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彭素芳
择郎反错配 获藏信前缘
露萼临风多烨烨,其如零落路旁枝。
琴心枉托求凰曲,垆衅徒殷用酒卮。
慢疑怀春归吉士,那堪载月效西施。
总令繁艳相矜诩,何以幽贞松桧姿。
世上人生了一个女儿,为父母的,便要替他拣择人家高下。某家富贵,方许'某家贫贱,不可许。某家郎君俊俏,可许;某家郎君丑陋,不可许。费了多少心机,那都是时命安排,岂容人情算计!时运不好,富贵的侯忽贫贱;时运好来,贫贱的倏忽富贵。时运不好,那俊俏的偏不受享;时运好来,那丑陋的偏能成立。为父母的,也免不得要留一番心,斟酌其间,总也逃不过个前缘分定。如今试将几个向来富贵,倏忽贫贱;向来贫贱,侯忽富贵,结了亲又退悔的,引证来听一听。
如唐朝两个秀士,一个姓王名明,一个姓杜名诗,都是饱学,自动同窗念书,颇称莫逆。其年同在法音庵中读书,他两家娘子,都身怀六甲。两上秀士在馆中说道:"我两人极称相知,若结了姻眷更妙。"当时便一言相订道:"除是两男两女,此事便不谐。"看看临月,果然王明生下一男,杜诗生下一女,两人欢天喜地道:"毕竟称我们的心愿。但今日贫穷相订,倘后日富贵,万勿相忘。"於是同在伽蓝面前拜了,各立一誓,自此两人愈加亲厚。
不期同去应试,杜诗却中了,官已至廉访使;这王明只是不中,家道甚是贫穷。但儿子却是聪明,会做文字,年已十八九岁了,杜家并不说起亲事。王明因他向年订盟,料无他变,亦无力娶亲,且自听之。那杜夫人对杜诗道:"女儿年已长成,看王家无力来娶,不如接他到任,完了婚配何如?"杜诗道:"以我势力,怕没亲么?况王家原未行聘,且又这般清寒,何苦把这女儿送在穷汉手里?我前日曾在朝房里,已许黄侍郎为媳,不久便来行聘。况黄侍郎系当朝元相国极厚的,与他聊了姻,仗他些丝索,却不更加好看。"夫人不敢相强,只得将女儿嫁与黄公子成亲了。那王明父子这样落寞,如何与那侍郎抗得过?且直隐忍。
岂料三年之间,朝廷抄没了元载,以黄侍郎同党为奸,藉没家产,发他父子岭外充军。却好这年大比,王明儿子叫做用贤,中了进士。那杜诗闻知,懊恨无地,却不迟了?看来世人只为势利两字迷了肚肠,才得发迹,便把贫贱之交,撇在东洋大海。只道黄侍郎泰山可靠,那知速化冰山;只道王秀才贫寒到底,那知转眼荣华。
俗证云:
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
我朝神庙时,苏州府常熟县有个员外,姓彭名一德,向在太学中,也是有名目的。早丧妻房,单生一女,名唤素芳。自幼聪明伶俐,更自仪容绝世。那员外止得这个女儿,十分珍重,派定一个傅姆,时时伏侍照管他,顷刻不离左右。县中著姓大族,因他是旧家,都央着媒人来求亲。有那家事富足的,新官人不甚标致;有那新官人标致的。却又家道贫寒。高门不成,底门不就,蹉蹉跎跎,那素芳已是十六岁,尚无定议,员外好生忧闷。适值同里有个乡宦姓杨,曾做太守,回家既有势焰,又有钱钞,浼媒来说,员外欣然应允,择了日子,行了聘礼。只见彩帛盈筐,黄金满箧,亲友们都来称贺,那个不晓得素芳许了杨公子。
