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二十三回 黑吃黑盟兄杀盟弟

作者: 储仁逊

    贼人李四见公差们将夹棍拿来,当堂一摔,那宗东西响声震耳;再者呢,他又认出刘爷是昨日卖药的,到过他家,明知事犯,不敢强辩。心里想:我今算是上供羊咧!迟早不过一死,是个好的,何苦又挨一夹棍,临死落一个破鬼?看起来果然是神目如电。也是我暗损阴德,苍天不佑。李四想罢,向上磕头,说:“大人暂且宽息,待小的实言禀告。”

    李四下面将头叩:“大人留神在上听:小的姓李名李四,家住此地江宁府。我有个盟弟叫长保,出外镇江做经营。昨日得意回家转,无心中,当街撞见两相逢。我将他请到我家去,叙谈闲话饮刘伶。忽然之间天际雨,盆倾瓮倒一般同,雨大天黑难行走,也就住在我家中。夜晚复又将酒饮,长保带酒有十分,趴伏桌上沉沉睡,好似死人一般同。小人就,暗暗打开他被套,瞧见里面银四封,还有那,新旧衣服好几件,二吊七百老官铜。小人见财起了意,要害长保命残生。瞧见那,菜墩搁在桌底下,忙忙拿在手中擎。轻轻走到长保处,小人举意下狠心:照着脑袋打下去,一墩砸塌左耳门。”李四说到这一句,这不就,气坏山东诸城县的人。

    刘大人听到这一句话上,牙咬得咯吱吱连声听响,说:“我把你这人面兽心的囚徒,谋害人命如同儿戏!后来怎么样?”

    李四见问,说:“大人在上,小的也不敢撒谎:一木墩子将长保打死咧,又将他身上衣全部脱下来,然后将他的尸首趁夜静无人,小的就将尸首背去,扔在江宁城隍庙前井中,这就是已往实情。我自说此事神鬼不知,那知大人裁断高明,今日事犯,小人情愿领死。大人闻听李四之言,说:“万恶囚徒,那怕你不死!”

    清官座上一扭项,眼望书办把话云:“快把招词拿下去,叫恶人,画上花押等受刑。”书办答应不怠慢,拿下去,递与李四落笔踪。当堂画押搁下笔,大人吩咐“快上刑。将他掐入监牢内,等候结案问典刑。”禁子答应不怠慢,当官钉钮上官刑。带下李四人一个,收监等死暂不明。

    再表清官刘太守,吩咐点鼓掩屏门。大人说罢忙站起,出了公位一转身,忠良迈步向后走,大堂上,四散公门应役人。毋衙中里外全不表,单讲承差叫王明。夹定死孩出衙外,抱抱怨怨往前行。开言不把别的叫,“罗锅”连连叫两声:“你今故意扭难我,这‘美差,’偏偏单派我王明。

    少头无脑从那办?我知道,谁家扔的小孩童?既无名来又无姓,真是挠头事一宗。放着公事你不办,胡闹三光混逞能!我看你,五天不能结此案,总督焉肯把你容!一定动本参了你,丢官趁早上山东!王明他,抱怨之间来得快,自己家门眼下横。

    承差王明抱怨之间,来到自家门首。迈步往里而走,一直进了自己住房,还未坐下,他的妻子张氏正在房中做些针线,猛抬头,瞧见他男人从外边走进门来,手里拿着个蒲包子,也不知包的是何物件,张氏只当是给他买来的什么吃食东西,眼望他男人带笑开言,说:“你买了什么来咧?”王明见他女人问他,有点气儿不大,说:“你问的是这蒲包子里头的东西吗?这宗物口沉呢,白嘴难吃呀。告诉你罢:这是罗锅子刘爷施了恩咧,瞧着孤苦,说我没有家谱,把这个物赏与我做爹——这是我前因前世的个小祖宗!快给我搁在咱们那个佛龛里面供起来罢!”那张氏闻听他夫主之言,妇道人家心实,他接过来,果然的搁在财神龛里头,高高的供起来咧,随即还烧上了一炷香。王明的心中有事,饭也没吃,他翻身向外而走,来至大街,找了个小酒铺,进去拣了个座儿坐下,要了一壶酒,自斟自饮,心中纳闷,抱怨刘爷胡涂。忽听那边对过桌子上,有二人讲话。

