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 六 回 七星山素梅为王 救董生猛虎冲散

作者: 储仁逊

  第 六 回 七星山素梅为王 救董生猛虎冲散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满天作雪飞。

  话表小姐秦素梅同春香丫鬟二人下马,将马拴在路旁树上啃草,主仆二人坐在招风树下歇息,养了一养精神。春香问:“小姐,马上现带着干粮,小姐用些也好助力。” 小姐说:“ 你去取来,用些好过此山。” 春香遂将干粮取了来,放在小姐面前,主仆二人分用。这且慢表。

  且言这山名为七星山,山上有一家大王名唤金钱豹,手下共有千百喽罗兵,劫掠过往客商。此日有巡山喽罗望见山下林内二人喂马,慌忙报入山寨。金钱豹闻报,遂带领喽兵,一声锣鸣,杀下山来。春香口呼:“姑娘,不好了!山寇下山来了。”素梅小姐说:“无妨,春香休要害怕!这伙毛贼撂不在姑娘心里!” 遂扣备鞍马,二人乘骑往山口而来。

  只见门旗开处,闪出一员猛将:头戴钅参金盔,身披锁子连环甲,足蹬虎皮战靴。左弯弓,右带箭,手使两柄宣花斧,坐下马肃马霜马,面如蟹盖,颏下无须,正在壮年,十分凶恶。遂喝道:“ 山寇少往前来,你姑奶奶从此过,缺少路费,莫非你送路费来了?” 金钱豹闻言,勒马望面来瞧,原是一美貌女子,喝道:“呔!好丫头,竟是胡言。某家占山为王,要行人买路金银,那有金银给你!” 言罢,撒马抡斧砍来。秦素悔忙用绣绒双刀相迎,二马相撞,战了二三十回合,不见胜负。秦小姐虚砍一刀,佯下而败。金钱豹大喝:“哪里走?把你擒上山与大王爷作一压寨夫人。” 将马一磕,追至马之头尾相近,小姐一扭,用撇刀之法,只听“口克哧”一声,把金钱豹砍为两断,死尸栽落尘埃。众喽卒只唬的一齐跪倒,口呼:“姑娘饶命,情愿保姑娘作寨主。” 小姐秦素梅心中欢喜,遂带领喽卒上山,做了女大王。这且不表。

  且言法空惟恐董良才坐监日久,露出自己的破绽。心生一计,用十两银子贿通禁卒薛林,三更天害死董良才。薛林得了十两银,心中甚喜首肯,遂携银回家。且表这薛林中年丧妻,膝下无子,只有一女,名唤晓云,年方一十六岁,生得眉清目秀,一表非凡。夜间偶得一梦,梦见从天降下一只白额猛虎,身披枷锁至前,自言是董良才:“现有冤枉,身困牢笼,望祈救我得生。这有夜明珠一颗,你我有夫妻之分,以此为聘礼,异日献宝,必然夫贵妻荣,阖家团圆。”言罢枷锁“ 响亮”,忽然不见。晓云惊醒,乃是南柯一梦。只见满屋明亮,身畔乃有一颗夜明珠,遂将珠收讫,以为奇事。正思想梦中之事,见父回家。薛林进屋笑呼:“ 女儿,你看这是何物?次的九四五,好的九七八,这是父女造化到了。”晓云问:“这银从何而来?” 薛林见问,遂道:“ 法空和尚,他有个仇人在监受罪,令为父将他谋害一死,给我这十两银,岂不是造化咱?” 晓云忙问:“你可知那罪人那里人氏?姓甚何名?”薛林说:“ 是洛阳人,姓董,他的名字叫做甚么董……”晓云接言说:“ 莫非名唤董良才么?” 薛林说:“是,是,是,此人正是董良才。女儿何以知晓他的名字?”晓云说:“适才女儿偶得一梦,梦见天上一声沉雷,降下一只白额虎,身披枷锁,口吐人言,报名是董良才,身遭冤枉,有人谋害。央女儿救他,赠我明珠一颗。他言与咱系亲。”薛林问:“他与咱系何亲?”晓云见问,干张嘴说不出口,只羞的面红过耳,近前把他父脖子一勒,说:“儿与他有姻缘之分,故赠珠作媒红。” 薛林说:“ 什么明珠?拿来我看。”晓云将珠递过,薛林接来一看,笑说:“ 我只当是一个宝珠,原是一个琉璃蛋子,又不中吃,又不中瞧,要他何用?”晓云口呼:“爹爹不晓,此珠乃是传国之宝,名为夜明珠。若将灯烛息灭,此屋中亮如白昼,故为宝物。”薛林说:“此珠比那十两银子胜强百倍,还是救不了他,也是枉然。”晓云问:“因何救不了他?” 薛林说:“ 他是定了案,老爷将他问成死罪,交与我在监看管。我若放他逃走最易,倘若四老爷查监,我以何回答?” 晓云闻言,愁眉泪眼,不发一言。薛林说:“ 女儿莫烦,我有一个法儿救他。现今监中还有三个死囚,一总与他誊了罢。” 晓云问:“ 甚么叫誊了罢?” 薛林说:“ 我救出董良才,暗暗领至家中。我再回狱放一把无情火,烧了牢狱,给他个死人口内无招对,这个法儿好不好?我舍了这两条腿,挨上四十大板以了其事。”晓云说:“此计大妙,事不宜迟,急速进监办理。”

