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第十九回 血指害无辜 金冠雪枉法

作者: 梦觉道人

    第十九回 血指害无辜 金冠雪枉法

    天理昭昭未许蒙,谁云屈抑不终通。

    不疑岂肯攘同舍,第五何尝挞妇翁。

    东海三年悉赤地,燕台六月睹霜空。

    由来人事久远定,且自虚心听至公。

    忠见疑,信见谤,古来常有。单只有个是非终定,历久自明。故古人有道: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下士时。

    假若一朝身便死,后来真假有谁知?

    不知天偏教周公不死,使居东三年之后,晓得流谤说他谋害成王的,是他兄管叔,弟蔡叔。成王不能洗雪他,天又大雷电疾风,惊动成王,这是无屈不伸。就如目下魏忠贤,把一个“三案”一网打尽贤良,还怕不够,又添出封疆行贿一节,把正直的扭作奸邪,清廉的扭做贪秽,防微的扭做生事,削的削,死的死,戍的戍,追赃的追赃。还有一干巧为点缀、工为捃摭、一心附势、只手遮天,要使这起忠良决不能暴白。不期圣主当阳,覆盆尽烛,忠肝义胆终久昭然天下。这是大事,还有小事,或在问官之糊涂,或事迹之巧凑,也没有个一时虽晦,后来不明之理。

    话说我朝处州府有一个吏,姓杜,他原是本府龙泉县人,纳银充参在本府刑房。家里有三、五十亩田,家事尽可过得。妻王氏生有一个儿子,因少乳,雇一个奶娘金氏。还有小厮阿财,恰倒是个守本分的。住在府二门里。西边公廨。

    有一冯外郎,是在兵房的,也有家私。母邵氏,妻江氏出入金冠金髻。常请人,专用些银杯之类。两家相近,杜外郎后门正对着冯外郎前门,两家常杯酒往来。内里也都相见,是极相好的。故此杜家这奶娘每常抱了这娃子闯到她家。各家公廨都也不甚大,房中竟是**常走的。

    一日,只见冯外郎有个亲眷生日,要合家去拜贺。这**便去帮她戴冠儿、插花儿,撺掇出门。冯外郎倚着在府里,因不留人照看,锁了门,竟自去了。

    不期撞出他一个本房书手张三来。这人年纪不多,好的是花哄嫖赌。争奈家中便只本等,娶得一个妻小,稍稍颇有些儿陪嫁,哪里够他东挪西掩?就是公事,本房也少。讲时节又有积年老先生做主打后手,他不过得个“堂众包儿”,讲了一、二两,到他不过一、二钱,不够他一掷,家里妻子时常抱怨他。他不在心上,今日出几钱分子在某处串戏,明日请某人游山,在某处小娘家嫖,也是小事。只坏事是个赌,他却念念只是在这边。只是这赌场上最是难赌出的,初去倒赢一二钱银子,与你个甜头。后来便要做弄了,如钳红、捉绿,数筹马时添水,还有用药骰子,都是四、五、六的。昔日有一个人善赌,(善用药骰子,一个公子与他赌,将他身边搜遍,只见赌)到半阑时,他小厮拿一盘红柿卖尊,他就把一个撮在口里,出皮与核时,已将骰子出在手中,连掷几掷,已赢了许多。他复身又裹在柿皮里撇在地下,哪个知得?所以都出不得积赌手。

    他自道聪明,也在赌行中走得的,钻身入去。不期今日输去鬃帽,明日当下海青,输了当去翻。先是偷老婆衣饰,及到后头没了,连家中铜杓、镟子、锡壶、灯台一概偷去。管头少,不够赌,必至缩手缩脚。没胆,自然越输。这日输得急了,意思要来衙门里摸几分翻筹。

    走到门上,见一老一少女人走出来上轿,后边随着一个戴騣方巾、大袖蓝纱海青的,是他本房冯外郎,后面小厮琴童挑着两个扁挑盒儿。

    张三道:“这狗蛮倒阔,不知哪里去?”走进房里,只见一人也没。

    坐了一会,想道:“老冯这蛮子向来请我们,他卖弄两件银器。今日全家去吃酒,料必到晚才回。我只做寻他,没人时,做他一档,决然够两日耍!公事这两分骚铜,哪当得什事!”从来人急计生;又道“近赌近贼”。