    王明举目一瞧,原来也是喝酒的,一个有四十几岁,一个有二十七八岁,两个人可也是对坐着。东边那个年长的,向西边那个年少的,开言讲话。

    他两个,饮酒之间把话云。年长的开言把话云:眼望幼年叫“老弟,要你留神仔细听:昨日早晨一件事,实在叫人好不明。偏遇见,我的肚子实不济,一早起来要出恭。”年长的,刚然说到这一句,西面之人把话云:“出恭不算奇怪事,怎么说,纵然不济主何情?”年长见问腮带笑:“老三别急仔细听:一早起来往外跑,莲花庵后去出恭。刚然蹲下撒出尿,瞧见那,皮匠挑担向东行。有一个,蓝布包袱担子上,走着走着掉在尘。皮匠他竟无瞧见,自管挑着担子行。老哥一见不怠慢,屎未拉完站起身。

    老三你听:我见皮匠担子上挑着的那个蓝布包袱,走着走着呱嗒掉在地下咧!那个皮匠也没看见,竟自扬长去了。我一见,恭也顾不得出咧,屎也没拉完。你说凑巧多着的呢,偏偏的忘了拿手纸!两只眼睛只顾瞅着那个包袱咧,用手去地下一摸,摸了块瓷瓦子,拿起来就往眼子上一抹,吃喽,把眼子也拉破咧!那一时我也顾不得疼,慌忙站起,拾上裤子,跑到跟前一看,才乐了我个事不有余!打开一看,你说里头包的是什么东西罢?”西边那个年少就问,说:“包的是什么东西呢?”

    年长之人见问,说:“老三,你听:是他妈的奇了怪咧——是个死孩子在里头包着呢!我又仔细一瞧:还是个小小子儿!这也罢了,你说这个孩子的浑身上下,拿盐腌得好像腊肉一般!

    你说奇怪不奇怪?”西边那个人又问:“这个皮匠,可不知是那里来的?你认得他不认得他呢?”年长些的说:“怎么不认得呢?我这脚上穿着这双鞋,后掌儿不是他打的吗?告诉你罢:提起这个人来,八成儿你也知道——就在这鼓楼底下出担子的,缝破鞋的王二楼那小子!”西边这个人闻听,说:“啊,原来是他!敢情我认得他。他的女人,不是跟着卖切糕的跑了吗?”

    年长的闻听,说:“是了,就是他呀!”二人说罢,大笑一遍,会了酒钱,站起身形,出了酒铺子,扬长而去。

    刘大人的承差王明,一旁闻听方才二人之言,不由满心欢喜。

    他两个,说罢出门扬长去,王明闻听长笑容:无心之中得消息,要刨根底不费难。何不径到鼓楼下,细细再去访根源。皮匠王二我见过,素日之间有往还。你家去把孩子扔,真奇怪,何人拿出到堂前?偏偏罗锅就找我,这样“美差”照顾我,说不得,既然得信去一趟,拿他搪限理当然。王明想罢不怠慢,站起慌忙会酒钱。迈步翻身出酒馆,一直径奔鼓楼前。一边走着心犯想,不由腹中好为难:倘若王二不认帐,何为凭据被人说?王明心中打主意,忽然一计上眉尖,说道是:“必须如此这般行,管叫王二入套圈!”王明走着抬头看,鼓楼就在眼然间。承差安心钻皮匠,腹内沉吟把话云。