  薛林闻言转身出门,急走如飞,来到监内,暗入死囚牢内,口呼:“董相公莫要高声,我来救你出狱。” 遂将脚镣、手拷解下,暗领出监,竟奔家门。忽闻迎面更夫问道:“深夜那是何人在街上行走?” 薛林说:“是我薛林。今有远方朋友前来投我,我领他家中安歇。”更夫说:“原是老薛呀,请便。”薜林领着董良才穿街过巷,来到家门,进了小房。董生落坐,薛林口呼:“相公,我救你出监,非为别事,皆因小女夜得一梦,梦你是什么白虎星,与小女有夫妻之分,将你救出,招你为婿。你心下愿否?” 良才闻言暗想:“ 他原是我救命恩人,不敢弗其意。”遂口呼:“恩公招我为婿,乃是好意。小生已允。岳父请上,受小婿叩拜。” 薛林受了两礼,就命女儿同良才拜了天地,说:“ 女儿相陪姑爷少坐,我有点事,暂且失陪。” 言罢徉徜而去。晓云见父已去,遂口呼:“相公不在家下,因何来在眉阝县坐狱?” 良才见问,口呼:“ 娘子有所不知。” 遂将一身苦处言了一遍。晓云闻言,叹息不已。

  且言薛林来至监中,看见众人等安息,遂悄悄的在监中放了一把无情火,霎然通天红,如同昼天。禁卒慌忙报进内衙,曹知县大惊失色,忙忙跑至监门之外,就遇见薛林。薛林说:“小人接大老爷,这是哪里的火?”知县骂道:“你这该死的奴才,你所司何事?还来问我?是你自不小心,若烧死朝廷命犯,休说你的狗命,就是本县的头也保不住。我且查验明白,烧死一个囚犯定要你补上一名家口。” 知县遂命人役暂且救火要紧。薛林闻知县要拿家眷顶充囚犯,遂暗中溜出,走到家门叫道:“女儿开门。” 这晓云正与良才讲话,闻听父亲扣门,遂将街门开放,薛林进屋说:“不好了,祸事临头。我放火烧了监牢,烧了朝廷钦犯,知县言说要拿我家眷顶补囚犯,这般如何是好?” 晓云说:“ 只管放心,如今只用我与相公更换衣服,女扮男,男扮女。可喜爹爹嘴上无须,可扮作母亲,趁此黑夜越城逃走。若有人追上,也难分辨真假。”薛林说:“如此甚好。”三人急忙改扮,晓云将良才靴子蹬上,用棉絮填塞靴内,又将他母遗下鞋子给他翁婿穿了,正可足。良才说:“咱翁婿三人在路登程,若有人盘问,咱们怎样称呼?” 薛林说:“你二人是姐弟,我是你俩的娘。”良才说:“不好!我想若是姐弟,面貌必然相同。俺二人 面 貌 不 同,恐 人 看 破 行 藏,那 还 了 得?” 晓 云 说:“有了。若无人盘问便罢,若有人盘问,就说你是我娘,俺二人是小俩口,岂不是好?” 薛林说:“ 好,好,好。这倒不错。”良才说:“虽然遮掩的好,只恐城墙高大,难以出城,如何是好?”薛林说:“这倒容易。这城东北角塌了一个豁子口,咱何不从那里出城?” 良才说:“ 极好。咱三人急速从那逃走便了。” 翁婿三人忙忙出门,从无人之路而行。薛林头前引路,不多时三人出了眉阝县城东北豁口,行了数里,渐渐入了深山。忽闻一阵腥风,闪出一只猛虎,迎着他三人扑上前来,只唬的董良才抽身逃去,薛林父女躲闪不及,一同跌落涧沟之内。幸喜这涧沟浅而无水,父女二人并未跌伤,顺着涧沟出了山口,寻觅董良才,并无影响。父女二人无奈,就奔天干县而行。这慢表。