    走到他门前,见是铁将军把门,对门没个人影,他便将锁扭。着力一扭,拳头扭断,划了指头,鲜血淋漓。心里想道:“出军不利!”又道是“血财”,一定有物。反拴了门,直走进去。指上血流不止,拾得一条布儿将来缠了。径入房中,撬开箱子,里边还剩得一顶金冠、两对银杯、一双金钗、几枝俏花。他直翻到底,有一封整银,又几两碎银,都放在身边。心忙手乱,早把(指上)布条落在箱中,他也不知。走出来,竟往外边一溜。

    素有狗偷伎俩,喜得钱财入掌,

    只顾一时不知,恐怕终成磨障。

    又想:“我向来人知我是个骳鬼,哪得这许多物件?况六月单衣、单裳,叫人看见不雅。”转入房中,趁没人,将金冠、钗、花、银杯放入一个多年不开的文卷箱内,直藏在底里,上面盖了文卷。只将银子腰在身边,各处去快活。

    只是冯外郎在那厢吃酒看戏,因家中无人,着琴童先回来看家。琴童贪看两折戏不走,直至半本,回家,看见门上锁已没。一路进去,重重门都开,直到里边,房门也开的,箱子也开的。急忙跑出门来,报知家主公。

    偶然杜家**开出后门,见他慌慌的,问道:“琴童!什么忙?”

    回道:“着了贼!着了贼!”

    一径走到酒席上,对冯外郎道:“爷!家下着贼了,着贼了!”

    冯外郎道:“不没什么?”

    琴童道:“箱子都开了。”冯外郎丢了酒盅便走,两个内眷随即回来。外面铜杓、火锨都不失。走到房中,只见打开两只箱子,里边衣服都翻乱,到底不见了金冠、钗花、酒杯、银两。这两个内眷又将衣服逐件提出来查,却见这布条儿圆圆筒着,上边有些血痕。

    两个道:“衣裳查得不缺,这物是哪里来的?”

    冯外郎道:“这一定是贼手上的,且留着。”随即去叫应捕来看。

    应捕道:“扭锁进去,不消得说。像不似个透手儿。只青天白日府里失盗,外贼从何得来?这还在左右前后踹。”

    冯外郎就在本府经历司递了张失单。杜外郎也来探望,亦劝慰他。但是失物怨来人,冯家没了物事,自然要胡猜乱猜,又是应捕说了句府中人,因此只在邻近疑猜。

    晚间三个儿吃酒,忽然冯外郎妻江氏道:“这事我有些疑心,对门杜家与我们紧对门,莫不是他**平日在我家穿进穿出,路径都熟,昨日又来这边撺掇我们穿戴,晓得我们没人,做这手脚,路近搬去?所以无一人看见。”

    琴童立在那边筛酒,听得这话便道:“正是。我昨日出门来说的时节,那**还站在后门边看。说道箱子里寻出什缚手布条儿,我记得前日她在井上破鱼,伤了指头,也包着手,想真是她。”

    邵氏道:“这些**,乡下才来的还好,若是走过几家的“过圈猪”,哪里肯靠这三四两身钱?或是勾搭男人,偷寒送暖;或是奉承主母,搬是挑非;还又贼手贼脚,偷东摸西,十个中间没一两个好。故此我说这些人不要把她穿房入户。那小厮阿财鹰头鹘脑,一发是个贼相。一个偷,一个递,神出鬼没,自然不知不觉。”

    冯外郎道:“这事不是作耍的,说不着,冤屈平人,反输一帖。况且老杜做人极忠厚,料不做这事。”

    邵氏道:“老杜忠厚,**及阿财须不忠厚。应捕也说是脚跟头人。”

    冯外郎道:“且慢慢着应捕踹他。”又道琴童不早回看家,要打他。

    次早,琴童带了气,认了真,即便对着杜家后门骂道:“没廉耻的!银子这等好用?带累我要打。若要银子,怎不养些汉?妳平日看熟路,正好掏,掏去的,只怕不得受享!”走出走进,只在那厢骂。

    后门正是杜家厨房,这**平日手脚绝好,只是好是与人对嘴儿。听了道:“这小厮一发无礼!怎对着我家骂?”