看看吉期将近,那素芳只是闷闷无言,长吁短叹。傅姆见他愁闷,劝解道:"未定姻时,反见你欢天喜地,今定了姻事,佳期将到,正该喜气盈盈,为什么皱了眉头?莫非有甚心事?便对我说说何妨!"素芳低着头道:"那公子面貌何如?不知像得那间壁的陆二郎否?"原来那陆二郎乃是贾人陆冲宇之子,住在彭家间壁,素芳常常看见的。傅姆道:"杨官人乃宦家公子,那生意人家的儿子,怎么比得他来?定然是杨官人好些!"素芳道:"只是等我见一面,才好放心。"傅姆道:"这有何难!公子的乳母却是我的亲妹,我明日见妹子,对他说这缘故,叫公子到后街走过,你就看看,何如?"素芳把头一点,那傅姆,果然去见妹子,对公子说这缘由。
这公子大悦,打扮得华华丽丽,摇摇摆摆,往后街走一转。傅姆推开窗子,叫素芳看。素芳看了,径往房中去,把门掩上,寻条绳子,缢在床上。傅姆推进房门见了,吃一大惊,忙忙解下绳子救醒了,从容道:"公子虽不甚俊俏,却也不丑陋,只是身子略略粗坌些,尽是穿着得华丽。况既已许定,终身难改,如此短见,小小年纪,岂不枉送了性命!"素芳道:"我闻之:夫妇,偶也。喜偶曰配,不嘉吾弗配矣!宁可死了罢!"傅姆道:"小姐且自忍耐着,待我把你的意思,与员外说知,看员外意思如何?"
傅姆即把这意对员外说,那员外把傅姆骂着道:"痴婆子,这样胡说!许定姻亲,况是宦门,如何更易得!"那傅姆回见小姐道员外是不肯的意。那素芳却又要去寻死。傅姆竭力劝住道:"等我再去,委曲与员外说便了。"傅姆又去,将小姐决然不肯,屡次寻死之意说了。员外呆了半日,欲得顺他的意,怎么回复杨太守?如不顺他的意,又只得这个女儿,终身所靠,倘或一差二误,叫我靠着谁来?再三踌躇,无计可施。又问傅姆道:"杨公子这样势力,这样人品,还不中意,却怎么的才中他意?"傅姆道:"前日小姐曾私下问我,说杨公子面貌,可像得间壁陆二郎否?想他的意思,却要如陆二郎的才好。"员外听说,又呆了半日:"这事叫我难处!"傅姆笑着道:"员外,我到有一计在此,不知可行否""员外道:"你有何计,且说来。"傅姆道:"我去叫那陆二郎来,今晚私下与小姐成就了,完他这个念头,后来仍旧嫁杨公子,岂不两便?"员外骂道:"痴婆子,这样胡说!依我想来,若要成就这事,须得如此如此方可。"那婆子点点头道:"好计!好计!"
於是忽一日,员外与傅姆嚎嚎大哭起来,说小姐暴病死了。吩咐家人,一面到杨太守家报丧,一面买棺殡殓开丧。到了三日,杨太守领了公子,行了吊奠,四邻八舍,也都只道小姐真死了,也备些香纸来吊。又过几日,员外叫傅姆去唤陆二郎来,悄悄说道:"我女儿实未曾死,只因看得杨公子不中意,决然不肯嫁他,只是寻死觅活,故此假说死了。我想小小年纪,终是要嫁的,若嫁别门去,未免摇铃打鼓,杨家知道,成何体面?想你住我紧间壁,寂寂的与你成了亲,有谁得知?我私下赠你些妆奁,你又好将去做本生理,岂不两便?"二郎听说大喜,归与父亲说。父亲听说,摇首道:"这却使不得!我虽生意人家,颇知婚姻大礼,若不明公正气,使亲友得知,就是过门来,终是不光采的。断然不可。"二郎见父亲不肯应允,闷闷的来回复员外,员外亦闷闷不乐而罢。
