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一 回 生亲子计害前妻 子念结发讨灯送丈夫
世界炎凉转瞬更,西风佩剑共长鸣。黄金短尽英雄气,谁向床头哭不平。话说汉高祖年间,河南府洛阳县城西麒麟村,村中有一家富户姓董名毓兰,人称为董员外。妻刘氏所生一子,取名良才,乃是白虎星降生。年方二八,读尽五车之书,父母爱如珍宝,遂聘娶苗氏凤英为妻,贤惠无比。苗氏过门未及一载,刘氏安人病故。员外见儿媳年幼,家下无人料理,只得续娶吴氏为妻。吴氏年方二十一岁,颇有几分姿色,员外宠爱。一载有余,呈氏生下一子,员外欢喜,吴氏更得其宠,言无不听,计无不从。这吴氏自生了儿子,就把心肠改变,终日在员外面前上谗言,说良才好些不是,暗中要害良才一死,自己亲子好承受家业。
一日,良才姥姥家去拜寿回家,与他父亲捎来几个包子。见员外未在家,将包子交与吴氏。吴氏一见,陡然心生一计,遂取毒药暗下在肉包内。及至员外回家,吴氏将肉包付与员外道:“这是良才儿与你捎来肉包。”员外说:“这是我儿一片孝心。” 伸手接来就吃。吴氏阻曰:“ 员外慢食。我想食自外来,须要小心,为何员外这等粗心?” 员外笑说:“良才儿所捎来,岂有奸谋?”吴氏说:“往日我也不疑惑,但今时不知所为何事,见他满面凶纠纠,气色不正,恐他心怀歹意。俗语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恐那时悔之晚矣。”员外曰:“焉有此理!你既狐疑,将看家犬唤来,一试便知。”吴氏暗喜,以为中计,将犬唤进屋。员外把肉包丢在地,那犬一口吞入腹,待不移时,就上纵下跳,流血而死。只唬的员外口不能言。吴氏说:“如何?良才这数日有些心神不安,令人疑惑。不料他竟作着灭伦之事。” 员外恨曰:“ 这样逆子要他何用?” 遂怒气不息,要致死良才。心又回思:“良才乃是读书明礼之子,岂肯作此逆伦之事?再者包子已经夫人之手,其中不免有疑。” 遂将怒气稍息,言道:“且待我细查明白,再与逆子算账未迟。” 吴氏闻言,就知员外有反思之意,柳眉一皱,计上心来。口呼:“ 员外,你恐屈了良才儿。他所作的事可将奴羞杀,不但有弑父之心,还有戏母之意。昨日员外未在家,我独坐房中,良才从外进来,见屋中无人,他言三语四调戏妾身,是我将他骂出房去。我恐你生气,不敢对你言。” 员外摇头说:“ 此事我不信!”吴氏说:“你若不信,明日我到书院去摘花,你躲在暗处窥看,就知是真是假。”员外说:“只可依你之言,验其虚实,再作定度。”一宿无词。
次日,吴氏梳洗已毕,暗取蜂蜜涂在身上,遂向员外说道:“我往书院摘花去了,你可暗中相窥。” 言罢,走至书院门外扣门。这董良才正然读书,忽闻扣门之声,暗想:“必是苗凤英前来摘花,待我躲在门后耍他一耍。” 将身门后一闪,侧身开了门说:“ 我到是你达来了!” 吴氏喝道:“好你不通情的畜生!你把我当作何人?” 良才一见心慊,遂赔笑:“ 儿不知母到,言语冒犯,望乞宽宥。” 吴氏说:“不知者不作罪。”遂走至月台以下停步。良才口尊:“母亲来到书院有何事情?”吴氏说:“ 你妻令我与他摘花来了。”良才说:“ 待儿与娘摘来。” 吴氏说:“ 我自己挑选摘几朵罢。”
时当三月天气,百花开放,满院芳芬,那游蜂狂蝶来往不绝。这吴氏名为摘花,实是用计而来,遂在书院之花丛中走了一趟。引得那些蜜蜂见他身上之蜜,皆纷纷飞来戏蜜。吴氏说:“ 这些游蜂螫了我生疼,良才快来护娘体,逐狂蜂!”良才跑近前遮护吴氏身体,用手逐蜂,吴氏故意在前跑,良才在左右逐蜂。董员外在暗中见良才耍戏吴氏,不由大怒,又不敢声扬,恐外人知晓,丑名难却,恨恨而去。
这吴氏约料员外必然窥见了,停步喝道:“ 蜜蜂已散,你还手之舞之。畜生,你要戏耍为娘吗?” 良才说:“ 为儿有天胆也不敢。”吴氏喝退良才,自己回转后堂,故意眼中落泪,见了员外含泪说:“你养的好儿!见我摘花,他言我头上有蜂,近前抱我调戏,我舍命向他撕闹,险些被这畜生所辱。”员外闻言,长叹一声曰:“我已看明。这逆子有不子之心!今晚唤来,用绳把他勒死,以绝后患!”