    王氏道:“他家里不见物事,家主要打他。也要骂,不要睬他。”捱到晚,**开门出去泼水,恰好迎着这小厮,在那里神跳鬼跳,越发骂得凶。道:“没廉耻养汉精,妳只偷□□□□□□(汉罢了,怎又来)偷我家物事?金冠儿好戴,怕没福;银子好用,怕用不消!”**不好应他。

    不合骂了,来把**手一扯道:“奶阿姆,我记得妳前日手上破鱼伤了缚条白布条,我家箱里也有这样一条白布条。”**听他骂了半日,声声都拦绊着她,心中正恼。

    听了这一句,不觉脸儿通红,一掌打去,道:“你这小贼种,在此骂来骂去,与我无干,我并不理你,怎说到我身上来?终不然我走熟路径,掏你家的?”

    琴童捏住手道:“真赃实物现在,难道我家里做个箍儿冤妳?”**动气,两个打做一团。

    两家主人与邻舍都出来看。一个道“冤人做贼”;一个道:“妳手上现现是个证见,再折不开。”

    杜外郎道:“我这阿姆,她手脚极好。在我家一年,并不曾有一毫脚塌手歪。莫错冤了人。”

    冯外郎道:“事值凑巧,怪不得我小厮疑心。”两下各自扯开自己的人。只是两边内里都破了脸。

    杜家道:“他自在衙门,不晓法度?贼怎好冤人!这官司怕吃不起。”

    冯家道:“没廉耻,纵人做贼,还要假强。”两边骂个不歇。杜家阿财也恼了,就赶出来相骂,渐渐成场。

    众人都暗道冯家有理。连这两个男人,一个要捉贼,一个要洗清,起初还好,后来被这些妇人一说,都翻转面来。冯外郎告诉两□(廊),却道再没这凑巧的。张三也每日进衙门看些动静,看看卷箱,夹在人伙里道:“这指头便是‘此处无银’。”

    两个外郎一齐拥到经历司,经历出来,两个各执一说,你又“老公祖”,我又“老公祖”。这经历官小,压不伏,对了冯外郎道:“这原有些形迹。”

    对杜外郎道:“贼原是冤不得的。”分理不开,道:“这事大,我只呈堂罢了。”不敢伤及哪边。只将冯外郎原递失单并两家口词录呈。

    早间知府升堂时,两边具状来告。一个告是窝盗;一个告是诬陷。知府先问冯外郎,道:“小的本府吏,前日举家去拜寿,有贼抉入公廨,盗去金冠、银两等物。箱内遗有带血布一条。小厮琴童见杜外郎家**常在小的家出入,她指上带有伤痕。去问她,两边争闹,激恼老爷。”

    又问杜外郎,道:“小的也是本府吏,家里有**金氏,平日极守分,前日实在家中,并不曾到冯外郎家。遭他诬陷,不甘具告。”

    知府道:“我这府里常告失盗,我想门上把守甚严,内外一清如水,谁敢进来作□(贼)?一定是我衙门人役。”

    叫拿那布条来看,原是□□□(白布条)上,□□□□(带有血迹)的。知府看了,叫皂隶看**□□□□(手上可有)伤么?”

    皂隶看了道:“有伤,似划开的,将好了。”叫拿了布条与她套。,皂隶走去扯过指头,只一揿,果然揿上,道:“套得上的。”

    知府笑了一笑,道:“这明是平日往来,轻车熟路,前日乘他无人,盗他财物,慌忙把这物落在箱中,再不消讲得。不然,天下有这等凑巧的事?拶起来!”

    一拶拶得杀猪般叫道:“实是不曾。”

    知府道;“她一个女人也没胆,他家还有人么?”

    冯外郎道:“他家还有个阿财。”叫拿来。捉到,要他招同盗。

    阿财道:“前日金氏在家,并不曾出门。说她偷,真是冤枉!怎干连得小人?”