傅姆在旁听见,私下拉二郎说道:"这有何难!你今晚瞒了父亲,可到后园,叫小姐多带些银两,雇了船,远方去了,岂不快活一生。"二郎道:"员外只得这位小姐,如何肯放远去?"傅姆道:"连员外也瞒了,却不更好。"二郎欢喜,应允而去。那想这小官家终是胆怯,日间虽则允了,夜来睡在床上,反来覆去,右思左想道:"去倒同去,倘或杨家知觉,必至经官,倘或路上遇捕缉获了,怎么抵对?"再三踌躇,心里又要去,又害怕,迟疑不决,不敢出门。
却说素芳见说与二郎相约已定,到二更时分,与傅姆身边各带了二百余金,又有许多宝饰,伏在墙下,只等二郎到来。不多时,远远见一人走来,昏夜之间,那里看得分明?傅姆便低声叫道:"二郎,来了么?"那人便应道:"怎么?"傅姆道:"我们束缚定当,只等你来同行。"傅姆与素芳连忙将宝饰箧儿递与此人。傅姆问道:"这里到河口,有多少路?"那人看俩两个女人,黑夜里这般行径,定有缘故,答道:"河口不远,快走!快走!"三个人奔到河口,唤了小船,行了三十余里,天光渐亮。那素芳与傅姆将那人一看,却不是陆二郎,乃是对门牧牛的张福,形貌粗丑,遍身癣癞,素芳便要投河而死。傅姆再三劝住,张福摇了船,径到虎丘山堂上,赁一间房子居住。那张福该他时运好来,不消三日,癣癞俱光了,形貌虽则粗丑,为人却自聪明乖巧,性格又温柔,凡事却逢迎得素芳意儿着。素芳渐渐也有些喜他,与他些银子制些衣帽,打扮得光光鲜鲜,竟与他成了婚配。
却说员外在家,不见了女儿,定道是陆二郎同走了,再不道落在张福手里。间壁去看,二郎却还在家,又不好外面去寻,不寻心下又实难过,只得昏昏闷闷,过了日子。
却说张福与素芳、傅姆,同住虎丘山堂上,约有数月,闭门坐食。傅姆道:"张官人,须寻些生意做做才好,不然怎么过得这日子?"张福与素芳商量,却再没些便宜生理:若在此开店,恐有来往的人认得;若要出外走水,家里无人,却又心下舍不了素芳。展转思量,再无道理。又耽置了月余,正好是七月七日,张福买下些果品酒食,与素芳、傅姆并坐乞巧。三个你一杯,我一盏,未免说着些家常话儿,不知不觉却都醉了。张福装疯作痴与素芳搂抱玩耍,上床高兴,做了些事业,两个身倦,都睡熟去了。直到次日已牌时候才醒转来,只见门窗大开,傅姆叫道:"不好了,被了盗了。"连忙上楼看时,箱中衣物都不见了。
素芳所带,约有千余多金,尽行偷去,无计可施,素芳只得绣些花儿卖了度日。却又度不过日子,将身上所穿衣服,卖一分,吃一分。看看冬月已到,身上甚是寒冷,素芳只是哭器啼啼的。傅姆道:"小姐,你真自作自受,本等嫁了杨公子,吃不尽,用不尽,那有这苦楚?如今自苦了也罢,却又连累我苦,着甚来由?不如速速回去,依然到员外身边,还好度日。"素芳道:"说到说得是,只是我既做下这般行径,还有甚颜面去见父亲?"傅姆道:"员外只生你一个,不见了你,他在家不知怎样的想你。若肯回去,见了自然欢喜,难道有难为你的意思么?"素芳道:"就是要回去,也须多少得些路费,如今身边并无半文,如何去得?"左思右想,再没区处。
桌上刚刚剩得一个砚台,素芳道:"这砚台是我家传,或者是旧的,值得几百文钱也未可知。"张福持了这砚台,径到阊门街上去卖。走了一日,并没一个人看看,天色将晚,正待要回,吊桥上走过,恰好撞着一个徽州人,叫拿砚来看,张福便双手递过去。那徽州人接来一看,只见砚背有数行字刻着,却是什么?
