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盗贼类 夏太尹判盗鸡妇
“状告为盗鸡事:畜养之利,民生所资。盗贼之风,王法所禁。在衡居住县坊八总,家畜雄鸡,报晓种雏,陡被邻贼暗行窃去。切本总居民,善良固多,奸宄时有。偷鸡之弊,尤为特甚。若不剪除,民难畜养。乞差皂快,逐户搜捕。如得真赃,枷号示众。惩十儆百,以清盗风。上告。”
夏太尹看了状,分付皂隶曰:“几盗鸡者皆妇人所为,可遂出一面硬牌。凡金在衡左右前后十家内,不拘官民妇女,悉拘来审。如有不到者,即系偷鸡犯妇,坐令赔赃,枷号示众。”皂隶持牌去唤,那个敢违。一时尽数拘到,共三十余个妇女,跪作半堂。夏太尹故意不问,先将别件贼情事来审。拶的、的、打的,极是苦楚,号叫连天。此件问讫,又取第二件贼情来问。不供者,供者打。复如此惩治一番。众妇女跪既良久,又初见官有刑法之严,各各思惧。然未盗鸡者,虽云畏法,心却稳当,自忖:“我非偷鸡,岂能加刑于我?”那盗鸡者内有虚心,自忖:“鸡实我偷,若使问出,与群贼一般拶,真又痛又丑也。”故此诸妇中恐惧尤甚。夏太尹发群贼去,睁开眼视众妇曰:“你未偷鸡者去,那偷鸡者跪住我问。”众妇皆起身而去。一妇卞氏,跪不敢动。盖彼先怀疑惧,心只想在鸡上去,骤闻官说“偷鸡者跪住我问”,一时神丧计穷,似官已知他一般。正所谓闲居为不善,人之视己如见肺肝也。夏太尹问曰:“鸡是你偷,愿赔乎?愿迎过街示众乎?”卞氏曰:“家道贫穷,为供膳老姑,无以为馔,委不合盗金宅一雄鸡。虽无物可赔,愿典身赔之。若迎过街示众,宁可吊死不愿迎也。”夏太尹即拘其姑与夫贡常至,问之果是为供姑膳而盗鸡,夫妇并未食。夏尹叹曰:“噫!民为不善,非迫于不得已,则陷于不知,诚哉言也。吴?云:‘吏以亲故,受污辱之名。’今妇以姑故,陷盗贼之恶,情可原也。昔闻梁上君子,今见贼中孝妇。人性皆善而习乃恶,岂不信然。”乃释卞氏与姑去,单责贡常曰:“妇人不知礼法,故敢为非义。尔为男子,养母自是孝心,惟当尽力以供菽水,岂可取非其有以为亲孝子?古云以善养,不以禄食。故修身即以事亲,虚体即以辱亲。未闻身染盗名,而以三牲之养为孝也。”贡常磕头无言可辩。遂打十板,发去免罪。夏侯判曰: “审得贡常货财屡空,秉彝未丧。欲尽孝而非孝之道,徒供;求养母而贻母之羞,污秽难洗。奉其口体,已非善养所先;攘其邻鸡,岂为君子之道。特滔滔衰世,富而知孝者几人;若蠢蠢愚民,贫而能养者益少。何意供甘奉旨之节,乃在瓶空磬悬之家。欲优容其孝思,又废王法;欲厚诛其盗行,又拂天经。故薄示以桁杨,少惩窃盗之俗;姑全宥以锾赎,用维仁孝之风。卞氏之手行偷,以责在夫主。罪无两坐,在衡之告已实。以贫若贡常,赃何足追。”
按:夏公用计吓出贼情,智也;不责妇人,养其耻也;惩其丈夫,训义也;体恤孝子,仁也;不追赃,惜贫也。亦以赃小,被责不追,非屈法也。而必责贡常十板,以窃盗者法有禁,不得全宥也。一件至轻事情,而处之曲尽其道,真民之父母哉!列之循吏传,无忝矣。
猜你喜欢 第二十回 因看会又收好汉 使杆棒打遇故友· 序·尹湛纳希 第四回 小兰香初破小桃红· 第四回 百顺京城闲游玩 命馆老人传妙术·竹溪修正山人 第九回 施利仁重富贵甘心受辱 墨用绳卖聪明当面倒霉·落魄道人 第二回 春红放走二难女 奉旨阅边访民情·储仁逊 第二十七回 盛希侨豪纵清赌债 王春宇历练进劝言·李海观 仙人掌·省三子 第六回 谈时务布衣上书 贪贿赂文人无行·西冷散人 第十六回 张太师彩楼择婿 李建良劝友招婚· 第一回 太平世才星降瑞·天花藏主人 第九回 助奁妆院司同掷锦 误朝贺府县共迷花·钱锡宝 第二十一回 定案·徐枕亚 第四十二回 拆鸾交李漱芳弃世 急鸽难陶云甫临丧·韩邦庆 第九回王昌讨娇遭冤屈秋月又遇风流郎·芙蓉夫人
热门推荐 艳婚野史·江海主人 后庭花·佚名 两肉缘·不题撰人 闺门秘术· 换夫妻·云游道人 脂浪斗春·不题撰人 露春红·苏庵主人 枕中秘·吴贻先 云影花阴·烟水散人 枕瑶钗·不题撰人 浓情快史·佚名 画眉缘·清长啸和尚 风流和尚·不题撰人 玉燕姻缘全传·佚名 珍珠舶·烟水散人