    知府道:“你说得她干净,说你也干净,正是同谋。”一夹棍不招,再一夹棍,夹的阿财晕去,脚都夹折。那边**一夹棍当不得,早已招成盗了。问是与阿财同盗?他又招了。只有赃,指东话西,推阿财;阿财推奶娘,都得糊涂。知府问他两人家住哪里?一个是龙泉,一个是□(宣)平,都是外县。

    知府道:“这不消说,赃还在杜外郎家。再夹起来。”

    杜外郎道:“他两个胡打乱招,赃实是没有。”

    知府道:“他两个没你做窝主,怎敢在我府中为盗?□□(决要)在你身上追赃,□□□(给王氏)搁上夹棍。”

    一个杜外郎叹口气道:“这真是冤屈无伸,枉受刑罚。”只得认个赔赃。知府已将来打了二十,拟做“窝盗”,免剌发徒,前程不消说了。阿财窃盗,剌徒;金氏赎徒。把阿财监了,杜外郎、金氏召保。

    一府书吏都道这事是真,杜外郎不该来争,惹火烧身。有怪他的道:“府里常常着贼,杜外郎坐地分赃,应该吐些出来。”又有怜他的道:“人是老实人,或者是这两个做贼,赃必是他两个人寄回家去,没奈何,只得认赔。”那刻毒的又道:“有在一家不知的?拿赃出来实搭搭是贼,赔赃还好解说,这是后来办复前程巧法。”

    可怜一个杜外郎!本是清白的人,遭这冤枉,在府中出入,皂甲们都指搠道:“是个贼头。”

    候缺典吏道他缘事,要夺他缺;各公廨道他窝家,要他移出府去。

    (他)气不愤,写一张投词,开出金氏生年、月、日,在本府土谷并青面使者祠前表白心事。又有那恶薄的在投词后标一笔道:“窝贼为盗,本府太爷审确,无冤可伸,不必多说。”

    事成弓影只生疑,众口寻声真是迷。

    独恃寸心原不枉,冥冥好与老天知。

    又粘几张招贴,写道:“冯家失物,有人获着,情愿谢银十两。”人都道胡说。还惹得一个奶娘在家枉耽了贼名,只要寻死觅活。亏得王氏道:“妳看我家无辜,担了一个窝家臭名,还在这里要赔赃。妳如今死了,有事在官,料诈他不得,人还说妳惧罪寻死。这都是天命,莫把性命错断送。天理昭彰,日久事明。”时刻只在家求神拜佛,要辨明冤枉。洗雪她一身行止。

    审单已出,取供房一面做稿,申解守巡。只便宜了张三!今日这坊里赌,明日那家里嫖,每日只进来看一看卷箱。他自心照去了,哪里顾杜外郎为他负屈含冤,为他干受罪?只是没本心的银子偏不够用,随手来,随手去,不多几日弄得精完。如今要来思量金冠之类,只是几次进来时,或是撞着有人在那里书写,不好去翻动;自己不动笔,痴呆般在那里坐又不像,只得回去。

    这日等得人散,连忙揭开卷箱,取出金冠,放在袖中。正要寻纸包,恰值本房一个周一官失落一把扇子,走来东张西望。扇在桌下,低头拾时,却见张三袖中突然(臌?)。

    两个取笑惯的,便道:“张三老,你今日得彩,要做个东道请我。”伸手去捏他的。张三忙把袖子洒了开去,道:“捏不得的!”

    周一道:“什么,纸糊的?”

    道:“不是,是个亲眷要主银子用,把一顶金冠央我去兑换。若换得有茶钱,我请你。”

    周一道:“我姑娘目下嫁女儿,他说要结金髻,供给费事,不如换了现成的省事。你多少重?要几换?我看一看,若用得着,等我拿去换了。”扯住定要看。

    张三道:“是旧货,恐不中意,不要看它。”

    周一道:“我姑娘原也不接财礼,聊且将就赔嫁。你但拿我一看。难道便抢了去?”只得把与周一看了。

    道:“这个倒是土货,不是行货。怎口都揿扁了,梁上捏了两个凹,又破了一眼?”