其词云:
昔维瓦藏,歌女贮舞焉;今维砚侑,图史承铭椠。呜乎!其为瓦也,不知其为砚也,然则千百年之后,委掷零落,又安知其不复为瓦也。英雄豪武,人不得而有之,子墨客卿,不得而有之,吾嗒然有感於物化也。
东坡居士题
原来这砚,是魏武帝所制铜雀瓦,那徽人是识古董的,反来覆去,念了又念,看了又看,心里爱他,不忍放手。便道:"我身边不曾带得银子,你可随我到下处,就称与你。"即问张福道:"这砚从那里得来?"张福道:"是我家世代传下的。"到了下处,那徽州人道:"你要几两银子?"张福听见说几两银子,心下大喜,索性多讨些,看他怎说,答道:"须得百两。"徽州人道:"好歹是四十两,就进去兑银子与你。"那徽州人原是做盐商的,坐等一会,只见兑出四十两纹银来。张福不肯,持了砚台就走。那徽州人扯住他道:"你后生家做生意,怎么是宁产的?"添到五十两,张福也便卖了。
得了五十两银子,欢天喜地,走到家来,摆在桌上。素芳、傅姆吃了一惊,张福备述其事。素芳道:"如今有了盘缠,回去也罢。"张福自想道:"倘小姐回去,嫁了别人,怎么好?总不别嫁,那员外如何肯认我这牧牛的女婿?"便说:"回去不好,不好!不如将几两银子开个酒店,小姐与傅姆当了垆,我自算帐会钞何如?"傅姆道:"这却使得。"于是兑了十两银子,买了家伙食物,开起店来。日兴一日,不上一月,这十两本钱,倒有对合利息,三人欢喜之极。
忽一日,有一人进店吃酒,只管把这福来看。张福看他一看,却认得他是彭员外的管家李香。张福连忙进内,通知素芳、傅姆躲到间壁去了。那李香虽认的是张福,看他形貌比当初不同,心里只管疑心。忍耐不住,只得问道:"你是我对门看牛的张福么?"张福道:"正是。"李香道:"你难道不认得我?"张福假意道:"认倒有些认得,却叫不出。"李香道:"我就是彭员外家李仰桥。"张福道:"为何得此?"李香道:"那陆二郎走漏消息,说我家小姐假死,杨太守得知了,说我家员外赖他姻事,告在府里,故此着我来打点衙门。"因问张福道:"你却为何在此?"张福道:"我在此替人走递度日。"李香道:"也好么?"张福道:"什么好?只是强如看牛。"李香说话之间,并不疑心,吃罢,算还酒钱,张宝决不肯收他的,李香千欢万喜,作谢而去。
张福见素芳,备述陆二郎走漏消息,杨太守告员外之事。素芳道:"这般说,却在此住不的了,须到远方去才好。"张福道:"我倒有个堂兄,现为千户,住在北京,只是路远难去。"素芳道:"只我三人,十余两盘费便可到京。"随即收拾店本,妆束行李,搭了粮船,三个月日,径到张湾。张福雇了牲口,先进了京。那京城好大所在,那里去寻这张千户?一走走到五凤楼前,看了一回,实在壮观。
有赋云:
三光临耀,五色璀璨。壮并穹窿,莫罄名赞。凭鸿蒙以特起,凌太虚之汗漫。岌乎云霞之表,巍峨平层汉之半。天关以益崇,炳禅光而增焕。目眩转於仰瞻,神倘恍於流。
张福看了,不禁目眩神摇。正东走西闯,忽见一个官长,骑着马儿,远远的来,近前一看,却就是张千户。张福扯住道:"阿哥!阿哥!"那千户有数年不见了张福,况今形貌又改换,那里认得他?张福说起祖父旧事,千户才晓得是张福,便问道:"你在家为人牧牛,如何到这里?"张福也囫圄的答应了几句,竟去搬了家眷,到千户家住下。素芳对张福说:"在此也不是坐食的,须开个小小店儿方好。"张千户便指着道:"间壁到有空房四楹,尽可居住做生意。只是屋内有鬼作祟,凡进住者,非病即死。"张福道:"这也是个大数,不妨!不妨!"