  且言董良才脱身逃命,出的山口,回头仰望不见他父女二人,又不敢入山寻觅他父女二人,恐遇猛虎。及至天明,来到一地,有小白河阻路。良才一声长叹:“ 咳!苍天哪,苍天!想我董良才一生不得于亲,逃命在外,红石村又遇秦豹作对。幸蒙秦小姐救俺性命,逃出罗网。罗山寺又遇贼僧,曹知县贪赃卖法,诬良为盗,将我问成死罪。多蒙薛老父女救我出狱,黑夜偷出眉阝县城,只望一处相依,谁料行至山中,被虎冲散,也不晓他父女生死存亡,在于何处?只闪的我孤孤零零,无依无靠。秦小姐令我进京求取功名,又无盘费,如何进得京、赴的考?枉费小姐一片爱慕之心。天哪,天哪!如今我到了这般苦楚,我进退无门。罢,罢,罢,该我命尽路绝在此河中。” 不由的把心一横,手撩罗裙遮面,方要投河,忽闻喊叫:“那一女子且慢投河。” 良才抬头一看,原来是官船上站立些个家丁,飘飘荡荡逆水而上。

  再表这官船上乃是一家大臣,姓马名瑞祥,河北冀州人氏,现居丞相之职。只因山东告荒,奉旨山东放赈,济民已毕,回京复旨。路过小白河,见一美貌女子投河,令人喊阻。马丞相吩咐艄公将船拢岸,唤女子上船问话。艄公不敢怠慢,遂将女子领上船。丞相问:“这你女子家乡何处?姓甚?因何投河?” 董良才见问,叠膝跪倒,口呼:“ 大人,小奴名苗凤英,父名苗悦,家住洛阳城南。只因父母下世,断母不贤,将奴终日打骂,逐出门外,只得投亲。不遇,无处存身,只得投河寻死。” 马丞相问:“ 你的足为何怎大?”良才说:“父母因奴幼年常病,送在尼庵带发焚修十年,并未修足。”丞相遂收良才为义女,带上京都。这且不表。

  再表苗凤英借尸还魂,寄姓邓府名邓凤英。虽然身安,终日恚念董生,朝思暮想,愁眉不展。一日偶取菱花自照,不觉一声叹道:“哎哟!天哪,天哪!只因思想丈夫,竟将容颜瘦损了许多。” 正然思念,不觉红轮西坠,丫鬟金花掌上银灯。

  不知后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十九回 佳人大闹春屋增色·
  第 五 回 悦来婢预任情郎占 燕子窠巧报主翁归·周竹安
  第54回 方从益霸占良田 恶玄门见财起意·牛瑞泉
  前言·吴敬所
  第三十八回 破痴情譬言解惑念 寻旧友避雨遇狂且·西泠野樵
  第十三回 东方白月夜遇花神·烟水散人
  第十三回吃官司队长受奇羞想议员公民发狂·朱瘦菊
  第三回 金闺女诗嘲狂士·天花藏主人
  第十回 ;适维扬空怀旧约 至武林喜订新盟·梧岗主人
  第六回 招刺客外戚吞刀·嗤嗤道人
  第二十二回 画锦堂琴边飞竹笛 洗翠亭月下放荷灯·天虚我生
  第五回 窥花揽月曲玉管·竹宅山人
  第二十七回 真不肖大杖报冤愆 缪多情通房成作合·逍遥子
  第四十回 奚老土婬毒成天阉 潘其观恶报作风臀·陈森
  第四回风情女子喜结莲理·风月轩入玄子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蜜蜂计·储仁逊

