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 十 回 平凶僧夫妻团圆 秦总镇自罹法网

作者: 储仁逊

  第 十 回 平凶僧夫妻团圆 秦总镇自罹法网

  虫惠蛄身世几春秋,转瞬蓬蒿共一邱。试问当年守钱虏,至今黄土有金否。狗苟蝇萤无已时,旁观未免笑君痴。邓通曾费千求力,今日铜山属阿谁。话话法空手提禅杖,同秦豹并众多凶僧出山门来迎敌。只见官兵前来围寺;忽见军中闪出元帅,认的是董良才。良才用手一指,喝道:“贼僧法空。不守清规,竟敢听秦豹之言,竟敢造反,抗阻天兵,还不知罪受绑!” 法空闻言大怒,手擎禅杖竟奔良才而打。中军官熊兆姜手拧方天戟来战法空。秦豹来助战,被苗青拦阻厮杀。这熊中军与法空战了三四十回合,不分胜败。法空故意闪出一空,熊中军不知是计,拧戟分心就刺;法空侧身躲过,单臂抡杖,反身打去,熊中军招架不及,被杖打落马下,乱刃下而亡。法空率众僧闯大队,苗青大惊,遂撇了秦豹,来救良才,一同落荒而逃。法空紧追。苗青遂取弓箭望法空射来,正中法空左膀。秦豹鸣金,两下收兵。苗青保护良才回归大营。查点兵将,将官伤了十四员,兵卒死伤百余人。良才闷闷不快,不表。

  且言法空调理箭伤,两三日已愈。遂向秦豹说道:“良才小辈只依苗青一人,咱明日用调虎离山计方可成功。” 秦豹问:“何为调虎离山计?”法空说:“你去骂阵,苗青必然出马与你厮杀。要你杀一阵败一阵,调开苗青。我率领众僧一齐杀进他的营,捉拿董良才。再擒苗青易而不难。” 计议已定,一夜无话。

  次日饱餐战饭,秦豹提斧上马,法空督着众僧兵,出山门略阵。苗青闻秦豹前来骂阵,禀明董帅,一马当先,前来与秦豹厮杀。战了一二十回合,秦豹往荒郊败走。苗青在后追随。法空乘此无备,率领僧兵一拥杀进官营,如虎入羊群一般,逢着死,遇着亡。三军心惊胆怯,四散奔逃。董良才见此光景,只吓的魂不附体,遂弃了营盘,落荒而逃。后面法空紧紧追随。

  正在为难之际,见迎面山林中闪出二位女将,坐下桃花马,手擎绣绒刀。良才此时惊魂千里:“前后受敌,吾命休矣!”及至二马临近,认的是春香并素梅小姐,遂迎上前去,口呼:“小姐救命,众凶僧追来。” 秦素梅闻言,让过董帅,拦阻法空。二马盘旋,杀在一处。战有三五回合,法空被秦小姐一刀斩于马下。众凶僧见师傅一死,皆四散而逃。良才见杀散众多凶僧,心中大悦,遂近前致谢。忽见苗青手提人头,问道:“ 姻兄所提何人首级?” 苗青近前说:“此系贼子秦豹首级,前来报功。” 秦素梅闻言,定睛一看,正是胞兄之首,不由心头火起,手举绣绒刀向苗青杀来。良才拦曰:“小姐息怒,令兄所作原有杀身之祸。” 遂将苗凤英还阳,夫受妻职,秦总镇上本参劾,秦豹私投罗山寺一一说了一遍。素梅听毕,只落得长吁短叹,良才口呼:“小姐若能随我进京,以救监中苗凤英可否?” 素梅应允。良才下令拔营回兵。只见一人跪在马前,口呼:“老爷,小人奉命搬请家眷,不知何故老太太自缢身亡,老太爷不肯进京。现有家书捎来。” 遂呈上。良才拆封看毕,原来吴氏自愧自缢,所生之子被火烧死。父亲方明吴氏用计,无颜来京享荣。不由叹息,只得催趱人马回京不表。