於是夫妻二人并傅姆,俱移过去,修葺扫除一番。只见黑夜中,地上隐隐有光,张福道:"这却奇怪,必有藏神在此。"寻了锄头,掘不盈尺,果有黄金数块,像方砖一般,砌在下面。砖上俱镌着"张福洎妻彭氏藏贮"数字在上。两人大喜道:"可见数有前定,我两人应该做夫妻。这金子上也刻着我两人的名姓,若在虎丘不遇李香,如何肯到这里收这金子。"将金数来计十块,每块计重六斤,共有千两之数。陆续变换了银子,便开一个印子铺。日盛一日,不三年,长起巨富,在京师也算得第一家发迹的。张福也就将银千两,纳了京师经历。富名广布,凡四方求选之人,皆来借贷并寻线索。京师大老,内府中贵,没有一个不与他往来,皆称为张侍溪家。这话不提。
却说那彭员外,原是监生,起文赴部听选,该选主簿之职。若要讨一好缺,须得五百金,身边所带尚少,因问房主道:"此处可有债主?为我借些,便利银重些也罢。"房主道:"这里惟张侍溪家钱最多,专一放京债,又是你常熟县人,同乡面上,必不计利。"明日,彭员外写了一个乡侍教生帖儿,叫家人李香跟了,去拜张侍溪。侍溪偶他出,不得见。明早又来拜,长班回道:"俺爷还未起哩!要见时,须下午些来。"下午又去,只见车马盈门,来访宾客络绎不绝,那里轮得着彭员外?员外只得又回来。次日午后,又去拜,长班回道:"内府曹公公请吃酒去了。"员外心下甚是焦闷。
迟了十余日,长班才拿彭员外的帖子与张侍溪看。侍溪看了大骇,连忙要去回拜,却又不曾问得下处,吩咐道:"如彭员外来,即便通报。"那长班在门首,整整候了两日,并不见来到。第三日,彭员外只得又来,只见门前车马仍是拥满,候见的都等得不耐烦,向着长班求告道:"我是某某,要见,烦你通报声。"连忙送个包儿与那长班,那长班那里肯要?只回道:"俺爷没工夫。"彭员外也只得陪着小心,换一个大样纸包,与那长班道:"我是你爷同乡彭某,求速通报一声。"那长班听见彭某某字,便道:"爷前日吩咐的,正着小人候彭爷。"长班进报,即出请进内堂相见。
那些候见的官儿,个个来奉承员外,都来施礼道:"失敬!失敬!我是某某,烦老先生转达一声。"那员外欢天喜地,进去相见,却再不晓得张侍溪就是张福,即见面也总不认得了。到堂施了礼,那张侍溪道:"请到内房坐。"吩咐快备酒席。那彭员外暗想道:"我与他不过同乡,没有些儿挂葛,为何请到内房?必有原故。"只见转进后堂,那傅姆出来,磕了一个头。员外认得是傅姆,大骇道:"你如何在这里?"傅姆道:"小姐在内候见。"员外大骇大喜,进内,小姐相见拜了,坐定问道:"张侍溪是你何人?"小姐笑道:"是你女婿。"员外想了半日,我常熟并没有这个人。"又问道:"这张侍溪在常熟什么地方住的?你因何嫁得这个好女婿?"小姐并不回话,只是喀喀的笑。
少顷,张侍溪酬应未完,只得撇了众客,进来陪坐,将京师事情两个说了一番。员外因谈及自己谒选之事,侍溪问道:"岳父该选何职?"员外道:"主簿。"侍溪笑道:"主簿没甚体面,不如改选了州同。小婿当谒力主持,并讨一好缺,何如?"员外道:"须用费几何?"侍溪道:"岳父只管去做官,银子小婿自用便是。"即日盛席款待,并唤跟随管家进内待饭。那管家就是李香,数年前曾在虎丘见过,倒认得是张福。又私下问傅姆,得了根由,悄悄的对员外说了。员外大骇,又大喜道:"不料这看牛的到有今日!"小姐算得员外要晓得的,索性把始末根由细告诉一番。