    张三道:“少不得要结鬏髻的盔洗,不妨得。”

    周一道:“是,是。”又看了看,里边有个花押,是冯外郎的一般。因对张三道:“料你不肯相托,我问姑娘拿银子来,只是要让她些。”

    张三道:“自然。”流水里去了。

    周一是一个伶俐人,想道:“张三这赌贼,抓得上手就要赌。便是老婆的,也不肯把他,怎有这瞎眼亲眷拿与他?左右是送了。”

    后边又想道:“既是央他换,怎的分量晓不得?只都弄扁了,其中必有跷蹊。”

    正沉吟时,却见冯外郎带了个甲首来,道:“早间签下一张拨马的牌,你寻一寻与他。”寻与了甲首。

    那周一忽然触起,道:“冯老官你前被盗去金冠,是五梁儿,半新,当面又破着一眼的么?”

    冯外郎道:“破一眼我原不知,只是五梁暗云,在家里结的,不上戴得三四年。”

    问;“里边有什花字么?”

    冯外郎道:“是旧年我因争缺要用,将来当在府前当里,诚恐调换,曾打一花押在圈边,就与平日一样的。”

    周一道:“我只为花押有些疑心,这人要换,不若你有银子拿十两来,我替你押来细看。”

    冯外郎道:“是哪个?”

    周一道:“若是说出这个人,不是,道我冤他。那人知道怪我。”

    冯外郎道:“你莫哄我。”

    周一道:“我你一房人,胳膊离不得腿,难道哄你这几两银子?只是寻着自己原物,须大大请我一个东道。”果然冯外郎去拿了一封四锭冲头,付与周一。

    周一便来寻张三。不料张三又等不得,在大街上当铺内已是当了五两银子,赶去一个时辰都送了。周一到张三家,他妻子道:“早间府里去,未回。”周一只得走转。

    不上走了十间门面,张三闷闷的恰好撞来。周一道:“方才已对姑娘说,拿十两银子押去一看。中意,公估兑换。”

    张三道:“迟了些,他因会钱要紧,当了五两,票子在我身边。”

    周一道:“既是当了,我替你同到当中抵去兑换。也免得后日出利钱。”

    张三想道:“换得,又多五两,可以翻筹。”就同他去。

    走到当里,道:“这冠不止十两。”

    周一道:“你只要估值五两当头。”当中只得注了票了,将金冠付与周一。

    周一道:“这事只在明日定夺,你明日在家等我。”两个别了。

    周一竟到府前来寻冯外郎。冯外郎正在家里等回报,见了周一,道:“物来了么?”

    周一道:“八分是你的,脚迹像。还是一张写坏的牌花包着。”递与冯外郎。

    冯外郎看冠儿倒不大的确,见了花字,连声道:“是”。

    周一道:“这不可造次,你且拿进里边一看。”进去,只见江氏认得的真,道:“正是我家的。面前是小女儿不晓得,把簪脚搠破一眼。”

    冯外郎见了真赃,便留住周一吃酒,问:“是哪个?莫不是老杜?”

    周一道:“不是。是本房赌贼张三。”

    冯外郎道:“一定是老杜出不得手,央他兑换的了。”

    周一道:“老杜与张三不熟。”

    冯外郎道:“莫管他,明日捉了张三,便知分晓。”周一自去了。

    金归箧底何从识,恕切论肌孰与伸?

    谁料旁观饶冷眼,不教抱璞泣荆人。

    此时杜外郎招成,只待起解。因要人赃起解,没有原赃,只得卖田得银八十两,急于脱手,折了一个“加三”。在家里叹息道;“有这样命运,人只破财不伤身罢了,如今打了又赔钱,还担了一个贼名,没了一个前程。后日解道,少则十五板,还添班里、门上杖钱,要今日设处。”

    好生怨恨道:“有这样歪官!”

    只见这厢冯外郎早堂竟禀府尊道:“前日盗赃,已蒙老爷判价八十两,批着杜外郎赔偿,见在候解。昨日适有吏员本房书手张三,拿金冠一顶,央同房书手周一兑换。吏员看见正是吏员的。伏乞老爷并究。”

    知府道:“这就是杜外郎一伙了。叫张三!”房里回复不在。知府就差人去拿。

    到他家里时,他正等老周,听得叫一声,便道:“周一哥么?”

