两荤两索,无非鱼肉豆腐与素菜而已。
    刘乔各饮了几杯酒,当即吃饭,饱餐了一顿。小二收去,随即送上茶壶。刘升放上茶叶,小二拿壶去泡了茶来。店主人走过来,刘升忙让坐。店主坐下,慢慢叙谈。原来这主人是山东人,姓田号松山,是个贩枣子客人。做了多年生意贩,买卖柿饼枣子,赚了钱甚多,兼在扬州日久,人地熟悉,因此开了客店,名曰和顺客栈,专住北方客人。刘升同他谈谈说说,颇投机缘。话引话,遂将奉主人买女子的话叙出。这一来,管教田松山举荐媒婆,范老者领去游玩,都在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六十七回 痛王嫱皇亲思女 游花园九姑传法·雪樵主人
  第三十五回 庆蒲觞芳洲观竞渡 开寿筵舞榭发悲歌·归锄子
  第四十三回 借盘缠役匪双结盟·储仁逊
  第五回 假道作邻奴锥还露颖 荡舟逢宿侠萍且留踪·吴航野客
  第四回 岁尽头千金收屋券 月圆夜万里接乡书·逍遥子
  卷二十六 情中憾·曹绣君
  序·吴毓恕
  第二回 老绾贪恋租税销魂·临川山人
  临安寺僧·
  认假成真舅舅甥甥弄成活鬼 道真还假擒擒纵纵算就深机·娥川主人
  第145回 访根由严拿侯恶 放良民参革属员·牛瑞泉
  卷五争占类 赵县令籍田舍产·余象斗
  第九回 致我死反因不死·嗤嗤道人
  卷 三·陶辅
  第五回 倒浇腊骑马入宫门 反插花取火隔山岭·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双合欢·青心才人

    《双合欢》清朝章回小说,又名《金云翘传》、《双奇梦》。全书4卷20回,署名青心才人编次,成书于顺治、康熙年间。传本在中国近年才发现。国外日本有内閤文库藏本。作品主人公王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五美缘全传·佚名

    《五美缘全传》是一部著名的言情小说,在刊刻之初名气较大。书中写书生冯旭与五位美人的姻缘故事。其中,主人公几经周折,历尽磨难,最后并娶五美,成就“五美缘”。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巫梦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十二卷。不题撰人,作者不详。此书《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未著录,日本佐伯文库、中尾松泉堂藏有啸花轩藏板本,半叶九行,行二十一字,啸花轩为清康熙间书坊,可知为清初的作品。此书在清代一再被禁毁,国内未见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昭妃艳史·

    《昭妃艳史》,明清艳情小说,凡六回,不题撰人。 话说金废帝海陵王初名迪吉,后改名亮,字元宫,乃辽王宗干第二子。为人伪善奸诈,躁急多猜忌,残忍仕数。年十八,以宗室子为奉将军,迁骠骑上

  • 九尾狐·梦花馆主

    本书堪称晚清著名长篇章回小说《九尾龟》的姊妹篇。小说较为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清末上海滩名妓胡宝玉风流浪荡、卖笑追欢的烟花生涯。她俏丽妩媚,淫荡妖冶,风情万种,又极擅独出心裁,领异标新,不知迷倒了多少达官贵人、骚客豪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桃花艳史·佚名

    清代白话中篇世情小说。六卷十二回,作者不详。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合影楼刊本,封面题《新刻桃花艳史》。每卷两回,卷首又题《新编桃花艳史》,无序跋,当为清代前期或中期的作品。小说叙唐代少女金桃儿与才子李辉枝的爱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