员外叹息道:"可见是前身之数。你别后,那陆二郎走漏消息,杨太守知道了,告我在府里,整整涉了两年讼,尚未结局。今他家中一场大火,烧得精光。太守已死,公子又好嫖好赌,如今饭也没得吃了。你从前见了一面,就不肯嫁他,是你的大造化。至於你要嫁的陆二郎,不上二十岁,怯病死了,若一时失身於他,今日反要守寡。向日他父亲执定不肯,毕竟是你有福,该有今日荣华。只是我近日讼事多费,家业凋零,须讨得个上缺做做才好,这全靠女婿。"素芳道:"女婿在京线索甚熟,就是大老先生,俱来向他寻路头。父亲的事,就是自己事一般,自然全美,不必挂念。"
过了几日,却是选期,侍溪与岳父先干办停妥,径选了湖广兴国州州同之职。员外大喜,却又愁了眉头道:"官到靠了女婿做了一个,只是年已半百,尚无一子,彭氏绝矣!奈何!"素芳道:"这有何难?替父亲娶一个妾回去便是。"即捐百金,寻得了花枝相似的一个与父亲为妾,叫做京姨。又将三百金为父亲路费,凭限到手,即收拾赴任。到任未几,知州已升,即委州同署印,年余,极得上司欢心。元宵之日,上府贺节。那京姨在衙大放花灯,烟火流星,通宵不绝。
有诗为证:
敞筵华月霁澄空,灯火高悬锦里逢。
座握龙蛇浑不夜,星驰非马似生风。
初疑香雾浮银界,忽为金莲照绮丛。
胜事莫教催玉漏,纷纷游骑满城东。
那京姨放流星烟火,火药脱在空房里,烧将起来。私衙与堂库化做一片白地。库内烧去钱粮万余两,衙内囊资不计其数,上司拿员外禁在武昌府监中。不题。
却说张侍溪原是京府经历,恰好升了武昌府通判,到任两月,即署府篆,为岳父之事,竭力在上司讨情。那上司在京中之时,都向他寻些线索,且又有些帐目,於是将彭州同释放了。但回禄之后,虽生一子,身中却无半文蓄积,张侍溪即请到衙内,养老终身。后来侍溪官至同知,家赀百万,甲於吴邦。你看当初,彭员外只生一女,要仰攀高亲,若劝他把女儿与这放牛的,他决不肯。谁想数年之内,杨公子穷饿,陆二郎夭死,单单受这牧牛无限恩惠。俗语云:"碗大的蜡烛,照不见后头。"我劝世人,再不要安排算计,你若安排算计,天偏不容你安排算计。州山人云:"运去良金无绝色,时来顽铁有光辉。"张福之谓也。
猜你喜欢 第四回 一乡人共尊万贯 用千金强图藐姑· 第八十三回逞谈锋当场演说辞职务暗地输金·李涵秋 三十七· 第四十四回湖上寻芳骚人遣兴公庭对簿市侩寒心·平襟亚 第二十五回 乱佛规女尼私产子·储仁逊 第十回 三人酣战你死我活·风月轩入玄子 第六回 小曹暴吃醋捉奸· 柳州寺僧· 第六回 拷逼掌珠 怒伤切戚· 第十七回 雪莲馨辞朝省母·刘璋 第四回 秋莲女畏逼离阁 春发郎怜情赠金· 第三十回 遇寿头稳捉瓮中鳖 行险著飞来天外兵·陆士谔 韦氏· 第六回 李祝遏师遂心愿· 第十五回 朋奸窃柄·长安道人国清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