    走出来,却是一个皂隶,道:“老爷叫你。”

    张三道:“没什事(么)?”便吩咐老婆道:“周一老来,叫他在这里等我。”

    皂隶道:“□□□□(他在府前)等你哩!”

    张三便往府前□□□□□□□□□,(知府还未退堂。皂隶道):“张三□□(带到)。”

    知府道:“你是我这边书手么?□□□(你这金)冠是哪里来的?”

    张三道:“是小的亲眷央小的换的。”

    知府道:“是哪一家的?”张三答应不来。

    知府道:“是杜外郎央你换的么?”

    张三便含糊道:“是。”只见杜外郎,正在家设处解道班里钱,听得说冯外郎家金冠是他本房张书手偷,便赶出来看。

    (又)听得张三含糊应是他央换,便跪下去道:“张三,天理人心!你做贼,害得我**被夹;小厮腿都夹折;我坏了前程,吃打赔赃,如今天近,做出来,你还□(要)害人?是我哪只手,哪边与你的?没的有不得。”

    张三要执,执不住,只是磕头。

    知府叫夹起来。一上夹棍,张三只得招承:“原在府门首,见他夫妇出外,乘他无人,前往窃取。扭门进去,开他箱子,盗有金冠一顶、金钗一双、珠花六支、银杯四只、银十六两。俱自盗,并不与奶娘、阿财相干。”

    问他赃物,道:“银子已经与周一嫖赌花费;金冠抵付周一;银杯、钗花藏在本房卷箱内。”即时起出,冯外郎都认了。

    知府问那箱中血染布条,道:“因扭锁伤指裹上,随即脱落箱中。”

    知府点头道:“事有偶然如此!若非今日张三事露,岂不枉了**与小厮?杜外郎枉赔了许多钱钞,坏了一个前程。”叫着实打。打了廿五,画招,拟他一个“窃盗”。

    便叫杜外郎道:“是我一时错认,枉了你了。幸得尚未解道,出缺文书还未到布政司,你依旧着役。”把冯外郎小厮琴童打了十五板,自己给二两银子与阿财,还着冯外郎出银将养,即时释放。

    又叫六房典吏道:“他两个典吏原无仇隙,只因一边失盗急于寻赃,却有这湊巧事,便至成讼,中间实是难为了杜典吏。我如今一一为他洗雪,还要另眼看他。冯典吏也须赔他一个礼。这在你们同袍,也该与他处一处。”

    又对冯外郎道:“我当日只拿你告词勘问,若到上司,你该坐诬,你不可不知□(机)。”

    冯典吏连叩头道:“只凭老爷吩咐。”

    暂尔浮云蔽太阳,覆盆冤陷痛桁杨,

    中天喜见来明鉴,理直须知久自彰。

    那周一虽是无心为杜外郎,却像使他洗雪。只是张三恨他,扯做赌友,道他赢去银五两,费了好些唇舌。

    这番阖衙门才方信天下有这样冤枉事。**原是□□□(个好人),连阿□□□□□(财是个无辜),杜外郎乃老实人,赔□□(赃是)冤枉,他家(里)拜佛求神,果然报应。

    事一明白,**要赶到冯外郎家,与他女人白嘴,道冤她做贼,害她出丑受刑。阿财也瘫去,要冯外郎赔这双脚。**老公与阿财父母先前怕连累,不敢出头;如今一齐赶来替老婆、儿子出色,登门嚷骂。喜得一个冯外郎躲了,不敢出头,央人求释。

    那杜外郎量大,道:“论起他这等不认得人,诬人做贼,夹拶坏了我的家人,加我一个贼名,一个前程几乎坏了,还破费我几两银子,该上司去告他,坐他一个诬陷,才雪我的气。但只是怕伤了本府太爷体面,况且是我年命。只要列位晓得我不是个窝盗养贼,前日投词上都是真情罢了。”

    众人道:“当日我们都说你原是个正直的人,倒是太爷当了真,救解不来。如今日久见人心了。冯老官原是你相好的,便将就些罢。”