    王明思想之间,来到鼓楼底下头,找了一块瓷瓦子,故意把脚上的靴拉绽了几针,他这才迈步向前面走,穿街到鼓楼北边一看,烟铺的雨搭底下,搁着一副皮匠担子,细看,果然是王二楼。承差王明一见,搭讪走到跟前,带笑开言,说:“王二吗?许久不见,那里发财来着?”皮匠闻听有人讲话,一瞧,认得是江宁差人王明,慌忙站起来,说:“王大爷吗,彼此少见!”王明说:“有点活计,特来找你,待再替我做一做。”说着说着,一猫腰,把那一只瓷瓦子拉绽了的那只鞋,就脱下来咧:“这不是绽了几针?与我缝缝罢。缝得好的。”皮匠王二闻听,说:“错不了。”说罢,接过来穿缝。王明穿了皮匠一只破鞋,蹲在一边搭讪着讲话。

    王明一旁开言道,眼望皮匠尊“老兄”:“真真我才活倒运,一言难尽这苦情。今早晨,原本我要去拜客,我们伺候跟轿行。刚到莲花庵东北,小道旁,有个包袱那边存。

    大人偏偏说丧气,吩咐跟随手下人:‘上前去,打开包袱仔细看,什么物件里边存?’手下闻听不怠慢,跑上去,打开包袱验分明。包的物件真奇怪,原来是,未曾满月死孩童。大人一见说丧气,冲天冲地了不成!吩咐王明‘埋了罢。’你说我敢不依从?慌忙借锨借镢,就在此处刨下坑,这才将他埋葬了。将鞋刨绽自己缝,你说丧气不丧气!

    并不知,谁家扔的小孩童,白埋白葬拿住我,细想起,要日他的老祖宗!”皮匠闻听王明话,手中扎煞鞋不缝:“叫声王爷你别骂,是我扔的小孩子。”王明闻听心欢喜,暗把那,“孽障攘的”骂了几声,正要你说这白话,拿你好去见刘公。承差想罢假和气,说道是:“愚下失言了不成。”

猜你喜欢
  第三回 美人图奸臣点痣 鲁家庄金定掉包·雪樵主人
  第九回 崔小姐招赘吴公子 柳依依出嫁风流郎·寄侬
  第五十四回 鸳鸯帐新妇听经 锦屏女送夫赠衲·梦笔生
  第九回 焚夙券儿能干蛊 假神咒僧忽宣淫·庾岭劳人
  第二十回 献昭君图挑番王 进哑谜诗难汉主·雪樵主人
  第五回 品阳物桂香酸齿 开黄花芸香消魂·吴还初
  第五回 斗机锋细论蔡家事 议身价方成鸳侣盟·梦花馆主
  第二十二回 苦莲娘丧夫失业 老学究访旧投亲·绿意轩主人
  第七回 俏书生连传词藻 美英娘密订终身·松云氏
  第二十二回 解组去辟谷超仙界·
  第九回 迁居打造合欢床 登舟取扰高秀峰·
  第十四回 王阿聪力学毁家 周湘卿精心吊膀·陆士谔
  第七种 自害自·石成金
  第五回 韩氏子明园配柳 李家郎弃产寻仙·
  第六回 真英雄冲散强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欢喜缘·寄侬

    欢喜缘,明清中篇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寄侬撰。话说南朝齐梁时代,姑苏为鱼米之乡。在枫桥左近有一渔户,姓张名通,娶妻赵氏,老而无子,只生一女,名叫可儿,生得秀媚无比。这一年可儿长到

  • 桃花影·烟水散人

    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二回,烟水散人撰。书叙明朝成化年间,松江府华亭县有一旧家子弟名魏容,表字玉卿,年方十七,生得面白唇红,神清骨秀,又有满腹文才,然一心娶美女为妻,故未曾婚配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警世阴阳梦·长安道人国清

    小说写明熹宗时的司礼太监魏忠贤擅权专朝,祸国殃民及死后遭到报应的故事。1至8卷为阳梦,叙述魏忠贤入京充役,青楼嫖赌,后患疡发疮,自阉入宫,专断国政,诬陷忠良,崇祯即位后被发往凤阳,半路自缢而死;9至10卷为阴梦,写魏忠贤死后戮

