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八回探消息书生投网

作者: 不睡居士

  第八回探消息书生投网
  词曰:《蝶恋花》
  纷纷魑魅寰区绕,我还疑碧天犹未晓。个中机谷知音少,当头一棒今了了。遍天涯消息谁讨,冤家路窄,忽遇前山獠。一片含沙何处扫,令人扼腕增烦恼!
  富公挈家赴戍,一路无话,暂且不提。却说钟倬然当时因遭邢氏谗言,以至翁婿生嫌,一愤之气,带了庆儿,飘然出门。到母舅宋武城家,说知来意,叮咛有访问我的,只说不来。所以当日富公,着人到宋家询问,回说不来耳。一住数日,即往浙江西湖,并越地之山阴禹穴间,遍览山水之胜。往来忽经数月,因想起父亲有个好友,是丹阳人,姓薄,名宇凉,出了贡,现任河南开封府通判。还有父亲一个门人,姓符,名清,字秋云,是举人,在山东东昌府莘县作宰。不如此去看他们,遨游山水,也是快事。主意已定,别了母舅,买舟至浦口,雇了牲口往开封府进发。不则一日已到,下了店,即去往谒。农民进去禀了,原来那薄通判,年已望六,其为人也,目有炎凉,心怀刻薄;其为官也,喜收暮夜之金,能吸穷檐之血。为此履任以来,从无亲往朋来。因知钟生乃富御史之婿,见了名贴,即叫请进内衙相会。倬然进内,礼毕,坐定。未叙寒温,薄老先问:“令岳大人一向万安?”倬然道:“托赖福庇。”又说:“令先君与学生,为莫逆之交,不意仙游,使学生尝抱人琴之感。又因一官匏系,寄迹他乡,致与贤侄又久疏世谊。今幸获赐教,欣慰鄙怀!”倬然道:“先君在日,久叨知爱。不幸小侄怙恃继失,家道飘零,一向寄食外家亲朋,父执交概疏阔。今因家居无聊,游学中州,使侄获瞻山斗,何怜如之。且入境即闻老年伯政声匣野,民歌五礻夸,不胜庆羡。”薄老即吩咐将钟相公行李搬进宅内,遂设宴款待一番,情绪迥出寻常,倬然甚是感激。一住数日,即欲辞行,薄老死命苦留,说道:“贤侄岂比外人,虽然荒署慢贤,亦岂有到此即去之理!且请宽心,况尚有事请教。”倬然见他留意至诚,只得住下。又隔了数日,只见薄老欣然进书房来,说道:“恭喜,适见邸抄,令岳已钦召进京矣!”倬然道:“家岳宦游之念又澹,何忽有此举?薄老道:“乃词林姓倪者,特荐的,只是学生有一事奉恳。”倬然道:“有何教论?”薄老道:“不佞历俸已深,今值计典之期,欲请老侄入都,转恳令岳,介绍图一升转,不知老侄肯用情否?”倬然道:“老之事,小侄该效微劳。但近来与家岳不睦,不屑去求他。”薄老道:“这又奇了,老侄乃令岳之赘婿,情同父子,却为何不睦?”倬然便将宠用刁仁,赌气出门的话,告诉了。薄老听罢,就疑倬然是丈人逐出来的,无所依归,来此就食的。便应道:“原来如此!”又说些闲话,便进去了。自此一连两三日,不出来陪,家人们伺候并供给,也十成其七。是什么缘故?原来此老势利肚肠,以前的情全是奉承他丈人的御史,并不是念平昔的世交。因听见说翁婿不睦,知是奉承来无益的了。所以就转过脸来,诸凡冷淡了,这叫做箭无虚发,势利的人往往皆然。倬然见此光景,也就会意了,不觉长笑一声,赋律诗一首。
  诗曰:
  苍凉长剑倚秋天,孤客高吟寄短篇。
  世事人人诓个是,寒暄处处尽皆然。
  不愁老马终悲□,岂效歌鱼近乞怜。
  风浪几经余劲骨,笑听篱下大声传。
  次日即束装辞行。薄老假意留了一番,即送出程仪二两。倬然道:“老伯请收了,小侄此来,不过念故旧之情,实非图苟且,以作抽丰之客。况囊中尚有杖头,不烦费心,厚惠断不敢收!”作谢了就行。薄老亦不多让,即送了出门。主仆二人仍到旧店中,谢了他即雇了牲口,往山东莘县而行。
  不则一日,到了莘县,即在东门外,寻了一个尘远庵作宿。庵僧超凡,原籍也是丹徒,知是同乡,慨然留下。且意况甚觉洒脱,倬然亦喜。次日遂进城,往谒符知县。原来那符秋云,平素为人、做官操守,与薄老不相上下,也在丹徒西门住,家中人不时往来,已知钟生是丈人恼他出门的。当下见了名帖,思量他此来,为久住之计,不好打发,终久招一怪,不如不见的干净!叫农民回说:“老爷在此,因畏功令,一概绅衿亲友,并不接见。况来往的多,亦未知真假,名贴也不敢领。”倬然听了,哈哈一笑道:“我便是惯冒名哄人的光棍!”叫庆儿接了贴,就走。倒是庆儿愤愤的说道:“你老爷,是我老相公亲授业的门人,如今做了官,眼睛忒高,看不见人了,天地君亲师,也没有的,还亏他在此做官!”倬然连忙喝住,叫他跟了出城。
  回到庵中,想着资斧将竭,作何区处?即点坐潜思。那超凡询知符知县不见缘由,又见倬然这般光景,便问道:“相公有何心事,可能赐教否?且〔未〕来还是或行或止,或者贫僧能为你分忧,也未可知。”倬然听他词意慨然,似非世俗中人,遂把出门的缘故,并河南的情由说了。便道:“小生目下,身心如浮云流水,茫无定向,兼之所谒非人,势处阮籍之途,未免杨朱之泣,故在此踌躇不决。”超凡道:“这等看来,相公是个不趋势利,忠诚耿介之士了。可敬,可敬!你请放心,僧虽是方外少年,时也曾替人排难解纷,千金一诺,眼里也认得几人,人喜的是扶危济困,恼的是附势趋炎。你既是艰于进退,一年两载只管在此,总不烦你费心。正可安心习静,以图进取。僧与尊驾结个云水之交,何如?”倬然听了,说道:“我只道风尘多势利,何期世外有高人!既蒙美意,只得暂借一枝,容图厚报!”超凡笑道:“僧岂望报之人乎!若望报,则与世俗一流矣。”倬然亦笑道:“以吾师之大雅,反是小生失言了。”从此倬〔然〕在庵中,别无一事,日与书籍为伍,暇则与超凡谈今论古而已。