    冯外郎即便自己登门谢罪,安排戏酒,央两廊朋友赔老杜的话。

    冯外郎道:“小弟当时误听小价、老母与房下,道奶娘频来,事有可疑,得罪了老丈。”

    杜外郎道:“老丈,小弟如今说过也罢了。只是才方说误听阿价与内人,差了。我们全凭着这双眼睛识人;全凭着肚里量人,怎么认不出老□□□□(杜不是窝)盗的?量不出老杜不肯纵人为非的?却凭着下人女子之见,妇人女子能有几个识事体的?凡人多有做差的事,大丈夫不妨直认,何必推人?”

    冯外郎连声道“是”。众人都道说得有理,大家欢饮而散。又将息阿财,求释**,结了个局。

    后来张三解道,解院,发配蓬莱驿摆站。杜外郎,太尊因他正直受诬,着实看取,诸事都托他,倒起了家。只是这事杜外郎受枉,天终为他表白;**惯闯人家,至有取疑之理。但天下事向所不有?冯外郎□□□(执定一)个□□□□□□□□□□(偶凑之事,几至破人家,杀)人身,若一翻局,自己也不好,做官要明要恕,一念见得是,便把刑威上前,试问:

    已死的可以复生,已断的可以复续么?

    故清吏多不显,明吏子孙不昌,也脱不得一个“严”字。故事虽十分信,还三带分疑;官到十分明,要带一分恕,这便是已事之鉴。

猜你喜欢
  第二十四段 思见面雪香染病 劝行权芷馨进言·阿阁主人
  第十五回 美书生暗进兰房 俏佳人私行方便·
  第七十四回 三戒异时微言寓深意 百花同寿断句写哀思·张恨水
  第二十八回 神宗帝大封功臣 东安侯一家归隐·花溪逸士
  第四回 救相山两好分情献京师一朝际遇·醉西湖心月主人
  第四十回 月岩师破佛得珠 赵居士捐家造寺·丁耀亢
  第十二回 凤凰台林后听琵琶 望月楼昭君会皇后·雪樵主人
  第三十九回 叙旧事岑母动慈怀 结新知刘生显神勇·陈朗
  第八回 冥鸿见远忽去幽燕·符霖
  第二回 赠物结欢·邓小秋
  第二十八回 情义堪嘉谢恩赵女·
  序跋·
  第三十九种 定死期·石成金
  第二十一回 史司马为国忧民 贾进士捐赀杀贼·曹去晶
  前序·张恨水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

随机推荐

  •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著,清长篇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九回。 话说乾隆年间、苏州吴江县有一员外,姓褚名贵宇,字强生。他靠祖 上传遗,家中仓廪充实,金银过斗。在县中属大富人家,人称褚财

  • 绣像红灯记·佚名

    有兩部臣宰,头家老爺,家住常州府无錫县南門以里,姓趙名明字是飛熊,官拜戶部尚書。夫人王氏,所生一女,名唤蘭英小姐。這二家老爺,就住在无錫縣东門以外,姓孙名宏,字是广德,官拜兵部侍郎。夫人徐氏,所生二子,長子继成,次子继高。繼成

  • 空空幻·梧岗主人

    《空空幻》又名《鹦鹉唤》,梧岗主人编次,中国古代十大禁书,清道光年间禁,遭禁原因:压抑中的性幻想。《空空幻》为清道光年间著名情爱小说,主要情节由丑陋男子艳羡风情所产生的不安分的性幻想构成。书中鄙弃世俗情爱价值,大写

  • 浪蝶偷香·风月轩入玄子

    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二十四回,风月轩入玄子撰。话说明朝成化年间,金陵和兴县有一富户,姓杨名得根,家有良田百亩,仆婢近十人,家资丰厚,娶妻何氏,乃何子高之女,名春娘,贤淑贞静,书画琴词,官

  • 珍珠舶·烟水散人

    书写男女私情,世风淫乱,禅室藏龙,闺内卧虎,金屋藏娇,叔嫂乱伦。静观奇情艳态,笑看千古风流。全称《新镌绣像珍珠舶》,题“鸳湖烟水散人著”。烟水散人,即徐震,字秋涛,浙江嘉