二人讲话被苗凤英在窗外听去。凤英转回自己房,见良才进屋,口呼:“相公,你是读书明理之人,为何竟作出逆伦之事?”遂言:“从窗外所听摘花戏母,员外大怒。今晚要用绳把你勒死!” 良才闻言一怔,遂曰:“清晨母亲书院摘花,有群蜂绕身,命我去逐蜂。卑人并无欺母之心哪!是了,我赶蜂时,母亲身上粘手味甜,必是暗抹蜂蜜,引蜂上身,定计诬我也是有的。”夫妻悲叹不已。
天色已晚,忽闻父亲呼唤。良才只得走来,口尊:“父亲唤儿有何教训?”员外怒喝道:“好畜生!竟有不子之心。毒药害父,书院戏母,罪不容诛也!” 不容良才分辨皂白,手执绒绳向良才项上一套,吴氏帮着员外努力一勒,只勒的良才脚蹬手刨,目瞪口呆,堪堪气绝。
忽然头上现出一只白额虎,张牙舞爪,甚实凶恶。怎见的是:
发牙似铜锥,二目如金铃。
分明麒麟友,山下斗青龙。
这白虎乃是董良才的原神出窍,照定员外与吴氏。二人唬的昏倒在地,不省人事,白虎仍然归了窍。
这苗凤英在角门之外窃窥,见吴氏同员外勒死了自己的丈夫,堪堪致死之际,忽现一只白额虎将他二人扑倒。心知丈夫是上方白虎星降世。见员外、吴氏吓死,恐苏省过来仍然难为丈夫,急用石头把角门撞开走进,只见良才披头散发,面如金纸而亡。急忙上前解去绒绳,将丈夫抱在怀内,含着泪唤道:“相公省来!” 唤了一刻之久,并未苏省,暗想:“丈夫一死,吴氏必不留我,必逼我改嫁。奴是名门之女,我丈夫已死,奴焉能落在这贱人之手?” 想罢将心一横,在墙上摘下宝剑,拔剑自刎而死。
这董良才虽然气绝,真魂未散,阳气悠悠转来。睁目一看,只见父母躺卧在地,心中纳闷;又见苗氏妻倒在血泊之中,心中方明,“必是见我已死,拔剑自刎。” 顾不的血泊,抱住凤英嚎啕痛哭:“妻呀,苦了你了!” 哭了一回,暗想:“不好!父亲与吴氏母也打了顺风旗。若等父母醒来再无好处,我不如海角天涯逃我性命去罢!” 遂站起身形向外而行,犹如丧家之犬,漏网之鱼。正是:
打开玉笼飞彩凤,顿断金索走蛟龙。
匆匆逃去。
这吴氏与员外苏省半晌而醒,说:“ 好利害一只猛虎,吓死我也!” 员外问: “ 逆子良才往那里去了?” 吴氏说:“或者那不孝之子,想必被虎吃了。那边是一血人吗?” 员外近前一看,不由大惊失色:“不好了,夫人快来,儿妻被人杀死了!” 吴氏近前一看说:“这小贱人,是何人将他杀死?”员外叹道: “ 我家门遭此不幸,速派人备办棺木盛殓。”吴氏阻曰:“不可,若备棺木不致紧要,万一苗姓向咱理论,员外以何言答对与他?不如将尸骸掩在后园枯井之内,日后无人问他夫妻则可,如有人问及他夫妻二人,就说小畜生不顺家教,被我责打他几下,他夫妻就连夜逃走而去。”员外闻言说:“好计!”遂把苗氏尸骸掩埋在后院枯井内。
再言苗氏自刎而亡,张灶君不敢承当,遂将苗凤英的灵魂送在当方土地处,土地又将魂送在城隍处。苗氏见了城隍,将夫妻二人的冤枉诉了一遍。城阝皇曰:“本司送你去见阎君,诉你的冤枉。” 苗氏跑禀道:“ 冤魂启求尊神,现今俺夫妻含冤负屈,只求尊神赐下红灯,惟恐冤魂之夫逃难迷路,以红灯 引 之,以 表 我 夫 妻 之 情。” 城隍 闻 言 大 悦 曰:“真乃贤良,至死不忘结发的恩情,吾神可敬!也罢,赐你红罗纱灯一盏,速去快回,莫误卯期。”苗氏遵命而去。