  且言秦总镇闻人报董良才收了小女素梅,杀了儿子秦豹,不由气填胸膛,大骂:“ 董良才害了我儿,骗去我女。此仇如何不报?好一无耻丫头,你既无兄妹之义,我岂有父女之情?”遂修了一封假反书,带至金銮宝殿,单奏一本,言:“董良才勾引臣女素梅在七星山作乱,扯旗招军,欲夺吾主江山,报逆妻寄监之恨。现有反书在此。” 遂将反书呈上。灵帝览本大怒,秦总镇见帝怒,又奏:“ 董良才谋反,他妻苗凤英必然知情。将苗凤英发到为臣衙门,究问真情,俟董良才到来,再拿他定罪。” 灵帝准奏,总镇秦承翰遂将苗凤英提至镇署。

  秦承翰升了大堂,把苗凤英提至大堂喝道:“ 小贱人,你丈夫谋反,你必知情,速速供来。” 凤英回答:“ 我丈夫乃守法明礼之人,并无谋反之意。” 秦承翰喝道:“ 你丈夫引诱我女素梅在七星山招军,今又兵合一处,不久就来攻打长安。现有他反书作证,你速实招,免尔大罪。若再强口,休想你生。”凤英说:“你女我不识认,董帅心如日月,怎肯叛国?大人细访,自有水落石出。” 这秦承翰一心想着报仇,要把苗凤英屈打成招,好拿董良才治罪。见凤英不招,遂吩咐左右:“给我拶起来。” 左右人役不敢怠慢,遂把苗凤英拶起,只疼的凤英死去活来,并无口供。秦承翰见无口供,命人役用炭火炮烙其足,只烧的凤英双足焦黑起火泡,大骂:“老贼”不绝口。秦总镇见他无供,命从人在堂前撒下铁蒺藜,把他绳缚二背,令他滚堂。人役立刻撒下铁蒺藜,推倒凤英滚之。只闻凤英叫一声苦,人役禀道:“苗氏气绝。”秦总镇离位一看,见凤英面白唇紫,绝气而亡。心中暗想:“苗氏死也不屈,只是没有口供,如何复旨?” 遂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不如将狱婆唤来,给他十两银,将狱婆绳捆两膀,绑在监中。奏明圣上,只言苗氏畏罪惧审,把狱婆捆绑,连夜逃去。就把苗氏尸骸埋在花园,神不知鬼不觉,掩饰严密。”主意已定,遂与狱婆依计而行,又命家丁冯德花园掩埋苗氏尸身。

  冯德遵命,背负尸身竟奔花园,暗想:“ 严刑拷死苗氏,又与狱婆定计欺瞒圣上,倘若泄漏,必有杀身之祸。”来到花园放下尸身,正然掘坑,忽听一声叫苦,吓了一跳。回头观看,见苗氏坐起,只听问道:“ 此系何处?你系何人?”冯德见苗氏苏醒已活,说道:“我名冯德,实对你说,我家老爷假修反书,奏于圣上,将你提来苦打成招,把你夫妻致于死地。不料小娘子绝气而亡。我家老爷恐圣上见怪,不知与狱婆定下甚么计策,令我将你埋在此花园内。此系实言,并无捏造。”凤英口呼:“大爷,我与秦总镇无仇无恨,要害我于死地。只求大爷看我屈情,救我出火坑,恩有重报。”冯德闻言,口呼:“ 小娘子你含冤负屈,令我救你,我若救你,无处安身,如何是好?” 凤英说:“ 恩公将我送在我义父马丞相府方妥。” 冯德闻言说:“ 好,好,好。但只白昼不便行走。且到我房,黄昏再行。你意如何?” 凤英说:“若得如此,感恩不尽。” 冯德遂将凤英藏匿房中,又向婆儿说明。候至日落黄昏,婆儿说:“你在前引路,我背负小姐何如?”冯德首肯。商议已定,冯德在前引路,悄悄一同出了花园后门,穿街越巷,不多时来至马丞相府门。