  • 云仙笑·天花藏主人

    清初白话短篇小说集,又名《云仙啸》。题“天花主人编次”,作者姓名与生平不详,论者或认为即天花才子、天花藏主人、徐震,或认为是张匀,皆无确证。今仅存一清初写刻本,藏

  • 桃红香暖·风月轩入玄子

    明代中篇艳情小说,共二十二回,风月轩入玄子撰。不知天下的事,才有假,便是真。那神仙鬼怪,固然有假托的,也原自有其实的,未可执了一个见识,道总是虚妄的事。只看《太平广记》以后许多

  • 后庭花·佚名

    后庭花,明清白话艳情小说,共9回。世俗多诈,男女多氵㸒,天下四海九州,别的去处还好,惟有巴蜀地方,山明水秀,人物美丽,人心大是不古。小说叙述巴蜀府益州沪县秀才苏潘等人终日荒淫无度,

  • 怨春香·

    《怨春香》,明清白话艳情通俗小说,共1卷,不题撰人。大宋仁宗皇帝明道元年,在浙江路宁海岸,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发生了一件“一妾破家”的传奇故事。在杭州城众安桥北首观

  • 闹花丛·吴敬所

    《闹花丛》是清姑苏痴情士的小说。叙述了明代弘治年间,南京应天府上元鼎官家子弟庞文英,与五个女子的恋爱婚姻和风流韵事。庞大英才高学富,貌美年少,美女纷至沓来,主动地投怀入抱

  • 换夫妻·云游道人

    此书又称《颠倒姻缘》、《谐佳丽》,冰雪轩藏板。云游道人生平无考。此本为现存孤刊本,齐如山原藏,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此书故事取自《欢喜冤家》一回半。 《欢喜冤家》第十三回《两房妻暗中双错认》、

  • 三续金瓶梅·讷音居士

    本书以西门庆死去七年后,经普静禅师幻化还阳为引,描述了西门庆的家居生活和官场经历。西门庆继续发挥经商才干,重开绸缎铺,同时刻意钻营,恢复了原来的官职;他不满足于一妻五妾,四处猎艳,凡看中的女性无不染指;小说还写到西门孝

  • 一片情·佚名

    话本小说集。四卷十四回。成书于清顺治年间。每回独立演一故事,题材多为男女情事,间涉淫秽描写,清同治间丁日昌曾列入禁书目。小说从不同侧面揭露了中国古代封建婚姻的弊病,着重

  •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脂浪斗春》,明清艳情小说,凡七回,不题撰人。叙述大明正德皇帝禀性风骚,赋情潇洒,一日退朝无事,便睡在龙床上,梦与美女相会,便意欲下江南寻美女。游至苏州,先与渔姑、凤姐行鱼水之欢

  • 枕上春·不题撰人

    《枕上春》,明清艳情小说,凡十二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嘉靖年间,江南镇府城内,有一富家,专营药材,家业颇丰,此人姓李名寿辰,年已三十五岁,娶妻木氏,业已三岁,生得一子,年方十七岁,名唤李祝

  • 绣榻野史·吕天成

    明代白话中篇猥亵小说。四卷,有明万历醉眠阁刊本、种德堂戊申年序刊本。题“卓吾李贽批评,醉眠阁憨憨子校阅”,实为吕天成少年游戏之笔。故事写杨州秀才姚同心,因住东门,便自号东门生。前妻甚丑,恋小秀才赵大里,如

  •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

    伴花眠,情痴反正道人著,明清艳情通俗小说,共十三回。且说那大宋徽宗朝年东京金明池边,有座酒楼,唤着春悦楼。这酒楼有个开酒肆的阮大郎。娶妻赵氏,夫妻二人尚未有子,却也和睦相处,朝

  • 巫山蓝桥·不题撰人

    《巫山蓝桥》,明清中篇艳情小说,共十六回,不题撰人。话说明朝弘治年间,松江府华亭县八团内沙地方,有一花姓人家,家主名唤花成春,娶妻保氏,皆三十有馀,因常做药材生意,故家道殷实,生得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