且言董良才逃走,荒郊外黑暗暗,不辨路径,仰天叹道:“ 天哪!天!我董良才往哪里存身?” 正然为难之际,猛见前边现出灯光,心中暗喜:“ 这就好了,我不免赶上,作伴同行。” 遂紧走了数百步,看那灯光还是怎远,忙唤道:“前边那位老兄台,等候我作伴而行!” 连唤几声不见应声,遂停步往前细看,暗道:“ 奇怪!前边灯光明是一人,为何唤之不应?我走灯也走,我停灯也停,莫非是鬼魅戏耍我?”不由毛发悚然。阴魂苗凤英见丈夫有些恐惧,遂应声曰:“相公为何不往前行?” 良才惊问:“你是何人?”苗氏魂曰:“奴是你妻苗氏凤英。” 良才闻言只吓的抖衣而战,颤哆嗦问曰:“ 贤妻!你已死在家中,为何在郊外缠我?”苗氏口呼:“相公不必害怕,妾念夫妻情肠,在城隍面前求讨红罗纱灯,一则与你引路,二则同你作伴而行。”良才闻言痛不欲生。苗氏魂劝曰:“相公不必啼哭,我想伤心之事越哭越悲,若哭的有些好歹,岂不将为妻一片好心枉费?趁此夜 静 无 人,随 为 妻 送 你 逃 命 去 罢。” 良 才 口 呼:“贤妻前行,卑人随之。” 苗氏魂把纱灯高举前行,良才紧走,纱灯紧走;良才慢行,纱灯慢行,走了一夜,良才忽然不见纱灯,见迎面有一座古庙。心想:“纱灯为何不见?想必贤妻送我至此,他就回去了也是有的。我觉着困倦,莫若进庙歇息歇息,候至天明再走不迟。”
不言董良才宿在庙内,再表苗凤英阴魂引丈夫至古庙,天将五更,遂将纱灯一闪,杳无踪影。自觉阴风响处,已至城隍庙中。城阝皇老爷收了纱灯,遂即写下一角文书,差派几名青衣引领苗凤英阴魂竟往鬼门关而来。行走之间,一座大山阻路,一簇一簇许多穷饿之鬼围裹上来,向苗氏阴魂索讨钱食,苗氏魂只吓的往后倒退。不知后来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猜你喜欢 第08回 康梦鹤客斋夜梦·弥坚堂主人 第六十一回 利舌似联珠诛求无厌 名花成断絮浪漫堪疑·张恨水 第二十一回 暗猜疑秦公子受屈 明讥讽叶大人贻羞·天虚我生 第二十四回 翠袖天寒卜钱迷去路 高轩夜过背蚀泣残妆·张恨水 第三十段 老僧返锡白前因 水石团圆快万古·李春荣 第四十五回 莲净度梅玉出家 瘸子听骷髅入道·梦笔生 第二十四回 老管家当面劝主 小梅香背后漏机· 第四十九回 执觞政令主首当权 严酒律王郎偏受罚·西泠野樵 第二十九回 伍作霖快意报睚眦 赵北山中年生逆子·苏同 第十五回 三奸设阱 五美潜踪·庾岭劳人 第三回 骋怀娱目余兴倍添 下榻留髡恩情乍结·梦花馆主 第十回 写家书寄呈文字 游古寺雅赋诗歌·吴毓恕 第三十七回 贾惜春尸解大观园 史太君示梦荣国府·嫏嬛山樵 第十类 盗劫骗·张应俞 第十三回 三才子同登鼎甲 众佳人共赏荷花·南岳道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