  • 潮嘉风月记·俞蛟

    《潮嘉风月记》描画青楼众生,但不止于咏叹风情,叹蘼芜之趋败,而以现实主义的精神凭吊古风,箴规写怀,故有别于青楼文学中脂粉酬唱、羁孤相惜之作。在青楼文学雅俗转换过程中,起到了

  • 花荫露·临川山人

    清代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凡十九回,清临川山人撰。话说历代君王俱知守成艰难,遂挖空心思欲网尽天下人才为他所用,故开科试以揽英才,另设举荐一途,后称“举孝廉郎”。一

  •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

    玉闺红,东鲁落落平生撰,明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六卷三十回。最早由金陵文润山房刻梓,此版失传,未见。现只残存序、 第一、二卷 共十回及第三、四卷目录。叙明代天启年间,魏忠贤专

  • 花影隔帘录·

    清代文白相间中篇艳情小说。一名《抱影隔帘录》,又名《花影隔帘》。四部。分题“钱塘韩景致瑜楼撰”、“钱塘陈戏春翁阅”、“钱塘王隆愁痴人补阅”、“钱塘魏素珠吹箫媪订阅&rdq

  • 飞花艳想·刘璋

    《飞花艳想》作者是樵云山人(清),道光年间刊本又改题为《鸳鸯影》,是中国古代十大禁书之一,本书所写风情,多涉淫荡,属才子佳人小说的“旁流”典型。除艳谈性经验及性感

  • 枕瑶钗·不题撰人

    《枕瑶钗》,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九回,不题撰人。话说明嘉靖年间,朝庭腐败不堪,皇帝昏庸,不理朝政,整日沉靡酒色之中。朝中宦官当权,相互倾轧,党同伐异。勾心斗角,清正廉洁者,曲指可数。那

  • 十尾龟·陆士谔

    清代白话长篇世情小说。四编四十回。题“青浦陆士谔撰”。陆士谔,名守先,江苏青浦(今属上海)人,为清末民初著名通俗小说家,写过二十余部白话小说。成书于清宣统三年(1

  • 捣玉台·临川山人

    捣玉台,临川山人著,清代长篇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五回。临川山人,是清初著名的艳情小说家,创作有《捣玉台》和《花荫露》两本小说,人物生平不详。 且说唐朝贞观年间,百废俱兴,政通人

  • 龙阳逸史·醉竹居士

    《龙阳逸史》全书由二十个短篇故事所组成。书中所称「小官」,即江南地区对卖淫少年之惯称。《龙阳逸史》里的小官,形象丰富多元,有用尽心机攀龙附凤、有巧施诡计勾引「买主」、更有与兄弟、姊妹争风吃醋,力抢一夫者。围绕

  •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清代中篇白话艳情小说,十二回。题“江海主人编次”。江海主人待考。今存“醒醉轩”刊本。本书实为《巧缘艳史》之续集,参见《巧缘艳史》。《艳婚野史》主要叙两个故事:一出《欢喜冤家·两

  • 怡情阵·吴还初

    《怡情阵》,中国古代著名的艳情小说之一.作者署名江西野人编演,乃是拖名.描写的是唐代扬州府兴化县秀才白琨的风流艳遇,怡情欢娱的故事。由于其书中登峰造极的性描写,遭到清道光,同治二帝的严厉封杀,是一本古代禁书。《怡情阵

  • 南朝金粉录·牢骚子

    书生吉庆和家遭不幸,往求父亲搭救过的穷鬼,现在南京为官的韩宏,韩忘恩负义,反相陷害。士绅赵弼邀庆和到家坐馆,遂与其子鼎铭相好。一日庆和偶遇王娟娟,艳羡思怀。不久庆和、鼎铭中试。名妓白纯秋夜救落难英雄洪一羁,与之结合

  • 玉娇梨·天花藏主人

    才子佳人小说的代表作品。产生于明末清初。全称《新镌批评绣像玉娇梨小传》,又名《双美奇缘》、《玉娇梨小传》、《玉娇梨三才子小传》、《双美奇缘三才子》。二十回,题&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