  却说庆儿见主人进退无计,寄食庵僧。暗想:“我随在此,有何出头日子,不如走回乡去,别图生〔机〕,有何不美!况且还剩二三两银子,再偷他几件衣资,卖来够做盘缠了。”主意已定,次日五更起来,收拾停当,悄悄开了门,飘然而去。天明超凡起来,伏前装香,只见大门都开了,即往庆儿房中一看,行李俱无。遂叫倬然说知,倬然道:“不消说得,此奴见我处于岐路之间,遂生背主之思,小人之心,一险至此。可恨!可恨!”超凡道:“人情欢乐则聚,患难则离,洵不谬矣!但如今衣冠,谁不俱炎凉之眼。即薄老与符君可鉴,岂可独责之小人乎!此平常之事,不足为怪的,只索之一笑。”倬然听他说得透彻,也就不放在心上。自此日月如驹,住在庵中,不觉一年有余。忽然一日,超凡在城中回来说:“闻得新任巡按,是令岳,可去见他么?”倬然道:“翁婿至情,只因他忠言逆耳,不识贤愚,故尔愤然出门。但他现任此地,若去见他,反觉势利了,只是不去的妙!”超凡道:“见识极是。”又迟了几时,听得出巡兖州府了,值此患难之时,我若不去,谁与料理家。超凡道:“避之于显荣之候,趋之于患难之中,真豪杰胸襟,血性汉子,难得,难得!如今足下,只该到济南府一询便知,此处去亦不远。贫僧与你打点盘费起来,明日就行。”当夜无话,次早起来收拾行李,超凡送出盘费十两。倬然道:“不用许多!”超凡道:“出外的人,多留些在囊中,也好防意外之需,倘有缓急,更求谁去!”倬然方收下了,谢道:“吾师为世外之高人,早已超脱在世俗之外,一切感激套话,不敢赘一字,总勒之于心耳,但小生此去,行止必有信至吾师。”超凡道:“僧家迹踪无定,亦不必寄信来。”原来早上,超凡已雇下头口,当下便分别起身。不则一日,行至高唐州,天色已晚,即在东门外一个大饭店中住下。少停,即请店主人来问富公的事。那主人家道:“富按院问了军,往陕西去,才起身不多时。客人与他想是亲戚么?”倬然未及答,只见内边一个人来,急急的叫了主人家进去。你道这主人家是谁?原来就是沈君章。他与刁仁同展,开下此店,这段情由,却在富公问军之时同时的。所以不便说了这边,又说那边。待我如今慢慢补说出来。
  当时,刁仁自从在兖州府,领了富公家书,到家见了夫人,假哭了一场,说上一大些忠义的鬼话,夫人一时也信他了,把一个儿子,竟把他了。那鹤仙是邢氏从小领在身边,至今不离的,此时已有七岁,有甚不肯去。夫人又将几十两银子与他做盘费,一夜里飘然而去,挈家竟至张家集沈君章家住下。原来当时打劫之银,沈君章分了一半,一半分与众人,绸缎等物亦如是,彼时就有个一号鲸吞之意。因见他夫妻到来,遂哄刁仁道:“兄弟这宗银子,放在家里,恐怕有个差错,我尽寄出在外,对你说个明白,使你放心。”刁仁道:“哥说甚么话,弟有甚么不放心!但那颗印,你们不拿来也罢,如今在否?”君章道:“那有心要他,只因在扶手内,开看是印,那印我现埋在地下。”自此刁仁住在沈家,邢氏与沈君章常常温温旧情,好不快乐。隔不多时,不想严查此盗案,乡村城市各处稽察。又因刘瑾必欲追究富公之子,恼李巡抚庇护,以拐遁审责,竟把他降三级调用了。仍往原籍,并山东两处查缉。两按同在严急。此时君章的邻居,见刁仁一家来住下,就有人来问。君章虽支吾了去,终久疑心生暗鬼,坐立不安。想着有个外甥,在高唐州住,唤盛二,是禁卒头儿。与刁仁商议了,竟迁至高唐,在东门外赁了一所大房子,开着个大大的坊店,接宿来往的人。恐富公子的事发作,刁仁遂改姓了王。幸而富夫人当日禀县报呈,只说刁仁拐遁,并不说刁仁是山东人。所以此处,也没有人疑心,况且也没人认得他。却却这日,倬然下在他店中,正在对沈君章动问富公的事,却好刁仁在里边走出来。听见外面说话的声音熟,就住了步,在门缝里张看,认得是倬然。为此使君章的儿子长儿,叫了沈君章进去。当下刁仁道:“你与他讲话的人,就是老富的女婿钟倬然。便是我的对头了。”“怪道他进门就问老富”。刁仁道:“我却要和你商议,此人最罡,将来回江南,知道我领了他舅子来,必要追究,就有些不妥了。况丈人不在,权归于他,万一被他访着我了,可不是反吃他的亏!不如先下手为强,非(想)个法儿算计他。”沈君章道:“店里人多,别事难做,现今奉宪搜查富公子,他是富御史的女婿,不如等我州里去禀了,拿他去追究,官府自然将他收监。那时只消托我外甥,预先替一个病呈,悄悄弄死他,谁来要了命去么。”刁仁道:“绝妙、妙、妙!只是他明日早就起身了,须今夜就禀。”君章道:“我如今就去!”忙穿上袍子,就往衙门,不多时,带了两个公人来了。沈君章即指定倬然道:“此位就是富按院的女婿、钟相公!”不由分说,差人就将倬然一索拴了就走。倬然正不知为何,□□□□怎么说,那公人不言语,拉了就走,一径到(下缺一面)匿富公子者,一并治罪。本州也不听你的狡辩,只解之上台,你到那里分辩便了。”说罢,就吩咐收监候解,遂退堂进去了。倬然此时,已属百喙难辩了,只得随了禁卒进监。正所谓:
  明枪容易躲,暗箭最难防。
  评:
  倬然算计得停停当当,至簿、符二处,不意闭门不纳,无心中遇超凡,反能慷慨留宾,可(下缺)