  相府门上人拦阻问道:“ 你是什么人?来此何事?” 冯德拱手含笑说:“借重一声,禀报相爷,就言冯德夫妇送凤英小姐来了。”门上人闻言,不敢怠慢,遂往内通报。正逢丞相思索秦承翰奏本,提凤英严刑审讯,放心不下,忽闻冯德夫妇送凤英来府,遂命丫鬟报于夫人并晓云知道。夫人命金花引路出来,命冯德之妻将凤英背到官宅,放在软榻。半刻工夫,凤英苏醒,方将二目闪开,见马丞相并老夫人、晓云、金花众人皆在身畔围绕,不由落泪,叹道:“ 奴好命苦!秦贼私造反书,将俺夫妻陷于死地,现有恩人冯德可证。只求相爷替俺夫妻伸冤报仇。” 丞相闻言,遂问冯德:“秦贼因何一心谋害元帅夫妇?”冯德跪禀:“我家主只因少爷秦豹私投罗山寺,元帅在阵前斩了秦豹,在七星山又收了他女秦素梅。他一怒,私造反书奏上。圣上准本,将小姐提到总兵府,以非刑严究。小姐命绝,令我埋尸花园。在花园小姐复生,故而救至相府。” 丞相怒道:“老夫明晨走马上朝,辨明皂白。”遂留冯德夫妇在相府,这且不表。

  次日清晨万岁登殿,秦总镇出班奏曰:“ 苗凤英惧罪,把狱婆绳缚两膀,竟自脱逃。” 圣上降旨:“秦爱卿四路陡拿。”秦承翰领旨下殿,正遇丞相马凤冈带领凤英、冯德夫妇上殿辨本,只吓的心胆俱裂,忙忙出朝而去。丞相上殿,辨明秦承翰蒙君作弊,欺君罔上。又有凤英、冯德夫妇作证。龙心大怒,正要降旨锁拿秦承翰,只见黄门官上殿启奏:“董良才回朝,在午门候旨。”圣上降旨:“宣董良才见朕。”

  良才闻宣,令春香在午门静候,遂带领秦素梅、苗青一同上殿。圣上问出征之事甚详细,良才就将秦素梅、知县曹春煦、秦豹、苗青、贼僧法空之事一一奏了一遍。圣上问道:“你可知秦承翰参你归叛造反否?” 良才忙叩头泣奏道:“为臣赤心,惟天可表。”圣上降旨:“锁拿秦承翰,金殿对词。不移时回奏:“秦承翰自尽而亡。” 秦素梅闻父死于臭名,自己欲寻无常。良才拦阻,灵帝问:“殿下何人自寻短见?”素梅忙跪奏:“ 罪女乃秦承翰之女。父兄罪犯天条,罪女情愿一死。”灵帝曰:“尔乃英烈之女,自有褒封。” 遂封董良才为吏部天官,代理大将军之职;苗凤英封为纯贞一品夫人;秦素梅封为英烈夫人;封苗青为镇边总兵;赏冯德夫妇黄金白银各一百两。众人谢恩出朝,一同到相府,谢了相爷深恩。相爷喜之不尽,设宴款待。真正是:

  夫妻团圆,兄妹相逢,喜从天降。

  良才迭次接父来京享荣。日久之后凤英生了一子,中了探花;春香生一子一女;素梅生二子:一为翰林院侍读,一为驸马;又收金花为妾,生一子,荣华一门。正是苦乐悲欢一段因由。