    《蜜蜂计》,清代人情小说,共十回,作者储仁逊。主叙汉代董生才被继母使蜜蜂计陷害及其婚姻故事。

  • 鱼水谐·不题撰人

    《鱼水谐》,明清艳情小说,共十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成化年间,江西南昌府富春县四都庄有一财主,姓章名芒,字瑞生,为人厚道,心底善良。家有贤妻何氏,生得二子,长名安杰,次名顺发。这章家

  • 鸳鸯阵·古棠天放道人

    《鸳鸯阵》,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古棠天放道人著。苟非天作之合,纵使男欢女爱,意密情坚,才貌门楣,各投所好,或千方百计,挥金购求,甚有父母之命即专,媒灼之言更合,欢欢喜喜,道是百年姻眷

  • 舞春云·风月轩入玄子

    《舞春云》,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三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自古姻缘天定,不由人才谋求,有缘千里亦相投,对面无缘不遇,仙境桃花出水,宫中红叶传沟,三生簿上风流,何用冰人开口。这首《西

  • 情海缘·邓小秋

    《情海缘》,八回,署名“江都邓小秋”。邓小秋,清末民初人,文作于民国时期,不过将《桃花影》加以删改而成。因之迳删过多,又无情节交代,比之原作不唯文辞更逊,并已不复贯通

  • 株林野史·痴道人

    清代白话中篇艳情小说,六卷十六回。题“痴道人编辑”,作者姓名、生平不详。此书清嘉庆十五年伯依保奏禁,道光二十四年的《劝毁淫书征信录》及同治七年丁日昌禁书目均著录,推断当著于乾隆年间。今存上海小说社排印本。书叙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闺门秘术·

    落魄文人兆璧、兆琨科考中试,县令夏国华欲将女儿瑶云配兆琨。其子均祥不肖,私自将妹另许叶槐之子叶开泰为妾,瑶云不从。均祥之仆狗儿欲奸瑶云之婢庆喜未逞,反诬庆喜与人通奸,国华怒杖均祥,坚拒叶府婚姻,被陷去职。新县令勾结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枕中秘·吴贻先

    《枕中秘》作者吴贻先,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约清仁宗嘉庆中前后在世。著有《风月鉴》十六回,《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传于世。书言古来圣贤学问生而知之者,固不待言;其次亦莫非由阅历

  • 国色天香·吴敬所

    《国色天香》以"乌将军"、"毛洞主"等最具勾构瓦肆特色的语言,专写市俗男女之事,是一部宣泄性、娱乐性很强的艳情小说。女主角或为思春少妇,待字闺秀,或为大家之婢,皆风情万种,可欲

  • 银瓶梅·佚名

    苏州刘芳之妻颜氏美丽贤惠,兵部尚书之子裴彪见色起意,设计诬陷刘芳勾结盗匪,使刘芳死于酷刑之下。颜氏逃出家门,被迫上二龙山避难。刘芳弃尸荒郊,却被友人陈升以莲子瓶救活。裴彪与奸党勾结,图谋不轨。刘芳冤情终于上达玄宗

  • 浓情快史·佚名

    又名《媚娘艳史》,中国古代禁书之一。《浓情快史》讲述了世情中的一个女人武则天放荡而又充满欲望的故事。该书约成书于清朝,原题《新镌浓情快史》,署嘉禾餐花主人编次。因为书中有男女情爱内容的描写,有违封建礼教,在清代

  • 负曝闲谈·蘧园

    《负曝闲谈》属于晚清谴责小说,记事率于一人而起,又与其人俱讫。小说涉及的人物阶层与活动场所较广。人物有士子、佐杂、买办、出洋随员、维新派、官宦子弟、朝廷大臣等;活动场所有公园、烟馆、学堂、集市、戏院、妓院、

  •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明清通俗白话艳情短篇小说,共十二回,不题撰人,该小说题材与《欢喜冤家》中的第十一回《蔡玉奴避雨撞淫僧》有渊源关系。书叙江南某地寺庙里的几个和尚,六根不净,凡心难泯,或伺机与

  • 桃花庵·佚名

    又名《卖衣收子》、《齿痕记》、《过街楼》、《站门楼》、《明伦堂》。言苏州双竹巷富家子张才赴虎丘山玩会,遇道姑陈妙善,二人眉目传情。妙善题诗赠扇,张至庵中匿居数日,暴病身亡。后妙善生子,留诗张才遗物衣襟之内,包裹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