猜你喜欢
  第二十回 莫逆友撮合缔朱陈·
  卷四·
  第15回 处势穷设计脱身·弥坚堂主人
  第九回 咏花池乐中寻乐趣 赐吉簪错上错凑合·尹湛纳希
  第 六 回 都统凯旋选美女 丽容被诓上京都·
  第三十七回娼门送嫁一片痴情客馆谈心两行清泪·平襟亚
  秋夕访琵琶亭记·李昌祺
  第九回 章学政潜室偷欢·
  第五回 才自怜才只一言而婚姻定 恶偏党恶早多谋而机诈生·
  六·
  第十一回 娇姐姐无意堕牢笼 俏乖乖有心完孽帐·醉竹居士
  第三十九回 世界昏暗夫妇入囹圄 恩义分明母子得佳丽·黄南丁氏
  第六十八回 饮番酒宫女脱靴 匿绣鞋天子袒护·
  第二回 安垲第无意遇豪商 清和坊有心捉瘟客·陆士谔
  第61回 诳小人巧配婚姻 戴家出乡民觅舅·牛瑞泉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风流悟·坐花散人

    世人有何下贱?无钱便是下贱之因。有何尊贵?有钱便是尊贵之实。下贱之人,有了钱,便改头换面,自然尊贵起来;尊贵之人,无了钱,便伸手缩脚,自然下贱起来。所以说:“富贵不奢华,而奢华自至;贫穷不下贱,而下贱自生。”

  • 品花宝鉴·陈森

    《品花宝鉴》是我国第一部以优怜为主人公来反映梨园生活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共六十回,产生于清代道光年间。它的作者是江苏常州人陈森。小说以贵公子梅子玉和名伶杜琴言、书生田春航和名伶苏蕙芳同性相恋的故事为中心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八美图·佚名

    《八美图》全书三十二回,清代刊本,书署“佚名”。描写宋代杭州人柳树春经历的悲欢离合故事,特别是书中的八位美女形象,叛逆反抗,不屈不挠,尤为感人至深。由于《玉楼春桃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情变·吴趼人

    清代爱情小说。八回。未完。署,趼人,即吴沃尧撰。第九、十回存目。卷首楔子列出全书回目。宣统二年(1910)《上海舆论时事报》连续刊载写至第八回的一半作者去世。后收入阿英编《晚清文学丛抄·小说二卷》(1960 中华

  • 两肉缘·不题撰人

    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四卷十二回。不题撰人。成书于清乾隆年间。现仅存清写刻本,藏美国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1995年台湾大英百科股份有限公司“思无邪汇宝”排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