猜你喜欢
  第十三章 闻败·林纾
  第二十三回 李陵败石家父子 吴銮差左右先锋·雪樵主人
  第七回 结社谈文消寂寞 游园睹色惹相思·
  第七回 开胜筵招饮一枝园 访彼美重游半山寺·牢骚子
  第08卷 矢冰心桑氏羞郎 见苍头梁生解惑·李渔
  第十二回 李淳风魂游天府 武则天被斥为尼·
  第五回 撰祭文痴心人悼亡 念亲情老太君痛别·归锄子
  第三十四回 绿洋湖因财害命 白渔村逃难逢生·
  第03卷 窃馆榖豪家延捐友 撞金钟门客造奸谋·李渔
  第五十一回学校春深莺莺燕燕佛堂夜永雨雨风风·李涵秋
  第七回 天桥楼北读书声·
  第121回 张媒婆提亲受辱 何大户拣选东床·牛瑞泉
  第三回 留淫僧半夜图欢会·
  第十七回 经商客烟寮述往事 收生婆闺阁话闲情·彭养鸥
  第三十一回 活离别颈回三尺练 死缠绵臂啮一条痕·天虚我生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素娥篇·邺华生

    白话小说。明邺华生著。作者无 考。书成于万历年间。据唐传奇《甘泽谣》之 《素娥篇》敷衍而成。叙武则天之侄武三思与侍 女素娥的故事。着重演述房中术所谓四十三 式,每式有

  • 十尾鱼·陆士谔

    清末年间(1877-l944),浙江金华富商费春泉赴上海滩寻艳遭骗,却看透上海滩各种骗术伎俩,私门暗娼,风味情转,而费春泉遂投身其中,用其妻,妹来赚钱,丧尽无良人性,让人熟知十九世纪上海滩的污秽昏暗,是天堂也是地狱。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剪灯余话·李昌祺

    《剪灯馀话》是李昌祺仿瞿佑《剪灯新话》而作,借以抒写胸臆。全书4卷20篇(另附《还魂记》1篇),董氏诵芬室刻本。成书于永乐十八年(1420),有永乐庚子夏自叙。其书大都取材于元末明初事,以婚姻爱情故事为主,又多幽冥灵异人物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红楼春梦·佚名

    本书为《红楼梦》诸多续书中格调最为低下的一种。语言淫秽,情节以《红楼梦》中人物为主,但时有色情场面出现,对于少年男女间两性关系,远较《红楼梦》更为直露,一经刊出,不仅立遭禁毁,即连大批推崇《红楼梦》的文人学士,亦同声

  • 碧玉楼·竹溪修正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小说,十八回。题“竹溪修正山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今存积善堂刊本。似出嘉庆间。后来的排印本名《帏中采》。书叙河南清城富户王百顺,娶妻张碧莲。百顺未能遂碧莲之欲,为吴能怂勇,出外求方

  • 浓情秘史·不题撰人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一回,不题撰人。序曰:常观氵㸒词渎书,多描写氵㸒情,不归于正史,观之者易入于邪思。惟《浓情秘史》一书,情词雅致,趣味弥长,令人观之不厌,亦且终归劝善改过,久有益

  • 金屋梦·梦笔生

    本书乃《金瓶梅》续书之一,继西门庆家族破败后,金兵南下,世事沧桑,人事巨变,只有人性之恶根不断,人心之贪淫不绝。然善恶总有相报,为恶者必无善终,这便是《金屋梦》之主旨。真可谓写透世态炎凉,尽展人心叵测,于悲观的生存态度中

  • 寐春卷·竹宅山人

    《寐春卷》,明清艳情小说,共十五回,竹宅山人撰。话说北宋末年江南水乡镇江城之一段风月趣事。时值北蛮强悍,时局动荡难安,那镇江城却仍是繁华一片,皆因南北远隔,蛮夷骚扰不及,故而不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宜春香质·醉西湖心月主人

    《弁而钗》、《宜春香质》同为“醉西湖心月主人”所著,不同的是《宜春香质》从反面人物人手,强烈谴责孙义(《风集》)、单秀言(《花集》)、伊自取(《雪集》)等人的朝三暮四、见利忘义,乃有被踢打、抽肠致死,或罹患疮毒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